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7 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 張嘉豪、張嘉家姐弟稱王封后
1
2017 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 張嘉豪、張嘉家姐弟稱王封后
2
2018第六屆ADA慈善報名費全額捐贈臺東孩子的書屋
3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 張嘉豪、張嘉家姐弟稱王封后

2017-06-25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賽事

「2017 LAVA TRI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於本月25日於新北市龍門運動公園、福隆海水浴場舉辦。51.5公里標準鐵人三項賽事於25日上午06:30於福隆海水浴場沙灘下水開賽,本次賽事由新北市政府體育處及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擔任協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林澤浩董事長進行鳴槍儀式;本屆賽事共有近1,200名鐵人好手參賽,其中有673位選手參加515標鐵個人組、74組515標鐵接力組、245位選手參加鐵人二項個人組。

「2017LAVA TRI 鐵人系列賽-新北福隆站」於今日盛大舉行。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25日登場的51.5公里標準賽事, 51.5公里標鐵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家豪(02:22:16)、楊志祥(02:27:43)、李興宗(02:30:34),51.5公里標鐵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嘉家(02:40:31)、李淳潔(02:53:34)、柯侑吟(02:55:43);鐵人二項男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黃忠仁(02:13:27)、陳又敬(02:16:28)、吳麒明(02:19:12),鐵人二項女子組前三名及成績分別為張婷婷(02:12:25)、莊雅婷(02:29:39)、蔡玉雯(02:39:17)。

LAVA-TRI-新北福隆站-男子組總排第一名張家豪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國內首創先例的鐵人俱樂部對抗賽(TriClub)也增加不少賽事張力,最後由國泰產險鐵人隊笑擁冠軍盃。當然最熱情的莫過於來自新北市立貢寮國中、臺北市立松山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新北市立新埔國中、及屏東科技大學的志工熱情參與,還有感謝知名路跑社團OOXX極限運動社認養路跑補給站,讓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鐵人選手及眷屬感受到無比的歡樂氣氛。

LAVA TRI 新北福隆站-女子組總排第一名張嘉家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運動賽事結合在地活動為地方提升觀光效益,本屆賽事充滿新北福隆風情特色,現場提供擁有濃濃在地風味的福隆便當及啤酒於賽後給完賽選手享用,各大運動品牌齊聚貢寮福隆共襄盛舉。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公司於賽後特別感謝新北市政府、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北市瑞芳分局及貢寮區公所等相關單位,在行政、場地以及安全上的大力協助,讓賽事順利進行,期待明年再次合作,共創地方繁榮!

LAVA TRI 新北福隆站-游泳出發 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提供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第六屆ADA慈善報名費全額捐贈臺東孩子的書屋

2018-08-01
賽事活動路跑跑步話題

以慈善為號召,一年一度的 ADA 慈善聖誕路跑將於12月15日在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溫馨開跑,將邀請五千名跑友一同共襄盛舉,主辦單位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王雅麟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公益。本次活動報名費將全數捐贈至台東「孩子的書屋」,協助弱勢孩童,給他們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一年一度的 ADA 慈善聖誕路跑,報名費將全數捐贈至台東「孩子的書屋」。

慈善路跑活動幫助偏鄉兒童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近年來投入積極國內慈善公益,從一開始的慈善募款餐會,到這幾年的慈善路跑活動,是國內相當積極投入慈善活動的企業之一。這幾年替台東「孩子的書屋」進行募款活動,希望能藉此幫助偏鄉孩童,還給孩童們一個美好,且有意義的童年。而除了台北市建築世代會之外,也有許多知名企業廠商贊助本次活動,一起散播歡樂,散播愛。
 
孩子的書屋立至今成立近二十年,照顧許多台東地區缺乏關懷的孩童,也扶養過許多因人口外移導致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孩童,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也給他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今年特別的是書屋的孩童們為了要感謝大家的愛心,精心準備了十鼓表演要帶給大家。為了這次的小表演,孩子們從六月就開始準備、練習,希望能將最完美、最精采的表演帶給大家,謝謝大家的愛心。

今年活動將於 12 月 15 日 14:30 準時起跑,活動分成12 公里聖誕組與 5 公里快樂組兩個組別,跑者除了可以得到 NIKE 賽事紀念衣,還有豐富好禮等你拿!

2018 ADA慈善聖誕路跑
活動時間   2018年12月15日(六) 14:20
活動地點   
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
活動組別   12K/5K
報名時間   
08/01 12:00 – 10/20 23:59
報名價錢   NT$1000

主辦單位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報名詳情請洽活動咖

 

資料來源/展通虹策略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2017-05-02
運動生理觀念NIKE馬拉松跑步話題

為了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運動員需要將現有的馬拉松世界紀錄2小時2分57秒縮減約3%。這意味著在42.195公里(26.2英里)的全程中,每公里耗時需要減少約4.3秒鐘。在多數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挑戰,但對Nike而言,卻是一個值得追逐的目標。  

Lelisa Desisa和團隊在衣索比亞進行跑步訓練

三位無懼挑戰的運動員接受了Nike的邀請,嘗試在2小時內完賽馬拉松,他們是 Eliud Kipchoge 、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透過對世界頂尖長跑運動員進行為期數月的測試和資料分析,Nike最終選定這三位身體狀況最適合迎接這項挑戰的菁英運動員。選擇他們的主要原因為在長時間快速奔跑方面,他們的表現遠遠優於其他跑者。他們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造就了他們獨有的優勢,正因如此,Breaking2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認為,應該調整他們的日常訓練和補給策略,而非進行徹底的改變他們原來的習慣,這是嘗試讓運動員達成挑戰目標的最佳方式,而這也將是至今為止長距離跑領域最大的挑戰。

在製定訓練計畫方面,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並是他們取得今天成績的關鍵因素。生理學家兼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總監Brad Wilkins 博士和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兼首席生理學家Brett Kirby 博士受邀對Breaking2 計畫的日常科學研究工作進行監督。“作為菁英運動員,他們目前的訓練計畫已經相當成熟了。” Brad Wilkins博士說,“我們的目標是與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合作,提供相應的資料分析和回饋意見。” 正因如此,集合不同領域的力量,2小時內完賽馬拉鬆的夢想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經驗決定成效

訓練計畫隨著運動員狀態的改變而不斷調整

Eliud Kipchoge的每週訓練計畫多樣且有針對性,並隨著整個計畫的推進逐步完善。他每天都會進行兩組訓練,包含長跑、跑道快速跑和變速跑訓練。Brett Kirby提到“Eliud Kipchoge身體的配合度十分協調,他經常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和感覺來調整步伐。” Lelisa Desisa初期的訓練重心為耐力訓練,在此期間進行了很多長距離、從輕度到中等強度的基礎跑步訓練。在之後的訓練中,還加入了更具針對性的跑道訓練,以便在計畫後期提高速度和強度。Brett Kirby說:“Zersenay Tadese的策略與Lelisa Desisa幾乎相反,他的前半程訓練著重速度,可以説明他熟悉比賽速度,而他後期的目標是延長高速跑的持續時間,以便能夠長時間保持足夠的配速。”

跑前熱身(大多數情況下)很簡單

熱身時,所有的運動員都做典型的滑步慢跑(根據Brett Kirby描述,有時慢到看上去幾乎像是從站著不動的狀態開始拖著腳走),並逐漸加快步伐,持續約30分鐘。Lelisa Desisa和他的團隊會做更“儀式性”的跑前熱身,該跑前熱身由動態伸展組成,持續約30分鐘。Brett Kirby表示“ 看上去就像跳舞一樣。”。

團隊協作和單獨訓練同樣重要   

一般來說,為了獲得足夠的跑步動力和陪伴,運動員會選擇和很多人一起跑步。Lelisa Desisa的團隊由6至8名成員組成,為他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援。Eliud Kipchoge會與由當地人、專業運動員或教練組成的60人團隊一起跑。但是,當他們想要進行一項極具針對性的訓練時,他們會選擇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人一起跑步。Brett Kirby表示“Zersenay Tadese大多數情況下選擇自己一個人跑。

充足的睡眠保持最佳運動狀態

這些運動員通常都不是做一般大家想像的放鬆方式。對於每週跑量超過160公里的運動員來說,常規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恢復。“Zersenay Tadese被稱為'睡神',因為當他不跑時,他一定是在睡覺,” Brett Kirby說道。不進行訓練的時候,Lelisa Desisa會選擇放鬆。在營地,Eliud Kipchoge在閒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平衡休息和日常生活。Brett Kirby說:“除了和隊友一起打盹和品茶之外,他還會做一些雜務,比如從井裡打水或者在營地幫忙。” 多數情況下,大家每週休息一天,也會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三位運動員,有的每週會接受三次按摩,通常是在接受高強度訓練以後。

跑步是唯一運動

三位運動員不做重量訓練,也不會做瑜伽。他們只選擇跑步。“要想跑得快,你就得不斷地跑。” Brad Wilkins說道。雖然每位運動員的訓練計畫都非常不同,但都在不斷完善和調整,以便適應不同的熟練度和階段性的低效率。Brad Wilkins說“通常來說,精英運動員的柔韌性較差。” 然而,與很多人的想法相反,較差的柔韌性更容易提高跑步成績。Brad Wilkins表示“理論研究表明,較為僵硬的雙腿在跑步過程中損失的能量更少。”(他將此比作硬彈簧,與較鬆弛的彈簧相比,硬彈簧儲存和釋放的能量要高出很多。)

日常飲食很自由

作為菁英級別的跑者,很清楚地知道什麼食物能夠為其日常跑步提供最佳補給,儘管如此,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還是建議跑者吃大約50-75%的碳水化合物、20-30%的蛋白質,其它的則可以隨意。此外,科學家們還提供了具體的訓練後營養攝入量的指導。例如,他們強調了在高強度訓練後立即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當運動員不能很快攝取正餐時,他們會指導運動員飲用體能恢復飲料。

科技改變傳統

關鍵指標幫助提升跑步成績

自從肩負著破2的使命以來,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多次造訪3位菁英運動員並對一些重要指標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包括最大耗氧量、跑步過程中水分的流失以及肌肉能量儲備等。即使不與運動員在一起時,他們仍然會定期透過電話或Skype 保持聯繫。在訓練期間,運動員會佩戴配有心率監測儀(含配套胸帶式發射器)的GPS手錶。每次訓練後,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一起進行資料分析,以進一步瞭解運動員的狀況和提高運動表現的因素,並利用收集的這些資料與運動員的教練團隊溝通並不斷調整訓練計畫。

相信高海拔優勢

三位運動員都在高海拔地區生活並在此進行絕大部分的訓練。Eliud Kipchoge的營地在肯亞,Lelisa Desisa的營地在衣索比亞,而Zersenay Tadese往返於他自己居住的衣索比亞和他的教練居住的西班牙兩地進行訓練。Brad Wilkins解釋說:“因為高海拔地區的氧氣稀薄,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紅血球細胞的數量會增加,血液就能為肌肉攜帶和運輸更多的氧氣。肌肉含氧量越高運作越好,就可以幫你跑得更快、更遠。” 當一個人離開高海拔地區後,這種較高的紅血球的細胞濃度可以維持長達兩週之久,因此可以假定較高的血紅細胞濃度能為在海平面高度的比賽帶來競爭優勢。

能量補給的個人化定制和精確控制

科學家們專注於因出汗引起的水分流失和能量補給的最大限度。他們將重點放在賽前48小時和高強度訓練後的24小時,並重點關注兩個方面:”補給類型與方式”,以及”個人需求”。“我們在訓練計畫中收集到的資料表明了運動員跑步時流失的水分以及內臟可以吸收的液體量。根據這些資料,我們為每位運動員量身打造了一種碳水化合物能量補充劑”, Brett Kirby解釋。除此之外,三位運動員所引用的碳水化合物的類型、比例、液體和口味也不盡相同。
 
精確的能量補給頻率

透過資料分析以及大量的反復試驗,Breaking2團隊已經確定了運動員在比賽中進行能量補給的理想週期:每2.4公里補充一次(即他們在義大利Monza賽道繞跑道跑一圈的距離)。Brett Kirby說:“運動員大約每七分鐘就會攝取特定的能量補充劑,以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能量。”科學研究團隊表示,這對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因為以前每位運動員每小時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足60克,而現在他們都不得不讓自己習慣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Brad Wilkins、Brett Kirby和Breaking2 團隊中的其他成員都在繼續透過獲取的這些資訊和經驗不斷為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完善策略。“自Breaking2 正式啟動以來,我們一直都在不斷收集資料,並一直努力獲取更多有效的資訊,説明三位運動員在正式挑戰當天達到最佳狀態。”Brad Wilkins表示,“大多數運動員無法享受如此水準的個人化測試、訓練和指導。” 當你將這些與每位運動員堅韌的意志力相結合時,便有可能突破人類的極限。“無論我們在科學研究方面做了多少努力,將會是這三位運動員以每小時21.08公里的速度跑完42.195公里。”Brad Wilkins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