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備戰2020東京奧運 國訓中心宿舍新建工程動土
1
備戰2020東京奧運 國訓中心宿舍新建工程動土
2
2023愛心獎歡迎團體參選 獎金18萬美元
3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備戰2020東京奧運 國訓中心宿舍新建工程動土

2017-07-31
話題 綜合 新聞 奧運

風雨生信心!儘管高雄市今(31)日為了嚴防大雨成災,宣布停止上班上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上午11時舉行的「宿舍、器材及監控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仍不畏風雨,在教育部次長、同時也是國訓中心蔡清華董事長主持下,如期舉行也順利完成。

動土典禮邀請各界貴賓親臨觀禮,包括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國訓中心陳全壽董事、劉嘉松常務監事、紀政監事、立法委員林岱樺、許智傑、管碧玲,以及高雄市政府林英斌副秘書長、高雄市政府體育處周明鎮處長、中華民國撞球協會李正邦副會長、高雄市體育會朱文慶理事長等人,都共同見證我國競技運動人才培育的新里程碑。

蔡董事長首先以「風雨故人來」,歡迎眾家貴賓的蒞臨,並指出,能夠順利在風雨中舉行動土典禮,象徵工程的順利,也象徵國家運動員參加亞奧運,都能拿到最好的成績。

國訓中心宿舍新建工程,出席貴賓在動土典禮順利結束後合影。 國訓中心/提供

新建工程含宿舍、餐廳 飯店式管理更優質

蔡董事長表示,國訓中心已有40多年歷史,許多建物都已老舊、不敷使用;這次二期工程的「宿舍、器材及監控中心新建工程」,就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改善教練和選手的居住品質,提供教練、選手更優質的生活空間。

蔡董事長指出,這次工程預計將拆除部分舊有營舍,興建一棟地上8層、地下2層的宿舍、器材及監控中心,以及地上3層的餐廳;全部工程預計於108年底完工,讓教練、選手們有最新穎的住宿、用餐空間,迎接2020東京奧運。

蔡董事長表示,宿舍將提供單人房及雙人房等房型,包括男生宿舍125間、女生宿舍125間、教練宿舍145間,讓500位選手、100位教練及45位外籍教練同時進駐;而宿舍地下室也將設置停車場,將可停放385輛汽車及306輛機車。

至於餐廳方面,除了空間全面改善,第一要務,就是要符合食品安全管理系統HACCP的認證;屆時,1樓將提供一般選手308人同時用餐,2樓則提供菁英選手228人同時用餐,3樓則規劃為選手休閒娛樂空間,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用餐與休閒空間。

蔡董事長期待這些工程,都能達到「省能源、省資源、低汙染」的綠建築標準;他也強調,這些住宿和餐廳等空間,都將採取飯店式管理,以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照顧國家運動員。

蔡清華董事長親臨主持國訓中心宿舍的動土典禮 國訓中心/提供

聯鋼營造得標 總工程金額13.7億餘元

本次工程是由王正源建築師事務所/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規劃設計,專案管理單位是台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楊瑞禎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營造廠商則是聯鋼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得標金額是新臺幣13億7,388萬元。

除了新建工程之外,國訓中心舊有行政大樓、教學大樓及第二宿舍(含餐廳),也將進行補照工程,重新規劃空間為運動科學、行政教學與運動醫學空間,引進最先進的運動科學資源,協助運動員更有效率地訓練,屆時國訓中心的軟、硬體設備,都將有一番全新風貌。

貴賓們拿起金鏟親手完成動土儀式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3愛心獎歡迎團體參選 獎金18萬美元

2023-04-13
綜合新聞話題

本獎是當今融合華人世界的公益慈善獎項。2006年由林添茂主席創辦,甄選範圍延伸至全球華人、法人慈善/公益團體,每屆6-8名,17年來共選出海內外106位實至名歸的得獎者。本屆甄選範圍首次由個人遍及法人團體,逐步實現愛心無分國界、種族、宗教的目標;第18屆‧2023的8名得獎者(含團體)獎金提升至美金18萬元,全額用於參選地區公益慈善專案讓更多弱勢族群受惠。

本獎創立10年後,首次有中國內地暨臺灣、香港地區得獎者同台領獎。

本獎成立以來,全球得獎者共106名,歷屆部分名單如下:

1.台 灣

證嚴法師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星雲大師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王建煊 (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

張淑芬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林志玲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

王文淵 (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高秉涵 (抱逾百老兵骨灰壇回鄉律師)

陳樹菊 (《富比士》雜誌選為亞洲慈善英雄)

2. 香 港

陳守仁 (陳守仁基金會)

田家炳 (田家炳基金會)

陳 葒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

陳兆焯 (正生書院)

杜 聰 (智行基金會)

林順潮 (光明行動護眼基金、亮睛工程)

蔣麗萍 (愛基金)

康 典 (香港桂馨基金會、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莊陳有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

疫情前6位得獎者同台拍合照。

2.內 地

閻明光 (上海閻寶航社會公益基金會)

馬蔚華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牛根生 (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

王振耀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劉海鷹 (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

曹德旺 (河仁慈善基金會)

陳一丹 (一丹獎基金會)

周秉德 (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

4.海外華人

卓順發 (新加坡善濟醫社)

潘南弘 (澳洲華人服務社)

鮑潘曉黛 (美國幫幫忙基金會)

歷屆頒獎典禮的亮燈儀式皆別具特色。

本獎自第12屆‧2017至今,頒獎典禮續由鳳凰衛視協辦及製播,典禮的錄影實況亦於鳳凰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香港台、鳳凰網、鳳凰秀等全球播出。

本獎於中國內地暨香港、台灣、全球重要華人地區、網站、臉書、微信、微博、YouTube、Instagram、Line等線上/線下推廣歷屆得獎者,並於3月底開始啟動提名訊息,向全球華人甄選本屆(18屆)愛心楷模(本屆起含法人團體)。

終選會歷屆/本屆主席

藍鴻震、梁愛詩、李焯芬(本屆)

本獎頒獎典禮歷屆部分主禮/頒獎嘉賓/提名者

1. 台 灣

前總統馬英九、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前統一集團董事長/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林蒼生、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王建煊、台塑企業集團總裁/王詹樣基金會董事長王文淵、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副董事長/三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中和、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董事蔡堆、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黃輝珍及副董事長李伸一等。

2.香 港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林鄭月娥、前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前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林廣兆、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聯泰集團行政總裁陳亨利、陳趙滿菊伉儷、前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等。

兩岸三地主禮嘉賓主持亮燈啟動儀式。

3.內 地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四川省玉階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朱新華、《中國新聞週刊》社長/《中國慈善家》雜誌社社長/中新凱悅傳媒集團董事長呂振亞、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劉海鷹、東西方慈善論壇執行總裁兼CEO王慶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台灣事務部前部長唐怡源等。

現凡居住中國內地暨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並持有當地永久居民身份證,全球華裔(華人/華僑等),不分宗教、性別、職業、年齡,以及上述地區之法人慈善/公益團體,其愛心善舉符合獎勵標準,均可被提名參選。參選者如參選期間離世,即喪失資格。

獎 勵 標 准

2023 CompassionAward

(1) 公益創新,慈善文明先行者。

(2) 愛心企業,心繫社會領導者。

(3) 宗教領袖,慈悲度苦濟難者。

(4) 默默行善,匡正社會風氣者。

(5) 濟困扶危,救助老弱無依者。

本屆相關提名/作業將由即日起在海內外全面啟動,提名可經由網上系統、電郵及郵寄等方式遞交申請;頒獎典禮將於12月中旬舉辦,續由鳳凰衛視、東西方慈善論壇、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等協辦。

本獎提名詳情敬請瀏覽官方網站

線上提名系統連結

提名日期:

即日至2023年4月28日(五)止

獎勵名額及獎項:

8名 ( 含全球華裔及法人慈善/公益團體 ) 每名獎金美金18萬元、獎座及獎狀。

終選委員會 / 基金會主席:

李焯芬 / 王茂林

榮譽捐助:

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吳俊傑慈善公益基金會、吳修齊文教公益基金會、張炳煌、陳趙滿菊、王茂林、林俊杰、林耀明、劉李麗珉、李嘉音、劉永強、張伯煌、陳睿茂、蕭麗琴、李偉庭、羅台秦、羊福雄、賴李承美、定正倫、吳肖梅、鍾清宇、方劉小梅、翟普、饒亮賢、蘇永安、魏霜馨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2018-09-25
活動滑雪新聞話題綜合

入冬滑雪旺季將至,現在台北市區也能體驗滑雪快感!全包式滑雪假期品牌Club Med打造「快閃滑雪體驗車」,車內包含滑雪模擬機、滑雪吊椅、限定雪吧,並安排專業教練現場指導,9月29-30日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10月6-7日在微風信義前廣場分批登場,開放民眾現場參與,就算是不會滑雪的初「雪」者,也能在台北街頭享受滑雪樂趣。

台北街頭也能滑雪! 9月底起滑雪體驗車快閃華山、微風信義

體驗滑雪   拍照打卡抽五天四夜北海道行程

Club Med為了宣傳10月底前推出的早鳥優惠(購買指定度假村與指定出發日滑雪行程,每人最低NT$37,000有找),打造超新奇的「快閃滑雪體驗車」,於9月29-30日下午12:00-19:00在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忠孝三角、10月6-7日下午13:00-20:00在微風信義前廣場。參加民眾不僅能在教練帶領下體驗滑雪,拍照#ClubMed上傳分享即可兌換「yolé 玫關係,是愛情啊」雪糕,還有機會抽「Sahoro北海道五天四夜雙人食宿行程」。

滑雪體驗車將於華山文創產業園區、微風信義前廣場陸續登場

法國玩家法比歐現身體驗  建議初「雪」者從日韓玩起

今(25日)宣傳記者會中,主辦單位邀請熱愛滑雪的法國帥哥法比歐到場,除了試玩滑雪體驗車,更現場分享自己的滑雪經驗。法比歐表示,他在南法近加勒比海邊長大,南法有許多滑雪場,他12歲後每一個冬天都會跟家人一起滑雪,至今已去過全球12座滑雪場。
 
身為滑雪老鳥,法比歐建議還沒嘗試過的初「雪」者,可從日、韓等附近國家的滑雪場試起,等技術較成熟再去挑戰歐洲滑雪場。他也提及,沒經驗的新手不用擔心程度落差,因為現在滑雪場裡的教練和雪道都有分級,所以即便一起去的親朋好友程度不一,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

滑雪老鳥法比歐試玩滑雪體驗車

調查:亞太滑雪旅客3年成長3倍

每年冬天,台灣的滑雪客越來越多,其實這是亞太區共同趨勢。Club Med日前針對亞太地區11個國家5,500名旅客進行「亞太區旅客滑雪意向調查」,數據顯示,亞太區滑雪人次快速成長,過去3年超過2.38億旅客人次前往全球滑雪假期,其中過去12個月內的旅客就佔1.38億人次。究其組成,幾乎不會降雪的國家如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對滑雪假期需求明顯增加,台灣滑雪旅客近三年前往Club Med的人次更是成長3倍。
 
分析年齡,亞太滑雪旅客平均年紀落在38歲,台灣37歲相去不遠。以性別區分,歐美傳統滑雪假期多數由男性主導,且以滑雪運動為主;但調查顯示,亞太的女性滑雪旅客已超過5成,呈現以女性為主導趨勢。同一調查另顯示,亞太地區滑雪客最愛的TOP 4滑雪國家為:日本、韓國、瑞士、中國。

經典單板滑雪運動

資料來源/Club Med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