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日本競走新星助陣 奪下田徑雙金
1
日本競走新星助陣 奪下田徑雙金
2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秋季號 開始報名
3
跑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競走新星助陣 奪下田徑雙金

2017-08-26
話題 跑步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日本競走新星、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進終點前從容不迫、微笑振臂,他以1小時27分30秒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20公里競走金牌,加上隊友相挺、收下競走團體金牌,一口氣為日本隊在田徑項目奪下雙金。

「能獲勝真的很意外,因為一來臺灣的天氣,太陽很大、很熱,另一方面,同場有許多出色的好手、實力堅強,但很可能因為他們有人剛參加完世錦賽,所以影響到狀況,我才有機會獲勝,相當幸運。」21歲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由於年輕、成績出色,被列為主要栽培選手。

日本競走新星助陣 奪下田徑雙金

日本男子競走這次推派山西利和、野田明宏(Tomohiro Noda)跟及川文隆(Oikawa Fumitaka)出賽,三人合作無間,開賽就卡住領先位置、配速保持在1公里4分30秒內。終點前5公里處,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獨走,順勢拉開差距。

他很感謝隊友幫忙,比賽結束沒有先行離開,退在終點後方,迎接隊友歸來。及川文隆(Oikawa Fumitaka)搶下銅牌,野田明宏(Tomohiro Noda)則獲得第7名。日本順利獲得男子競走團體金牌,在田徑賽程第四天,基礎重點項目的金牌終於開張。

山西利和(Toshikazu Yamanishi)目前就讀京都大學物理工學系四年級,一臉書卷氣的他,原本打算畢業後,專心從事研究,高掛跑鞋,但現在成績越來越出色、名列前茅。他決定把握機會,鎖定2020年東京奧運,「我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成績可以提升到這種程度,接下來要進入實業團(社會隊),在企業贊助和支持下,繼續努力朝東京奧運邁進,以留下獎牌為目標。」

臺北世大運男子20公里競走,臺灣近來天氣炎熱,對選手來說是一大考驗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秋季號 開始報名

2017-09-04
訓練營跑步訓練活動跑步話題

跑步不僅只是運動、不止只是娛樂,跑步創造了人生色彩,同時也注入 一股活力泉源、宣洩了生活壓力、也紓解了工作煩憂。 跑步技術、競技能力、路跑賽事表現,不過是附屬的價值。生命的活力,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創造,自我價值的肯定、跑步實力的進階,全方位、多功能、各種面向、角度、深度、 空間的精彩人生,告訴自己:今天的我無極限。

本課程以及內容皆由火箭人黃崇華總教練親自操刀,擁有跑齡28年的他認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跑步不易完全無傷。」但我們所能的是用一顆熱情、真誠的心來面對每一次的挑戰,不必把每一次的比賽當作是「比賽」,永遠記得我跑步是為了什麼就好。

2017 ProAction Without Limits跑步訓練營總教練黃崇華

活動報名日期

活動時間:106年10月17日起~107年01月23日每週二晚上19:30~21:30
地點:圓山或中正紀念堂一帶,依課程公告為主
報名起迄時間:即日起~10月16日(一) 23:59止
活動限額:限額60名,額滿將立即截止(逾期未完成繳費手續者,系統將自動取消其報名資格。)

課程大綱

(一)跑步注意事項、動態熱身操示範教學、靜態收操示範教學
(二)跑步該如何呼吸? 呼吸的方式、方法與運用
(三)如何避免運動傷害?長跑選手常見運動傷害的種類與處理原則
(四)多元法特雷克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五)多元間歇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六)多元反覆跑訓練的方式、方法與編排原則
(七)多元交叉式訓練的練習與編排原則
(八)力學跑姿講解與示範、個別跑姿修正練習
(九)配速練習的關鍵、跑步節奏練習
(十)如何消除運動疲勞?提升恢復能力的方式與方法
(十一)如何編排擬定個人課表
(十二)實戰經典賽事經驗分享、如何規劃編排年度賽事
PS:教練團依當日天候狀況、學員出席狀況、運動能力等得以隨時調整課程課表

報名好禮

1. Without limits課程專屬運動機能T-Shirt
2.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水果能量棒
3.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巧克力堅果能量棒
4.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能量組合包-胺基酸能量棒
5. 義大利運動補給品牌ProAction專業補給500毫升水壺
6. Sport Wash旅行瓶
7. 白蘭氏雞精
8. 博克多竹炭馬拉松練習襪
9. 澳摩油隨身包
10. 高露潔全效牙膏
11. 每堂課皆提供『礦泉水+運動補給飲料』各一瓶
12. 每堂課皆提供水果一份

團報贈品:
團體報名滿2人(含)以上,即贈送The North Face滾輪二組,每一團體以贈送二組為限。

詳情請洽:報名網頁
延伸閱讀:Garmin我要變強跑步營:馬拉松實戰戰術分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跑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2016-11-07
書摘觀念跑步知識庫

健身是一段旅程而非目的地,也是一種同時改變身心狀態,將身體轉化成更健康、強壯且更有復原力的增量過程。選擇一種你能夠堅持下去的訓練菜單,讓你能讚揚而非怨懟自我生活的那一個,然後努力調適,根據身體回應來改變訓練內容和目標。

身是一段旅程而非目的地,也是一種同時改變身心狀態

跑者常犯的十大錯誤

沒有人想做錯誤的訓練,但是訓練時的失誤通常會阻礙健身目標,你大可避免它們發生。下列是跑者常犯的十種錯誤:

1. 太快開始:訓練時太急著開始,反而會改變訓練內容。你會訓練到錯誤的肌肉纖維、投入錯誤的體能系統,並在錯誤的神經肌上傳訊,此外這還會使訓練時間變短,或是放棄訓練。
 
2. 中庸地跑:某些跑者認為每次訓練時都要進步,非常拚命做輕鬆的跑步訓練,因此感到疲勞,再困難的跑步訓練也無法完成,最後只能進行中度訓練,不論是簡單的定距跑或加速跑都無法全面獲益。
 
3. 時速限制:跑者不能單靠里程,若什麼都不做只是長跑,那樣會使肌肉纖維快速萎縮、神經系統效率降低、肌肉量減少,並在比賽時增加酸中毒的可能。適當加速可以逆轉情勢,改善這些因子。
 
4. 恢復力差:跑步會損害肌肉纖維和結締組織,用盡儲存能量和荷爾蒙讓神經系統疲乏;恢復需要時間,年輕跑者在難度較高的訓練之間只需二至四天,但年紀較大的跑者可能需要兩倍時間才能恢復。
 
5. 怪獸式訓練:某些跑者認為多就是好,但是更長的里程就代表要重複更多次,速度得更快,結果通常是花費更多體力而非比賽成效的訓練,還可能導致受傷、生病和精疲力竭。一項怪獸訓練最多可能需要兩週時間來恢復。
 
6. 沒做調整:許多跑者會在開始一項訓練後拒絕改變,但其實有許多難以預料的變因,好比天氣、疲勞和過敏都會影響訓練。在訓練期間進行適當調整,可以讓你在不訓練過頭的情況下獲得訓練好處。
 
7. 自助餐跑步法:《跑者世界》的史考特.道格拉斯用這個詞來形容把訓練當成像吃自助餐一樣的跑者,他們會從數十種來源當中,選擇看來最棒的訓練內容,然後每一種都試一下。
 
8. 跑步基本主義:跑步基本主義者不管結果如何,多會堅守傳統的訓練課程。但實際上,你的身體、體態、經驗和年齡都會改變,第一年跑步時有用的東西,不見得第五年或第五十年還有效。
 
9. 受傷障礙:研究指出,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的跑者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受傷,許多跑者會忍受這項事實,拒絕調整成避免受傷且每週三至四天、一次十至十五分鐘的例行訓練,但不幸的是,逆轉受傷的訓練一般要花上個把月。
 
10. 健身目標:許多跑者會根據他們希望的體態來鍛鍊,而不是針對本來就有的體態做調整,這就好像是買了一輛保時捷的九一八Spyder 車款(八十四萬五千美金)後,認為自己很快就能變得富有一樣。挑戰自己當前的體態,不要忽視它。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彼特.馬吉爾、湯瑪斯.舒華茲、梅莉莎.布瑞兒著作《跑步的科學》一書。掌握關鍵數據,調校9大身體機能引爆動力鏈,讓你突破瓶頸,超越自己!

第一本跑者精準訓練指南,從短跑到超馬都適用的全方位體能計畫,以科學訓練提高跑步經濟性,打造超完美跑步體魄!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核心肌群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