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收兵
1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收兵
2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3
母子皆罹患罕見疾病 造就感動千人的跑步故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收兵

2017-05-27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游泳 單車 賽事

106年全國青少年鐵人三項錦標賽熱鬧登場,小二練游泳成功改善氣喘的邱柏升,第一次參加全國小鐵人賽,便以20分19秒在13歲男子組稱王;13歲女子組由去年橫掃小鐵人賽冠軍的「飯桶」范博涵以20分23秒封后。
 
這項比賽27日在天母台北市立大學舉行,分為13歲、12歲、11歲、10歲、9歲、8歲和7歲男、女子組,得先游泳200公尺,接著騎自由車5.4公里,最後再路跑1.25公里。「鐵搭檔」組由學童游泳200公尺,再由親屬路跑1.25公里。
 
全家都愛運動的鄭博修便和大女兒鄭羽均搭檔,老婆楊佩真和小女兒鄭羽婷搭檔,組兩隊參加「鐵搭檔」組。楊佩真說:「這種小選手搭大選手的比賽並不多,蠻特別的,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們全家一起報名。」

全家都愛運動的鄭博修便和大女兒鄭羽均搭檔,老婆楊佩真和小女兒鄭羽婷搭檔,組兩隊參加「鐵搭檔」組。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13歲男子組計57人參加,游泳第二位出水的新北市新莊國中邱柏升,在游泳轉自由車的轉換區超車成功,隨後便一路領先到底,以20分19秒率先抵達終點,僑仁小鐵人隊李杰庭20分41秒第二,台北市博愛國小胡祐誠21分30秒第三。
 
新莊國中一年級的邱柏升,從小就有先天性氣喘,雙親聽說游泳可以改善氣喘,小學二年級開始讓他學游泳,不僅氣喘症狀明顯改善,還游出興趣,接著進階玩 小鐵人,五年級第一次參加小鐵人賽便拿到第三名,讓他好有成就感。

13歲男子組冠軍邱柏升。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13歲女子組共33人報名,新竹縣成功國中一年級的范博涵技高一籌,以20分23秒一馬當先封后,FT超冠鐵人陳胤柔22分19秒第二,新竹縣十興國小吳欣儒23分08秒第三。
 
164公分的范博涵,有個很可愛的綽號叫做「飯桶」,范博涵笑說:「因為我很會吃飯啊,一餐可以吃兩三碗飯。」問她之前戰績,范博涵說:「去年由鐵人三項協會辦的全國小鐵人賽,我應該每一場都有參加,而且全部都拿冠軍。」

范博涵是在國小三年級,和同學一起玩鐵人三項,三項當中以自由車最強,跑步最弱,至於練鐵人三項的樂趣,范博涵說:「就得牌的成就感啊!」另一個附加效益,則是得牌時,范爸爸會加發獎勵金。

13歲女子組新竹縣成功國中一年級的范博涵技高一籌,以20分23秒一馬當先封后。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小選手們奮力踩騎。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小選手們拚勁十足。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2022-04-25
運動部落新知下半身肌群運動科學網跑步越野跑

近年,越野跑(Trail running)活動越來越熱門,顧名思義為在山徑中進行跑步活動。山徑中路面類型十分多樣,一些公路跑者會擔心越野跑比較「傷腳」,但實際影響是如何?當我們在不同路面運動,對於人體的下肢有何影響呢?

2021 年美國的學者做了一項有趣的研究,招募了 15 位業餘跑者,其中有 12 位為女性,3 位男性,並讓受試者在戶外的泥土路、碎石路面及一般路面上進行跑步。

越野跑腳採碎石、泥土路面   會增加雙腳負荷嗎?

首先受試者先進行動態暖身,於 0m、10m、40m、50m 處放置三角錐,前後段各有 10 公尺讓受試者加速至自選速度,中間 30 公尺則會要求受試者盡量維持於相同速度,後段也會有 10 公尺進行減速緩衝,受試者會依序在三種不同路面進行跑步測試,各路面的坡度皆在小於 10 度的範圍,且會於右腳的脛骨遠端內側黏貼一個三軸加速規蒐集相關的資訊。

實驗操作示意圖
實驗操作示意圖。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此為加速規所測得的訊號,紅色方塊處為腳跟觸地的瞬間(initial contact);藍色圓圈處則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灰色長框處為峰值前的 75 毫秒,用此來界定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腳跟觸地的時機點。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在本次研究的分析參數中,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參數為脛骨合加速度峰值 (peak tibial resultant acceleration),此參數的大小可以反應著地力量及負荷 (loading force/rate),當跑步時,人體承受過大的力量時,也就是說此項參數過大,會使得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提高。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在實驗結果發現跑者在不同路面跑步下的步頻、脛骨加速度、減震能力等生物力學參數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換句話說,以同樣的坡度但不同路面下進行跑步,其實不會增減傷害發生的機會。

菱形連線為每一位受試者在三種不同路面下的脛骨合加速度峰值;圓形連線為所有受試者的平均值
菱形連線為每一位受試者在三種不同路面下的脛骨合加速度峰值;圓形連線為所有受試者的平均值。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

根據以往研究文獻,學者們也發現水泥路面及人工跑道、草地、木棧道對於脛骨加速度的大小無顯著差異。然而,不同跑速、持續時間以及跑者的疲勞程度等因素是否會造成結果上的差異,仍然有待後續的研究多作探討。總而言之,儘管在山徑跑步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多的路面變化及坡度落差,不過依此研究,可以建議跑者們,若是日常在路面訓練感到乏味時,不妨可以到山林當中,除了擁有清新的空氣之外,也能享受多樣地面變化所帶來的新鮮感!

參考文獻: Garcia, M. C., Gust, G., & Bazett-Jones, D. M. (2021). Tibial acceleration and shock attenuation while running over different surfaces in a trai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24(11), 1161–1165.

撰文/楊珮瑜、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越野跑步,會增加下肢的負荷嗎?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母子皆罹患罕見疾病 造就感動千人的跑步故事

2017-08-31
話題故事跑步

此刻,這名50歲的跑者Cindy Spiva帶著緊張的笑容開始在西雅圖的煤氣廠公園慢跑,她知道攝影師們正在拍她,看著他每一步的步伐。
 
Cindy Spiva的14歲兒子Cormac Evans右側身體癱瘓,以至於他不能說話,也無法獨立使用手機。不過,他的笑容卻比誰都燦爛。他的媽媽將他推到公園,兩人一起望向湖邊,對於Cormac Evans來說,是一份純粹的幸福,也因著這樣的幸福,造就了以下的故事。

母子皆罹患罕見疾病 造就感動千人的跑步故事 ©Competitor Running

震動人心的愛與勇氣跑步故事

Spiva說:「像Cormac這樣的孩子很少能有機會參與他們的生活,但是當我們跑步的時候,他卻是100%的參與者,他經常被忽視,被當作家具看待,但是參與馬拉松的過程中,當人們看到他,會給他許多的鼓勵,即便我是他的雙腿,但他依然是一位完整的參與者。」

前陣子,Spiva參加了一個由知名運動品牌BROOKS所舉辦的活動,每位跑者只要付出1元美金,即可註冊成為BROOKS的運動員。Spiva認為這是一個可愛的想法,於是決定加入。而國外知名跑步網站Competitor Running也與此品牌合作,請跑者們投稿屬於自己愛與勇氣的跑步故事,編輯人員們總共收到了1000多份的稿件,最後選出10位跑者,能夠參與雜誌封面的拍攝。Spiva堅持不懈的故事引起許多人的共鳴,最終,她被選為本次活動的冠軍。

©Competitor Running

為了兒子更為了支持罕病而愛上跑步

Cormac出生就罹患半邊巨腦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其中一半的腦異常大於另一半。五個月後,他接受了腦部手術,醫生切除了他左側大腦的某些部份,所以也等於切斷了他右側的身體和語言中心。
 
今年50歲的Spiva去年才開始跑步。開始的原因是為了要支持與Cormac一樣,有罕見疾病的朋友,於是參加了卡爾斯巴德5000的比賽,這是一個5公里的當地賽事,也從那次之後,她深深愛上了跑步。並開始跟隨著跑步APP相關程式練跑。她承諾自己滿50歲的時候,要參加一場半程馬拉松,於是在今年二月份她滿50歲生日的後兩天,就在當地所舉辦的Divas Half Marathon順利完賽。
 
Spiva表示自己不知道要用什麼字詞來解釋自己現在在做得事,因為她並不覺得自己是運動員或者任何人。她認為我們是普通人,是99.9%個會每天出去看精英比賽的人。如果我們能夠讓其他人注意到自己在做的事,真的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Competitor Running

堅持運動能改變健康的理念 繼續跑下去

給人形象如此陽光正面的Spiva,卻沒人能想到她患有多發性硬化症。4年前的某天清晨,當她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的左眼看不見了,經過核磁共振檢查,醫生告知她的大腦開始有些病變。雖然如此,但Spiva始終沒告訴任何人,直到她接受訪問,拍攝雜誌封面的時候,她才透漏這件事。

她表示自己喜歡關注Cormac的事情甚過於自己,也因為兒子的罕見疾病,她學習到很多關於大腦保養的知識,所以她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到目前為止,Spiva的疾病都都還沒有發作過,雖然科學研究也尚未明確證實跑步是否能阻止這個疾病的發生,但Spiva認為跑步有助於讓大腦更靈活以及保持肌肉的彈性。她平均每周跑15到30英里,如果天氣不錯,她也會帶著Cormac一起去散步。

訓練身體同時也訓練大腦

Spiva說:「在研讀寄生蟲病研究所時,我學會如何成為我兒子和自己的倡導者,我學會如何對醫生說「不」,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大概是因為有受過教育的關係,當她向大多數的醫生說「不」的時候,他們也都很尊重Spiva。她深信只要持續保持身體動能和挑戰,特別是在腳部的移動,因為每一個人的腳步都不同。當她訓練自己的身體和肌肉來回應時,同時也在訓練大腦。

spiva現在是半退休的狀態,過去她在教育部的聖地牙哥動物園工作了13年。她每年都會固定在博物館教授一個月的研究課程,並且喜歡寫作。但她也承認,照顧Cormac是全職工作。還好她有前夫、18歲的女兒和家中的狗當她的助手,使她不至於這麼辛苦。

©Competitor Running

在這個過程中,她也從網路上和社區的支持團體那裡得到了很多幫助,並試圖成為那些參與跑步活動的人的榜樣。

她說:「如果我能做到這一點,任何人都能做到,我的目標不是贏得任何一場比賽或其他目的,純粹只是為了參與生活。」spiva將盡她們所能繼續前進,並希望他們能一直跑下去。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