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系列賽事 (World Marathon Majors) 之一的美國紐約城市馬拉松賽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號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嘉年華。
紐約馬拉松創辦於1970年,至今已有46年的歷史,它的聲譽僅次於波士頓,參賽者最多超過10萬人。2015年,超過5萬的完賽者中將近一半的跑者是外國人,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大賽事。
紐約馬拉松起跑時,數以萬計的跑者通過紐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 (Verrazano–Narrows Bridge) 時,連橋身都上下劇烈震動,場面非常壯觀。沒有哪一場馬拉松可以像紐約馬拉松那樣吸引如此眾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這個城市獨特的魅力、比賽壯觀的氛圍以及塞滿賽道兩旁、令人不可思議的觀眾,使得越來越多人投身參與這場賽事。如果你希望感受到世界超級城市馬拉松的活力和熱情,你一定不能錯過紐約馬拉松。
紐約馬拉松萬名跑者通過紐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時,連橋身都上下劇烈震動,場面非常壯觀。 ©nydailynews.com
全世界最盛大的賽事
根據Running USA的統計,紐約馬拉松是有史以來世界上參賽人數最多的賽事,光是完賽者,2014年便有50,386人,2015年也有49,595人完賽,規模睥睨世界各大賽事。
各地好手必來的一站
80年代,挪威長跑女將Grete Waitz共9次在紐約奪冠,是馬拉松歷史上奪冠次數最多的人。1981年,美國名將Alberto Salazar在這裡創造了2小時8分13秒的世界最好成績,他在1980~1982年間獲得3連冠,Bill Rodgers在1976~1979年共獲得4連冠。1994年,肯亞女選手Tegla Loroupe首次在紐約馬拉松,她那時21歲,身高150公分,體重38公斤,看上去還像未成年的孩子,但她卻以2小時27分鐘37秒一舉奪魁。此後,Tegla Loroupe便成為肯亞最傑出的長跑女將。關於紐約馬令人難忘的一些事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
肯亞長跑女將Tegla Loroupe ©evolutionary.org
路線橫跨紐約市五大區,飽覽大蘋果城市風光
紐約馬拉松的其中一大特色是路線,在紐約大都會的五個城區。
紐約市行政區圖 ©Wikipedia
起點是史泰登島區(Staten Island)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途經布魯克林區(Brookyln),跨過新城(Newtown)溪上的普拉斯基橋(Pulaski Bridge)。
途中會經過布魯克林區的布魯克林博物館 ©donnamorganblog.com
進入皇后區(Queens),再跨越東河(East River)上的皇后區橋(Queensboro Bridge),進入聞名遐邇的曼哈頓。
皇后區橋 ©wikiwand.com
沿第一大道向北,跨過威力斯大道橋(Willis Avenue Bridge),短暫進入布朗克斯區(Bronx),折返南下麥迪遜大道橋(Madison Ave Bridge),再次回到曼哈頓,沿著著名的第五大道南下,進入中央公園,抵達終點。
沿著著名的第五大道南下,進入中央公園,抵達終點。 ©newyorkcity.uk
報名 中籤,聽說很難?
紐約馬拉松的報名過程較為其他賽事複雜,而且很難中籤。
1 抽籤 :分成三個組別:紐約市民、外地的美國居民和外國人,分別抽籤,據說外國人 (實際上是指居住在美國境外的人) 的中籤機率高。每一位報名者在申請時需要付11美元的手續費,無論中籤與否,均不退還。
2 特殊資格
(1)紐約路跑協會會員 ,在前一年參加了9場以上正式比賽,在該協會系列賽事擔任一場志工或者有捐款1000美元 (9+1 Program)。
(2)參加過15次紐約馬拉松 。
(3)曾報名前一年紐約馬拉松,不過賽前已正式向主辦單位申請取消 者。
(4)菁英選手 :凡是在前一年紐約路跑協會(NYRR)舉辦的系列馬拉松賽事中達標(成績如附圖)的選手,無條件獲得當年紐約馬拉松報名資格,剩下的一部分名額,由在其它賽事達標的選手爭奪。
(5)為慈善團體而跑 。若贊助紐約馬認可的慈善團體,達一定金額,便可以得到免抽籤保障名額,詳情請見官網說明 。
3 旅行社保障名額 :為了鼓勵海外選手參賽,紐約馬主辦單位與各國旅行社合作,提供一部分名額由這些旅行社規劃行程招攬沒中籤或不想抽籤的民眾報名參加。(台灣旅行社名單請見附錄)
紐約馬菁英選手免抽籤參賽標準 圖片截自紐約馬官網
路線
紐約馬拉松的全馬路線橫跨紐約市五大區,地形包括橋樑、階梯、柏油路、石子路、步道等等,比賽時需注意路況轉換。
紐約馬路線圖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VIDEO
VIDEO
天氣 紐約馬拉松10年天氣情況
以下是過去10年間紐約馬拉松比賽日的天氣情況。在過去十屆的比賽中,紐約馬整體天氣還算相對乾燥,所以如果你不喜歡下雨,應該也不用擔心。且據美媒報導,即將到來的2016紐約馬拉松的天氣晴朗少雲,清晨最低溫是6.1度C,午後最高溫是14.4度C,不過,在史泰登島起點處等待起跑時,仍要注意保暖!
日期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降雨量
天氣情況
2015年11月1日
17.8℃
12.2℃
0.00mm
多雲時晴
2014年11月2日
8.9℃
5℃
0.00mm
大風、多雲、寒冷
2013年11月3日
12.8℃
2.8℃
0.00mm
多雲時晴、微風
2012年11月4日
10.6℃
3.9℃
0.00mm
晴、午後轉多雲、寒冷
2011年11月6日
12.2℃
3.3℃
0.00mm
晴
2010年11月7日
10.6℃
2.2℃
0.00mm
晴、微風、寒冷
2009年11月1日
14.4℃
9.4℃
0.254mm
晴、早上有降雨
2008年11月2日
10℃
3.3℃
0.00mm
晴、早上有降雨、寒冷
2007年11月4日
13.3℃
7.2℃
0.00mm
大部分時間晴朗
2006年11月15日
10℃
2.8℃
0.00mm
大部分時間晴朗、寒冷
參賽前,如何準備?
身為世界最著名、規模最大、也是最為瘋狂的馬拉松賽事,由於沒有門檻限制,參賽選手的能力和水平也相對參差不齊,所以事前的準備也就變得很重要了!如果你是第一次前往紐約參加此賽事的跑者,2009年紐約馬拉松的冠軍得主Meb Keflezighi也在以下給了一些賽前準備和訓練的方式,讓你在之中快速適應,並降低壓力。
1. 前往比賽會經過的路段練習
紐約很大,在賽前若想在當地進行練習,建議可選擇比賽中會經過的路段;中央公園、哈德遜河步道、史泰登島綠地、布魯克林大橋和展望公園以及因伍德山公園。最推薦的地方是中央公園,同時也是人最多的地方,但可以率先體驗最後幾公里的賽道,主辦單位在賽前一週就會在中央公園路線上架好圍欄與大會佈置,因此會有非常多跑者前來試跑與拍照,如果不想人擠人,那就選擇其他地方吧!
2. 提前規劃,著重細節
每場比賽都有自己的特色,紐約馬拉松最大的特色就是50,000名跑者在同一處起跑。因此,在賽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紐約的歷史,在比賽的早上给自己留好充分的時間、規劃好賽後離開的路線,提前把名字寫在Tshirt的前面。
2009年紐約馬拉松的冠軍得主Meb Keflezighi ©silive.com
賽前保暖
由於參賽人數過於龐大,起跑時會將跑者分成很多區段分批起跑,也由於當天必須提早搭乘接駁車到起跑處,從抵達等候到實際起跑,中間可能已經間隔到3小時以上,由於11月清晨的紐約市的氣溫對於台灣人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寒冷,因此起跑前等候時的保暖至關重要,建議您準備一套可以丟的舊衣服穿在外面,等到起跑時就在柵欄前脫下丟掉,也有人在通過冷風颼颼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之後才丟在路旁垃圾桶。
紐約馬起跑點空拍 ©ESPN
方便問題
在起跑等候區流動廁所相對不足,有許多跑者會在起跑處史泰登島的韋拉札諾海峽大橋兩旁做起跑前的最後解放,經過時要注意閃避。在5公里後,沿途會設置有流動廁所,不過後面出發的跑者可能需要自備衛生紙。紐約市內免費公共廁所寥寥無幾,因此會有許多人沿途就地解決,男生來說還好,不過女性跑者可能還是得忍耐到有流動廁所之處了。
安檢甚嚴
由於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近年來美國大型馬拉松賽事的安檢規格都越來越嚴,規模最大的紐約馬拉松自然也不例外,而且還是各大賽事中規格最高的,若你想在跑馬時搞怪或稍微有點與眾不同,可能就會有被請出場的風險,準備時務必詳閱大會安全規範事項公告。有關紐約馬安檢問題,請參閱這篇文章 。
紐約馬拉松 TCS NEW YORK CITY MARATHON
紐約馬拉松高度和路線圖
2017 IRONMAN Taiwan 09/28-10/2澎湖登場
2017-01-01
VIDEO
2017 IRONMAN Taiwan將在澎湖最著名的嵵裡沙灘先進行3.8公里游泳、接著於自行車180公里的賽道中,將引領選手們一覽澎湖本島的在地風光,體驗海天一色的島嶼風情,將經過跨海大橋等著名景點,以及湖西、白沙、西嶼、馬公等地,最後路跑從澎湖縣立體育場出發進行42.2公里的路跑,參賽選手必須在17個小時內完成,才能被稱為「鐵人」(IRONMAN)。
自行車將會經過澎湖著名的跨海大橋。 David Sun攝影
IRONMAN世界錦標賽每年十月在夏威夷科納島舉行(Kailua-Kona, Hawaii),IRONMAN Taiwan將提供25名參加2018年IRONMAN世界錦標賽的參賽資格,對台灣選手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台灣也能參與國際賽事,與超過30個國家的選手同場競技。 Finsiher Pix攝影
2017 IRONMAN Taiwan賽事已經於11月30日開放報名。另外主辦單位特別推出 IRONMAN台灣站雙贏優惠專案,計畫參加2017 IRONMAN Taiwan 及 2018 IRONMAN 70.3 Taiwan 的鐵人們可用比單場早鳥價格更優惠的報名費用搶先一次報名兩場分別位於澎湖及台東的鐵人賽。有興趣挑戰自我、體驗國際大賽經驗的朋友們可透過 IRONMAN全球官網搜尋到IRONMAN Taiwan賽事了解詳情,報名將持續開放至2017年7月31日或額滿截止,熱愛鐵人賽事及想一覽澎湖本島的在地風光的選手,千萬不要錯過。
雙贏優惠專案 限量226個名額
專案內容 優惠日期 兩場優惠價 2017 IRONMAN Taiwan (226公里個人組) + 2018 IRONMAN 70.3 Taiwan (113公里個人組) 兩場賽事名額各一 原價US$936 2016/11/30-2017/04/30 US$748 ( +8% Active報名系統手續費)
**2018 IRONMAN 70.3 Taiwan 將於 2018年 3月 18日於台東舉行。
IRONMAN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
主辦單位 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耐力運動協會 競賽日期 2017年10月01日(日) 報名日期 2016年11月30日 -2017年07月31日(延後報名期至2017年09月15日) 競賽地點 澎湖嵵裡沙灘及澎湖本島 IRONMAN Taiwan競賽距離 10 月 1 日 游泳3.8公里、自行車180公里、路跑42.2公里,總計226公里 競賽時限 游泳:開賽後2小時20分關門 自行車:開賽後10小時30分關門 路跑:開賽後17小時關門 比賽項目及分組 職業組 職業組分男子職業組與女子職業組,選手必須持有由WTC核發的職業選手證。 分齡組 按照性別及年齡分組如下男子組 女子組 M18-24 F18-24 M25-29 F25-29 M30-34 F30-34 M35-39 F35-39 M40-44 F40-44 M45-49 F45-49 M50-54 F50-54 M55-59 F55-59 M60-64 F60-64 M65-69 F65+ M70+
正宗IRONMAN超級鐵人系列賽事v.s三項運動的分別 鐵人三項結合了三種已有百年以上競賽歷史的運動而形成一個新的運動項目,其發展不過短短的三十多年。鐵人三項比賽的距離有好幾種,下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鐵人三項運動組織:世界鐵人公司( World Triathlon Corporation;WTC )與國際鐵人三項聯盟( International Triathlon Union;ITU )最常舉辦比賽的距離及名稱。 嚴格來說,我們所謂的鐵人三項( Triathlon )應該稱為三項運動,而真正的鐵人三項( IRONMAN Triathlon )指的是WTC所舉辦的比賽。台灣在推展這項運動之初,美麗地誤用「鐵人三項」,慢慢地引起一股「鐵人」風潮。「鐵人三項」已經使用二十多年,不必正名為三項運動,但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從事鐵人三項運動的選手都稱為三項運動員( Triathlete ),但唯有完成WTC所舉辦的比賽如IRONMAN或IRONMAN 70.3,你才可以被稱為「鐵人」( IRONMAN )!因為IRONMAN是WTC的註冊商標,WTC在鐵人三項運動領域裡代表的是一種對競賽品質的堅持。 標準比賽距離介紹 名稱 游泳 自行車 跑步 備註 ITU/ 半程 0.75 km (0.46 mi) 20 km (12.4 mi) 5 km (3.1 mi) 半程距離 ITU/ 標準 1.5 km (0.93 mi) 40 km (24.8 mi) 10 km (6.2 mi) 稱為''奧運''或''標準''賽程'' WTC/ IRONMAN 70.3 1.9 km (1.2 mi) 90.1 km (56 mi) 21.1 km (13.1 mi) 稱為半超鐵賽事或70.3 台灣人多稱為113賽事 WTC/ IRONMAN 3.8 km (2.4 mi) 180 km (112 mi) 42.2 km (26.2 mi) 稱為超鐵賽事或IRONMAN 台灣人多稱為226賽事
IRONMAN系列賽事相關資訊 IRONMAN Triathlon實際上是世界鐵人公司 (WTC)的註冊商標 ,僅能用於WTC舉辦的三項運動賽事。能完成具有特定距離賽程距離(超級鐵人226.2公里與半程超級鐵人113.1公里)的選手,即可稱為IRONMAN鐵人。 IRONMAN IRONMAN 70.3 游泳3.8 km 自行車 180 km 路跑 42.2 km 游泳1.9 km 自行車 90.1 km 路跑 21.1 km 2018世錦賽地點: 夏威夷科納KONA 2017世錦賽地點: 美國田納西州 Chattanooga
2017 IRONMAN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是IRONMAN全球系列賽之一,也是目前亞洲地區唯一一場全程IRONMAN賽事,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將提供25個世錦賽名額,讓菁英選手們有機會前往夏威夷參賽。 鐵人三項運動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大多數比賽都是由台灣在地組織舉辦,主要的參賽者及觀賽者也以台灣本地人為主。IRONMAN Taiwan提供一個比賽難度更高、考驗更嚴苛的超級鐵人賽事平台,讓台灣選手有機會與世界各國箇中好手同場競技,挑戰世界舞台!
BCAA──耐力運動員的肌肉缺口營養
2016-05-25
BCAA是什麼
BCAA(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支鏈胺基酸,其實是三種氨基酸: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和頡胺酸Valine。它是人體的必需胺基酸,也是支持骨骼肌的必需品。
©sportsdietitians.com.au
為什麼需要BCAA
耐力運動的過程中,體能燃燒來自於脂肪跟肝醣作為主要來源,但是當這兩種熱量不夠用的時候,燃燒薪材就會轉向對肌肉纖維抓取。人體很奧妙,當燃燒薪材不足又持續運動下,身體會自然地找尋對生理機能少影響的骨骼肌蛋白,但當運動燃燒掏空了骨骼肌內的氨基酸時,人就會因此產生肌耐力不足、抽筋的問題(哎呀好痛)。 你想為什麼體能燃燒不會抓取脂肪當薪材呢?體脂肪很高啊!一來因為脂肪的燃燒效率很差,高心跳狀態下身體必須要能快速補充體能薪材。二來脂肪其實是人體內建的保護機制,預防寒冷、飢荒等問題,所以要能燃燒脂肪只有靠低心律的LSD才能有所幫助。最重要的是,脂肪並不是支援骨骼肌的要項! 骨骼肌內的BACC被掏空的速度,遠比你想像得更快。可以想像,跑步過程中骨骼肌內的BCAA被掏空時,你趕緊補上BCAA補充品,就能適時地保護骨骼肌仍保持一定的肌耐力。
©thebalancedbeautyblog.blogspot.com
BCAA的其他功能
基本上骨骼肌與BCAA的關係是『缺』與『補』的關係。吃BCAA並不會提升運動表現(那是禁藥),也不會增進肌耐力成長(要靠訓練),它能做的就是『減緩肌肉作用疲勞與保護肌肉組織』。 在國外的研究中,有許多論文說明BCAA對中樞神經疲勞、免疫功能影響、及耐力運動上的變化。但事實上,BCAA確實對免疫功能確實有正面幫助,對耐力運動更為顯著,但對中樞神經疲勞仍是持假說之論(註A)。AND,它並不能幫助減肥!
運用時機跟怎麼吃
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約莫開賽前一小時吃到2到5克,實際開始競賽後,平均每小時只要補充1克,或三個小時後補充3到5克都可,賽後再補充個5克做肌肉組織修補。簡單來說,通常10個小時的耐力運動,可能會補充15到25克之間,端照選手自己的運動強度跟狀態而定。 有些做法是賽前兩天於睡眠前,補充2到5克讓身體預先將骨骼肌內的BCAA缺口填滿。BCAA本身不具有毒性,過多的BCAA將會被代謝,而不會留存在腎臟內造成負擔。 現有的作法是膠囊裝或是粉末原粉、以及少量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膠囊吃法是最快捷的作法;粉末雖然可以混入飲料用水中,但吸收得不算快。而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與果膠一併使用,雖然有計算卡路里的問題,但卻也成為受歡迎的方式。基本上沒有一定的規則,只要牢記吃足量,以及在大抽筋之前吞服都可。
註解
支鏈胺基酸在骨骼肌代謝轉化後,可轉換成丙胺酸或麩醯胺酸,麩醯胺酸對體內之免疫功能的影響很大,包含器官間氮的傳送以及氨解毒、體內酸鹼平衡維持、核甘酸合成、調節蛋自質都很有成效。 但是當運動訓練後,短少的麩醯胺酸將會影響體內代謝。因此高強度運動或超負荷訓練後,體內的麩醯胺酸濃度明顯下降。另外,過度訓練症候群,同時造成內臟組織和免疫系統的傷害。 所以訓練過後補充支鏈胺基酸,讓骨骼肌轉化代謝成麩醯胺酸,對免疫系統的傷害有亡羊補牢的成效。
/ 關於鄭匡寓 /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