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訓練許久卻因為違反賽事規定無法下場參賽相信是任何人都難以接受的事,常言道入境隨俗不同的地方一定會有所差異,到底賽事有哪些規定一不留意就會導致無法參賽的失格窘境,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就以曾孕育奧運鐵人三項冠軍選手及海內外選手移地訓練,可媲美日本鐵人故鄉之一的「館山市」於每年五月底所舉辦的館山若潮鐵人三項為例,跟大家分享這次他到海外參賽的心得。
1.賽前大會選手秩序冊暗藏玄機
雖然日本賽事通常都是以日文介面為主,但是如果沒有中文介面建議可以用google chrome的線上翻譯,雖然偶有還是會有語句不通的困擾但大致上都還算能看得懂,而且通常在海外賽事的選手秩序冊中可以找到參加賽事的關鍵資訊,所以請報名前務必詳細閱讀,例如:館山市鐵人三項的選手手冊就有對各競賽項目完賽時間、需要通過線上考試才有辦法參賽還有游泳項目必須全程穿著防寒衣等規定,請參賽者千萬別單純以台灣的歷史經驗就想要參加,因為一定會踢到鐵板,所以請詳細閱讀大會選手秩序冊。
2.賽前考試(詳細內容會在「狂飆的十八鐵人」第二本書裡說明)
3.賽前講習
4.選手物資拿取時間
5.開賽前一刻強制試游
6.沒有魚雷浮標組別及魚雷浮標使用規定 7. 標準鐵人51.5項目僅許使用公路車及三鐵車
8.自衛隊基地內禁止拍照及禁止邊騎車邊拍照
9.日本賽事的標準完賽時間通常跟國際賽事有所差異
國際鐵人三項51.5公里的賽制標準完賽時間為三小時五十分,但館山市鐵人三項的完賽時間為三小時三十分,距離一樣但參賽時間足足少了二十分鐘,可是偏偏館山市鐵人三項的游泳項目是限時一個小時又比國際標準賽事足足多了十分鐘,因此如果游泳項目僥倖在關門邊緣,後續的自行車與跑步項目可能就很緊張了!
●名稱:第14屆立山若潮鐵人三項賽
●日期:2023年05月28日(日)
●主辦單位:館山わかしおトライアスロン実行委員会
●參加資格:5歲以上
●館山國際鐵人三項:
●A組:51.5km:游泳1.5km、單車40km、路跑10km
●B組:25.750km:游泳750公尺、單車20km、路跑5km
●限定關門時間:A組 游泳比賽1小時關門 / 路跑比賽於游泳後3小時30分 關門 全員共 700人
●限定關門時間:B組 游泳比賽40分關門 / 路跑比賽於游泳後1小時45分 關門 全員共 200人
10.保險
館山鐵人三項僅對人受傷或死亡有進行保險,如果要對人身以外的物品,如:自行車,必須自行保險,這點與台灣許多賽事相同,但以台灣賽事為例也僅有部分賽事有提供額外自行付費的自行車保險。
11.棄賽退費
館山鐵人三項訂有仔細的退費規則,但因為名額有限,往往退費後要再報名的機率很低,所以請務必三思!
12.自己孤單地進終點拱門還是與家人朋友一起進拱門?
這件事絕對要注意,例如台灣的IRONMAN鐵人三項的個人競賽組就嚴禁任何人陪同進拱門,而館山市鐵人三項則允許親朋好友一起歡樂進終點拱門,因此如果想留下一輩子的完賽美好回憶請務必留意大會規定。
13.參賽要自己帶車還是租車
以館山為例,當地政府居然在多年前便與台灣的知名自行車代理商昇陽自行車合作,在館山市火車站的出口處便有高級的ISSAC碳纖維公路車租賃,本次筆者就是透過租賃系統順利地租到公路車並且完賽。
14.如果選擇自行帶自行車參賽交通該怎麼辦
誠如上述所提到,貼心的大會總是會幫大家想到食衣住行,例如館山市鐵人三項的選手秩序中居然出現了JR東日本的B.B.BASE的自行車專用列車方案,連開車時間都還詳細地提供給大家,讓參賽者可以安心地參賽。
15.大會推動無紙化完賽證書
如果完賽時沒有拿到大會的證書請不要擔心,因為大會已經推動了無紙化電子完賽證書的制度,請依據大會的電子郵件通知信箱便能下載了。
16.如果到了海外參賽前還是害怕怎麼辦?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建議大家如果在會場中語言不同又不方便用手機時建議可以用簡易可通用的英語,或是尋找同語言的同鄉,如本次館山市鐵人三項筆者就遇到了住在東京的台灣人一同來參賽,在關鍵時刻聽不懂主辦單位的解釋時剛好有同鄉可以支援時便能備感溫馨。
其實海外參賽只要多留點心真的沒那麼難,筆者祝福大家都能平安順心地完賽!
資料提供/陳彥良
責任編輯/林彥甫
背部肌肉是一塊在功能及外觀上十分容易被低估的肌肉群,然而,與胸部肌群相比它的潛在力量甚至於比胸部推力來的要大,但是在各項訓練裡面許多人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胸部或手臂,如果你也是採用這樣訓練方式的人,那真的非常的可惜。因為,背部肌群是功能性和運動性的關鍵肌肉群,在加上擁有發達的背部肌肉不僅可吸引人之外,還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腰背的痠痛與更正確的姿勢,接下來我們將告訴你該如何開始訓練背肌。
CSCS的專業教練Scott Marshall說道,通常我會選擇5種不同的訓練方式,這將包含著兩個下拉動作、兩個划船動作以及一個下背肌動作。當我要進行背肌訓練時,我會從下拉動作或引體向上開始,因為這樣的動作可以確實的活動開我的肩膀,並且可以透過將身體懸掛的方式來伸展我的下背肌,所以,我會建議各位從下拉這個動作開始,它絕對比一開始就划船或是硬舉要來的好。
當然,這樣的建議只是一個案例,在每個人的肌肉訓練上也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可能採用划船或硬舉會比下拉要來的更有感覺,然而,在你要進行全面性的背肌訓練前要先注意肌肉的感受度,並集中精神進行每個訓練動作。Scott Marshall也特別強調,如果你的姿勢不正確那麼硬舉350磅的背肌絕對不會比正確姿勢的250磅背肌發展要好。另外,Marshall也建議在背部訓練課程結束前,再進行下背肌的訓練動作,例如划船或是硬舉都需要下背肌的穩定與支撐度,因此,如果你一開始就訓練下背肌,就容易預先讓它過於疲勞,這對於我們整個背肌的訓練流程會造成一些運動傷害,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當許多人開始訓練背部肌群時,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到腰部上方或腰部下方,這為了要練出所謂的寬度並增強肌力,但是上背肌的發展對於保持體態與背肌健康至關重要。當你的上背肌群無力再加上過多的臥推訓練及過少的柔軟性練習,就會導致胸部與腰部肌肉過於緊繃,就會呈現出蟹狀(駝背或稱為圓肩)的姿勢,這樣的姿勢除了在外觀上部好看之外,還會讓脊椎骨上產生更大的壓縮負荷。因此Scott Marshall指出,上背肌對於維持良好的姿勢與力量輸出十分重要,否則你會因為不正常的姿勢而導致更嚴重的運動傷害。
在有效訓練背部肌群的前提之下,你必需要更加的勤奮定有規律的計劃,可以採取每週1-2次的背肌訓練日,搭配上適當的重量與多樣化的訓練動作進行訓練。背肌的訓練與胸部和肩部相比,背部的肌肉可以承受的重量相對來的要多,但必需要更加的注意訓練姿勢的正確性,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延伸閱讀】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