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們,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正跑於高潮迭起之上,越跑越好、越跑越快的時候,每當朋友們問你:「下一場是什麼?」時,你總能抬著頭驕傲地說出那場聽起來充滿挑戰的賽事,但卻在此時,跑者們最害怕的狀況發生了,你的身體開始感到不適,最重要的膝蓋出現問題….是生病了嗎?還是有著其他原因?
你有一個美麗又具有挑戰性馬拉松計劃,今晚拾起跑鞋準備訓練的你要跑5公里,還是10公里?不需要任何限制,只要跑出去就對了。那一刻的你,只是想感受微風輕拂臉龐的溫柔感,迎著路邊或河邊帶來的青草或者鹹鹹的海味,徹底舒展雙腿。不管怎麼跑,跑幾公里─跑步,永遠都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沉浸之間,問題出現了,你以為這個問題只在這一刻出現,你以為那些都已是過去式,但是你的膝蓋卻狠狠地對你重擊,告訴你:「我回來了」。你沒有痛苦,沒有不舒服,只是因為它的到來,使得你不得不停下來走路。
你告訴膝蓋,你在跑步,你下定決心要完成今天的目標,不管幾公里,沒有任何事情能阻礙你。就這樣,它一直不斷地干擾你,在你的體內持續爭吵,它甚至試圖讓你分心,希望你停止跑步,而你仍努力地將注意力集中於速度上以達成自己最低限度的目標。
你想不透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可怕的事情?你試著重新檢視自己:是否補足水分、營養?鞋子是否對應自己的足弓?休息足夠嗎?還有什麼是你沒有注意到的呢?此刻,滿腦子的可怕、糟糕的情緒,瞬間湧上心頭……。
也許,在有跑步的日子仍諸事不順是有原因的。在你多年的跑步生涯中,你逐漸認識到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當挫折、難過之時,那些天自然變成了你討厭的跑步日,反之,當你快樂時,你便認為今天是幸運又美好的跑步日,同時還會告訴自己:「對!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跑步的原因。」
跑步很難,它需要付出動力和毅力。任何人都可以跑步,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跑步。如果你是跑者,你的體力和腦力只有其他同為跑者的人們才能理解。雖然你曾討厭某些跑步日,但你仍然專注於這項運動,因為你知道,有一天,當你感到很輕鬆的時候,跑步會以一種比你想像更強大的方式來增強和滿足內心的渴望。
美國鄉村樂手Dick Feller曾說過:「有些日子是鑽石,有些日子是石頭。」也許今日跑得不盡理想,但你知道明天將會跑得更好。
責任編輯/瀅瀅
過度訓練症候群是一種身心方面的疲勞,通常因為長久的訓練,又沒有獲得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和心理都出現有點類似撞牆期的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一旦發生如此情況時,不僅需要更多時間調整與訓練才能回歸比賽,對於日常生活更是會產生問題。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訓練方式是藉由超負荷與超恢復兩項交互運用,藉以提高運動表現,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有時候,運動員會因為許多複雜的因素,導致過量的訓練或情緒上的問題,讓身體長時間處於訓練與休息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就會出現過度訓練症候群。一開始,可能只是對平時習以為常的訓練感到力不從心,再來則是身體上的不適、疲倦、失眠等狀況會慢慢浮現,這時候若是繼續訓練下去,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對於自身過於要求的人,通常比較容易遭遇這樣的狀況,如果沒有遇到教練正確地及時予以阻止,或是改變訓練方式,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對於自己的表現一直不滿意、狀態不好或是急於想跟上別人進度時,更會希望增加訓練的量來進步,並利用超量的訓練來達到目標,但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