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23面金牌的心理韌性造就游刃有魚的菲爾普斯
1
23面金牌的心理韌性造就游刃有魚的菲爾普斯
2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3
受魚雷感召奮「泳」Paltrinieri破紀錄摘金

23面金牌的心理韌性造就游刃有魚的菲爾普斯

2017-07-07
人物誌 水上運動 游泳 故事 名人錄 奧運

人稱「飛魚」的菲爾普斯,是完美的游泳機器,也是奧運史上最多金牌的紀錄保持者。23面金牌的背後不是神話,除了有證明自己「做得到」的初心,還有能「做到最好」的信念。

23面金牌的心理韌性造就游刃有魚的菲爾普斯 ©cnn.com

迷失於成名的光環

若說菲爾普斯的風光始於二○○四年雅典奧運奪金,輝煌於二○○八年的北京奧運,那麼二○○九年則可謂走入低潮的重要轉折點。習慣了在泳池裡呼風喚雨、唯我獨尊,然而泳池之外,在迎來人生巔峰之際,菲爾普斯陷入了放縱自己的低潮。二○○九年英國媒體《世界新聞報》獨家報導菲爾普斯吸食大麻,百口莫辯的照片證據,讓昔日泳壇「飛魚」的形象一落千丈,畢竟他早在二○○四年就曾因酒駕被抓。
吸毒事件爆出後,震驚國際各大媒體,讓他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風光過後的低潮
難以被人超越的金牌和紀錄,隨之而來的輝煌和成功,並未對年輕的媒體寵兒菲爾普斯帶來助益,反而成為緊箍咒,讓他漸漸失去方向,困在墮落的圈子。跟很多運動明星一樣,菲爾普斯頻頻被爆料流連夜店,也經常喝到爛醉,與身旁環繞的美女激吻,私生活愈來愈放縱。一向刻苦自律的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後開始對訓練產生不滿情緒,甚至偶爾會對教練發飆。

之後最糟糕的事情爆發於二○○九年,一篇附有菲爾普斯吸食大麻照的報導,引發各界關注。大麻事件發生在二○○八年十一月,菲爾普斯在哥倫比亞南卡羅來納大學拜訪朋友,在宴會上與旁人一起吸食大麻。在媒體發布照片之前,菲爾普斯的經紀團隊還曾和媒體接洽,試圖阻止,但遭到拒絕。消息一出,舉世譁然,情況也愈來愈失控,甚至還有目擊者表示,看得出菲爾普斯以前絕對曾經吸食過,因為很明顯地,他知道吸食大麻的每一個步驟。昔日泳壇飛魚的形象落至谷底,媒體更是一反過去吹捧的態度,嘲諷不斷。

事隔幾日後,菲爾普斯正式說明確實吸食大麻,公開向大眾道歉,隨後他被美國游泳協會禁賽三個月。面對醜聞,雖然也有人理性地表示,菲爾普斯在場上的表現無庸置疑,況且在美國某些州吸食大麻並不違法,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持續低落的形象,已經讓許多人對這位體壇英雄大失所望。

很多傑出運動選手之所以有輝煌的成績,是搭配著無數次的練習和自律嚴格的私生活,才能在場上嶄露頭角。然而名利雙收的成果,彷彿就像遭到美化般的毒藥,服用後累積的副作用,才正慢慢展現於生活中。

王者歸來
大麻事件後,菲爾普斯在接受採訪時,暗示自己可能不會再去參加下一屆奧運會,但是教練鼓勵他再參加一次試試看。禁賽期滿後,菲爾普斯還是參加了二○○九年羅馬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四×一 ○○公尺自由泳接力決賽,美國隊以三分○九秒二一的成績打破世錦賽紀錄,同時摘得金牌,讓他獲得該屆世錦賽個人首枚金牌。至於決賽,菲爾普斯更打破外界的所有質疑,在最後二十五公尺的恐怖衝刺,堪稱經典畫面,以四十九秒八二獲得一○○公尺蝶式冠軍,更打破世界紀錄,而他的最大挑戰者查維奇則以四十九秒九五獲得第二。

在北京奧運時,菲爾普斯曾在一○○公尺蝶泳這個項目上遭到質疑,因為在那場比賽中,從觸壁的剎那來看,似乎查維奇應該才是勝利者(他先以單手觸壁),後來國際聯泳雖澄清必須以雙手觸壁,但這場競賽仍引發了不少爭議。

Michael Phelps菲爾普斯在北京奧運 ©firstpost.com

這次菲爾普斯不但收回了自己的世界紀錄, 還用擊敗查維奇的方式,讓這一次的逆轉毫無爭議。菲爾普斯用令人驚訝的衝刺能力再次向世人證明:「王者歸來了!」連在現場的賽評也不禁驚呼:「我簡直不敢相信他辦到了,麥可.菲爾普斯辦到了,首次把成績推進到五十秒以下,四十九秒八二,麥可.菲爾普斯震撼了整場比賽,這實在太不可思議。」

就在外界還沉浸在菲爾普斯打破世界紀錄的驚訝時,沒過幾天他又登上社會版面了,在還沒瞭解狀況前,許多人以為他又闖禍。原來,在八月十三日晚上,在巴爾的摩市中心的十字路口,一位女性駕駛違規闖紅燈,與菲爾普斯駕駛的汽車相撞。當時,菲爾普斯雖自感並沒受傷,但當他之後出現在NBA巨星歐尼爾主演的電視影集《歐尼爾真人挑戰秀》(Shaq Vs.)時,卻穿著步行保護靴,他表示儘管腳踝受了傷,但已經下水開始訓練了。

即使外界報導議論紛紛,菲爾普斯更不時被批評為情緒低落、身材變形,但時間來到二○一一年上海游泳世錦賽,菲爾普斯收穫四金,世錦賽總金牌數達到二十六枚,依然領先群雄。毫無疑問地,他又重新朝多金王」的路上前進。即使如此,這幾年菲爾普斯的狀態一直搖擺不定,而且在近年參加的大型賽事中,似乎缺少了一些鬥志。世錦賽後,菲爾普斯首次對外界宣稱,倫敦奧運會之後他將正式告別泳池。

爭議不斷的倫敦奧運

如同菲爾普斯爭議不斷的報導,倫敦奧運在短短十七天的賽程中,除了各國選手精彩的表現之外,也出現了許多爭議事件。其中,最大爭議莫過於女子羽球雙打,八名選手因放水而被判失格,還有南韓擊劍選手申雅嵐,因計時器故障奪牌夢碎。至於在游泳競賽上, 中國大陸十六歲女子選手葉詩文, 在女子四○○公尺混合式拿下金牌,以四分二十八秒四三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速度比男人還快,因而引發「服用禁藥」質疑。種種爭議事件,讓二○一二年倫敦奧運蒙上一層陰影。

在正式比賽之前,關於倫敦奧運游泳館與建築師的爭議也不斷,耗資五○○萬英鎊的水上活動中心(Aquatics Centre),由世界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負責建造,設計靈感源自「流動的水」,外觀上一體成型,最大特色在於波浪形的屋頂。結構上由雙曲線拱結構自地面延伸兩側,鋼製屋頂則分割出兩道曲面設計,對映天花板底下的泳池及深水跳水池,相映成趣,打造出約可容納一萬五千人的機動性看臺。在奧運項目中,游泳、水上芭蕾、潛水等水上進行項目都在此舉行。

倫敦奧運時菲爾普斯曾說:「北京奧運時我想征服一切,但現在我只想享受比賽。」在這一屆奧運,或許是因為他太享受比賽,當菲爾普斯獲得倫敦奧運四×二 ○○公尺自由式接力的首面金牌時,他已經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獲得最多獎牌數的運動員。在菲爾普斯的最後一場比賽,媒體評論表示這場比賽比較像加冕典禮,而不是比賽,因為他在男子四○○公尺混合式接力替美國拿下奧運金牌,就像為奧運畫下完美句點。

這位獲得奧運最多獎牌的選手負責蝶式, 與仰式格雷沃斯(MattGrevers)、蛙式韓森(Brendan Hansen) 及自由式艾德里安(NathanAdrian)聯手,美國隊雖然在第一棒仰式領先,但第二棒蛙式落後日本的北島康介,而菲爾普斯扮演關鍵英雄,幫助美國後來居上,當他交棒給艾德里安時,美國隊重回領先地位。比賽結束後,菲爾普斯擁抱隊友,笑著向觀眾揮手致意,母親也在看臺上喜極而泣。

Matt Grevers、Brendan Hansen、michael phelps、NathanAdrian在2012倫敦奧運 ©nathan-adrian-online.com

當所有比賽結束後,國際泳聯特別為菲爾普斯頒發奧運特別獎,上面印有「給菲爾普斯,史上最偉大奧運選手」,獎盃的形狀就是菲爾普斯蝶泳時的造型,藉此紀念他的偉大成就,以及為游泳運動作出的貢獻。有粉絲抱怨紀念獎盃不應該是銀色的,因為最偉大的選手值得用金色紀念,不過這個喜擁奧運史上最多金牌頭銜的飛魚,似乎一點兒都不缺金。

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甚至嘲笑菲爾普斯的情況下,菲爾普斯在水上活動中心一共拿下四金二銀共六枚獎牌, 加上雅典的六金二銅、北京的八金, 菲爾普斯在奧運會上拿到了十八金二銀二銅, 總計二十二枚獎牌。二十二枚獎牌的成績,超越前蘇聯體操名將拉瑞薩.拉特妮娜在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會創造的十八枚獎牌的紀錄,繼而成為奧運會歷史上金牌和獎牌都最多的運動員。

儘管斬獲四金二銀,菲爾普斯在這屆奧運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既是「神話」的締造者,但同時也是悲情的男主角,他拿到的四枚金牌雖然體面,但只有一○○公尺蝶泳和二○○公尺個人混合泳兩項是個人項目,其他都是團體項目。並且在他最看重的二○○公尺蝶泳決賽中,錯失了金牌。同一天裡,左手是世界紀錄,右手卻是令人失望的銀牌,讓人不禁感嘆,這條曾被稱為外星人的飛魚,難道已經變成普通的地球人了?相較於北京奧運八金中的五金為個人項目,成績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體育評論家也分析,或許他就此結束泳壇生涯是個聰明的選擇。

不少輿論認為,私生活不檢點是菲爾普斯無法在倫敦續寫輝煌的最大原因。對此,飛魚顯然對於外界的聲音不予理睬,關於引退的決定也很淡定。他對外談起對退休後的憧憬:「我已經做到了所有想做的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想取得的成績中,鮑伯和我已經成功做到了每一件事。如果你們想問我接下來的生涯規劃,我想我現在要開始做其他的事了。」

再度跌落深淵

結束倫敦奧運會之後,菲爾普斯終於可以過上自己嚮往已久的生活,他告別水上運動,將興趣轉向高爾夫球,而他的新教練正是伍茲前教練漢克.哈尼(Hank Haney)。除此之外,他也致力於經營菲爾普斯基金會(Michael Phelps Foundation),培育兒童學習游泳。正當外界期待泳壇霸主終於可以走向正常之路時,或許是因為告別泳壇後生活再度失去重心,他又開始沉迷於酒精,還把精力轉移到賭場上,在賭城拉斯維加斯凱撒宮賭場玩撲克。

二○一四年飛魚正式宣布復出,將目標放在二○一六年里約奧運會。但在同年九月,他卻又因酒駕超速被捕。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菲爾普斯當時時速高達每小時八十四英里,酒精濃度亦超標。事發後,美國泳協對他處以六個月的禁賽,菲爾普斯在社群軟體上發表道歉聲明,除了坦承酒駕、超速等罪行,也強調他瞭解事情嚴重性,並為自己行為鄭重道歉。最後法院判處菲爾普斯一年監禁,緩刑十八個月,在緩刑期間,菲爾普斯必須禁酒並持續接受戒酒治療。

酒駕事件再度對菲爾普斯的形象造成重大影響,輿論中充斥著對他的批判和質疑,畢竟好事的媒體從來不會放過落難的英雄。菲爾普斯的生活彷彿一輛失速的列車,成長過程中未能解開的家庭、戀愛等問題,將飛魚再度拖入黑暗的深淵。從時間點上來看,不難發現他每次酗酒、吸大麻,都是大賽過後或戀愛不順利之際。兩年後,菲爾普斯在接受美國運動頻道ESPN專訪時回憶當年:「我好像一顆隨時要引爆的不定時炸彈,失去了自尊與自我價值,有時候覺得渾身不自在,感覺很不好,一度迷失方向。」除此之外,他更多次坦言自己當時的絕望,並表示那是他一生中最低潮的時候,當時甚至自責地認為:「我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我會更好,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蛻變再出發

人生陷入自我認同焦慮的飛魚,一次又一次的放縱行為,導致這位泳壇巨星幾乎自毀前程,但菲爾普斯最終還是走過來了,他的真實生活彷彿一部高潮迭起的電影,如此劇情或許也只有菲爾普斯才寫得出來。黑暗絕望的歲月裡,親朋好友的默默守護,讓他從自殺邊緣走向涅槃重生。在雲端與深淵走過一遭的他,故事真正精采之處,並不在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從失敗中站起。

菲爾普斯與教練Hank Haney ©golfchannel.com

父子和好

變得愈來愈孤僻,也不願和任何人交流的菲爾普斯,心中有不少掙扎。在家人的與朋友鼓勵下,他前往亞歷桑納的心理創傷和戒癮治療中心尋求協助。在那邊他收到巴爾的摩老鄉、美式足球聯盟明星球員路易斯(Ray Lewis)送來的一本書,是瑞克.華倫(Rick Warren)所寫的《標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

這本書成了菲爾普斯命運的轉折點,當他讀到書上標題「我究竟為何而活?」深藏於心底的問題也因此找到解決出口。和菲爾普斯的成長經歷相似,路易斯也是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也曾經歷過一段低落的歲月。這本書開始扭轉菲爾普斯的思想,使他相信有一股比自己更偉大的力量,自己存在於這個星球是有目的的。讀完此書後,他決定正視心中一直迴避的父親問題。

成長於單親家庭,母親的艱辛持家與對菲爾普斯的支持,是他的萬幸,然而在父愛上得不到滿足,也一直是菲爾普斯痛苦與不幸的來源。有一次,勒戒中心的療程希望患者邀請家人前來參與治療,菲爾普斯下定決心邀請他多年未見的父親。儘管對父親是否參加並沒有抱持太大的希望,但是當一個陌生卻又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他面前時,菲爾普斯非常驚訝。沒想到父親真的出席了,而且微笑地對他說:「你是我兒子,你邀請我,我怎麼可能不來?」

多年來形同陌路,陌生又疏離的父子關係,在父親的探訪與一次次的接觸後,填補了他們之間的情感失落。過去不再不堪回首,和解後的父子關係逐漸變好,此後也持續保持聯繫,成為菲爾普斯背後重要的支持力量。

背後另一位重要的女人

菲爾普斯的重生,除了來自與父親的和解之外,背後的另一位女人妮可強森,也是他人生的一盞明燈,讓他重燃生活熱情。一直以來缺乏父愛的他,因為妮可強森,讓他的人生多了一個更重要的身分─父親。儘管生活宛如電影劇情,但菲爾普斯畢竟也是凡人,鮮活的生活需要有人在旁支持。套句俗話:「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女人。」這句話放在菲爾普斯身上同樣適用。若說菲爾普斯最重要的女人是他的媽媽黛比,那麼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則非妮可強森莫屬。

正如情侶間常見的戲碼, 菲爾普斯和妮可也分分合合。他們在二○○七年相識, 妮可後來選上二○ 一○ 年的加州小姐。兩人曾在二○一一年分手,期間菲爾普斯歷經酒駕、大麻風波,一度陷入低潮,二○一四年與妮可的復合,成為他重振的關鍵支柱,讓他的人生從谷底再次崛起。

二○一五年菲爾普斯與妮可訂婚,這段崎嶇波折但終究修成正果的愛情故事,也再度扭轉了他的人生。菲爾普斯決定再度回到泳池,準備參加二○一六年的里約奧運,兩人商量里約奧運後就結婚。伴隨著各種破碎關係的修復,菲爾普斯重回泳壇,二○一六年五月五日,他們迎來兒子布默.菲爾普斯(Boomer Phelps)的誕生。在臉書上,菲爾普斯用一連串驚嘆號來表達自己難以掩飾的激動:「歡迎布默來到這個世界!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棒的感受!」
 

菲爾普斯與他的妻子和小孩 ©celebritybabies.people.com

布默的誕生無疑為正在備戰奧運的菲爾普斯,提供一個奮鬥不懈的理由。此時的菲爾普斯已不再是年少輕狂的明星,而是一位父親,更加懂得踏實地走在奧運逐夢之路。畢竟有什麼比得上想讓自己的愛人、孩子見證光榮,更能激勵人心?

責任編輯/瀅瀅

書籍資訊
◎文摘自好的文化出版, 好的文化編輯部著作《強韌力:看史上最多金牌保持人,如何以強大心理韌性超越自我?》一書。

人稱「飛魚」的菲爾普斯,是完美的游泳機器,也是奧運史上最多金牌的紀錄保持者。23面金牌的背後不是神話,除了有證明自己「做得到」的初心,還有能「做到最好」的信念。

  •一個連安靜一分鐘都有問題的過動兒,居然能在水中學會專注?
  •怎樣超乎常人的忍耐極限,竟讓嚴苛教練以「累倒他」作為目標?
  •面對激烈競爭、群雄廝殺,他如何承受高壓甚至還刷新紀錄?
  •曾迷失自我、陷入大麻風波,他為何能谷底反彈、重返榮耀?

  一切都因強大的心理韌性。

  強韌力──培養他無法撼動的信念、激發他不可限量的潛力、造就他沒有極限的突破。

  “不管是訓練或比賽,我都會製造一些障礙。壓力愈大,他表現愈好;期望愈高,他就愈放鬆,這就是菲爾普斯厲害的地方。”──魔鬼教練鮑曼

  沒有人是天生贏家,但人人可打造贏家才有的心理特質?學會5件事,就能像飛魚一樣「關關難過關關過」!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2019-07-18
訓練動作觀念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在水中移動時,水阻比陸地上的風阻大了八百多倍!所以對習慣只靠雙腳支撐行進的人來說,很難適應水中的力學和移動方式,演變成「陸上一條龍,水上一條蟲」。其實只要多花時間在水裡練習,讓身體與大腦習慣水中世界的移動規則,透過減少阻力,就能讓你游得輕鬆。以下是耐力運動作家暨教練徐國峰在新著《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中提出的減少水阻姿勢,跳進泳池試試吧!

水阻比風阻大八百倍! 用這些技巧減少水阻輕鬆游泳

從指尖至腳尖維持水平的身體線

人體在水中本來就有浮力,但身體各部位的浮力大小卻不同。因為肺與胃囊中空,而腿部的肌肉量較多,造成上半身密度比下半身小,再加上換氣時口鼻必須浮出水面,所以很容易因為蹺蹺板的桿杆原理使腿部下沉,變成「/」型的身體位置,因而形成較大的橫斷面積。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紅線和水平線的夾角愈大,身體在水中前進時形成的阻力也愈大;身體愈接近水平,紅圈的面積愈小,水阻與體能消耗也會跟著下降。

紅線愈接近水平,左圖的紅圈面積愈小,在水中前進時的阻力與能量消耗也跟著愈小

如何使身體接近水平?

有些人無法打平是因為身體的「排列不良」或是「活動度」與「肌力」不足,這必須另外透過一些矯正與力量訓練才能改正。

「排列不良」的常見案例是駝背與圓肩,當胸口縮進去、背拱起來時,雙腿就很容易下沉,而且會使換氣變困難,必須抬得更高才換得了氣;為了抬更高,腿部會在換氣時變得更沉,阻力也變得更大。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優先的並不是去學技術,因為此時不管學什麼動作都會做不好,不管教練喊得再大聲、更多遍,下肢也一樣浮不起來,換氣時一定會沉下去。對他們來說,最優先的訓練不是水中的技術,而是透過胸椎關節與肩關節的活動度訓練及適度的力量訓練,來優化排列姿勢。當身體各部的排列(體態)改善後,不用刻意努力,下肢也會自然浮起。

「活動度不足」的主要部位是肩關節,當肩關節太緊繃,提臂時勢必會大幅度轉動整個軀幹(菁英選手提臂時軀幹也會轉動,但幅度較小),不只使得雙腿下沉,也會因旋轉過度而形成剪刀腳。如果確定肩關節的活動度不足,就必須在訓練課表中特別針對活動度做訓練,因為活動度到位了,划手與提臂的過程才可能保持穩定;換句話說,活動度是穩定度的前提條件。

「肌力不足」的主要問題會發生在泳者的後側,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便無法在長距離的游泳中抬起腿部。你可以試著趴在地上,雙腿打直向上抬起到大腿略微離開地面,用你的手去摸你的下背、臀部與後大腿,你會發現都處於收緊的狀態。 自由式的每一次打水,除了向下壓水要有力量之外,泳者也要有力氣快速把整條腿一起抬起來。我發現不少自由泳的初學者只會用小腿打水並非全是技術上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力量不足,所以只能抬起小腿,而無法抬起整隻腿。

當泳者向下打水後無法立即把整條腿抬起來,下肢就會沉在水中,變成「/」型的身體位置。那要如何改善呢?若泳者是因為力量不足造成身體的姿勢不良,此時無論教練喊得再賣力「腳抬起來」「打水快一點」「上半身下壓」……都沒有用,必須運用力量訓練才能改善。

除了透過上述針對性的訓練改善泳者在水中的姿勢之外,還有三點跟身體素質較無關係的小技巧,可以直接從「技術」端來修正,分別是「減少打水幅度」、「頭藏起來」與「手往前伸」。

減少打水幅度

前面提到,當身體後側力量不足時,腿部會容易下沉。因為力量無法在短期內改進,要使下肢快速接近水平的方法是提醒自己打水小力一點,不要打得太深。當你用力打水時,肌肉會變得緊繃,所以比較容易下沉;而且每次腳掌下壓愈深,就要花更多力氣抬起腳掌,所以對於力量不足的人來說,打水愈用力,下半身只會愈來愈沉。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只要我要求學員減少打水的幅度,他們的下半身立刻就會更靠近水面,身體線自然變平。

大幅度打水,容易使身體失去平衡,重心後移(左);小幅度打水比較容易使身體保持水平

藏起頭部

大部分的初學者下半身過沉的另一主因是換氣時頭抬得太高;許多熟練換氣技巧的人,在沒換氣時也會不自覺地抬頭游泳(很多人是在潛意識裡害怕嗆水,所以抬頭游準備換氣),這種抬頭的泳姿不只會增加水阻的橫斷面積,也會造成重心後移。重心後移不但會使雙腳下沉,也會降低抓水的水感與推進力。為了減少「首」當其衝的水阻與增加水感,應該盡量把頭藏在水裡。簡單來說就是「低頭」,最理想的情況是後腦勺、後頸與背脊能形成一直線。換氣時也一樣,應盡量減少頭部露出水面。

抬頭時會形成多餘的水阻橫斷面積,通常胸椎或肩關節的活動度不夠時,都會變成抬頭換氣(左);換氣是透過轉肩的動作順勢完成的,無須刻意抬頭

手往前伸

手臂除了推進也能減少水阻,因為手臂可以變成身體的延長線。只要手臂在交替划水的過程中,能有相對較長的時間保持在頭前,身體的蹺蹺板就會比較穩定地維持在水平狀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教練都會建議「前交叉」的游泳。所謂的前交叉,是當一隻手尚未划到額頭前方時,另一隻手就入水了,如此一來,雙手就會輪流保持在額頭前方,這使身體蹺蹺板的重量一直維持在前方,自然就能維持水平。相對來說,如果初學者採用「後交叉」的游法,身體的重心會向後轉移,當你打水力道不足以撐起腿部下沉傾向時,上半身就會翹起來。

對初學者來說,只要能讓上半身的部位(主要是頭部與手臂)不要離開水面太多,划手週期中保持至少一隻手掌在頭部前方,身體的重心就會靠前,蹺蹺板的另一邊(雙腿)也會比較接近水面了。但要注意:手掌一入水就要保持與肩同高與略低於手肘的位置;如果手掌比肩膀高,重量一樣會轉移到下半身,身體又會從上半身往上蹺起了。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我在教學時若碰到下半身很沉的人,會請他在手掌入水後略微向下壓水,指向4點鐘的方向,如此一來,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雖然手掌指向4點鐘會形成多餘的水阻,但因為下半身的橫斷面積比較大,對雙腿過沉的人來說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

最理想的腳尖與手指方向分別是9點與3點鐘,但對下半身很沉的人來說,手掌可指向4點鐘方向,如此下半身就比較靠近水面了

書籍資訊

◎ 以上文章摘自臉譜出版,徐國峰著作《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從動作原理、技術練習到訓練課表,教你如何降低水阻、建立水感、增加推進力,游得輕鬆又快速》一書。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本結合技術理論+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法+泳力表
與個人化泳速區間+自主訓練課表的自由式科學化訓練專書

● 專門寫給已會游泳且熱中訓練,想游得更好更快的泳者及三鐵愛好者。
● 本書結合理論與訓練法,通透每個動作背後的原理,讓訓練更有邏輯、更加聚焦,練就優美的泳技。
● 透過FINA泳分與歷年來世界紀錄的研究,創建泳力表及個人化泳速區間,檢測實力展開最適合自己的自主訓練。
● 設計400公尺自由式訓練課表,拍攝128支由專業選手與教練示範的水感與專項力量訓練影片,藉由線上線下完整學習。

 ◎ 更多臉譜出版《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受魚雷感召奮「泳」Paltrinieri破紀錄摘金

2017-08-23
賽事新聞游泳台北世大運水上運動話題

臺北世大運,讓臺北看見世界!

2016里約奧運1500公尺自由式金牌義大利Gregorio Paltrinieri,22日在國立體大上演個人秀,他以將近10秒的優勢,擊敗烏克蘭Mykhailo Romanchuk等泳將,愜意封王,也刷新大會紀錄。

除了奧運金牌,Paltrinieri也是短池1500自的世界紀錄保持人,他在2015年歐錦賽游出14分8秒06,22日繳出14分47秒75,比世大運紀錄快了將近4秒。

受魚雷感召奮「泳」 Paltrinieri破紀錄摘金

「這是我今年最後一戰,我只想放輕鬆,跟朋友一起在決賽較勁。」Paltrinieri說:「比起歐洲的比賽或奧運,世大運是另一種挑戰,但我很放鬆,把這次當旅遊,我很高興來臺灣。」

Paltrinieri自小受到父親薰陶,12歲前就接受專業訓練,身高191公分的他擁有傲人身材,儘管他曾夢想成為NBA球星,但2000年雪梨奧運見到澳洲「魚雷」Ian Thorpe的5金傳奇,就決定專心發展游泳,也證明老爸眼光。

「我很享受比賽,我也很喜歡獲勝的感覺。」Paltrinieri笑說,「我不覺得有破什麼紀錄,我就是努力游,努力領先其他人,這樣而已。」

「之前的世界盃我也表現不錯,讓我更期待東京奧運,我還想證明,我還能更好。」Paltrinieri說。

銀牌方面,Romanchuk以14分57秒51收獲本屆個人第2面獎牌,匈牙利Gyurta Gergely則以15分1秒11奪銅。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跑步訓練
  • 核心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增肌
  • 瘦身
  • 運動生理
  • 徒手訓練
  • 觀念
  • 飲食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