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酷 (Parkour):移動的藝術
1
跑酷 (Parkour):移動的藝術
2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我不是病人,是鐵人!」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突破身障孩童運動想像
3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體能與智能的結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酷 (Parkour):移動的藝術

2016-05-30
知識庫 戶外運動 跑酷 極限運動

台灣這兩年來,跑酷也逐漸受到社會關注。近期世大運的記者會與表演都是用跑酷,而跑酷創始人之一David Belle與其它創始人所成立的世界跑酷協會,也正在積極的與世界奧委會接觸,期待跑酷成為正式的運動項目。

跑酷的歷史與起源

跑酷源自於法國,喬治赫伯(1875-1957)是其發源始祖。身為體育導師的他,認為如果不替學生準備好生活的「道德標準」,是無法和諧的去發展肉體。同樣他也相信,如果專注於競爭與表演,競技型的運動會轉移掉體能教育的生理能力目標與道德上的培養。

喬治赫伯說:「體育的最終目地是在於打造強壯的人類,就自然而言,自然學習法展現了健壯的肌肉與速度,肉體的抗壓性,進而可以走、跑、跳、爬、舉、丟、游泳、平衡的行走、靠四肢來移動,以及防衛自己。」真正的大自然訓練法,必須顧及體能上,意志上,與道德精神上這三項能力的表現結果,它不僅僅只是肌肉上,更包含了呼吸以及所有用到的一切「能量」,來引導它的意志力和感知能力。

大自然訓練法的規則與原則:

1. 持續性的訓練、漸進式的訓練、靈活度的訓練、個人化訓練
2. 反覆交替的努力
3. 調整步伐、耐久度
4. 正確的態度及大口的呼吸
5. 即便在團體訓練裡,也要自由的讓每位訓練者能補充養份
6. 利用馬錶訓練
7. 技巧方法的進步、研究及更正弱點
8. 赤身訓練,惡劣天氣除外
9. 自由的放聲大哭與唱歌來展現勇氣所帶來的愉悅
10. 充滿著陽剛的能量
11. 除去陋習以及找到平靜、培養高貴的情操

在以上的規則與原則理論裡,也發展成日後的跑酷。1939年,出生於越南的法國籍雷蒙貝爾,是法國軍隊中是最敏捷優秀的隊員。他的勇氣、冷靜、與自我奉獻的精神,完美的詮釋了赫伯的「大自然訓練法」,並且影響到他的兒子,大衛貝爾(David Belle)。大衛與他的兒時玩伴沙巴斯丁.福康(Sébastien Foucan)共同接受父親的跑酷訓練,並將這項訓練精神,傳授與他們的家人朋友們,甚至還訓練了一群稱為Tracer的團體,日後,人們亦稱呼訓練跑酷的人們為Tracer。漸漸地,跑酷也在其他的國家慢慢發展開來,雖然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名子,但其精神都是一樣的。

大自然練習法原始圖 ©Academy Taiwan

跑酷與台灣

2008年,在嘉義大學的體育表演裡,跑酷正式與大家見面。從原本不到30人,經過6年,已有2000多人皆在參與跑酷的這項運動,並於2014年正式成了中華民國跑酷協會,也是全球第一個通過政府登記的非營利組織跑酷單位。

跑酷的種類

大致分為兩種:
1. 一種為較危險、特技成份較高的。選手通常在戶外挑戰一些,較大的跳躍、穿越與空翻,通常較缺少一些連續性的穿越,適合想從事特技演員、進階選手,此種也是大眾一開始對跑酷的原始印象,危險、大膽、冒險。
2. 另一種為較安全,運動成份居多。選手通常利用安全的環境或道具,以連續性、較富技巧成份、安全的動作居多,適合一般運動者與初學者。
其實真實生活中,在安全的環境下挑戰自己,才是跑酷運動者真正在做的。

在安全的環境下挑戰自己,才是跑酷運動者真正在做的

跑酷的好處

跑酷如同其它運動一樣,對身體的益處良多。但較特別的是,它需要非常專注的精神以及面對恐懼感,每一個人的恐懼障礙都不一樣,在跑酷裡,每個人都是冠軍,當完成挑戰而得到的喜悅與成就,會直接影響到運動者的日常生活,這一點是相較於其它運動所難以取得的。

每個人都是冠軍 ©Fun Action

跑酷的練習

如果想要開始嘗試跑酷,最快的方式當然是跟著專業的教練學習,但是如果想要自主訓練,首先可以從身體的協調性開始。因為跑酷很大的一個重點是體能上的平衡與強勁,很多身體上的不協調,其實是心理上的某個恐懼無法克服,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的大自然訓練法一直強調要顧及體能上,意志上,與道德精神上的三項能力,所以當生理與心理都準備好後,就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享受跑酷所帶來的刺激感了。

跑酷三項能力:體能、意志、道德精神 ©Academy Taiwan

運動傷害與撞牆期

在每項訓練當中,多少會遇到一些瓶頸,跑酷也不例外。尤其在基礎的動作中已經很熟悉的情況下,便會想不斷的尋找新地點、新動作挑戰自我,然後在過頭的情況下受傷、鬱悶。其實追求自我是一件美好的事,但在追求的過程中,首先我們必須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知道後,就要來重新檢視對於跑酷你了解多少,所以要減少運動傷害,以下幾點可做參考:

1. 把動作訓練加入到體能訓練:許多職業運動員,採用功能性訓練,在鍛鍊體能的同時,做出同時可以訓練到運動動作的訓練,而避免該動作的運動傷害,譬如說柔道選手常常只用手肘在地上爬行,為了就是增加拉扯力道,對跑酷而言,你如果要CAT PASS動作更熟練,可以在體能訓練裡,增加兔子跳的動作,而避免反覆練CAT PASS落地時對膝蓋造成的衝擊傷害,或是增加直跳轉身的體能訓練,來加強你的平衡感,利用各種功能性訓練,增加自己動作的熟練度。
2. 控制你的力量,把動作做慢、做精準、做變化:開始學會控制你的力量,能夠用上恰到好處的力量,並且開始把動作變慢,當你把動作做緩慢時,會需要更多控制,而練習到更多技巧。
3. 把自己的力量當成一道水,慢慢的流動:用最小的力量做出每個動作,並且把每個動作的力量貫穿在一起,成為一道流動在障礙物之間的水流,試著用最簡單的動作,最簡單的障礙物,做出緩慢但流暢的連續穿越,如李小龍所講:淨空你的想法,忘掉所有招式,把自己變成水。

把跑酷視為一種運動而非特技,透過跑酷,進而讓自己的生活與身體,變得更有控制感與信心,這就是跑酷堅強的意義。

跑酷堅強的意義:控制感與信心

參考資料提供:台灣跑酷協會&ADD Acadamy Taiwan 許書偉經理

台灣跑酷團體組織
1. ADD Acadamy Taiwan移動藝術學院​
2. 中華民國跑酷協會​
3. 台灣摩猴跑酷團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我不是病人,是鐵人!」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突破身障孩童運動想像

2021-05-10
賽事游泳單車路跑活動鐵人三項戶外運動話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於 5 月 2 日在台北市大安運動中心舉辦小鐵人三項趣味賽,本次活動是與大安運動中心、台灣小騎士協會、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及台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跨界合作共同舉辦,鼓勵 4-7 歲學齡前的孩子參與鐵人三項,從中學習到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運動家精神。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小鐵人三項趣味賽鼓勵 4-7 歲學齡前的孩子,從中學習到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運動家精神。

在此次參加活動的小選手當中,有六位是身心障礙者,為了讓孩子們在比賽當天更順利,主辦方也特別在 4 月 17 日舉行「身心障礙者賽前場勘」,並邀請到身障運動國手簡子祥(鬍子叔叔)、張維捷(鋼鐵人哥哥),以及聽奧羽球國手兼鐵人三項玩家的 范榮玉,親臨現場指導小朋友們有關鐵人三項的運動技巧!

親切的大哥哥與大姐姐們,立刻成為身障孩子們的偶像。患有亞斯症狀的小柚(匿名),5 月 2 日比賽當天一到會場,就詢問工作人員說:「上次陪我們練習的鬍子叔叔(簡子祥)怎麼今天沒有來?」

身障運動鐵人三項
主辦方特別在 4 月 17 日邀請到身障運動國手簡子祥、張維捷以及范榮玉,親臨現場指導小朋友們有關鐵人三項的運動技巧!

小柚的媽媽表示,今天小柚的表現超乎預期的好:「有亞斯特質的小朋友,其實自尊心滿強的,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之中,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去訓練他對於情緒控管、或是對勝負的看法。」

身障孩童運動
家長表示,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活動,去訓練他對於情緒控管或是對勝負的看法。

另一名身障小鐵人小宇(匿名),因先天患有糖尿病,必須天天打針,這也使他到了適學年齡仍苦無找不到適合的幼稚園,因此目前只能在家自學。然而小宇也漸漸發現,自己是不是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所以不能去上學?小宇媽媽略顯擔憂的說:「希望可以透過團體活動,讓孩子知道自己其實沒有『不一樣』!」

身障小鐵人
孩子們得到第一面屬於自己的獎牌,開心的放在手上,就連睡著了也不捨得放下來。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今天小宇參加活動回去之後,可以讓他知道『他不是病人,是鐵人』!」台灣適應身體活動學會 葉翰霖 副祕書長笑說:「本次活動由學會負責招募身心障礙者家庭報名參加,並因應不同族群的需求,我們在這次活動中強調親子同樂的概念,要求一位特殊兒須由一名陪同者參賽,除增進親子間的情誼,更重要的是身心障礙孩童最親近的照顧者協助參與運動,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運動參與動機及養成運動習慣。」

大安小熊盃小鐵人
這項活動要求一位特殊兒須由一名陪同者參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運動參與動機及養成運動習慣。

小弘(匿名)是先天聽障,雖然平時需配戴助聽器,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小弘對運動的熱情與喜愛,「這個活動是透過聽損協會的朋友推薦,很開心可以有機會來,下次還會繼續參加!」小弘的媽媽表示相當支持孩子多參加體育相關活動,「其實小朋友的體力很好,多參加體育活動其實也是讓他們有機會多消耗一些體力,不然體力好像用都用不完的感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姜義村 也帶著小姪女來體驗小鐵人活動。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 姜義村 說:「特別感謝大安運動中心在主辦本次小鐵人趣味賽時主動與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聯繫合作,將特殊族群的知能融入其中,從賽事籌備期參與,包含報名資格、賽道規劃、賽事服務等,都涵蓋於其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運動主流活動,能遵循此模式進行規劃,相信對於促進社會福祉與融合將是一大進步。」

雖然整個活動看起來,守在一旁的大人們比下場比賽的小孩還要累,還要氣喘吁吁,但對於身心障礙孩童的家長們來說,能有一個活動讓身障孩童們如此放心地參加,是一件非常難得且珍貴的事,「大多運動比賽的環境無法滿足身障孩童的需求,所以我們非常感謝這一次各家單位的幫忙與協助,讓孩子們有機會參與,期盼臺灣的身障運動環境能夠越來越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小熊盃小鐵人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31 條明確保障身心障者的運動參與權利,這次的跨界合作不只促進身心障礙家庭於運動選擇的多元性,也突破過去大眾對於身心障礙族群的運動想像。更重要的是,透過多元運動嘗試,讓身心障礙者與主流社會接觸,促進社會共融。

小熊盃小鐵人
小熊盃小鐵人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定向越野Orienteering:體能與智能的結合

2016-05-17
跑步字典越野跑戶外運動跑步知識庫

小時候,尋寶遊戲是我們最愛玩的遊戲之一,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於身邊發生的人事物皆充滿著好奇心,不論是自己或是和同伴一起合作尋找,都顯得刺激又有趣。
長大後由於生活的忙碌加上環境的變化,漸漸地這些記憶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何謂定向越野?

定向越野(Orientering),源自瑞典語,本意為借助地圖和指北針來穿越未知的區域。簡單來說就是在只有地圖的情況下,必須依照上面圈圈的指定檢察點,完成打卡後回到終點。除了體力之外,還必須要有臨場反應及路線規劃的能力,才有辦法完成,可以說是一個與智慧結合的活動項目,不分男女老少、皆可參加。

這個風靡全球的運動,在世界各地也有著不同的名稱:台灣、日本皆稱為定向越野、香港稱做野外定向,中國大陸則稱為定向運動。雖然翻譯不同,但其精神皆是相同的。

在只有地圖的情況下,必須依照上面圈圈的指定檢察點,完成打卡後回到終點。

定向越野的種類

國際定向越野的競賽類型可分為:順點賽,包含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及超長距離賽。接力賽、積分賽、夜間定向、百米定向、常設定向等,其種類有:徒步定向、登山車定向、滑雪定向、沿徑定向。

由於地形的關係,在台灣最常見的便是徒步定向了。它是一種以步行或跑步方式進行的耐力運動,需要大量的使用腦力思考和集中力。進行時沒有指定路線,運動員利用地圖和指北針,自我判斷前進的路徑和方向,以便能快速到指定的多個控制點。

登山車定向:使用登山單車來做移動,徑比徒步定向來的遠。

滑雪定向:開始於1980年,在雪地裡進行,路徑也會比徒步定向遠。

沿徑定向:參加者必須沿著指定路徑徒步進行,到訪所有路旁的決定點,而控制點標誌則放在離開路徑的不遠的山林地勢裡,路線較簡易,其所有年齡、性別、殘疾人士皆可參加,也是少數無差別的全民運動。

上述的順點賽和積分賽也是目前最常見的。

順點式是在最短時間內按「順序」通過的參賽者就是冠軍。所謂的順序就是要順著走,所以若未按順序者進行,則會取消參賽資格。

而積分賽則是可以讓參賽者自己規劃路線,在指定的賽區內去找到大會所設立的打卡點,根據地形難度及遠近,每個檢查點的分數也會有所不同。

知道了規則之後,賽前的預備也是不可少的。

賽前裝備

上述提到地圖和指北針是定向越野最重要的輔助工具,除此之外大會還會給你電子打卡系統,我們必須把它套在慣用的手指上,以方便到檢察點時,順利打卡。

跟一般的越野及路跑賽不同的是定向越野需自行規劃路線,他可能會經過山路、水路等不同地形。也因此,個人的裝備就顯得很重要了。輕便服飾、越野鞋、哨子、水袋等都是定向越野的基本裝備,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齊全的裝備除了保護自己外,也減少了途中許多的不便。

定向越野賽前裝備 圖片來源:zztzr.com

正置地圖

有別於一般地圖,定向越野的地圖上多了許多顏色。利用各種顏色表示前進的難易度、植物分布等。各種符號代表地面的特徵,如石塊、地洞、建築物等。

一般來說,不管拿到怎樣的資料,我們肯定是將資料的內容面對自己,才能看得清楚,但是定向越野的地圖恰恰相反,我們首先拿的方向應該是保持水平,然後轉到你要向前行的位置。

路線規劃

再來就是規劃路線了,在此項運動當中,這部分就是關鍵,因為它比的不只是體力更是智慧,所以若有好的規劃能力,就有更正確的方向,既能節省體、又能準確到達。

跟一般運動比起,定向越野相對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全的運動。因為通常在比賽前,這些路線都是大會親自規畫、實際行走過的,所以絕對是在安全範圍內設置這些打卡點,同時也能增進快速決斷、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的我們,一切都太方便了,找不到路就用Google Map,只要臉書一打卡,就知道你在哪,但可曾想過若有一天,當這些東西瞬間消失時,我們該怎麼辦?

回到最初、回到小時候,和朋友或家人來場有趣的定向越野,一起增加美好的回憶吧!

資料提供: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鄭僥龍教練

台灣定向越野團體組織​
1.  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
2.  愛台灣定向越野俱樂部​
3.  你好定向越野俱樂部​
4.  Merel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