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最貼心、專業的女性空間
1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最貼心、專業的女性空間
2
瑜伽鴿子式
縮骨盆與放鬆髖關節必做的瑜伽鴿子式
3
重訓基本功──蹲舉,你做對了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最貼心、專業的女性空間

2016-06-24
場館資訊 健身 瑜伽 伸展 重量訓練

「妳今天要去運動喔?」想必許多下班後有運動習慣的女孩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而害羞的女孩們,就好像自己的隱私被翻開一般,總會不自覺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雖然近年運動風氣漸漸盛行,但就女性來講,環境還是較受限制。

專屬於妳健身的家

不運動的理由有很多,有時也不單只是懶惰,更多是環境影響心理。Lioness Studio的創辦人們依著過去他們在其他健身房的經驗觀察到這些問題,他們覺得女生既然要運動,那就需要有一個屬於她們的專屬空間,於是他們4位有著相當專業能力的大男孩,店長、副店長、執行長、團課總監,一起規劃、聯手作戰,在鄰近信義安和捷運站正對面的信義路4段上,打造了佔地100坪的健身專屬於妳的女性運動空間,讓女孩們可以在溫馨舒適,沒有任何經濟壓力的狀況下安心運動。
 
就印象而言,大部分的場館走進去,迎面而來通常是開放式的空間與琳琅滿目的器材,但是來到Lioness Studio,就像是來到自己家一樣,印入眼簾的即是木製沙發和簡約吧檯,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會做什麼,這裡也能給妳類似的感覺。一間間有如臥房的設計,推開後有團體課、瑜珈課以及1對1教學供你選擇,隨心所欲、擇你所愛。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

專屬團體小家庭,流汗、釋放通通來

課程的豐富多元是Lioness Studio最大特色之一,光是團體課就有超過15種不同的選擇,許多女性來運動的目的除了健康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體態越來越好看,由內而外散發自信美,所以內容大部份是以體態雕塑為主。曾獲得大專盃健美錦標賽第三名、巴西柔術國際錦標賽第二名,擁有台大手王之稱的Bill教練,想要跟他一樣有著健美的身材,找他來上TRX或BOXING就對了,他會傳授妳獨家的美腿秘笈喔!除了懸吊訓練外,Lioness Studio還有讓妳活力充滿地多樣化舞蹈課:芭蕾、肚皮舞、爵士舞、有氧舞蹈、流行MV、Tabata…等,有別於其他健身房,還有讓妳變性感地獨家鋼管舞課程。為了維持品質與安全,裡面所有的團課人數皆不超過12人,賴店長表示:「除了讓大家運動的空間夠大之外,最重要的是能與教練間有良好的互動,教練也更能了解妳目前的運動狀況,寧可人少,但能讓學員確實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妳想流汗、釋放,在這樣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是在合適不過了。

獨家鋼管舞課程
寬敞明亮的團課教室

專屬瑜珈,伴妳成長

另外,Lioness Studio還有一間瑜珈專屬房間,無論工作壓力大或是想放鬆心靈,當妳進到以白色系為主,木製的瑜珈房間,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一股無形的舒暢,搭配風和日美的陽光,想不放鬆都很難。如果妳從來沒有接觸過瑜珈,可以從最基礎的哈達瑜珈或是Ashtanga阿斯坦加開始。Ashtanga阿斯坦加在瑜珈界中是屬於較有原則的派系,不管妳運動多久,只要接觸它,都必須按照順序從1開始,是一種階段性的意義,更多的是自我成長的象徵。

風和日美的瑜珈房間
划船機
一對一壺鈴訓練
一對一啞鈴訓練

專屬Baby’s Room,媽咪最安心

此外,他們還提供Baby’s Room媽咪專班的服務,考量到許多媽媽想運動卻抽不開身的困擾,特地選在中午時段幫妳顧小孩。假設妳有兩個孩子,一個幫他送完便當,另一個則還抱在手上,來到這裡,妳可以安心的運動,至於Baby,就放心地交給Lioness Studio吧!

女性專屬休息室

專屬教練最專業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對於Lioness Studio來說,營利並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學生付出多少,就該得到他們應得的成果。他們絕不採用一個專業來教導多堂課程,對他們來說那是極度不專業的健身房。所以不管課程有多少,每一項都有不同的專業教練來教導學員,不怕教練多,只怕妳沒有學到精華。

專業教練群

專屬服務最貼心

一切從女孩減壓的心態出發,Lioness Studio的收費不算貴,採用點數制的方式,只要有空,隨時歡迎來運動。更特別的是當妳達到某個級距後,除了能獲得澳洲最大女性運動服飾Lorna Jane時尚運動服之外,他們也提供換洗衣物的服務,讓妳不在需要大包小包,只需帶著輕輕鬆鬆、開開心心的心情回家即可。

Lorna Jane時尚運動服

專屬飲食,享受健身好時光

對於剛開始健身的女孩,他們會建議女孩們先參考一對一的課程,因為在團課裡,大家往往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基礎,若中途加入,不僅自己學的累,老師教得也辛苦。一對一的好處可以先幫妳評估哪個部分需要加強,再建議妳適合的團體課程。
 
未來他們也將加入營養食品的部分,若要確實瘦身,除了健身之外,也要配合飲食的控制。屆時,Lioness Studio一樣會請專業的公司做配合,讓女孩們都有一個健康、快樂享受的美好健身時光。

簡約吧台設計,一起坐下來喝茶談心
木製風格休息區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

add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261號2樓
tel      02-27033393
time   週一至週日 09:00~22:00
price  
團體課:800元/點,10點以上:400元/點(4,000元)
一對一課程:2400元/堂,10堂以上:1600元/堂(16,000元,額外加贈團課兩堂)
FB Lioness Studio健身專屬於妳​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縮骨盆與放鬆髖關節必做的瑜伽鴿子式

2021-02-08
瑜伽動作瑜伽知識庫

許多女性都有骨盆外擴、臀部貶,以及髖關節緊繃導致活動度不佳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普遍覺得沒什麼,但其實長期不改善會導致肌肉沾黏、體態不佳,嚴重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瑜伽鴿子式(Pigeon pose)不僅能伸展、舒壓髖關節以及骨盆,還可大腿肌肉的乳酸排除。此外,這項瑜伽動作對身體還有其他益處。

瑜伽鴿子式
縮骨盆與放鬆髖關節必做的瑜伽鴿子式 ©convencaobwt.com.br

舒緩脊椎

鴿子式(Pigeon pose)除了能伸展到下半身外,對於舒緩、延展脊椎也是相當有幫助。長期坐在辦公室、搬重物以及一直需要彎腰的工作者來說,都非常適合做鴿子式。

延緩椎間盤退化

有些運動選手會因為運動傷害出現下背痛的情況相當常見,進而影響訓練過程及運動表現?根據研究指出,運動員比一般人更常發生腰椎與椎間盤退化的問題,當腰椎的椎間盤退化,而壓迫到神經組織時, 就會出現腰椎、臀部、下肢疼痛,甚至出現痲痹或是肌力衰退。藉由過去對運動員的相關研究,發現造成椎間盤退化的因素為過度激烈的動作、腰椎承受過多的負荷、不良的姿勢與固定同一姿勢過久,更有學者的研究結果認為,優秀運動選手因為訓練強度、負荷和難度都更高,所以椎間盤退化的情形更嚴重。鴿式的動作能延展脊椎與椎間盤,能預防過度使用帶來的不適,也能緩解運動傷害帶來的也能緩解運動傷害帶來的疼痛。

預防膝蓋受傷

膝蓋的健康對運動員來說是萬萬不可或缺的!許多運動員都會經歷過膝蓋扭傷或是十字韌帶斷裂等問題,十字韌帶是膝關節中最大最重要的韌帶,負責維持關節的穩定,如果斷裂,對運動員來說必定是生涯中最大的惡夢,不只有很多職業選手,像是許多NBA球星因為十字韌帶斷裂而無法繼續比賽,也有許多一般人平常不運動,突然想到要運動,也會因為激烈運動而拉斷了十字韌帶。

如何做鴿子式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背部打直,停留5-8個呼吸後換腿。

資料來源/Do you yog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訓基本功──蹲舉,你做對了嗎?

2018-01-02
健身知識庫臀部肌群下半身肌群重量訓練

重訓三大基本功 - 蹲舉、臥推、硬舉

蹲舉是重量訓練最基本的項目之一,也是初學者必練的一大項目。對於蹲舉的起源,大約區隔為地中海方式與盎格魯撒克遜方式兩種。目前有兩派想法:一派屬於傳統保守派的肌力訓練者,認為如果不勤做蹲舉,根本就稱不上鍛鍊;另一邊的博學派則傾向用其他訓練方法替代,並限制訓練中蹲舉的次數,尤其是限制全蹲動作。然而事情並非誰一定對或錯,必須考慮到蹲法的類型。

蹲舉是重量訓練三大基本動作之一。 ©ShutterStock

蹲舉的不同類型

要釐清關於蹲舉的爭議,首先就要先講到蹲舉的術語。以最簡單方式區分,蹲舉可分為半蹲(half squat)和全蹲(complete squat), 但實際上,全蹲又可再細分成不同類型。

更混亂的是,健身房中許多所謂的專家推崇的半蹲,實際上可能只能算是微蹲( 四分之一蹲,quarter squat),也就是一個名詞各自表述的問題,你的半蹲與我的半蹲是不同的蹲法。

蹲舉是連續性的動作,隨著下蹲的程度而不同。為確保我們對於名稱定義的一致性,不留各自詮釋的空間,以下明確分類四種深度的蹲舉:

➜全蹲(complete squat):蹲到關節活動度所及的最大範圍,即骨盆不至於後傾的最低位置,讓腿後肌壓在小腿上。
➜深蹲(deep squat):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深度( 平行蹲,parallel squat)或更深。
➜半蹲(half squat):下蹲時大腿的角度介於彎曲90 度與平行地板之間。
➜部分蹲(partial squat):下蹲時大腿的彎曲角度小於90 度。

這四種蹲法所徵召到的肌肉與所促成的適應都不盡相同,在此明確分成不同類型,之後對它們特性的說明就會更清楚。

蹲舉應該蹲到多深? 

蹲舉時,無論考量安全性或是訓練效果,蹲的深度都是一個重要的話題。通常,「蹲到多深」比「負荷多重」來得更重要。

我們以解剖學的角度來觀察,人體架構的設計很適合蹲下,也就是人類能夠做到完美的蹲下動作,就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也都將深蹲當做基本的休息姿勢。(見下圖)

對於擁有健康的膝關節、踝關節與髖關節的人來說,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做到全蹲。Salem 和Powers 在2001 年的研究確認, 無論是全蹲、半蹲或微蹲時,膝蓋所承受的壓力並沒有差別。

不過,如果下蹲時加上外來的負重( 甚至是身體內部的體重增加),狀況就比較複雜。此時會產生兩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問題:

垂直壓力加諸於脊椎骨、尤其是椎間盤上的負荷。雖然人類的身體設計本來就適合下蹲,但卻不是在過度負重( 例如三倍體重)的狀況下。

使用更重的負荷非常容易為訓練帶來麻煩, 比起一味在槓鈴上增加更大的重量,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以提升你的訓練強度。

骨盆位置依照個人狀況會呈現不同的角度。骨盆有可能在下蹲的時候後傾,而導致脊椎向前彎。

主流的訓練方式認為脊椎彎曲圓背不可接受,而且絕對要避免。實際上,只要腰椎能維持自然的弧度,且膝蓋保持對齊腳趾位置,深蹲是不會有問題的,因此完全沒有排斥深蹲的必要。

不過,下蹲的活動度因人而異,當你發現無法控制髖關節角度與膝蓋的移動軌跡時, 就不應該再增加下蹲的深度。

深蹲的迷思

深蹲還有一個需要釐清的迷思:普遍認為蹲的深度越深,危險性就越高。

有許多研究團隊針對這個議題做實驗,但目前並沒有任何一個研究結果認為全蹲的受傷風險比半蹲高,而且在訓練的成效上,全蹲也不低於半蹲。即使如此,許多教練和運動員仍普遍認為部分蹲會比全蹲來得安全。

不做深蹲,就容易在槓鈴上增加更大的重量,看起來似乎成就感比較大,但這種增加負重的狀況無異於挖東牆補西牆,你雖然減輕了深蹲加諸於膝蓋的壓力,卻將壓力轉移到脊椎,結果也沒有比較好。

實際上,2012 年Bryanton 與研究團隊發現,增加蹲舉的活動範圍,比增加負重能夠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

活動範圍與運動表現

Zatsiorsky(1995)在其著作《肌力訓練的科學與實踐》中指出,身體的動作很少用到完全的活動範圍。半蹲也屬於其中之一,而且效果無庸置疑。

此外,訓練中的活動範圍能夠促進肌力的增加,即使活動只侷限在部分範圍,例如腿部在下蹲開始屈曲的小範圍就能夠發揮效果(Massey 等人,2005 年)。( 當然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在整個活動範圍都有效果。) 

根據Wilson 在1993 年的報告,使用非常重的負荷做半蹲,能夠將神經抑制減到最少而增加進步效果( 雖然這個論述忽視了大重量對於脊椎的風險)。由此可見,與半蹲接近的部分蹲,在訓練中也有其重要性。

至於深蹲,Bryanton 團隊在2012 年證實, 與部分蹲比起來,深蹲不但顯著徵召較多的肌肉,尤其對於股四頭肌的刺激也更強。而且當負重時,深蹲對於臀肌與腿後肌的活化程度也較高。

同一篇研究也指出,蹲得越深、負重越重, 對於運動員垂直跳躍的訓練效果也越好。由於深蹲( 高負重)能夠強化整個身體背後肌群,對於下肢的跳躍力與爆發力訓練效果也比較好。

總之,半蹲( 或部分蹲)和深蹲雖然看起來動作類似,但所徵召到的肌肉還是有差別。

1994 年Signorile 團隊對於不同下蹲角度的肌電圖分析,以及2012 年Bryanton 團隊進行的肌力測量,都精確顯示出不同的蹲舉類型,確實徵召到不同的肌肉結構。

©ShutterStock

Note!
深蹲並不危險!反而能讓你不用增加槓鈴負重,就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Aurelien Broussal-Derval, Stephane Ganneau 著作《偷窺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筆記:壺鈴、槓鈴、戰繩、沙袋、輪胎、地雷管全面啟動》一書。

運動員要能夠同時具備高人一等的肌力與體能,這是怎麼練出來的?

在短時間組合數種運動的高強度訓練就是答案。高強度訓練課程的高度變化性,對於多數訓練者很有吸引力;然而這樣一種具創意的課程,如果每天更換新動作、更換不同負重的結果,反而可能阻礙進步。如果組合的運動彼此互相干擾也會事倍功半、事與願違。要能夠正確選擇訓練項目,並提升運動表現,就是此書要帶給您的衝擊。

此書教導您運用各種訓練技巧包括使用壺鈴、槓鈴、戰繩、沙袋、輪胎、地雷管等,並搭配訓練菜單,快速提升運動能力。


•更多旗標科技《偷窺運動員的高強度訓練筆記》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