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WOMEN RUN TAIPEI 1/18、19開始報名
1
2017 WOMEN RUN TAIPEI 1/18、19開始報名
2
跑者肌力訓練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3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WOMEN RUN TAIPEI 1/18、19開始報名

2017-01-18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路跑

專屬女孩的Party,最令女孩們期待的一年一度女生路跑來囉!
1/18 (三) 10:00AM,21公里組開放報名
1/19 (四) 10:00AM,10公里組開放報名
趕緊手刀報名吧!

2017女子路跑開放報名

2017 WOMEN RUN TPE路線規劃

21.0975公里:
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起點)→仁愛路4至2段→右轉金山南路→新生高架(南往北) →下北安匝道→北安路→明水路→樂群一路→右轉(基16)美堤疏散門→美堤河濱公園→彩虹河濱公園→上麥帥一橋至左岸→觀山河濱公園→迎風河濱公園→大佳河濱公園-龍舟看台(終點)。

10公里:
臺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起點)→仁愛路4至2段→至林森南路口前原線折返→左 轉金山南路→新生高架(北往南)→左迴轉濱江匝道→左轉濱江街→左轉基10林安泰疏散門→直行高速公路橋下自行車道→大佳河濱公園網球場旁自行車道→大佳河濱公園-噴水池(終點)。
 
※以上路線如遇道路施工等因素,主辦單位將會於賽事網站公佈替代路線。

2017 WOMEN RUN TPE賽事規章

獎勵方式

●報名參加2017 WOMEN RUN TPE(本賽事)者,均可獲得賽事專屬背心一件。
●貼心提醒:賽事當天請穿著賽事專屬背心、運動內衣及適合的運動鞋款。
●報名時請依照胸圍選擇最適合之衣服尺寸,所勾選之尺寸將做為分發參考。
●報名完成後,將不受理尺寸更改之要求。
●未勾選衣服尺寸者,主辦單位將以M尺寸發給。
●主辦單位有權更換尺寸或以等值產品作為替代。

1. 2017 WOMEN RUN TPE 完跑獎勵:
 ●半馬組:完跑獎牌一條、完跑毛巾一條、完跑TEE一件
 ●10公里組:完跑獎牌一條

2. 半馬組總成績獎:
 ●獎勵辦法如下,領取時務必出示本賽事號碼布及身分證影本
3. 10公里組不錄取名次。

其他詳細資訊及報名方法請洽:https://www.sportsnet.org.tw/online_reg_rule.php?race_no=20170423

分享文章
陳柏長
陳柏長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2020-04-10
運動部落跑者肌力跑步訓練陳柏長醫師觀念健身跑步

對於長跑是否要肌力訓練,已經是吵了超過50年的話題。雖然多數的書籍及研究,已經認為肌力訓練是長跑訓練的必備訓練之一,但是多數人還是認為肌力訓練會造成肌肥大,讓長跑的時候增加身體負擔而無法跑更快。事實上,體重增加反而會增加跑步經濟性,過輕的體重跑步經濟性反而較差。

跑者肌力訓練
跑步到底該不該做肌力訓練? 它是最後3公里的關鍵

重點整理

■ 僅以徒手肌力訓練,最多加上彈力帶為主的訓練方式應該修改。

■ 對於沒進行過任何肌力訓練的跑者,一開始徒手訓練會有一定效果;但幾個月後,這樣的訓練已無法對身體產生足夠刺激。

■ 「肌力及跑步訓練是相互排斥」的論述是錯把初期研究當結果。

■ 影響長跑運動成績的因素可簡單分為能量系統及神經肌肉系統,其中神經肌肉系統訓練在台灣被長期忽略。

為什麼要肌力訓練?

菁英選手看起來都非常精瘦,更加深長跑不需要肌力訓練的印象。多數長跑者對於肌力訓練,多停留在健身房裡肌肉線條粗曠的刻版印象,事實上,肌力訓練不是要跑者舉起跟那些肌肉男一樣的重量,而是根據自身體重的倍數來衡量。

肌力訓練到底種不重要呢?結論應該是超級重要,而且文獻已經多到跟山一樣高了。肌力訓練已經比以往更加被重視,但是台灣跑步訓練營或是跑班,都還是以徒手肌力訓練,最多再加上彈力帶為主要訓練方式。這跟我們認知的肌力訓練有非常大的差距。

常見的幾個肌力訓練評估標準,一個好的運動員至少要能深蹲1.5倍自體體重(1RM),臥推1倍體重,當然肌力訓練不只這些項目,現代對於運動員的要求已經跟過往不同,要有力量、速度要快、靈活度要夠。

深蹲
一個好的運動員至少要能深蹲1.5倍自體體重(1RM),臥推1倍體重

肌力訓練對於長跑運動的好處,可以降低跑步的疲勞、增加下肢剛性(Stiffness)、增加神經肌肉的整合性(現在這個能力被認為是耐力運動好壞的兩大要素之一,另一個為能量系統)。要有好的運動表現,勢必要做肌力訓練,而徒手肌力訓練對於神經肌肉整合的刺激會不足夠,等於少了一個可以幫助運動表現的能力。

有研究將18 名10 公里能跑在40 分鐘左右的運動員分組,一組進行原本他們舊有的課表,一組則請教練讓他們一週做2次肌力訓練,經過8週的訓練過後,有進行肌力訓練的選手,在10公里的測驗平均進步了65 秒。而以賽道上表現來看,成績能進步的主因,來自最後3 公里能夠維持原本或是更高的速度完賽。因此對於想要在長跑上能夠有好表現的人,應該要有合適的肌力訓練計畫。簡單的分腿蹲、橋式棒式對於初學者有效,但是運動一段時間的跑者並不適合這樣低度刺激的訓練。

肌力訓練對身體產生的改變

長久以來,耐力運動者對於是否該肌力訓練,一直爭論不休。雖然多數的跑步書籍,已經將肌力訓練納入訓練的一環,但多數為徒手負重的訓練。對於沒有進行過任何肌力訓練的跑者,一開始徒手訓練是會有一定效果,但是經過幾個月後,這樣的訓練已經無法對身體產生足夠的刺激,讓身體的肌肉更加強健。

耐力運動是否該逐漸進行較高重量的肌力訓練,我們可以從肌力訓練對於身體產生的生物適應來探討。身體面對外來的刺激,會造成細胞內DNA 節錄不同基因片段,進而產生相對應的蛋白質以及改變身體細微結構來對應,進而對耐力運動表現產生影響。

根據研究,當進行2 週以上的肌力訓練後,身體會對肌力訓練開始產生特定的生物適應,而這些生物適應跟跑步等耐力運動產生的適應機轉並不相同,肌肉的直徑及整體重量都會增加。更多的肌肉量也就更能產生更大的力量,也就需要更重的訓練重量,來對這些肌肉產生足夠的刺激。而一般而言,單純的耐力運動訓練,並不會產生這樣的肌肥大作用(仍然有但是沒有這麼明顯) 。

肌力訓練
進行2週以上肌力訓練後,身體會對肌力訓練產生特定的生物適應,肌肉的直徑及整體重量都會增加

肌力訓練只是蓋房子的動作,除非你做的運動是健力、健美,否則較大肌力是無法轉化成為專項運動的成績,仍然要進行專項轉化的訓練。跑步需要需要推蹬、穩定核心、落地需要穩定的骨盆,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肌力去做維持,能更徵招出最多的肌肉一起出力,勢必能創造更好的成績,同時透過肌力訓練,可以在長跑的過程中避免肌肉疲勞(撞牆)。

如果只進行有氧訓練,身體的肌肉得到不同刺激,會努力增加肌肉內的代謝酵素及粒線體數量,讓身體可以快速產生跑步所需要的能量,同時增加微血管密度,讓肌肉組織可以順利進行新陳代謝。一直以來,為數不少的教練及從事耐力運動的運動員,都認為進行肌力訓練,會危害到他們長跑的表現。

迷思:肌力訓練跟耐力訓練互斥

1970年代,大學教授Robert Hickson 在長期跑步之後發現自己的肌肉量下降,於是做了個研究,發現跑步會對肌力成長產生負面影響。這樣的研究結果開始在跑步圈流傳,認為肌力及跑步訓練是相互排斥,有氧訓練也應該要跟無氧訓練分開。

跑者不該練太多重量訓練,增加肌肉會讓跑步的負擔更高,會影響跑步成績已經變成多數跑者的信條。但是Hickson 後續的研究發現,經過10 週的重訓,跑者可以在Vo2Max(最大攝氧量)的強度下,多跑12%的時間。

Hickson後來又找了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者,讓他們接受10 週的實驗,實驗組每週額外進行3 次肌力訓練,原本的跑步訓練繼續維持,結果發現這些有進行肌力訓練的跑者,跑步成績進步13%。而為何一開始Hickson的研究耐力運動跟肌力訓練會互斥? 經過分析實驗設計,發現可能是過度訓練導致恢復不足,而非肌力訓練會危害到耐力運動。

跑者在最大攝氧量的強度下
經過10 週重訓,跑者可以在Vo2Max 的強度下多跑12%的時間

Marathon is a power game

影響長跑運動成績的因素很多,但是可以簡單分為能量系統及神經肌肉系統。過往我們的間歇跑、長跑很多著重在訓練能量系統(但是卻沒有好好運動補給,黑人問號),而神經肌肉系統訓練在台灣可以說是被長期忽略,不少選手也不知道該如何好好肌力訓練。

有效的肌力訓練(不是練健力、健美,訓練目標不同方式也不同),可以:
.增進跑步經濟性 
.增加乳酸代謝速度(提高乳酸閾值) 
.增進最大速度
.增加肌肉抵抗疲乏的能力
.增加無氧運動能力

肌力訓練,可以帶來的成績效益比多數跑者想像還大。核心穩定,讓每踏下的一步,阿基里斯腱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讓同樣速度需要的能量更少,骨盆更加穩定,每一步的觸地時間更短,可以計算看看每減少0.1、0.2 秒的觸地時間,對於馬拉松可以進步的時間有多少。更好的肌力,讓跨出的步幅更大,如果每一步可以因此增加1 公分,完賽時間的差距,就可能是2-3 分鐘的不同。要增進馬拉松成績,除了練跑更要合適的肌力訓練。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2018-06-14
話題活動健走跑步

最搞怪、最受歡迎的動物明星「加菲貓」今年即將歡慶40歲生日。在如此特別的日子裡,加菲貓許下了帶好朋友歐弟來台灣健走的生日願望,而消息傳到台灣SKECHERS後,公司眾多加菲粉們立即決定接下這次任務。不過歐弟希望讓加菲貓更熱鬧地過生日,所以決定號召台灣的大小朋友們一起帶著家裡的毛小孩,在9月9日一起到台北圓山花博園區,陪加菲貓與歐弟展開7公里的健走之旅。

跟毛小孩一起健走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開報

健走是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公告最有利人體健康的運動,醫學也證實,健走除了強化心肺耐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外,更能大量燃燒體內脂肪來達到減重目的。
 
美國第二大運動鞋品牌SKECHERS與加菲貓合作舉辦公益健走活動,規劃7公里的「加菲健走組」,以及讓家裡毛小孩也一起報名參加的3公里「歐弟伴走組」,希望大家可以帶著家裡的毛小孩一起享受健走的樂趣。

3公里「歐弟伴走組」開放讓家裡的毛小孩一起報名參加

此外,主辦單位準備了活動專屬「加菲打起精神T-shirt」、「加菲慵懶束口後背包」、「加菲逛大街卡車帽」,以及歐弟伴走組限定的「加菲好夥伴寵物領巾」等多樣加菲貓報名好禮讓大家收集。完走後還可以參加扭蛋抽加菲貓專屬好禮活動。

報名禮為T-shirt、束口後背包、卡車帽等加菲貓商品

2018 SKECHERS加菲貓公益健走
活動時間   2018年9月9日(日)7:00-11:00
活動地點   
台北圓山花博園區
活動組別   加菲健走組7k、歐弟伴走組3k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8年8月3日,額滿為止

報名價錢   加菲健走組:NT$980、歐弟伴走組:NT$1,080 

主辦單位  思克威爾股份有限公司

報名詳情請洽活動咖報名網

 

資料來源/SKECHER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