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2016 SPORTSWEAR INSPIRATIONS/島嶼冥思
1
2016 SPORTSWEAR INSPIRATIONS/島嶼冥思
2
運動可以舒壓
運動真的可消除壓力嗎?運動心理學最新研究表示內在動機才是關鍵
3
造成肩膀疼痛的原因
肩部三角肌群經常掛病號?這7項錯誤的訓練觀念快點避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 SPORTSWEAR INSPIRATIONS/島嶼冥思

2016-06-02
配備館 綜合 健身 服裝 運動配備

淡淡的周末午後,花蝴蝶悄悄降臨。叢林裡的每個角落都是她的伸展台,是蝴蝶,更是仙女。黑白相間的短版上衣顯現削肩細腰的好身材,在跳耀間綻放。微風輕輕拂過,她身上那誘人的香氣帶動著小樹、小草一起翩翩起舞。細白水嫩的雙腿配上粉嫩緊身短褲,讓心情隨之飛揚,也讓生命的奇蹟,出現在無窮的可能裡。

Outfit Info

Top NIKE PREP TOP-CROPPED健身T恤/NT$1,180/100%純棉,短版,寬袖。大方俐落的剪裁設計,展現纖細小蠻腰。
Bottom Adidas SC SPORT PANTY短褲/NT$1,290。

你也可以這樣搭

Top NIKE AS W NSW TOP AOP FTW DARK IRIS T恤/WHITE/NT$1,280。
Bottom NIKE AS 3IN RIVAL SHORT BLACK短褲/REFLECTIVE SILV/NT$1,580。
Bag UNDER ARMOUR 女子Favorite Logo手提袋/桃紅/NT$1,180。
YogaMat NIKE Just Do It Yoga Mat 2.0/DEEP ROYAL/NT$1,650。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真的可消除壓力嗎?運動心理學最新研究表示內在動機才是關鍵

2021-12-20
重量訓練無氧運動有氧運動路跑綜合話題觀念新知

現代人無論是上班族或是學生,都或多或少有著不同的生活壓力存在;然而,想要緩解或舒緩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運動!但真的是這樣嗎?運動或訓練可能不會對每個人產生出類似的效果,因為這取決於你運動和訓練的動機。根據運動與運動心理學(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表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才是提高生活滿意度最關鍵的因素。

運動可以舒壓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表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才是提高生活滿意度最關鍵的因素。

這種類型的動機與為了享受運動本身而進行的訓練活動有關,而絕非對是運動過後所產生的結果,這樣的結果也被稱作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這兩種類型的動機都有可能改變心裡層面,但對於降低壓力的效果內在動機似乎比外在動機來的重要。例如,你可能透過運動或訓練肌肉獲得健康的身體,但這兩者都屬於外部的激勵作用,想要達成身體健康的目的你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例如跳舞、重訓、跑步或HIIT課程來達成,這同時也能提供內在心靈的滿足感。

何謂內外在動機

根據心理學家Kasser和Ryan的理論,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的產生不在於活動本身,而是活動所帶來的結果;這通常是與追求名利、物質的擁有、地位、財富、形象等有關,是受安全感和自衛的心理需要所驅使,追求這些目標的人都是很在意別人的評價的。相反,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是指對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參予活動樂在其中,過程本身帶來喜悅和滿足。通常這種動機是與我們的基本心理需要有關,如好奇、情感、成就、自尊、意義等。

(參考資料/Sheldon, K. M & Kasser, T. (2001). Goals, Congruence, and positive well-being: 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desires. Journey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1), 30-50)

心理學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調查了瑞士864名16至25歲的年輕人,並評估了他們的壓力水平和身體活動。十個月後,與同齡人相比,那些喜歡運動的人的壓力水平更低。僅靠運動訓練並不能提供壓力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聯繫。關於這點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心理學系首席研究員Silvia Meyer博士表示,最可能的原因是內在動機不僅能促進一致性還能提供心理健康益處,尤其是對年輕人而言。

對此Silvia Meyer博士表示,如果運動與訓練是內在動機,那有效的運動訓練將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壓力,這對於年輕人來說十分的重要,因為青春期是人生中充滿挑戰的時期,也因此對壓力的敏感性將更為明顯;因此,內在動機是推動改變情緒管理與壓力最關鍵的因素。

緩解生活壓力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心理學系首席研究員Silvia Meyer博士表示,內在動機不僅能促進一致性還能提供心理健康益處。

內在動機可降低的風險

儘管最近的研究僅針對年輕人來進行,但根據之前的研究結果,可適用於任何正在尋找減壓訓練方式的人。例如,一項在神經科學研究中對成年人的研究,將涉及在具有內在和外在動機的任務中跟踪神經活動,研究人員發現,每種類型的訓練或運動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大腦,與內在動機相關的目標性將能加深大腦中的滿足和享受相關的部分。

另外,在國際行為營養與體育活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這種類型的動機還使你更有可能養成固定運動及訓練習慣,關於這點研究人員也指出,固定運動及訓練可以降低以下這7個風險:

1.心血管疾病

2.2型糖尿病

3.癌症

4.高血壓

5.肥胖問題

6.骨質疏鬆症

7.沮喪低潮

精神壓力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養成固定的運動和訓練習慣,將可有效的降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7種疾病風險.

找到內在動機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運動和訓練的內在動機,Silvia Meyer博士建議,嘗試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作為起點,這樣的方式可能會牽扯許多類型的運動模式,並透過不斷的嘗試尋找出你真正可以享受的運動與訓練,並接著在這個運動內加入更多的訓練組合。他也建議嘗試一項運動或訓練至少1-2個月,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堅持並享受這些運動。他也表示,獲得和保持健康的方法有很多種,沒有理由繼續做一些不會讓你感到興奮的事情。

資料參考/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肩部三角肌群經常掛病號?這7項錯誤的訓練觀念快點避免

2020-10-13
運動傷害重量訓練上半身肌群肩部肌群健身知識庫

肩部肌群又被稱作三角肌,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手臂能朝向各方向進行活動,因此,在許多的運動或訓練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肩部關節與其它關節處相比,也特別容易發生各種痠痛及運動傷害的情形,並侷限我們的訓練成果和肌力的提升。為了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產生,這篇文章將列舉7項常見的訓練錯誤動作及觀念,請仔細看看自己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並盡快改正。

造成肩膀疼痛的原因
肩部三角肌群經常掛病號?這7項錯誤的訓練觀念快點避免

1.肩推請貼緊背部

肩推是訓練三角肌群十分常見的基礎動作,有許多的人為了能推起更大的重量,在坐姿肩推時都會不經意的將下背離開靠墊,這樣的動作是身體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好發力的位置,但同時也將下背推向受高風險的位置上;並且這樣的姿勢不僅僅會降低三角肌前束的刺激度,還會因為胸椎及腰椎的超伸和大重量的負荷,進而導致椎間盤突出的後遺症。所以,在坐姿肩推時請全程保持背部緊貼座椅;站姿肩推時請避免腰部的過度反弓。

2.頸後推舉輕重量

頸後推舉也是許多健身人常做的動作,但同時這也是肩膀肌肉在解剖學上最容易受傷的動作,尤其是想要運用大重量進行訓練的時後,很容易因為過低的角度及重量讓肩膀受到拉扯而受傷,這是由於這樣的訓練動作會限制肩關節的活動度,因此,如果你肩關節活動較差的人請盡量避免槓鈴頸後推舉,可以採用槓鈴頸前推舉或啞鈴頸後推舉。

三角肌訓練常見的肩推舉
進行肩部推舉訓練時,要注意下背貼緊及重量負荷的問題。

3.直立上提握距要寬

直立式上提主要是訓練三角肌的前束和中束,可以採用啞鈴、W槓鈴或是低位滑輪來進行訓練,這些器材的訓練動作都相同,差別就在於對肩關節的衝擊性有所不同,另外,如果想針對三角肌做訓練,就必需要將雙手的握距放寬,過窄的握距除了會引發斜方肌的代償動作之外,還會引起肩關節內旋的問題,同時,若你肩關節旋轉角度較差時,也不一定要將雙手高度舉至下巴處,可以把高度下放至胸前即可,以避免過度的高度造成肩關節夾擠的問題。

4.手肘應該處於微彎

在做側平舉前平舉和俯身飛鳥這類單關節練習時,我們因該要保持手臂微微彎曲,一但打開或是收手肘三頭肌就會開始參與施力,而減少了我們要孤立訓練三角肌的目的,另外,在側平舉和反向站姿飛鳥這類練習中,許多練習者錯誤的在動作最後完全把他們的手肘伸直到180°,接著在下落重量時手肘夾角又回到了90°。一般來說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過大的重量,所以,在進行這幾個動作訓練時,要注意手肘全程保持微彎以避免增加肩關節的壓力。

啞鈴飛鳥手肘不鎖死
側平舉前平舉和俯身飛鳥要保持手臂微微彎曲。

5.三角肌後束調換訓練

我們都知道三角肌又可分為前中後這三塊肌肉,大多數的人都會依循前中後的順序進行訓練,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原因在於有的人熱衷於胸肌訓練,因而帶動三角肌前束肌肉發展,或是你忽略了背肌的訓練,進而引起三角肌後束比另外兩束要來的薄弱,這也就會導致現在常見的圓肩問題。因此,如果你的後束較為薄弱的話,請不要將它放至在訓練的後段,否則這樣的情況將會更加嚴重。

6.別移忘肩袖肌訓練

肩袖肌群是由岡上肌、岡下肌、大小圓肌與肩胛下肌這四塊肌肉所組成,是與三角肌合作幫助穩定肩關節,然而,這樣的小肌群組合一般來說都屬於較看不見的部位,因此,有很多人都會直接跳過它的訓練動作,甚至於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肌群。如果跳過了肩袖肌訓練動作,將有能讓這兩個肌群的比例失衡,那就增加了你肩袖肌受傷的機率,所以,偶爾做做肩關節內旋和外旋,可幫助你保持肩關節的健康。

7.肩不要排在練胸後

三角肌前束經常會在練胸時被徵招到,同時,三頭肌在推舉過程中也起到輔助作用,因此如何安排訓練的分化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同一天訓練胸、三角肌和三頭肌的話,就很容易造成過度的使用讓訓練成效下降,因此,我們可以在練胸日之後安排背肌與二頭肌的訓練,以避免三角肌和三頭肌過度訓練,千萬不要週一練胸、週二練肩緊接著週三練三頭肌。

資料參考/draxe、nutrib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