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給進階跑者的5個高強度間歇訓練
1
給進階跑者的5個高強度間歇訓練
2
720追夢跑者陳秉豐 傷病貧都打不倒的勇者
3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給進階跑者的5個高強度間歇訓練

2016-12-15
跑步 跑步訓練 高階訓練 間歇訓練 訓練動作 動學堂

無論平時你的跑步程度有多強或者做了多少有效的鍛練,TABATA的訓練絕對會比你的那些訓練要來的困難些。類似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TABATA訓練是日本的TABATA之父田畑泉(Tabata Izumi)所發明的。他表示TABATA不只被用來加強運動選手的體能,也是重訓、健身愛好者,最省時,徒手就能練的極佳運動。

所以對於重度跑步愛好者的你來說,必是要練習的其中一項目,以下有5個TABATA形式的訓練動作,每天練,一定能增進體能。

日本的TABATA之父田畑泉(Tabata Izumi) ©garagewarrior.com

訓練方式

在開始鍛鍊以前,首先必須先進行10分鐘的熱身。每一個動作,至少維持20秒,休息10秒,然後再繼續下一個練習。當你完成了這五個練習之後,可以重複再進行3組或者是在跑步或騎單車的過程之中練習。

 1  深蹲跳

深蹲跳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跳耀落地後所要維持的平衡才是此一動作的要點。

雙腳打開,略比肩寬,雙腳跳起來,回到深蹲姿勢,連續動作,約一分鐘。

©Oliver Baker

 2  進階登山式

此為登山式的進階版。雙腳打開超過肩寬,腳尖朝外,肚子收緊,呈深蹲姿勢預備。左腳彎曲觸碰左肘,背部仍保持水平,右腳彎曲觸碰右肘,以類似奔跑的方式快速替換左右腳,越快越能訓練爆發性,做30秒。

©Oliver Baker

 3  跳耀式弓箭步

跳耀式弓箭步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除了鍛鍊下半身的肌力外,也可訓練心肺耐力。是一個高強度的訓練。

右腳在前彎曲呈90度,左腳在後彎曲呈90度預備,左右交互連續蹲跳,中途勿中斷或突然站起,連續跳10下。

©Oliver Baker

 4  高抬膝跑

上半身挺直,勿左右晃動,擺動雙臂,使雙腿抬高,左右交替抬起大腿,盡量讓大腿抬至與地面平行的高度;落地的腳保持柔軟與彈性,讓腳尖碰觸地面後隨即彈起。一次20下,做3-5組。

©Oliver Baker

 5  波比跳

Burpee會訓練到全身百分之70以上的肌肉群,包含核心肌群、腳、手臂、腹部、臀部及背部等,除了訓練肌耐力、彈性、活動性外,它對於心肺的訓練也非常的有幫助。

下蹲,將雙手撐在地面,與肩膀同寬,用力將雙腿同時後蹬,成一個掌稱平板式者伏地挺身撐起時姿勢。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屈腿、向前跳,成為一個俯臥收腹的姿勢,再從俯臥收腹姿勢向上跳,來回動作做10個。

©Oliver Baker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720追夢跑者陳秉豐 傷病貧都打不倒的勇者

2017-08-16
跑步人物誌故事台北世大運馬拉松

加入田徑隊兩周便被退貨,讓「720追夢跑者」陳秉豐好受傷,但也因此淬鍊得百折不撓。視網膜剝離、跑者膝和足底筋膜炎都動搖不了他跑下去的決心。「被看不起是激勵,被看重是動力!」目標鎖定世大運半程馬拉松團體獎牌的他說。1993年9月18日出生的彰化囝仔陳秉豐,從小就很皮很愛玩,小學五年級時加入田徑隊,旺盛的精力找到發洩的出口,家人也覺得只要不變壞,學什麼都好。

720追夢跑者陳秉豐 傷病貧都打不倒的勇者

但陳秉豐萬萬沒想到,開開心心加入田徑隊,才兩周就被退隊。「因為當時徑賽只有短跑,同學都跑得比我快很多,教練覺得我不合適。」被退隊讓他小小心靈 很受傷,「我不知道要如何證明自己,只想著趕快畢業,準備加入8+9(八家將)。」國中時考上體育班,陰錯陽差加入田徑隊後,陳秉豐發現自己對長跑有股莫名的熱情,原以為再也跟自己無緣的田徑夢得以重啟,成為他每天訓練最大動力。

原以為再也跟自己無緣的田徑夢得以重啟,成為他每天訓練最大動力。

談到這一段不開心的回憶,「720追夢跑者」陳秉豐說:「其實自從我開始練田徑後,我總是告訴自己:『被看不起是激勵,被看重則是動力。』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任何時刻,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讓我更有勇氣,勇敢做自己。」
 
國二時,有一天陳秉豐上課時,突然發現右眼視力嚴重模糊,檢查過後才知道是視網膜剝離,醫生說,他的視神經嚴重受損,得馬上開刀,而且必須中止運動生涯。但陳秉豐不甘心就此高跑鞋。「視力嚴重受損是事實,但手術後已沒持續惡化,我便又開始訓練,繼續我的長跑生涯。只不過,太過劇烈的遊樂設施,比如雲霄飛車之類的不能碰,訓練太過激烈或疲勞的話,眼壓也會升高造成頭痛。」
 
陳秉豐的朋友都叫他「罐頭」,這個綽號從何而來?陳秉豐說:「我本名陳冠宇,所以大家這樣叫我,但相信命理的大伯說,這個名字帶有開刀命,勸我改名,所以後來才改成陳秉豐。」2012年全中運,「720追夢跑者」陳秉豐代表苗栗縣苑裡高中出賽,勇奪高男組3000公尺障礙賽金牌,為高中生涯劃下完美句點,同時因為打破彰化縣紀錄,獲彰化縣政府頒發「彰化之光」。
 
當陳秉豐前往彰化縣政府領獎時,好巧不巧地遇到正好榮退,也去受獎的國小田徑隊教練,教練看到他時說:「毋成猴(台語)啊!沒想到你竟然比那個誰誰誰還厲害!」努力終於被看見,得到教練的肯定,陳秉豐好開心。這面金牌也是陳秉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面獎牌。因為國中練田徑時,他曾被親戚潑冷水,說全國賽沒有拿金牌至少要前兩名,建議他去練較冷門的運動,才有機會出頭。「我用這面金牌,證明我可以!」

陳秉豐: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讓我更有勇氣,勇敢做自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拿到這面全中運金牌前,陳秉豐飽受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俗稱跑者膝)所苦。「高二時痛到連走路抬腳都有困難,沒辦法正常上下樓梯,當時沒有開刀,每週從苗栗往返新竹和台中接受治療,直到上高三暑假才好轉。」治療過程中,陳秉豐持續在訓練,有一次自主訓練時,他痛到咬著牙邊流眼淚邊跑,「1000公尺要練八趟,我每一趟中間都要休息兩分鐘,到底該停止還是繼續跑?每次的抉擇都很煎熬。但當時比賽快到了,我實在不想讓教練失望。」
 
「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沒有退縮的餘地,一定要排除萬難走完。」陳秉豐常常跟自己這樣對話。痛苦的時候,用期待成功的畫面來催眠自己,也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上國立體育大學陸上運動技術學系後,陳秉豐持續專注長跑領域,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俗稱跑者膝)及足底筋膜炎如影隨形,大一時還復發過一次,讓他休息了五個月。「坦白說,到現在還有陰影,所以我一直非常注意,目前還算穩定。」
 
除了身體的傷,心裡的傷,更難平復。

就在陳秉豐展開新鮮人生涯時,全運會前三天,父親竟被檢查出罹患食道癌,而且已經是末期,在他升大二要去南韓比國際半馬前一週過世。「在田徑這條路上,父親很支持我,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候。」
 
帶著對父親的懷念,大二和大三時,「720追夢跑者」陳秉豐兩度在全大運公開男子組5000公尺奪銅,高雄全運會並勇奪男子一萬公尺銀牌,2015年臺北馬拉松以1小時11分02秒,拿下國內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2015年的某一天,陳秉豐在網路上看到「2017世大運在台北」的新聞,燃起了鬥魂,也找到新的目標。
 
俗話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視網膜剝離、跑者膝和足底筋膜炎沒能打倒陳秉豐,但父親過世後,本來就不好的家境雪上加霜,溫飽都成問題了,那來的閒錢讓他投資自己練長跑,一度讓「720追夢跑者」陳秉豐傷透腦筋。
 
但山不轉入轉,路不轉人轉,為了練田徑已經投入這麼多心血的他,怎麼樣也不甘就此放棄。

為了練田徑已經投入這麼多心血的他,怎麼樣也不甘就此放棄。

不想成為家人負擔的他,努力自學成了電腦專家。「一開始只是想省錢,想自己組裝電腦,沒想到一點也不簡單,不服輸的我就上網自學,平日幫同學修電腦賺點外快,所以大家都說我是『秉豐電腦』老闆。」
 
為了提升自己的長跑實力,陳秉豐決定到大陸、肯亞、日本移地訓練,但錢從那裡來?!原來除了維持正常訓練外,他不只幫人修電腦,還直播賣網拍,也當教綀賺鐘點費,這一切的一切,只為了拼進世大運。其中光是一趟肯亞行,就花了16萬。「真的很感謝Garmin幫我規畫了希望跑步學堂,讓我湊到一部分經費,再加上比賽獎金,但還是不夠,只好先跟女朋友張芷瑄借。」
 
肯亞之旅是費用最高也最艱辛的一次,在機場時還被警察帶進小房間勒索。「我英文不好,飲食也完全不適應,加上訓練第一週膝蓋就重傷,求助無門,有許多無奈只能往心裡吞,但過程獲益良多,比如說他們的訓練方式就讓我大開眼界。」雖然長跑路荊棘遍佈,但「720追夢跑者」陳秉豐充滿感恩。「除了家人外,曾經出現在我各階段的教練與師長,以及在我最困難時,伸出援手的大哥大姊們,都是我的貴人。」
 
陳秉豐說,他最欣賞的運動員是學長劉元凱,「他很沉穩,也是當初讓我燃起國手夢的關鍵人物。」人生的座右銘則是:「一旦作了選擇,就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期待結果。」人生有夢,築夢踏實,雖已千辛萬苦拼進世大運,但陳秉豐還是有憾。「阿公跟阿爸是最支持我練田徑的 但他們都不在了,來不及讓他們看到我當國手的這一天!很遺憾!」

陳秉豐遺憾的說:「阿公跟阿爸是最支持我練田徑的 但他們都不在了,來不及讓他們看到我當國手的這一天!很遺憾!」

入選世大運國手,對「720追夢跑者」陳秉豐來說,只是圓夢的起點,當然絕不只是志在參加!「我希望能和師兄周庭印及隊友鄧新詮,攜手拿下半程馬拉松團體賽獎牌!讓天上的阿公和阿爸看見!」陳秉豐說。

資訊、圖片提供/720armour運動眼鏡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2017-07-06
跑步知識庫全馬訓練跑步訓練觀念馬拉松

在一次次的馬拉松過程中,是否曾遇過撞牆期呢?當下的你,或許會感覺到害怕、失去安全感,更不明白為何會發生以及該如何解決?
 
美國跑步教練Jenny Hadfield (珍妮·哈德菲爾德)表示,有撞牆的感覺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肌糖原(肌肉中糖的儲存形式)在劇烈運動消耗大量血糖時,肌糖原分解供能,而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須先分解產生乳酸,經血液循環到肝臟,再在肝臟內轉變為肝糖原或合成為葡萄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你會有遇到撞牆的感覺了,以下4點避免這樣情況的方法供你參考。

建立強健的基礎

一個強健的基礎跑步里程和健身課程能夠幫助你在比賽的時間上更長更強。從健身方面開始,在比賽前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建立訓練,確保在足夠時間的情況下建立基礎以對你下一個比賽目標產生幫助。
 
對於新手來說,這可以幫助你輕鬆地跑完大部分的里程數,以5K或是10K的里程來說,只需花8到12周練習、半場馬拉松則是12到14週的時間,以及全程馬拉松的16到20週。 經驗豐富的選手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跑步,並在每週更長的跑步練習中建立各種不同形式的鍛煉(像速度跑、山徑跑,模擬跑等)。

努力鞭策自我

為了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遇到撞牆期,你需要在輕鬆的配速中儘早調整自己的步伐,努力鞭策自己前進到中等距離與中等的配速領域中,最後到達終點。這樣做,不但可以保存糖原儲備,還能維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在最後幾公里內的速度推進,甚至超過你所想像。

如果在比賽上半場遇到逆風,或許你會跑得更慢,但並不會耗盡你的糖原儲備。但若你能夠在逆風之中依然跑在你設定的目標配速上,才有可能會迅速的消耗你所儲存的能量。

模擬訓練場景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你需要在訓練中模擬比賽狀況,並建立適合跑步的體能,把比賽的精力融入到周末的訓練和長跑中。
 
競速節奏訓練
•輕鬆地跑10分鐘。
•在模擬比賽中跑20到30分鐘。 (專注其中,運用僅能回答單字的速度跑,並且重複鍛鍊,直到比你原來設定的目標快為止。)
•輕鬆地跑10分鐘。
 
模擬比賽訓練
在上半場,以輕鬆的方式跑8到10英里,下半場則是以集中或加強速度的方式進行。這是一種循序漸進,在過程中給予自我的心理建設,不至於後期的一些外在因素,而增加撞牆的風險。
 
此外,在與你比賽場上相似的地形訓練也是明智之舉。如果你準備跑台北馬拉松,可以在很多平路面上做長跑練習,反之,如果你報名萬金石馬拉松,則需選在山上訓練,讓身體將適應當天可能帶來的衝擊力,並且減少在比賽日肌肉抽筋的風險。

調整營養補充

在比賽前幾天縮短練習的里程數,讓肌肉儲存比賽當天的糖原。在比賽前補充營養能夠幫助你在比賽期間提升獲獎的可能性。所以,在平時的訓練期間,計畫一套熟悉以及適合你體質的菜單,並在賽前習慣這些晚餐和早餐的進食時間以助於你在場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對於跑步補給,運動營養學家的一個共同指導方針是每小時補充30到60克碳水化合物。你可以在這個範圍之內進行自我實驗,並根據需要,增加攝入的能量。在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中,記錄運動感受是很有幫助的,以衡量你是否投入太多或太少,如果你做得很好但是很累,那麼,你所涉入的補給能量是正常的,若你總是感到浮躁或者低能量,可以嘗試增加10%的營養補充。另外,如果你感覺到噁心或不舒服,則可能需要替換其他不同類型的營養補給。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