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環日本第三站 馮俊凱參與決勝狀態佳
1
環日本第三站 馮俊凱參與決勝狀態佳
2
8個讓鐵人三項自行車騎乘速度的更快方法
3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環日本第三站 馮俊凱參與決勝狀態佳

2017-05-23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新聞 賽事

環日本第三站,於三重縣員弁市點燃戰火,選手們要在14.8公里的賽段繞行8圈,當中包含最大坡度17%的陡坡,里程共127公里。本站開賽後,很快形成一個大型領先集團,但並未持續太久,收編後再次有選手嘗試,包含車迷們關注的馮俊凱,也在爬坡時突圍,但坡上的追擊未能成功,凱哥於是回到集團重整旗鼓。

阿凱在賽段前半嘗試加入領先集團。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而後,代表巴林戰隊的5名成員,由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在集團前領銜,協同佩爾(David Per)、諾瓦克(Domen Novak)及台灣好手馮俊凱,聯手控制領先三員的秒差;一直到終點前4公里,回歸一個精編後的領先集團,本站冠軍將是其中一人;而我們的白衫小將展現全方位能力,能衝也能爬的他,拿下本日第6名,總排重新回到前3!

中後段回歸主集團當中,馮俊凱再次擔綱衝刺主將的領騎一職。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台灣好手馮俊凱,依舊繳出強勁的表現,本日排名第30位,他也在賽後為我們還原現場:「最後面一公里,我大概位子在第5、第6個吧,那時候要佔好位子,準備要給他(指科爾蒂納)衝刺;最後轉進來的山路,轉彎的時候伊朗的太危險了,給他弄到一下,後來我掉了位子,還好他們(指隊友)都在前面。不然我是覺得,如果是在5、6的位子的話,剛好沒有被減速到的話,我還是有辦法衝。」

全方位的表現,讓科爾蒂納連續三天拿下白衫新人王。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其實阿凱本屆環日本負責的工作內容,和過去沒有不同,但這回每每能參與決勝的關鍵時刻,可見目前的狀態仍相當理想,這點也獲得他本人的確認:「狀態還可以,到目前為止感覺還不錯,看接下來幾天,不過最主要還是以科爾蒂納為主。」

展現堅實戰力,連續三站拿下白衫,巴林美利達在第20屆環日本的表現未完待續,也期待狀態正強的阿凱,能留下歷年參賽的代表作!

年僅21歲的科爾蒂納,以穩健的成績守住白衫。 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

環日本第三站單站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6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17名
馮俊凱 第30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46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69名

環日本第三站累計總成績

伊萬·加西亞·科爾蒂納(Iván García Cortina)第3名
馮俊凱 第16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27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61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65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讓鐵人三項自行車騎乘速度的更快方法

2017-06-27
初鐵515戶外運動知識庫飲食重量訓練單車鐵人三項

在某些鐵人三項的文章中,許多教練建議選手們練習自行車的時候,最好能夠與團體一起訓練。然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與做事方式,練習更沒有定要某種方式才會成功,所以如果在一人的情況之下,該如何精進自行車的騎乘技巧,讓你在下一場鐵人三項的比賽中有更好的表現呢?以下8種方法供你參考:

 1  聘請教練

訓練過程中,容易有盲點,因此很難對自己的訓練效果達到誠實和客觀,如果你決心想要提高自行車能力,建議考慮聘請教練。正所謂旁觀者清,一個好的教練除了能將正確技巧教導於你外,更能客觀和誠實的分析你的訓練細節,協助你達到目標,進展和期望。

 2  測試

測試你的乳酸閾值,乳酸閾值可以清楚瞭解身體能量與乳酸開始堆積的時間點,對於許多需要耐力的像是跑步、自行車與鐵人三項的選手來說,了解這些數值,可以直接明瞭的知道身體的體能狀況,在藉由適當的課表的安排,提升耐力程度,調整自身的狀態,以增加你對自行車的持續騎乘能力。

 3  讓山徑成為你的好朋友

騎自行車上坡是建立實力、快速適應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建議在一個有傾斜度的山徑上,以10分鐘為一個單位,做三到四次重複的騎乘,再以下坡其當作恢復訓練。其中的騎乘節奏可保持在65到75 rpm之間。

 4  加強技術 克服障礙

與團隊一起訓練不僅是為了變的更強而有力和增加動力的生產,還能幫助你騎得更好。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指出,許多運動員容易在賽中爆掉,是因為他們的技術處理能力有待加強,如剎車太多,遇到轉彎或是看見其他比自己更厲害的選手,內心產生害怕…等。Williamson建議尋找一位合格的教練來協助你的基礎和進階的訓練,以培養你的操作技能,同時在過程中獲得信心和效率。

 5  重量訓練

鐵人三運動員McKee表示,她旗下所有的鐵人三項運動員都花費額外的時間做重量訓練以提高循自行車的能力。因為,騎自行車會用到大量肌肉群(臀肌,背肌,四肢和腿肌),因此,當較大的肌肉群開始疲勞時,訓練小肌肉群接管這些大肌肉群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6  改變飲食

當談到騎自行車時,「力量爆發」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尤其是如果你想快速上坡。雖然你可以花時間和金錢尋找最輕的設備,但你不應該忽視那些與你一樣很努力的人。在你花了很多時間讓自行車的騎乘速度變快之前,請先退後一步,看看你的體重、飲食方式以及動機。對於尋求改善運動表現的人來說,吃原樣食物代替精緻飲食是一個重要的生活改變方式。就像你用柴油為你的汽車加油,它的速度並不會因此而變快,而食物就是身體的引擎,需要餵他正確的燃料與碳水化合物。

 7  你的自行車適合你嗎?

騎自行車的好壞有時取決於一個感覺舒服的問題。當在你的車座上來回移動時,若總是感到背部或肩膀疼痛,表示這台自行車可能並不適合你,且一台不好的自行車還可能會阻礙你的表現。
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說:「一台好的自行車不僅是舒適及能預防運動傷害,還可以提高效率」。此外,好的自行車還能藉由生物力學量測的方式,來檢測出最適合選手適用的座管高度,不是所有身高或下肢長的人就都同適用相同高度的座管。

 8  做更多訓練

雖然你可能認為做更多訓練僅僅意味著騎自行車更多一些,但美國鐵人三項選手Kelly Williamson更喜歡把它看作是超負荷。她說:「當我們適應訓練壓力時,想要更進一步,必須增加負荷」。

她提供了三種方法:增加你的騎乘頻率,騎車時能說話的頻率,或增加騎乘的時間。 增加負荷需要朝著你的目標和性能的具體要求而努力,因此,要確定你的負荷必須結合具體的個人目標。雖然做更多訓練亦能增加刺激程度,但千萬不要忘記訓練後恢復的重要性。Kelly Williamson說:「尊重恢復,以享受增加負荷帶來的樂趣。」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2016-05-25
配備館低碳運動趨勢單車戶外運動

Canyon 的 Eco Speed 概念車系是未來環保自行車的願景?它看起來絕對像是一台來自未來的自行車,用前衛古怪的造型將一個由一組氫燃料電池驅動的電動馬達、碟煞器和前後懸吊系統等等高科技組件包覆起來。但是,這真的會是一款我們在2025年會騎上路的自行車嗎?

Eco Speed 自行車的概念設計誕生於2014年。一位工業設計研究生亞歷山大·福斯特 (Alexander Forst) 自那時開始著手研究電動自行車設計的未來,並找到了 Canyon 來作為他將 Eco Speed 概念車計劃付諸實現的合作夥伴。

Eco Speed 是一款電動自行車,使用一款以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機。這種未來科技藉由混合氫氣與氧氣來發電,並且,根據 Eco Speed 的簡介看來,將足以提供500瓦特的動力。

©Canyon

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一種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能源科技之一。一些汽車公司現在正在測試它作為未來汽車動力來源的可能性,它的倡導者們大力宣揚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可持續的替代燃料來源。但,我們直到現在才看到這種技術運用在自行車上?

也許不是。早在2007年,一家中國公司已經首次推出一種以名為PHB的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自行車。另外,在2014年,一群澳洲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打造了一款「Hy-Cycle」電動自行車,它只需耗費僅僅價值2美元的氫氣,便可以行駛高達125公里的距離。

Eco Speed 自行車的設計將目前一些最新科技完美地整合起來。例如,它的碟煞直接連接到車輪的輻條。前方的車架上有一組所有零件全部整合包覆的「上下顛倒」的懸吊避震前叉。靈活的上管提供了更大的舒適度,讓我們聯想到1990年代的一些「Soft Ride」的越野車款造型。

Eco Speed 自行車看起來就像一台自行車和噴射戰鬥機的綜合體。它的手把已被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一組「翅膀」所取代。手把也裝置在一組油壓筒上,藉由按壓一個開關,可以因應不同的騎士的高度來輕鬆做調整。轉彎時,作為手把的「翅膀」並不轉動,只有兩邊末端的把手桿可以用來控制轉向。

如果這款單車在2025年上市銷售,你會下手買嗎?

Canyon 公司並不怕涉足於尖端技術。這家勇於想像的自行車製造商在過去的幾年裡大膽創新,並已經於去年發表了全避震、碟煞且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上網的MRSC概念自行車,獲得一片好評與熱切期待,我們相信這些概念車款很快就能夠成為真實。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