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英國101歲諾曼第老兵成為全球最高齡跳傘人
1
英國101歲諾曼第老兵成為全球最高齡跳傘人
2
UA 打造首款聯名高爾夫球鞋「Spieth One」
3
單車艾客Eric Hsu: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101歲諾曼第老兵成為全球最高齡跳傘人

2017-05-18
話題 戶外運動 極限運動 高齡 故事

在英國,有一名101歲高齡的老爺爺名叫凡爾登·海耶斯(Verdun Hayes),他曾經是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兵,近日,他與自己孫子陪同下完成了高空跳傘,最後成功以101歲又38天的高齡,刷新了高空跳傘的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齡的跳傘者!

101跳傘老人—凡爾登·海耶斯(Verdun Hayes) ©daily.social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這位高齡101歲的海耶斯爺爺,去年第一次開始挑戰高空跳傘,並成為英國最高齡的跳傘者,但是人扔然不滿足,前幾天在英國德文郡(Devon)的杭尼頓機場挑戰,飛機當時在1萬5000英尺的高空,海耶斯跳下後並成功著陸後,並且在10位親友的見證下成功破了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高齡的高空跳傘者。

海耶斯:「跳傘一直在我90歲時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我的妻子反對,因為她擔心我的安危,不過她如今已經不在人世了,我決定拿下世界紀錄。在慶祝自己年滿100歲,就曾經嘗試高空跳傘,當時打破了英國最老跳傘紀錄,但是我覺得還不夠,於是今年我又再度打破全球紀錄,就是擊敗加拿大的Armand Gendreau,他當時已101歲又3天完成,而我超越他了!」

©daily.social

在海耶斯從空中抵達陸地後,所有親朋好友都歡呼大喊:紀錄保持人來了。海耶斯開心地喊著萬歲並且表示完成挑戰的心情簡直像是飛過了月球,完全可以明天直接再來跳一次,真的太棒了!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 打造首款聯名高爾夫球鞋「Spieth One」

2017-03-06
戶外運動鞋子配備館UNDER ARMOUR

勇奪兩屆高爾夫大滿貫賽冠軍、並成功衛冕2017 PGA巡迴賽-Dean&DeLuca邀請賽冠軍的Jordan Spieth,攜手美國運動領導品牌Under Armour推出首款聯名高爾夫球鞋「Spieth One」,分享Spieth對高爾夫運動的熱愛與執著。

UA將Spieth在每場比賽中的實戰經驗與表現細節,以精確的科學分析打造出最合適高球選手的實戰球鞋。特別是運用全新的抗扭轉技術,幫助球員在揮桿時避免足部扭轉,面對戰場可以更輕鬆自在;還有Spieth的姓名縮寫JS置入於鞋面Clarino™透氣孔上,呈現出Spieth的風格元素,如同冠軍伴隨左右!UA隆重推出的 「Spieth One」象徵Spieth高爾夫生涯的經驗談,將這些年的心得注入於鞋款設計中,要給球迷們一雙別具特色與功能的高爾夫球鞋。

「Spieth One」助球員揮出致命勝利一擊

「Spieth One」擁有全新的抗扭轉技術,幫助穩固雙腳、提升穩定性,使球員的每一次揮桿都充滿自信;鞋面採用Clarino™孔洞設計和單層縫線技術,加強透氣性、減輕厚重感,給雙腳輕量舒適的腳感;UA 經典Storm防潑水科技,幫助防止水滴滲透入鞋內,讓球員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發揮絕佳表現;以及使用Slim-Lok系統的CHAMP Zarma Tour鞋釘,幫助提升足部抓地力與穩固力;雙硬度外底,結合TPU大底和EVA中底,為前腳掌部位帶來充足的柔軟和靈活性,同時在腳後跟部分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和絕佳的穩定性,幫助球員揮出流暢又漂亮的勝利一擊!

「Spieth One」系列

⚡全新抗扭轉技術:避免足部扭轉,幫助球員在揮桿時,可以更輕鬆自在。
⚡輕量透氣的腳感:鞋面採用Clarino™孔洞設計和單層縫線技術,提供雙腳輕量透氣的舒適腳感。
⚡UA 經典Storm防潑水科技:加入UA 經典Storm防潑水科技的鞋面,幫助防止水滴滲透入鞋內,讓球員即使是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發揮絕佳表現。
⚡雙硬度外底:結合TPU大底和EVA中底,為前腳掌部位帶來充足的柔軟和靈活性,同時在後腳跟部分提供良好支撐和穩定性。
⚡CHAMP Zarma Tour鞋釘:使用Slim-Lok系統的CHAMP Zarma Tour鞋釘,幫助提升足部抓地力與穩固力。
⚡Spieth 專屬元素:在鞋面透氣孔上置入Spieth的姓名縮寫JS,呈現出Spieth的風格元素,如同冠軍就在身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單車艾客Eric Hsu: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2016-08-02
故事單車專訪戶外運動人物誌

從帶動小摺熱,擴展到假日騎公路車出沒於各大山道,Eric Hsu所屬的山羚羊SNY cycling team,是個相當重視家庭的車隊。但所謂的「重視家庭」並非攜家帶眷來騎單車,而是在每個週末裡僅規劃半天的行程,其他時間都留給家人;騎車時,小心不要受傷,因為若要長期養傷,會對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騎車後,最好帶伴手禮回家;回到家不能打瞌睡,就算硬撐也要醒著陪伴家人。總之,心中要有家,不能棄家於不顧;唯有在家人的支持下,才有可能長期持續參加騎車活動。

單車艾客Eric Hsu

帶動小摺熱潮 重視家庭生活

Eric表示,他們都是相約在某處一起出發騎向某座山的山頂,例如汐止五指山、九份不厭亭等,到達目的地後就解散,回程各自騎最短的回家路線。有趣的是,每次到中午11點左右,大家的手機就會輪流響起,傳來家人的呼喚:「爸爸,你什麼時候要回來?」就算離家還有幾十公里,車友們都會回答:「快了快了,等我一下。你們中午想吃什麼?我買回去。」然後撐著疲累的身體,加速騎車回家。

Eric可說是當年帶動小摺熱風潮的先驅之一。他說,當時從事設計師工作,作息經常日夜顛倒,身體自然也不好,而有了運動健身的想法。他們想到單車可以上捷運,又發現小摺攜帶起來很方便,便開始帶著小摺坐大眾交通工具到各地騎車。他們甚至到迪化街訂作小摺的布套,把它當成行李帶著走。當時的社群約有1000人。

騎車聯繫緊密感情 環島祈福為車友集氣

騎車騎久了,他們開始覺得騎車是件好玩的事,對於性能也越來越挑剔,紛紛棄小摺,改騎公路車。目前車隊約有100多人,都是從2007年一起騎小摺到現在,感情非常好。

山羚羊車隊每年會舉辦五、六個大型騎車活動,例如,從太魯閣爬上武嶺的「東進武嶺」已舉辦三年;還有避開危險的蘇花公路,從七星潭附近的奇萊鼻燈塔騎到墾丁鵝鑾鼻燈塔的「東雙塔」等。2015年,因為車隊裡有幾位車友遭遇年輕家人意外過世的變故,特別規劃環島祈福活動,找了全台9座知名廟宇,要把車友們的祈願與祝福拿到廟裡過香爐;由於每個人的假期有限,因此他們將以廟宇為集合及解散點,接力完成這條環島路線。

環島的意義是在於風景 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Eric偏好邊騎車邊看風景,相較台灣的東西兩岸,他認為西岸適合停留玩耍,而東岸適合騎車看風景。他最喜歡J形環島路線,從高雄出發,騎台26省道、200縣道、台9省道到台東,再往北騎到花蓮。他說,有些人花三天騎車環島,沿途不斷趕路,無暇欣賞風景,只看到自己的腳和便利商店,最後雖然證明了自己的體力很好,卻沒有什麼意義。

對Eric來說,騎車也是修行,因為一路上不全然是平坦大道,總會遇到上下坡。每當遇到上坡道,就必須選擇要繼續騎或是放棄。但是,就算是再陡的坡道,就算踩不動了,下車用牽的也能往前進,不知不覺增強了勇於挑戰的毅力。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時,他就會想:「只是一個上坡而已,總會到達目的地的;但要是站在原地哭,就絕對到不了。」此外,在每個時間點也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因此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改變思考 接納更多可能

想要加入山羚羊車隊,必須要有車隊成員牽線;若想要擁有車隊的車衣,則必須出席兩次,並想辦法讓大家認識才行。原本車隊成員以男性為主,最近開始有幾位女生加入。由於體力上的差異,他們為了配合女車友,騎速變慢了,停留的休息點也與以往不同,甚至路線也會在女車友的建議下有所改變。Eric說,這也讓他們換種角度來看待騎車這件事:拚命騎也不是方法,工作都那麼拚命了,騎車時應該放鬆點才對。

針對新手,Eric提醒,單車是很私人的,包括座椅的高度、握把的角度等等,全都因人而異。若想要挑戰長程路線,一定要依照自己的身材來挑選單車,買了單車之後,甚至還要配合最近的體型變化或當天的身體狀況做調整。若是勉強自己的身體去配合車子,很容易受傷。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