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四大極地馬拉松後,超馬好手陳彥博獲美國公益組織邀請參加6/4~6/8的秘魯亞馬遜叢林 230 KM 超級馬拉松賽,經過了叢林惡劣環境與氣候考驗,彥博6/12在此次的超馬賽中拿下第三名,頒獎時,他仍不忘拿著國旗,告訴大家「I Come From Taiwan」。
賽期:2017.06.04(日) ~ 06.08(四) 五日分站賽
賽程:230 公里
地區:秘魯庫斯科 Manu National Park.
地形:亞馬遜叢林 Amazon Jungle、雨林 Rain Forest、湍急河流 ManuRiver、高海拔森林 / 海拔落差 3,200 米以上
氣候:濕度達 100%, 高海拔入夜降到攝氏 0°C、低海拔叢林 30°C以上驟降暴雨與 Electrical Storm 雷電風暴
選手:彥博此次受美國公益組織邀請為自閉症(AUTISM AWARENESS)兒童公益募款與推廣,和 Sondre Amdahl(挪威)、Calum Neff(美國)兩位頂尖選手組成國際代表團隊參賽,一同挑戰險峻的亞馬遜叢林。
行程:05.27(六)由台北出發,飛洛杉磯轉祕魯首都利馬,再轉飛昔日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Cusco)報到,與挪威、美國團隊選手集合。
2017 年台灣超馬運動員 陳彥博賽事首站「秘魯亞馬遜叢林超級馬拉松賽」,6 月 4 日起在南美祕魯亞馬遜雨林舉行,五天內要完成 5 站賽事,總里程 230公里,自海拔 3,200 公尺到低於海平面之亞馬遜溪流,100%濕度環境,有潛在身體失溫風險與雷電風暴襲擊,是一場相當嚴峻險惡的賽事。
From 9,000ft(2,743m) down to 3,500ft(1,066m) CP1
第一天下降地形為多,須通過暴露的岩石河床和急升峽谷,且主辦單位沒有提供帳篷,每天入夜後,選手須自行於樹上搭建吊床過夜。除了5天的所有食物與強制裝備外,負重也備感吃力,第一天單站以第二名到終點後,頭就開始有點痛又發冷,昏睡了2個小時才恢復。
第二天開始進入叢林的賽道後,濕度100%,不斷地流汗,衣服、褲子、鞋子每天從來沒乾過,更令人不安的是,口渴的程度超乎想像,第一次比賽進水量這麼大,每一小時就需要1公升的水分,但很快就又口渴,喝光所有水瓶後,心想完了,不知道要多久才會到檢查站,
甚至一度看到溪流的水想裝起來喝,但又怕有寄生蟲或是感染…
一度脫水硬撐40分鐘後,彥博才到補給點瘋狂灌水…不安的程度相當高…當時,他和第一名選手差距不大,恰巧山徑又是彥博拿手的地形,於是當他正開始加速時,「刷!」腳打滑騰空飛起撞到地上,還好有抓住樹枝,不然差點摔下山,但手掌也掛彩被割到流血。
叢林裡沒有陽光,全都是爛泥,枯葉覆蓋在上面根本很難察覺到,加上常常會有樹枝、藤蔓、竹子的尾根,很容易就絆倒跌倒,下坡每一步都很難跑、每一步都很膽顫心驚,常常跑停、跑停,根本沒有辦法配速與維持一定的速度前進,此時的彥博心裡開始出現抱怨的聲音,「這怎麼跑…會摔死人吧…」
但一想起和第一名只差3分鐘,他便一直嘗試追趕,但卻不斷打滑、打滑、打滑…在火氣不斷上升後,他決定加速用硬幹的方式跑,一個U字形的下坡急彎,突然又踩到爛泥打滑,整個人騰空飛起,左腳膝蓋撞到了石頭又劃過樹枝,當場鮮血直流,膝蓋也腫起來發炎,「踏馬的!」彥博心中吶喊。
在幾乎快要喪失鬥志中硬完成第二天的賽程,雖然和第一名選手差距變成落後30分鐘,但卻被第三名的德國選手緊追在後,只落後彥博3分鐘,以及四五六名的選手也相當接近,讓他備感壓力。
才第二天,疲憊、摔傷、撞到膝蓋、腳踝扭到,不該發生的發生了,叢林裡沒有風景、沒有天空,什麼看不到,只有惡劣的環境,和以前的賽事絕然不同,心情一天比一天還要受挫、低潮的彥博,那時的他快要受夠了這叢林,想要趕快結束比賽…
開始跨越 Manu River, 湍急的溪流無法徒步橫越,須藉由流籠渡河,團隊互助非常重要,入夜宿點周邊有溪流,百分之百的濕度揮之不去。
第三天的路段幾乎都在橫越極端溪流,彥博雙腳浸泡在滿是牛糞混和一堆動物排泄物的爛泥,深及膝蓋,數百隻蒼蠅與蚊子圍繞在裏頭,一個踩不穩全身就會撲倒在泥巴裡,每一步踩下去的聲音真的很受不了,跑到真的有一股噁吐感…
繼續叢林山徑的路段,一直要加速追趕第一名的選手,「碰!」一聲,彥博的大拇趾突然踢到樹根,刺痛感直逼大腦,他表示:「腳趾頭痛到要炸掉,每踢到、撞到一次,就像有人拿榔頭用力打你的腳趾一樣。」就算小心仔細的看,也很難不避開,樹根、石頭、竹子都藏在腐葉或是泥濘裡,此時他的精神狀態接近歇斯底里,幾乎快要承受不了…
一次次的踢到,彥博的腳趾已經痛到快沒有知覺…眼眶一直泛著淚…直到到終點後追回一些時間,但此時也已經痛到快沒辦法走路、也沒力氣搭吊床,一天比一天餓,加上蚊蟲一直無預警的吸腳上的血,這環境已經快達到彥博爆炸的邊緣,但他仍然必須壓抑撐完比賽…
晚上叢林的天空閃過幾道雷電,他知道可能會有暴雨來襲,試趕緊下床調整吊床的天幕,以及把吊床用力往上拉緊,
躺回吊床上,先是颳起大風,隔沒多久,果然沒錯,突然間天空下起大暴雨....
隨著氣溫瞬間下降,天幕也突然被厚重的暴雨往下塌,幾分鐘後,其他選手開始開頭燈,檢查自己的吊床是否有塌陷或是漏水,
接著就開始聽到我隔壁床一連串的英文三字經咒罵聲,「NO!NO!NO!what the fxxx@#$% ~~」果真,他的吊床真的淹水了,而且所有裝備、衣服、睡袋也全都濕掉。無奈...此時的彥博只能在暴雨中衝出去找遮蔽物,這晚真的很煎熬,他們所有東西都受潮了,吊床、睡袋都是…直到早上起床,所有人都是濕的,相當不好受,身上的味道也一天比一天有大地味...
極度泥濘、滑溜的驚險陡坡路段,須經過分支更寬廣的河流,須以木筏渡河,多數時間都身陷泥沼中。
第四天雖是短賽程,但也是最難的一段,在叢林裡需要攀爬,以及陡峭危險的泥濘山徑。這天狀況很差,加上不斷跌倒,彥博已經開始被後方選手追上,橫越攀爬樹木時,他的手突然被電到,痛到他大叫了一聲,原來是「超級無敵大隻的螞蟻」爬到腳上與手上咬他,「吼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而且這疼痛感會一直持續陣痛,渾身都發癢,接著他再也不敢碰觸其他樹木與石頭了…
加上腳趾頭仍繼續踢到石頭、樹根…一直打滑又跌倒,膝蓋腳踝扭來扭去,逼迫彥博幾乎快要放棄這比賽…眼看被德國選手追過,成績變成第三名…彥博已經開始對自己求饒,快要跑不下去,最後一天70km的賽程,他心想:「如果繼續是這樣的叢林,我真的會瘋掉…」
最後一天 Long Day 須完成 70~90 公里,視雨勢滂沱程度決定最終比賽里程。要跨越共 50 條溪流,460 米的高度落差地形和長 20 公里的濃密叢林;選手須要徒步涉溪,湍急的強大溪水力量和崎嶇難行的河床路面,讓此賽段相當辛苦。
最後一天,凌晨3:30起床,5:00起跑,這天的考驗,要橫越50條河流、急流,甚至需要游泳過溪,木船、橡皮筏、所有工具都用上,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這難度,彥博很佩服住在這亞馬遜叢林裡的居民,他們要如何生活,並克服這些險惡的環境呢?
最後賽段是極攀陡峭的山壁,以及垂直下降打滑的山坡,彥博連滾帶爬帶摔的下山,一個不小心,樹枝插到手掌裡,一拔出來,瞬間血流著整隻手都是…9個多小時的煎熬,終於抵達終點,以第三名完賽。
大學開學季節,總是充滿新鮮感與期待,然而,今年的開學季似乎帶來了一個出乎眾人預期的驚喜。上週,一名以辣模樣貌風靡網路的研究生引起了廣泛關注,經網友深入搜尋後,驚人發現她竟然是著名模特兒公司凱渥的名模,名為王心恬(Candy Wang)。不僅如此,她同時還是一名具有學術背景的研究生,使她成為台灣政治大學校園內的一顆耀眼明珠;更具有品牌創辦人/模特兒/作家/主持人等斜槓專業。
這位多才多藝的王心恬不僅在學界嶄露頭角,更是一名具有極高魅力的名模,出色的外貌和表現令人讚嘆不已。最令人驚嘆的是,她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和主持人。9 月 6 日,在台北商周書坊舉行的《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 ╳ 32 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 ╳ 38 場亞洲經典賽事守則》新書分享會暨作者簽書會上,王心恬與其他 8 位合著的作者共同亮相,吸引了近 80 位熱情的讀者前來支持,現場氛圍熱烈非凡。
在新書中,王心恬分享了一條極具魅力的騎行路線,跨足雙北與基隆,讓騎行者同時享受鍛鍊與風景的樂趣。這條路線包含了平溪五分山、石碇望無亭等適合鍛鍊的山區路段,同時也融合了古道風華鐵路隧道、基隆河左岸汐止五堵貨場河岸自行車道等能夠親近自然風光以及伴隨著火車的特色旅遊元素,這使得它成為騎乘愛好者的理想之選。
此外,這條訓練路線的起終點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中央研究院,館內設有游泳池、健身房、慢跑道、韻律室等多種運動設施,為各種運動需求提供了完美場所。若您計劃自行開車前往起點,不必擔心停車問題,中研院周邊停車場林立,並提供方便的停車設施。而且,中研院建築內亦設有廁所和飲料販賣機,環境優美,非常適合騎行前後的休息和訓練。
這條被王心恬稱為「先苦後甘」的訓練路線,起自中研院,經過約 40 公里的騎行,抵達五分山氣象雷達站。這段丘陵地形的騎行路段海拔超過 700 公尺,對心肺功能提出了一定挑戰,但對於自行車和鐵人三項等需要耐力的運動選手而言,這樣的挑戰十分寶貴。
在辛苦的訓練中,騎行者能夠欣賞到沿途的優美風景,並經常能夠遇到其他騎行愛好者,讓整個旅程充滿了團隊協作的樂趣。此外,騎行者在前進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上石碇的望無亭和平溪的五分山,更有傳言稱,經過望無亭後約 7 公里處的石碇五路財神廟非常靈驗,廟方提供的「發財金」台幣 20 元,被認為能夠為生意帶來好運,因此吸引著許多騎行者停下來祈願。
此外,這條路線還穿越了一些受歡迎的景點,包括十分老街和傑魚坑,這些地方也提供了騎行者所需的休息點。而途經的八堵和七堵車站周圍更有超市,為騎行者提供所需的補給和休息機會。
這條經典的路線也包括通往南港的自行車道,以及基隆河左岸汐止五堵貨場河岸自行車道,這些路段在新北市長侯友宜的領導下完成,市長曾親自騎行體驗,為這條路線的美麗和便利性背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6.8 公里的基隆河汐止河濱自行車道沿途設有 3 處生態通道,在車道下方設置了遮光罩,降低了夜間對生態的影響,讓小動物能夠自由穿越陸地和水域。這些大自然的美景療癒了疲憊的身心,使騎行過程更加愉快。
總之,這條令人驚艷的騎行路線橫跨台北、新北和基隆,不僅提供了寶貴的鍛鍊機會,還能讓騎行者盡情欣賞大自然的美麗。無論您是專業選手還是休閒騎行者,這條路線都值得一試。我們期待看到更多人參與這一激動人心的騎行體驗,並享受其中帶來的樂趣和挑戰。
如欲獲得更詳細訊息,請參考陳彥良、王心恬等19名作者合著的新書《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 ╳ 32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 ╳ 38場亞洲經典賽事守則》。
以下另有兩場在台中及台東舉辦的作者新書簽書會,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與書中部份的作者們相見歡:
• 時代騎輪節『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新書簽書會』
活動日期:9 月 15 日 11:00 至 12:00
活動地點:台中市政府前廣場
• 『跑吧!孩子 2023知本溫泉公益馬拉松』
活動日期:2023 年 11 月 5 日 6:00 至 14:30
活動地點:東遊季 7-11 前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