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KOREA 50K Trail Race:SUPERACE選手將代表台灣出征韓國
1
KOREA 50K Trail Race:SUPERACE選手將代表台灣出征韓國
2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的5個感動瞬間
3
耐力長跑的爆發力訓練──跑快跑短讓你跑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KOREA 50K Trail Race:SUPERACE選手將代表台灣出征韓國

2017-04-21
話題 跑步 越野跑 賽事

2017年在韓國東豆川市舉辦的KOREA 50K Trail Race,即將在4月23日盛大舉辦,東豆川市位於首爾北部,距離朝韓軍事分界線僅20公里。賽事設全程組59公里組及體驗組10公里,比賽將從東豆川事體育場出發,翻越Chilbong,Cheonbo, Haeryong, Wangbang和Audeung五座山峰。該比賽是韓國第一場長距離越野跑賽事,也是ITRA(國際越野跑協會)認可的第一場韓國賽事,完賽選手可獲得ITRA 的4個賽事積分!

2017年在韓國東豆川市舉辦的KOREA 50K Trail Race,即將在本週日盛大舉辦

已往參加過的選手,都對KOREA 50K Trail Race的路線、美景讚不絕口,能獲得ITRA 4個賽事積分,賽事的難度自然不在話下。去年大會設定的關門時間是12個小時,接近40%的選手沒辦法在限時內完成,因此今年特地將時間拉長至15個小時,自然也吸引更多各國越野好手前來挑戰,其中即包含今年(2017)一月參加SUPERACE台灣站獲得團體組冠軍的「高雄鐵人隊」的三位菁英跑者,自稱三傻的他們將代表台灣參與本次經典越野賽事。

今年一月參加SUPERACE台灣站獲得團體組冠軍的「高雄鐵人隊」

「既然是報名團體組,我們就一定會等最慢的那一個,絕對不會自己衝自己的啊!這就是團體賽好玩的地方,不是嗎?」三傻中的大哥-崔毅軍說
在高雄鐵人隊這個大家庭裡,大家都稱他們為三傻,因為不管是訓練上、或是在各種賽場上總是看到他們一起出現,而他們三位在這個傻勁十足的團體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倒是分配得非常明確。

崔毅軍(崔傻)-標準運動員體型,出賽得名十拿九穩,據說在鐵人三項場上,沒有人不認識他,因此總是展露出經驗老道的老大哥模樣。
馮國璋(二馬)-在銀行上班,多年前接觸鐵人三項之後,熱愛挑戰的靈魂大爆發,可以說是現今最不安逸的上班族了,
葉寬裕(寬裕)-講話總是慢條斯理,不急不徐,二毛說他是三傻裡的公關,因為只要出國比賽所有機票、住宿都由他一手包辦。
 

對於面對瘋狂這件事我們沒有設限 只要是挑戰通通都來

聽到高雄鐵人隊這個稱號,大概都會覺得他們應該只玩鐵人三項吧?但毅軍表示他接觸鐵人三項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也常出國參與各大國際賽事,一年多前在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越野跑,他才驚覺原來在鐵人三項之外,還有這種單純只靠著自己身體的能耐,奔走在山野間,歷經溪流、攀岩,這樣衝擊又刺激的比賽,當然一發現這樣好玩的新挑戰,絕對不會忘了要推另外兩個團員一把,把推坑精神完全展露無遺,而三人最近更是剛挑戰完成2017橫台賽。
 

超越極限,是一種不管多痛苦都必須實踐的使命

對於挑戰的不設限,是他們對於自己的要求,所以今年一月報名了SUPERACE台灣站,毅軍說其實第一屆的時候他們就曾有想過組隊參加,但是當他看到報名費要一萬二,然後簡章上還說這三天所有的水、食物、睡袋還有其他參賽用品都要自己背在身上,兩天晚上還要睡帳棚!他就想說「這什麼鬼東西啊,這麼貴,還要自己背東西,誰會報啊!」但自從接觸越野跑之後,就能理解要舉辦這樣的越野超馬賽,不僅距離要拉長至一百多公里,還須將天數增加到三天,這當中所有細節與安全上的安排規劃,都必須要花費相對的時間排除各種困難,才有辦法達成,當然就能明白為什麼SUPERACE會是這樣的玩法與費用。

所以特地找了另外兩傻一起組隊參加,在第二天的賽程中,寬裕因為腳受傷沒有辦法跟上其他兩位的速度,害怕拖累了團隊成績,所以要團員先往終點跑,但身為老大哥的毅軍覺得既然報名團體,就應該要一起進終點,才有意義。最後,在三人互相鼓勵與扶持之下,不僅共同完成了挑戰,更是以團體第一名之姿獲得了KOREA 50K的參賽資格。

用團隊精神累積冒險 共同成長

這次參加KOREA 50K越野賽的團體組,最近收到大會通知信的時候才發現團體組規定三人抵達終點的時間不能相差超過10分鐘,否則將會取消團體競賽資格。當天聽到這消息的毅軍突然激動的說「我們不是報個人組嗎?夭壽!寬裕你趕快去把你的腸胃看好啦!不要又比賽一直拉肚子,拖累大家!」雖然老大哥毅軍這樣嚷嚷著,但整個團隊中最在意團隊精神的非他莫屬了,每一次只要是組隊報名,他都不會將成績放在第一順位,只在意三人是不是能一起完賽,只要有一個人稍微慢下來或狀況不好,他就會馬上展現出老大哥應該有的風範,以最慢的那個人為定速標準,對他而言,能一起完賽的意義比任何成績證明都來的重要,成績只是一個數字上的大小變化,但能一起完成挑戰,卻能獲得無法量化的成就。

這次高雄鐵人隊出戰韓國,是由高雄鐵人隊孟亞輝帶隊,SUPERACE也將會有特派記者一同隨行,並在網路上進行即時轉播(4/22~23),想要追蹤高雄鐵人隊的參賽實錄嗎?請隨時關注SUPERACE粉絲專頁。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的5個感動瞬間

2018-05-28
賽事新聞跑步話題

被稱為「亞運前哨戰」的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在5月25、26日落幕,不僅有楊俊翰、陳奎儒、陳傑、鄭兆村等多位我國好手,成功將金牌留在台灣,更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南非選手曼永加二度刷新大會紀錄奪金,締造驚人成績。場內雖然沒有去年世大運般擠爆全場,但仍有不少民眾熱情參與、全程拍攝,用歡呼聲把場面炒到最嗨。接著就來回顧幾個精彩項目,期待所有幾進亞運資格窄門的中華健兒都能在8月亞運大放異彩。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的5個感動瞬間

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平全國紀錄、狠甩南非勁敵

楊俊翰在男子組100公尺預賽就飆出10秒12的驚人成績,可惜因為超風速(因順風有助選手成績提高,國際上規定順風風速界限是每秒2公尺,超過即為超風速,選手在超風速下所創成績有效,但不列入任何紀錄。楊俊翰當時為+2.6),無法改寫自己在2017台北世大運創下的10秒20全國紀錄;他到決賽依舊維持戰力,跑出10秒20打平自己的全國紀錄,並狠甩賽前被視為勁敵的南非選手布魯因特傑斯、韓國選手金國榮,奪下金牌。賽後楊俊翰表示,今天預賽瞄準破個人最佳成績,決賽雖然只有打平個人最佳,仍有達到預期目標。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即時成績
台灣最速男楊俊瀚以10秒20平個人最佳拿下男子100公尺冠軍,擊敗來自韓國與非洲的強敵

跨欄好手陳奎儒1個月內2破1平全國紀錄

男子110公尺跨欄好手陳奎儒在4月底全運會以13秒50打破全國紀錄;公開賽前一周,又在大阪的黃金田徑大獎賽中臨時上陣,跑出13秒49改寫自己的全國紀錄,同時締造亞洲最佳成績。公開賽當天,他再度跑出平自己全國紀錄的13秒49佳績、抱走金牌。一個月內摘下三面金牌、兩次打破全國紀錄、一次平全國紀錄的他,賽後自曝因為太求好心切,決賽時表現有點慌亂,沒有把該做的細節做好,不過對成績還算滿意。目前亞洲排名第一的他鎖定亞運,目標是達到13秒3奪金。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即時成績
110公尺跨欄好手陳奎儒跑出13秒49,平自己在大阪創下的全國紀錄並取得冠軍,目前成績名列亞洲第一

跨欄王子陳傑0.02秒險勝南非強敵

賽程第二天焦點落在男子組400公尺跨欄決賽,陳傑與原本個人成績高於他的南非佛瑞德里克斯(Cornel Edwin FREDERICKS)對決,決賽時兩人勢均力敵,陳傑最後以49秒91奪下金牌,佛瑞德里克斯則以49秒93屈居銀牌,國內好手余嘉軒則以50秒37獲得銅牌。因戰況激烈,全場尖叫聲響徹雲霄,選手們跑過終點線後,前三強在場邊相擁鼓勵。陳傑在賽後表示,今天整體狀況不錯,以輕鬆自在的狀態應戰、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上,並把之前比賽應加強的地方改掉,維持速度直到終點,才能險勝強敵。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即時成績
男子400公尺跨欄項目,陳傑以0.02秒差距險勝南非跨欄好手佛瑞德里克斯,為台灣留下金牌 ©陳傑FB

鄭兆村標槍離手瞬間全場歡呼 有如回到世大運

第二天賽會場上另一大焦點是「台灣標槍雙雄」。現任亞洲紀錄保持者鄭兆村擲出81公尺41,刷新大會紀錄並搶下金牌。鄭兆村今年3月在中國移訓時右手肘韌帶受傷,目前約恢復八成,在賽後記者會右手拿著麥克風,還笑說肌力未完全恢復、手抖個不停;而當他在場上標槍離手瞬間,全場觀眾爆出歡呼聲,讓暌違台北田徑場9個月的他直呼「有回想到世大運的感覺」。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即時成績
鄭兆村以81公尺41的成績摘下男子組標槍金牌,表示彷彿回到去年世大運的感動

世界第一南非選手曼永加  二度刷新大會紀錄

在男子跳遠項目,主辦單位邀請來世界排名第一的南非選手曼永加(Luvo MANYONGA),他的個人最佳成績為8公尺65,更曾拿下2016里約奧運跳遠銀牌、2017倫敦世錦賽跳遠金牌。曼永加第一跳就跳出8公尺12,隨後第二跳更跳出8公尺40的驚人成績,二度刷新大會紀錄奪金。台灣選手林子齊則以8公尺05創個人最佳成績拿下銀牌,賽後曼永加對林子齊突破8公尺的成績表示印象深刻。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即時成績
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邀請來自南非、排名世界第一的跳遠好手曼永加參賽,賽中跳出8公尺40驚人佳績

這次面對各國菁英好手來台挑戰,亞運培訓隊不畏強敵環伺,最後共計獲得7金8銀4銅。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   
採訪撰寫/Dama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耐力長跑的爆發力訓練──跑快跑短讓你跑好

2017-10-03
運動部落鄭匡寓爆發力專欄跑步

如果說耐力運動員的重點是積極地做好百分之九十五的有氧訓練,這一點也沒有問題。但如果能留下3~5%的空檔做好爆發力訓練,肯定會有更好的幫助。

爆發力訓練可以強化耐力運動員運動表現。 ©ageless-fitness.com

在以爆發力為主的競賽項目中,過多的耐力訓練除降低原本的爆發力外,實質上的幫助並不算多。如果談起棒球或足球,似乎很明確。當你的競賽項目只有一到兩分鐘引用爆發力與無氧能力時,做太多有氧耐力的訓練其實得不補損。

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十項全能』,全能項目包含:第一天的100公尺、跳遠、鉛球、跳高、400公尺;第二天的110跨欄、鐵餅、撐竿跳、標槍及1500公尺。儘管最後的1500公尺是少數帶有肌耐力與耐力的結合,但事實上單項1500公尺即使是一般跑者也能堅持在八分鐘之內完成,而且是盡力去跑完。如果運動員過度強調1500公尺的耐力訓練,就會失去前面100公尺、400公尺及110跨欄的爆發力。

藉由有氧訓練培養基礎體能是很正確的,但是否往長跑耐力去延伸就是另一個質疑。多半培養有氧體能的觀點之一,就是長距離的慢跑,這對爆發力運動員顯得過於耗時。那麼為什麼耐力運動員必須要做爆發力訓練?尤其是當長距離跑者百分之九十都在使用有氧引擎時?

©likecool.com

因為爆發力訓練的重點不再只是講求能量系統,而是著墨在跑步經濟性、跑步動作及肌纖維養成。

透過有些強度的爆發力訓練,跑者會短時間內大量輸出能量作功。跑者會發現過喘過累、肌肉疲勞,但隨著訓練時數增加,疲憊感與疲勞會逐日下降,這代表跑步經濟性已經逐漸養成,輸出能量從大量漸趨減少,跑者越減少能量損耗,就能越維持到後頭。

慢跑的動作跟衝刺跑的動作是截然不同的跑步姿勢,但衝刺動作跑者無法持久,而慢跑動作又會失去競速優勢。所以透過爆發力訓練的模式,將慢跑逐漸提升到有一定速度而又不會失去耐久力為主的動作。

養成快縮肌纖維,增加神經肌肉的協調性。對長距離跑者而言,快縮肌使用頻度甚至不到百分之三,那為什麼要訓練快縮肌?當跑者從起點開跑後,沿途經過十公里記錄點、半程記錄點跨越到三十五公里處,跑者可能會在這兒產生慢縮肌疲勞問題,當慢縮肌出現疲勞時,快縮肌就會成為輔助腳色隨即上場幫助跑者完成最末的里程。但快縮肌的練習除了透過舉重、多次長距離練跑外,高強度的衝刺(爆發力)訓練會是比較好的方法──簡單而有效,而且不同於舉重練習需要做專項轉換。

©24hourgymfortitudevalley.com.au

那為什麼,非洲跑者似乎沒有做爆發力訓練?事實上非洲跑者最常用的爆發力訓練就是一分鐘一分鐘的法特雷克跑,並和可能一周一到兩次的400公尺練習。非洲跑者在從小維持到生長結束的跑步生活後,有氧基礎已經打得非常穩實,所以成長後轉入訓練營的重點是保持有氧耐力、提升最高速度以及發展長距離速耐力。

也許相對上來說爆發力並非主要重點(包含超長距離跑或多日賽),但事實上透過爆發力訓練,還是能使身體更能應付強度來臨時的高負荷以及能量損耗。所以如果可以仍希望能積極安排爆發力訓練。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