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比賽疲勞:如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克服它
1
比賽疲勞:如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克服它
2
85歲超級阿嬤2小時5分完賽半馬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3
一位8歲腦麻小鐵人完賽的時刻,讓眾人都熱淚盈眶!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賽疲勞:如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克服它

2016-07-29
人物誌 跑步 運動生理 觀念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由國際鐵人三項聯盟 (ITU) 所主辦的「世界科學與鐵人三項運動年會 (Science + Triathlon World Conference)」,2015年底在法國國家體育研究院 (Institut national du sport, INSEP) 舉行。會中,法國運動科學家荷莫·樂珀斯 (Romauld Lepers) 談到心理上的疲勞會如何影響運動表現。

他所發表的演說高度集中於英國肯特大學山謬·馬科拉 (Samuele Marcora) 教授關於疲勞的生物心理學模式。「馬科拉說,當我們用盡對於達致某項成功所願意付出的最大努力(換句話說,缺乏更進一步的動機這件事限制著我們),或者,我們相信我們已經發揮了最大可能的努力(換句話說,我們的感知限制著我們的努力)時,我們就會停住或慢下來。」樂珀斯解釋道,這與傳統生物生理學在疲勞方面的模型相衝突。傳統的模式往往認為,當身體乳酸上升或肝醣(能量)耗盡時,你就會開始覺得疲勞。

疲勞是心理作用

現今已經有許多人贊同馬科拉教授對於疲勞的新理論。不過,樂珀斯強調,沒有什麼事不用辛勤努力 - 如果你不夠強大,你的頭腦會把肌纖維中想要推動自己前進的那股動力解釋為潛在的危險,所以你就會自動慢下來。然而,生物生理學的模型表明,只要你克服了身體的部分,精神上會自動改變自己感知一項身體活動的難易度。例如,以鐵人三項來說,游泳、騎自行車或跑步這三項分別有多麼艱難。我們隨後就會發現,這部分有潛在的運動表現含義。

目前在肯特大學任教的馬科拉有一項被稱為「AX-CP測試」的計畫,他會讓受測者執行一項耗時90分鐘,以電腦紀錄的認知測試,其中受測者會以80%的最大力量輸出功率騎車騎到力盡。馬科拉發現,在參與者覺得心理上疲憊之後,在單次測試中,該受測者可以保持體力的時間下降了12%。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若你心理上覺得疲憊,你應該避免鐵人三項的訓練。相反地,樂珀斯認為,當你一天工作下來,累積不少疲憊之後,每週至少應做一次訓練。根據馬科拉的理論,如此與高速騎自行車或用力游泳也有類似的效果 - 意即,雖然感覺上比較衰弱,一旦你克服多餘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是精神上的疲勞),你便能夠在比賽上表現得更強、更持久。也就是說,克服心理障礙,你便有可能將身體的運動表現推向極致。

告訴自己,你可以

樂珀斯也說明激勵性的自我對話如何能減輕精神方面的疲勞,讓你能夠運動得更耐久。他引用英國班戈大學教授安東尼·布蘭契菲爾德 (Anthony Blanchfield) 與其團隊的研究成果說,「與馬科拉類似,布蘭契菲爾德也讓受測者以80%的最大輸出功率騎車騎到力盡兩次,不過其中插入兩週的激勵性自我對話訓練,」樂珀斯說,「使用的詞彙包括『向前推進吧』和『你做得很好』等等。研究者發現,受測者能負荷的總時間增加了17%,而且其運動自覺強度(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覺得更強了。」

停下來喝一杯茶(或咖啡)

如果你心理上實在疲憊不堪,而且上面提供的激勵性自我對話也不能激發更多的身體性能時,是時候尋求合法精神藥物的協助了。樂珀斯提到Doherty和Smith的研究成果,他們的整合分析的結論是,訓練前服用4-7mg/kg的咖啡因不僅降低 6%大腦認為需要努力的知覺,同時也將運動性能提升了11%。研究人員還發現,超過75%的優秀運動員在比賽前和比賽時都會服用咖啡因。

英國運動營養學家蘇菲·基樂 (Sophie Killer) 告訴我們,「咖啡因作為機能增進劑非常有效,因為咖啡因的分子形狀與腺苷 (adenosine) 相似,而我們全身上下都遍布了腺苷受體,甚至大腦。腺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腺苷與受體結合時,會抑制某些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製造抗痙攣劑,具有鎮靜的效果。咖啡因是少數能夠穿越血腦障壁 (blood brain barrier)的物質,它很容易能與腺苷的受體結合,因而抑制其活性。腦中的腺苷會與受體結合,降低神經活動而使大腦進入睡眠狀態,而咖啡因的作用便是與其競爭,引此能保持神經的活性狀態,從而達到清醒的效果。咖啡因集中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並抑制發送到大腦的、說你累了的訊息傳輸。在肌肉上面,咖啡因則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咖啡因與腺苷受體結合,從而增加肌肉運作的能力,使你能夠產生更強大的力量。咖啡因還可以改善身體反應時間和有氧代謝能力。」

多年來,運動科學家和運動生理學家們曾研究訓練生理參數,如有氧能力,乳酸閾值和力量輸出功率的影響。從現在開始,大腦的訓練應該會成為你在訓練計劃上面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

5個對付疲勞的小提醒

① 每星期在一天工作之後,進行至少一次訓練。你會覺得心理疲乏,這將使訓練感到更加困難,但它會讓你在正式比賽時嚐到甜頭。還有證據表明,你比較能從短的、密集的訓練得利,而不是漫長而緩慢的訓練。

② 相反地,賽前應避免太多勞心的工作引起精神疲勞。降低意志耗損的簡單方法包括:在比賽開始前早早準備好你的工具包和營養補給、提早到會場做準備,並仔細打包好你的裝備。所有這些方法都能減少焦慮並避免心理疲勞。

③ 練習一下自我激勵對話的訓練,看看它如何影響你的比賽表現。無論你是在腦海裡想著或直接講出來,所有的內容都要是積極的。而不是,「這是太難了,我好掙扎」,請告訴你自己:「我這次一定要打破我的個人最佳成績。」「保持手臂揮動吧!雙腿也會跟進。」這些雖然聽起來有點矯情,但它已經被證明,對於各級運動員都非常有效。

④ 咖啡因是市面上最被推崇的合法運動機能增進劑。最近的研究都對於咖啡因這種積極的結果有相似的推論,無論你是以藥片或飲料的形式攝入。並且,與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觀點相反,咖啡因對於無論是慣性攝取者或非慣性攝取者的效益並沒有什麼不同。

⑤ 馬科拉也正與美國一家名為Axon Sports的公司合作開發一款針對大腦訓練的app,敬請繼續關注他們日後的發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5歲超級阿嬤2小時5分完賽半馬 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017-07-05
半馬新聞馬拉松高齡跑步話題

85歲的拉金(Deirdre Larkin)是一位從英國移民到南非的退休鋼琴家,雖然已經是一位高齡的阿嬤但卻有著過人的體力。僅僅是去年,拉金不僅參加過60幾場馬拉松和大大小小的路跑賽,還能以2小時5分跑完半馬,除了打破分齡世界紀錄,至今總共還獲得500多面獎牌,老當益壯的她著實讓人深深佩服。

南非超級阿嬤拉金(Deirdre Larkin) ©AGENCE FRANCE-PRESSE

拉金在2000年時,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症。後來於2010年,她的兒子擔心她行動不方便,於是搬去南非跟她住,拉金的兒子看著母親日益衰老、走路越來越吃力,非常難受,於是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帶拉金去運動,希望能透過運動讓自己的母親身體機能可以更好些。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拉金開始和兒子每周慢跑3次,但是拉金表示,一開始相當吃力,自己每天5點中起床跑步,但是跑了幾步就沒力氣,都要走三步再跑三步再走三步才能前進。

長久下來,拉金的體能不僅越來越好,連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沒有再惡化,除了運動之外,她在飲食方面也攝取無糖、無鹽,並且戒咖啡吃上許多蔬果、蛋白質的食物。

由於拉金阿嬤參加了許多場路跑賽,以她的實際行動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算六七十歲還是可以重拾跑步,而且越跑越健康!因為她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激勵人心的代表性人物,還被媒體譽為「蘭德堡超級阿嬤 Grande Dame of Randburg 」!

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訓練的拉金 ©AGENCE FRANCE-PRESSE

過了七年後,拉金體力已經越來越好,並且在今年五月份時因為在一場半程馬拉松以2小時12分37秒創下世界紀錄,受到瑞士日內瓦馬拉松主辦單位的邀請,在這場日內瓦馬拉松,拉金僅僅花了2:05:13完成這場半馬比賽,又打破她自己日前所保持的世界紀錄!

「在日內瓦跑步令人感到非常夢幻,而且比賽本身很平易近人。地勢很平坦,你在花園裡起跑,接著你來到田野裡,然後你就跑到了湖邊,」她說。

©camernews.com

老當益壯的拉金。

©rooirose.co.za

儘管到9月份準備朝向86歲的拉金,依然也要堅持跑下去。拉金:「我無法想像沒有跑步的生活,這是一種緩慢死亡的感覺,即使哪天我只剩下一條腿,我也會繼續奔馳。」

「我們希望發掘更多南非的勵志故事,並支持南非的人才。在這兩個方面,Deirdre Larkin以驚人的精力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神激勵了全國各地的人們。我們認為,作為一家大型公司,我們幫助她實現自己的野心,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她的成功完全是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所達成的。」 - 拉金的贊助商之一 M-Net CEO Yolisa Phahle說。

資料來源/Hindustan Times、Randburg Harriers、Modern Athlete、Straits Times、goodthingsguy.co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位8歲腦麻小鐵人完賽的時刻,讓眾人都熱淚盈眶!

2016-05-25
單車游泳鐵人三項故事跑步話題

一位8歲英國男孩在2015年7月26日挑戰並完成了一場艱苦的鐵人三項比賽,但,他並不是一般的男孩,他患有腦性麻痺。

快樂地衝向終點的貝利,右邊陪伴的是他的父親強納森。 圖片翻攝Youtube

當貝利·馬修(Bailey Matthews)抵達終點時,數百人聚集在終點線爭睹這位勇敢的年輕人在英國北約克郡的霍華德城堡鐵人三項比賽,完成了100米游泳、4公里自行車騎行和1.3公里跑步。

貝利在眾人的熱烈歡呼鼓掌之中衝向終點。 ©Profimedia.cz

這是個令人動容的時刻。貝利在群眾嘶吼之下接近終點線,在最後20公尺,他拋下了他的輔助行走架,顫顫危危地走向完賽門。儘管過程中絆倒了兩次,貝利還是選擇自己完成這個驚人的壯舉。當他跌倒之後隨即奮力撐起來繼續前行的那一瞬間,觀者的眼淚也隨之奪眶而出。

衝向終點的貝利。 ©Profimedia.cz
貝利一再跌倒又爬起。 圖片翻攝Youtube

他的父母說,他們對於留到最後來看貝利完成了全英國最困難的鐵人三項賽事之一的群眾,他們的熱情與加油支持而深深感動與感激。

他的媽媽茱莉·哈德卡梭說:「他一直在努力做好一些其他正常兒童的父母想當然爾的事情,比如換衣服。日常瑣事對於他來說比一般小孩更困難許多,但他從來沒讓這些困擾自己。」

游泳中的貝利與父親。 圖片翻攝Youtube

「貝利一直很堅決。如果他想要做到的事,他一定會找到方法來解決,即使它不是尋常的方式。你可以看到當他過來跟每個人打招呼時,他的小臉上面的光采,這就是他的風格,他要告訴大家他能做什麼。而且,正是因為群眾的熱情反應,促使他更堅決要完成這場賽事,他不認為自己跟其他任何人有什麼不同。」

「一些對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往往對於他其實很難。我們知道他之於他的身體條件可以完成這麼多事是多麼驚人,但,我們從大家得到的反應更令我們訝異。他總是在激勵著我們。」

騎車中的貝利與父親。 圖片翻攝Youtube

貝利和媽媽與9歲哥哥芬利住在諾丁漢的沃克索普,他比預產期早9週出生,但,直到他18個月大才被確診為腦性麻痺。

他對於鐵人三項的極大興趣是來自於他的父親強納森·馬修,在每週推他去公園跑五公里的時候而起,後來強納森讓貝利用輔助行走架自己跑。

於是,這位年輕人告訴他的父親,他想參加鐵人三項運動,接著他開始使用裝有特殊穩定架的自行車進行訓練,並在湖中游泳。

茱莉說:「我們一直努力來確保讓他做到自己想要做的。如果他下定決心,那麼我們知道他一定會去完成,我從來不會在意別人的反應。」

強納森說:「大部分他所做的是他自己計劃推動的,他會自己設定目標,比如游泳,他就會自己設定說我今天要游幾公尺。」

「他一直都非常渴望走出去做一些事情。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幫他完成他想做的事。」

完成游泳項目的貝利與父親。 ©Peachsnaps Ltd/The Sun

「大家對於貝利玩三鐵的反應真的是相當熱烈,出乎我們預料之外。一位女士問我們,他這樣做是因為有人贊助還是怎樣呢?但他只因為這是一件他想做的事他就去做,如此而已。」

「霍華德城堡鐵人三項是一個非常困難、非常操的比賽,他在沒有任何協助之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路線非常顛簸不平,對於一個即使是身強力壯的孩子來說也是非常不容易。由於他的輔助行走架的大小和重量,對他來說有時徒手行走反而來得容易,而不是拖著它東卡西撞的。」

「觀眾的反應實在是太熱烈了。他是最後完賽的,但是大家都沒有離開,而是等候他的到來,這真的非常令我們感動。」

完賽後的貝利與父親相擁而泣。 ©Rossparry/Castle Triathlon
完賽後的貝利與母親。 ©Rossparry/Castle Triathlon
完賽後的貝利與父親。 ©WOW Magazine

貝利在去年9月還獲得大不列顛驕傲獎 (Daily Mirror Pride of Britain Award)的肯定。

©mirror.co.uk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