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適合初學者的5種基礎核心訓練
1
適合初學者的5種基礎核心訓練
2
提升重訓增肌效率
想提升重訓增肌效率!你該注意的關鍵因素是氮平衡
3
開放式和閉鎖式動力鍊之間的運動差異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適合初學者的5種基礎核心訓練

2016-11-03
健身 核心訓練 核心肌群 訓練動作 動學堂

核心訓練對我們在進行運動時,是非常相當重要的,所有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上的動作都需要靠核心訓練來為我們打基礎。像是:站立、坐直、彎腰取重物等,也需要依靠核心這個地方出力。當核心肌群力量足,不僅能保護腰椎穩定、幫助身體尋回重心還可以改善我們不正確的姿勢,更可收緊腹部肌肉線條,塑造我們想要的體態。

 1  棒式

棒式 (Plank)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熟悉後,可利用左右腳內外點地來增強核心的力量。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

棒式訓練

步驟2: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30秒。

 2  四肢伸展

四肢伸展 (Hip Raise And Lower)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利用腹部的放下和升起加上四肢的支撐力量來加強核心和手臂、雙腳的力量,在執行此動作時,速度請放慢,讓四肢徹底伸展到。

步驟1:雙手肘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四肢伸展

步驟2:腰部慢慢向下沉至地面,停留5秒。

步驟3:腰部拱起 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5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3  直腿捲曲

直腿捲曲 (Straight Leg Crunch)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也是核心運動中最簡單的動作之一,利用腹部收緊來加強核心的力量。在執行中,請沿著脊椎一節節慢慢捲起、躺下,勿過快或過慢,這樣才不會受傷。

步驟1:雙手交叉,放頭後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預備。

直腿捲曲

步驟2:從第一節脊椎開始,一節節慢慢捲起。

步驟3:沿著脊椎一節節慢慢放下躺回地面,連續動作,做1分鐘。

 4  單腳橋式

單腿橋式 (Single Leg Bridge)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是橋式的進階版,也是穩定臀部肌群最有效又簡單的動作。針對長期坐著的人而言,此動作能有效改善姿勢,對脊椎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動作。

步驟1:平躺於地面,雙腳屈膝併攏預備。

單腳橋式

步驟2:臀部夾緊往上提起,使身體呈一直線。

步驟3:右腳向前延伸,身體保持一直線。

步驟4:放下左邊骨盆,利用支撐腳的力量推起停留5秒。

步驟5:放下右邊骨盆,利用支撐腳的力量推起停留5秒,左右交替,做1分鐘。

 5  仰臥下壓抬腿

仰臥下壓抬腿 (Leg Drop Pulls)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利用雙腳的延伸和彎曲來加強腹部核心的力量。在執行的過程中,腰部須保持緊貼於地面,不可浮起或彎曲。

步驟1:將雙手放於身體兩側,雙腿舉起呈垂直於地面預備。

仰臥下壓抬腿

步驟2:緩慢下降雙腿,保持膝蓋和雙腳併攏,使雙腿呈一斜線。

步驟3:雙腿慢慢收回,肚子保持收緊,重複來回,做1分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提升重訓增肌效率!你該注意的關鍵因素是氮平衡

2021-04-21
健身知識庫運動營養運動恢復重量訓練觀念增肌

如果你想要更有效率的實現增肌的目標,那麼了解氮平衡的慨念就變得至關重要。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是指機體氮的攝入量與排出量之間的關係,由於人和食物中的含氮物質絕大部分是蛋白質,而蛋白質的氮元素含量恆定為16%,因此,由氮元素含量可以計算出蛋白質含量,因此氮平衡可以反映人體蛋白質的代謝概況,是測定人體需要的最低膳食蛋白質水平和必需胺基酸攝入量的標準參考方法。簡單來說,氮平衡是確定人體處於生長階段還是衰退階段的概念,這也是每個健美選手或健身愛好者,所熟知的合成代謝(ANABOLISM)和分解代謝(CATABOLISM)這兩個術語的源頭。

提升重訓增肌效率
氮平衡對於想提升重訓增肌效率到底會有多大的影響力?

氮平衡的概念

人體以蛋白質形式吸收氮的事實是理解氮平衡概念的關鍵,人體不能像氧氣一樣吸收空氣中的氮,因此,人攝入的氮量間接反映了攝入的蛋白質量。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人體的建構基礎,人體不斷合成新蛋白質並分解舊蛋白質,因此,人體從兩種來源來獲得氨基酸即構成蛋白質的化學物質,通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或通過在其中製造自己的氨基酸來獲得。後者的過程並不完全成功,這意味著人體正在利用舊蛋白質自身的分解產物製造氨基酸,這些蛋白質將會被人體分解並替換。

蛋白質與氮量的關係
人體以蛋白質形式吸收氮的事實是理解氮平衡概念的關鍵。

然而,我們身體只能自行產生20種氨基酸中的11種,剩下無法自行產生的9種氨基酸被稱作必需氨基酸,也是不可缺少的胺基酸成份,要獲得它們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食物中的蛋白質。並非人體中的所有氨基酸都被用於新的蛋白質合成,它們中的一些會進一步分解為尿素等化學物質並通過尿液、糞便或汗液排出。所以,只要通過測定每日食物中的含氮量(攝入氮),以及尿、糞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就可以了解氮平衡的狀態,從而估計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量和人體的生長、營養等情況。

氮平衡的定義

對於熱衷於健美的人來說,氮平衡是談論蛋白質時要記住的重要概念。氮平衡是指攝入的氮量與排出或損失的氮量之間的差異,如果你身體排出的氮量超過攝取的氮量,那身體就會分解肌肉組織來獲取它,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攝取多於消耗量,那麼身體將處於合成代謝或肌肉增加的狀態。

氮氣狀態=氮氣輸入-氮氣輸出

由於食物中蛋白質是氮的主要來源,因此你可以通過記錄每日蛋白質的攝取量來推估氮的含量;相反的要推估出身體排放的氮量就顯得更為複雜許多。簡單整理氮平衡的三個狀態如下:

1.零氮平衡

飲食中的氮輸入(即蛋白質增加)等於氮的輸出(即蛋白質損失),一般營養正常的健康成年人都屬於這種情況。

2.正氮平衡

當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大於蛋白質消耗量時,就會呈現出正氮平衡的狀態,生長期的兒童少年、孕婦和恢復期的傷病員等應處於這種情況。

3.負氮平衡

當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小於蛋白質損失時,就被稱作為負氮平衡,通常這會發生在飢餓或營養不均衡的狀態下,因為蛋白質的攝取量不足,也會導致身體肌肉量衰退和抵抗力不足,如有傷口也很難以癒合。

因此,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要讓蛋白質攝入量大於蛋白質消耗量,也就是所謂的正氮平衡。

氮平衡的定義
氮平衡是談論蛋白質時要記住的重要概念。氮平衡是指攝入的氮量與排出或損失的氮量之間的差異。

維持正氮平衡6個關鍵點

1.每餐都要吃高蛋白食物,目標是25至50克具體取決於你個人的營養素需求。

2.在運動訓練開始前60分鐘,食用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液體。

3.在運動訓練之後,喝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飲品或餐點,以使肌肉組織補充氨基酸,並更有效率的促進蛋白質合成。

4.給肌肉足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過於頻繁的訓練會在鍛煉過程中使用蛋白質儲備作為燃料,而不是幫助建立更好的氮平衡狀態。

5.保持短時間且高強度的訓練,以45分鐘的訓練為基準並將運動線至在每個部位進行2-3個運動。

6.在飲食控制的情況之下,有可能會降低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這會迫使身體大量的使用蛋白質作為燃料,進而讓肌肉的合成效率大打折扣,為了彌補這樣的問題,你必須要將蛋白質的攝取量提升,來避免這樣的問題產生。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放式和閉鎖式動力鍊之間的運動差異性

2018-10-23
健身知識庫增肌重量訓練觀念

無論你從事任何運動項目或動作,在四肢的關節活動性我們可以分為開放式動力鍊運動(Open Kinetic Chain)與閉鎖式動力鍊運動(Closed Kinetic Chain),也許這兩個名詞對你來說非常的陌生,但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有關身體關節與運動性的你,一定不可以不知道這兩個名詞。

開放式和閉鎖式動力鍊之間的運動差異性。

何謂開放性動力鍊運動

開放性動力鍊運動(Open kinetic chain簡稱OKC),它的運動定義為當運動時四肢可以自由移動,且遠端未固定於任何平面上,這類型的動作包含肢體在空間中的移動,無論是否加上負重,所以,它可以不需要配合其它的關節同時動作,因此,就能單獨訓鍊單一關節的特定肌群;例如下肢的腿部伸展或後腿肌群彎舉訓練;上肢的肱二頭肌彎舉與肱三頭肌伸展動作,都是屬於OKC的訓練動作。

常見的肱三頭肌伸展動作,就是屬於OKC的訓練動作。

遠端(distal)與近端(prosimal):​
這兩個名詞是一種相對性的觀念,我們以身體中心做為基準來說,在下肢的膝蓋跟腳踝;膝蓋較靠近身體中心所以是近端,腳踝就是遠端。上肢的部分如果是手肘與手腕來說;手肘靠近身體所以是近端,反之手腕就會是遠端。

何謂閉鎖式動力鍊運動

閉鎖式動力鍊運動(Closed Kinetic Chain簡稱CKC),它的運動定義為運動時四肢不能自由移動,在一般的情形下閉鎖式動力鍊運動是以槓鈴或徒手進行訓練,剛好跟開放性動力鍊的單關節運動相反;CKC是屬於多關節性的運動,所以,有很多的訓練動作都是屬於這類型;例如人的腳固定於地板上支持身體所產生動作,深蹲、硬舉或蹲舉這類的下肢訓練;上肢訓練有引體向上、臂屈伸與伏地挺身這類,都是將雙手固定於地板或訓練槓上所做出來的動作。

多關節運動的深蹲就屬於閉鎖式動力鍊運動的一種!

肌肥大該用閉鎖式動力鍊運動

如果你的目標是針對肌肥大的訓練,那閉鎖式動力鍊運動或半閉鎖式動力鍊運動的動作效果最好,這其中包含了槓鈴訓練;最常見的如蹲舉、硬舉、引體向上與仰臥推舉等等的多關節運動,舉個例子,你認為過頂式槓鈴推舉與倒立伏地挺身這兩個動作那個對於肌肥大的訓練效果較好?正確來說,是過頂式槓鈴推舉會比倒立伏地挺身要好,因為,倒立伏地挺身很明顯的比過頂式槓鈴推舉需要更多的核心穩定性,所以,會限制了可用於執行這項動作所需要的肌力,也由於少了一些物理張力,因此,由這項動作訓練所獲得的肌肥大總量也就跟著減少。

開放性動力鍊常用於復健治療

那開放性動力鍊運動都會用在哪邊?因為,開放性動力鍊的動作可以選擇性的單獨訓練特定的目標肌肉群,相較於閉鎖性動力鍊運動來說更能有效率的訓練身體的單一肌肉群,正因為OKC可以輕易的針對局部肌群的弱點、需加強的部位以及修正某些動作的運動模式來進行治療,例如腳踝關節扭傷需要進行治療;這時後就可安排大量的OKC運動,便能有助於強化腿部肌力防止肌肉萎縮。當關節活動度與肌力及其它因素獲得改善之後,便可進行大動作的運動模式(蹲跨或站立訓練)回到CKC的運動訓練上。

開放性動力鍊常用於復健治療。

資料來源/draxe、t-nation、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