•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1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2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獨家可調式旋轉避震墊跑步機
3
一起來 #追火車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2016-05-27
話題 跑步 專訪 故事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是什麼樣的領導者,能讓集團成員在其號召之下,累計完賽的標準鐵人已有388人,其中尚有半程超級鐵人89人,及超級鐵人13人?又是什麼樣的老闆,鼓勵員工從事運動,除組隊參加各項路跑馬拉松、泳渡日月潭,還推廣玉山登頂與百岳等登山活動,前者更累積了1千多人的傲人成績?更有甚者,他還推動單車環島壯遊,自2007年起,已經有將近600人完成目標?
 
這位領導者,就是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先生。

運動成就強健體魄

從小在臺中鄉下長大,由於幫忙家裡各種農務,極大的活動量讓李萬吉養成了強健的體格,當兵時被分發到特種部隊,跑步更是家常便飯的鍛鍊。出社會後,因為陪父母運動,也養成假日爬郊山的習慣。後來想到,既然郊山都爬了,那何不來爬爬高山?因此,他便開始挑戰百岳,並在集團內成立「大腳社」,除了假日爬郊山,更推廣登百岳的活動。
 
因為自己熱愛運動,也享受到運動的好處,眼看集團內不少同仁缺乏鍛鍊,想到應可藉由自己的影響力,來讓同仁養成運動習慣,於是李萬吉便很努力地推動各項運動,不過,他的目的不是要培養出下一個林義傑或曾雅妮,而是要讓同仁擁有健康的身體,希望整個集團員工、師生都能養成運動強身習慣。
 
稟持著這個理念,李萬吉考慮到在都會區工作的同仁,常常抱怨運動場所不足,或是覺得很貴很麻煩,因此,他在籌劃新店總部大樓時,便將室內體育館、游泳池,甚至保齡球館都納入空間設計並實際執行。筆者也曾在此工作七年多,對員工來說,康軒實在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企業,而且筆者的跑步習慣也是在此養成的呢!

遇見鐵人三項 成為終生摯愛

約12年前,他從一位熱愛運動的同仁得知鐵人三項這種運動,就覺得既然自己會游泳,也熱愛跑步,加上騎腳踏車是身在台灣的人必備的能力,便在那時迷上鐵人三項。當然,除了自己身體力行,還得把這麼好的運動推廣給同仁。12年來集團內已經有1千3百多人參加過鐵人賽,2014年在中國昆山成立的華東康橋學校,2015年還有9位小朋友來台灣參加三鐵接力賽,對於運動風氣尚未盛行的中國,讓這些孩子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已屬不易。而他自己,12年來也已經參加過54場的三鐵賽。
 
除了讓員工參與,李萬吉更積極鼓勵集團內的康橋中小學學生藉運動來鍛鍊身體,並提供國際水準的運動場、游泳池等等設備。當然,鐵人三項也是他大力推動的項目,目前正蓬勃發展著,已有115人達標鐵人。加上康軒合格的273人,他自豪地說,康軒是全世界鐵人密度最高的企業!

筆者2008年參與編輯工作的康軒3年百鐵全記錄手冊。 ©Oliver Wu

推廣運動不容易 社團加考績雙管齊下才能有好成績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帶給人很多好處,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愛運動,於是他在兩三年前開始在主管會議之後,拉著這些中高階主管去跑步,男生跑五千、女生跑三千。當然一開始也有人排斥,他便鼓勵大家,你不跑就用走的,三千公尺用走的,40分鐘也可以走完。到現在,多數主管已經能完成這個「任務」,大家也覺得一起這樣跑跑步,還算是件愉快的事。有些主管以前從來不跑步,因為主管會議後的跑步活動,後來也開始參加路跑賽了。運動風氣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為了讓整個公司同仁都能夠動起來,他還設立了「運動學分制」,每年要修滿五個運動學分,若未修滿,則考績凍結。這也是讓很多從來不動的人,因為組織的要求,就多少做一點運動。當然,光修這五個運動學分是無法讓自己身體馬上變好變健康,但李萬吉希望,藉由這樣的推動,能夠讓多數人養成運動習慣。他說,若組織內80%的人都在運動,那麼其餘20%的人要動起來的可能性就比較高;若一個組織只有20%的人有在運動,其餘80%的人要動起來,那難度就不言而喻了。

運動習慣要從小培養

李萬吉認為,人為什麼不喜歡運動,是因為他沒有從小養成一兩種運動習慣。因此,他在康橋非常重視學生體能的鍛鍊,成立很多體育社團,除了教育部規定每週兩節體育課,他還增加兩節游泳課;此外,還有很多田園課程,讓學生走出戶外,進入位於坡地的田園教學區,藉此也讓學生在上上下下之餘達到運動的效果。光是要去看螢火蟲,便可能要走上千個階梯!他很肯定地說,現在康橋學生的運動習慣,絕對比其他學校孩子要好。另外,他推動小六生登雪山領畢業證書,登上台灣第二高峰才能畢業。當然,他不會讓學生貿然上山,體育課要長跑、游泳課要長泳,每週還有一次登階訓練,要爬800個階梯,上雪山前還有六次的實地登山訓練,確保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這是所有學生都要參與的活動,他們經過這樣一整年為了爬雪山所做的準備,除了活動量夠大,李萬吉還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喜歡山、喜歡大自然的胸襟。經過了這樣的洗禮,他便讓國二的孩子去爬嘉明湖,這可是比雪山還高還難爬,如此便能讓孩子對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除了從小推動游泳教育,他還讓國三的孩子去橫渡日月潭,這些孩子的參與率幾乎百分百。為了橫渡日月潭,康橋的孩子可說每個人都具備堅強的游泳技能,例如,小五的學生,已經學會四種泳式的佔比超過80%,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在長泳的訓練上,康橋97%的孩子1小時內能在25米的水道游超過1000公尺,這都是很不容易達致的一些成果。

康橋雙語中小學的游泳課。 ©Oliver Wu/康橋雙語中小學

運動要有準備 安全完賽最重要

當然,他鼓勵同仁去參加各種運動賽事,不過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自恃自己身體不錯,一下子就去參加一些長距離的賽事,這樣比較容易發生意外。比如一個平常不太運動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心臟已經有毛病了, 結果一跑下來中途便有可能發生問題,這樣的事件近來經常聽到,所以他主張,要參加一場10K的賽事,平常就應該跑個5K或8K,跑個幾次讓自己熟悉這種距離。不然一群人跑步,那種情緒會互相感染,不知不覺便會以超出自己身體負荷的力氣去跑,如此就很容易發生意外。他認為,現在全民瘋跑步,如此當然很好,不過也要注意安全。要能安全地運動,最重要的還是事前的準備,若是一場三鐵賽有開放水域的游泳項目,就要把開放水域的游泳練好,不然萬一發生意外,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李萬吉說,早期他參加三鐵賽,對於開放水域也很害怕,若有海泳的項目他也會背浮標,不過這幾年他對於開放水域已經比較習慣了。他認為,像鐵人三項這種連續性的運動賽事,最好還是有準備,不然雖然可以完賽,成績也不怎麼樣,可能完成之後身體就累癱了,可以累一個多禮拜;若是平常有積極在準備,可能比賽完幾個小時之後,體能就恢復了,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低。

給新手的建議:緩步漸進、足夠熱身

筆者請李董事長給想從事耐力運動的新手一些建議,他的回答是,沒有人不能跑步,不過若你真的覺得跑步很難,一開始可以先用快走的方式,接著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來慢跑,比如一小時跑8公里的時速慢慢跑,一開始距離不要太長,第一週可以先跑2000公尺,第二週跑3000公尺,如此類推,每週加1000公尺去跑,很快地,一個人要跑10公里就沒有那麼困難。勝任10公里的跑步之後,一次加上2公里,就可以跑12公里、14公里……,然後就可以去參加半馬賽,半馬跑順暢之後,就可以慢慢累加到全馬。所以,對新入門的人,他主張循序漸進。若是一個人要從事單車環台,那平均一天都要騎上100公里,當然他一開始嘗試連續騎30公里,也許結束之後兩腿就發軟,等到下次他騎40公里,疲累的程度可能就會比第一次要輕微些;如此緩步漸增之後,他一天騎個100公里也覺得OK,那麼要上路去環台就沒有困難了。

運動前有足夠的熱身,對身體的傷害相對來說就比較小。緩步漸進、足夠熱身,除非一個人有先天上的毛病,任何人都可以從事耐力運動。若一個人腳有問題,他可能不適合爬山,但是他可以游泳。只要找對教練或參加訓練班,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游泳。李萬吉說,他自己就是四十幾歲才學游泳,雖然他認為自己游泳姿勢沒有做得很好,但也能充分運動,應付比賽需求也不是問題。他可以橫渡日月潭,參加鐵人賽雖然游得慢一點,也都能在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完成。對於他來說,參加比賽的關鍵不在於速度,而是在於藉由這個運動能夠鍛鍊身體。另外,藉由游泳,能讓自己各部身體機能更加協調。

康軒集團總部B1有大片的牆面述說康軒的發展歷史,其中當然包含運動。

量力而為充分準備 享受比賽過程

當筆者問到,會不會想出國參加比賽?李萬吉說,曾有出國參加幾次比賽,不過自行車的運送實在麻煩,台灣一年已經有二十多場鐵人賽,他個人比較重視比賽的感覺,他覺得參賽是一種享受,不是一定非要去哪裡比賽不可。對於鐵人三項終極的226超級鐵人賽,也不是他一定要追求的目標,他說,要參加超級鐵人賽,至少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依他的年紀,參加226的人已經很少,如果真的要參加,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身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平日工作已經很忙碌,要準備參加超鐵賽,至少每兩天要完成一個項目,一週至少要鍛鍊三次,並得連續練個半年,如此充分地準備,去參加超鐵賽才有意義。他自己都不太主張,從事任何運動,把自己操到累得不想跑、想要放棄。為何想放棄?通常就是準備得不夠。李萬吉說,他以自己的體能狀況,現在參加標鐵賽,就很享受那種過程,在游完泳騎完腳踏車時,還是覺得活力充沛,縱使跑到最後兩三公里會開始覺得累,但是稍微撐一下也就過去了。若是沒有充分的準備,就會覺得何苦來哉,為何要這樣虐待自己呢?當你心裡出現這樣的念頭,就是你沒有充分準備。

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對於李萬吉來說,人生來就是要運動。當一個人沒辦法運動時,他的生命也就差不多要結束了。以他母親為例,李老夫人在90歲以前,都還會從事一些活動,雖然她曾經在82歲中風,不久又摔壞大腿,接著又不慎讓脊椎遭到壓迫性骨折,但是沒多久她又能以助行器慢慢起來走路活動,直到90歲以後已經沒辦法再動,沒辦法動以後她就不想活了,她就一直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然家人捨不得她自我了斷,所以讓她在92歲時生命自然終止。從他母親的例子,他認為一個人若沒辦法運動,其實他的人生是黑白的。而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他認為,一個人到死前一天都還能走路,那麼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山明水秀的康橋雙語中小學,是李萬吉的驕傲。

撰文/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獨家可調式旋轉避震墊跑步機

2017-07-13
跑步話題健走運動器材跑步機

跑步機避震的迷思:跑步機避震係數越大越好?

避震,是許多人選購跑步機時的重要考量,然而要如何選擇強調有避震效果的跑步機是一個學問。歐洲百年品牌BH,近日推出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這款配備獨家專利可調式旋轉避震墊的跑步機,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是一款能夠模擬多元的地面感受,結合健走、跑步、快跑等多種運動模式,提供跑者貼近各種需求的多功能跑步機!

許多人選購跑步機時都有一個迷思:避震係數越大越好,因為他們認為越能避震,越能吸收跑步時對於膝蓋的衝擊,但是這個係數真的越大越好嗎?要如何選擇有正確避震效果的跑步機呢?

許多人誤以為跑步機避震係數越大越好。

據《Treadmill Reviews》資深專欄作者Steven J. Bancroft的分析,他認為跑步機避震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一些減震技術甚至能減少40%的衝擊,不過以下兩種技術並非優良的避震技術:

1.厚跑帶
有些跑步機機型宣稱它有較厚的跑帶,對於需要降低跑步時對於身體衝擊的跑者來說具有良好的緩震效果,但厚跑帶對於實際的避震效果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事實上,較厚的跑帶並不被認為是緩衝技術之一。

2.跑帶彈簧技術
有些跑步機宣稱在跑板加裝了彈簧,可以提供更多避震效果,事實上,這只會讓你在跑步時變得更顛簸,因為回彈力太強,致使你必須施加更多力量在不必要的身體穩定上,反而會讓你跑得更費力。

他也認為,並非避震係數越大的跑步機就越適合跑者,因為其實我們平時跑路跑都是在水泥路或柏油路上,若突然在很柔軟的地面上跑步反而會非常不習慣,導致跑姿的變化,因此,只要有適當的避震效果,例如可以模擬PU跑道或是一般的越野土地的軟硬度,其實是比較適合一般跑者的跑步機。那麼,什麼是真正有效的跑步機避震技術呢?

整片跑板都有全面性的避震支撐,才是具備優良避震技術的跑步機。

優良的跑步機避震技術

Bancroft提供給想選購跑步機者的建議是:

1.跑板全面避震
優良的跑板避震,必須做到整塊跑板都能避震。

2.分區緩衝
跑板的分區緩衝,應該能做到跑板前方較為柔軟,可以吸收腳步踩下去的衝擊;而在後方則有較硬的結構,如此可給予將腳部抽離跑板時有足夠的支撐。根據跑步的人體工學,提供不同的緩震與支撐功能,就是一種最理想的跑板避震設計。

3.可調式避震技術
可調式避震技術就是讓你可以調整跑板的避震能力,分為整片跑板避震係數的調整,與分區的避震調整。因應家中多人使用的狀況,若能針對每一位跑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最佳的避震選擇,那麼就是一台最理想的居家跑步機。

優良的避震跑步機,應該做到跑板有前中後三種不同的避震或支撐效果,才能實際貼合跑步時的人體工學。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是一款專為更多避震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的跑步機。其獨家專利的旋轉避震系統,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模擬出更多元的地面感受,可以更完美結合健走、跑步、快跑等多種運動模式,可說是一款更廣泛貼近各種使用群眾需求的多功能跑步機!

BH BT6385C多功能避震跑步機

可變動的旋轉避震系統 創造更多元的跑步地面感受

BH BT6385C 跑步機獨創的旋轉避震墊,可以用外旋或內轉的方式調節跑板的軟硬度,依照個人喜好與膝蓋特性,調節出最適合自己的跑感。

除了藍色旋轉避震墊,BH BT6385C 跑步機更有紅色加強避震蓋,除了以藍色避震墊調節跑台的軟硬度,想要模擬硬度更高地面的使用者還可以加上紅色加強避震蓋來提升跑台整體硬度,讓你跑得更起勁!

彈性避震蓋可自由拆裝。

媲美商用等級 堅固又耐用

為了更符合有跑步習慣的跑者們的常用需求,BH BT6385C 跑步機整體比照商用等級跑步機打造,以比一般跑步機更為堅實的材質和結構,構建出這台堅固又耐用的跑步機,同時也兼顧到使用者的安全性,讓全家老少都可以安心使用。

輕鬆組裝/收折 安全又可靠

若家中空間不夠,一般跑步機都有可以將跑板收起的設計,BH BT6385C 跑步機也不例外,而且其油壓系統可以在放下時讓跑台緩緩降下,避免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受傷。

綠能馬達 環保又省電

BH BT6385C 跑步機搭載3.5HPP綠能馬達,符合ISO 14001環境管理認證,實踐對生態環境的承諾,更以獨家技術開發ECO Mode環保節能,最多為您節省高達約30%的電量。

導帶勾校正 讓你隨時保持在軌道上

BH BT6385C 跑步機貼心設計雙邊導帶勾,隨時校正跑帶位置不致偏斜,讓你隨時都保持在軌道上,不會因為跑步施力的關係讓跑帶偏移,可避免長時間跑步導致跑步機跑帶歪斜可能引起的危險性。

大幅度速度/坡度範圍 提供更多訓練模式

BH BT6385C 跑步機速度可達18公里時速、坡度也可提升到12%,提供進階跑者更多的訓練選擇。

視覺集中型面板 讓你跑得更輕鬆

BH BT6385C 跑步機完備各項家用高階跑步機應有的各項功能,例如7吋藍背光LCD螢幕、面板大範圍快速鍵、廣角大型風扇、iPad架、水壺座、置物架、手握心跳裝置等等,讓你可以完整享受到跑步時的各項功能需求,一次滿足。

大尺寸螢幕,介面設計簡潔,一目瞭然。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
馬達能力 1.75HP/最高馬力 3.5HPP
速度範圍 1~18 公里/小時
坡度範圍 0~15段
跑帶面積 141x50cm
屏幕顯示 7吋 LCD螢幕
內建程式 12組內建程式/1組手動程式/3 HRC/ECO MODE/體脂肪測試
避震系統 4組旋轉避震墊/6顆避震球/彈性減震輪
速度快速鍵 3/6/9 km/hr
跑步機尺寸 174 x 86 x 151 cm(未收合)
垂直收合尺寸 123 x 86 x 151 cm
螢幕顯示 時間、速度、距離、卡路里、體脂肪、心率
機台重量 81kg
其他 風扇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H官網

責任編輯/Oliver Wu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起來 #追火車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2016-12-30
賽事話題跑步馬拉松

2016年,第一場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在新北雙溪、貢寮地區盛大開跑,你 #追火車 了嗎?2017年第二屆即將開跑,滿滿的火車意象,加上依山傍溪的美景,喚起你最動人的鐵道回憶,再寫最美好的旅跑記憶,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傳遞懷舊交通運輸精神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為全球少見、台灣首見「路跑、鐵道及旅遊」的運動盛事,以傳遞鐵道路牌環(套)接力方式,跑經太平洋岸、舊草嶺隧道、海岬海灣及海蝕平台、雙溪河岸、宜蘭線鐵道旁公路,並於福隆等四個車站附近交接棒次;賽事精神為「若想跑得快,就一個人跑;若想跑得遠,就一群人跑」;本屆將首度設置美學與音樂雙設計師共同為跑友服務,教父級設計大師蕭青陽負責本次完賽禮及週邊設計製作,再力邀台灣頂尖DJ負責編排音樂激勵跑友;另台鐵全套四款電氣路牌型式,分別為「一圓二方三角四橢」,首屆大會完賽獎牌依其傳統形制復刻為三角形,今年設計為圓形,錯過今年要再等四年,才能完整收集。

超大尺寸獎牌,模仿舊鐵路電氣路牌設計,獨樹一幟。

賽事路線

不僅追火車 還要搭火車

這場鐵道馬拉松有趣的地方是,參賽者需搭乘火車到下一站的起跑點集合,因此,跑者們不僅要追火車,還要趕上班次,才能在指定時間前抵達起跑點,趣味十足。

各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雙人組棒次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組別說明

全程以接力方式完成,報名組別: 共分 3 組,請於報名時選擇組別,並填入棒次表,七人組並確定每隊至少 1 名女生,並擔任第 1 棒。雙人組棒次性別不限。

這麼有趣的追火車接力賽,趕緊揪朋友一起來跑吧!

*簡章、詳情請見賽事報名網站: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謝佑欣攝影

Running Holidays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date  2017年4月16日(日)6:00-15:00

place  起點近福隆遊客中心,終點為雙溪高中運動場

報名網站 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