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 三鐵巨星齊聚台東爭奪亞太區冠軍
1
2018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 三鐵巨星齊聚台東爭奪亞太區冠軍
2
LAVA|Xtrail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11/20開賽  騎車跑步探索墾丁野風景
LAVA|Xtrail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11/20開賽 騎車跑步探索墾丁野風景
3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 三鐵巨星齊聚台東爭奪亞太區冠軍

2018-03-02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賽事 新聞

繼澳洲墨爾本之後,2018 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2018 Challenge Family Asia Pacific The Championship)將由台灣台東接棒舉辦,賽事將於11月18日盛大登場。這是亞洲第一場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亞太地區八個國家、十場賽事好手雲集,預期吸引超過1,500名鐵人菁英選手完成113km(1.9km游泳,90km自行車和21.1km路跑)爭取台灣鐵人賽最高獎金10萬歐元和亞太冠軍頭銜。

2018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 三鐵巨星齊聚台東爭奪亞太區冠軍

繼澳洲墨爾本之後,2018 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2018 Challenge Family Asia Pacific The Championship)將由台灣台東接棒舉辦,賽事將於11月18日盛大登場。這是亞洲第一場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亞太地區八個國家、十場賽事好手雲集,預期吸引超過1,500名鐵人菁英選手完成113km(1.9km游泳,90km自行車和21.1km路跑)爭取台灣鐵人賽最高獎金10萬歐元和亞太冠軍頭銜。

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賽事分為職業組與分齡組,超過百位鐵人菁英職業組選手一同角逐六位前進世界錦標賽的資格,最激烈的較勁將在台東上演,競逐亞太總冠軍的榮譽。Challenge Family國際鐵人三項亞太錦標賽創下有史以來最多分齡組別之賽事,老、中、青三代鐵人一齊挑戰個人最佳成績。     2015年起,WayPoint鐵人工廠工頭羅威士(Jovi Lo)接下Challenge Taiwan國際鐵人三項賽事,至今(2018)已創下單場亞洲賽事最多人次(超過4,500人)參賽紀錄,賽事好評不斷。

亞太錦標賽-墨爾本站 冠軍Sam Appleton ©Challenge Family

Challenge Family CEO ZIBI對Challenge Taiwan讚譽有佳:「無法想像2018 Challenge Taiwan報名人數已經超過4,500人的比賽,無庸置疑的我希望,2018 Challenge Asia Pacific Championship一定要與Challenge Taiwan團隊合作並在台灣舉辦」     2018 Challenge Family Asia Pacific The Championship,台東縣政府與Challenge Taiwan團隊將以最高規格最高品質舉辦賽事,比賽除了高額獎金,屆時將匯聚世界鐵人巨星齊聚台灣台東,讓台灣鐵人運動發光發熱。 更多資訊可洽官方報名網址:http://bit.ly/2F4uLgA

責任編輯/妞妞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鐵人三項運動發展協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AVA|Xtrail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11/20開賽 騎車跑步探索墾丁野風景

2021-11-16
XTERRA賽事單車越野跑跑步話題

今年最受期待的越野運動嘉年華,本周末將在墾丁熱血登場!由 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與 XTERRA Taiwan 攜手打造的在地品牌賽事「LAVA|Xtrail 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於 2021 年 11 月 20-21 日正式開賽,將有超過 1200 名選手及眷屬來到墾丁。抱持對墾丁的情感認同與追求永續發展的理念,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與 XTERRA Taiwan 兩個團隊決定自深耕墾丁開始合作推廣賽事,未來並將拓展於台灣各地,放眼成為國際品牌賽事。

LAVA|Xtrail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11/20開賽  騎車跑步探索墾丁野風景
LAVA|Xtrail撒野墾丁越野嘉年華11/20開賽 騎車跑步探索墾丁野風景

謝昇諺、151多位高手名人參賽

今年受疫情影響,民眾體認到健康與運動的重要關聯性,「LAVA|Xtrail 撒野墾丁」宣布開放報名以來,受到許多登山車與越野跑愛好者的肯定與支持。讓 LAVA|Xtrail 撒野墾丁不只成為最受期待的南台灣賽事,也引領越野運動的風潮。

這次參賽者來自全台各地,個個「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在演藝界有著亮眼表現的 151 林彥君,這次將再次回到墾丁參賽;此外, XTERRA 越野三項優勝好手謝昇諺,以及下坡車女王周佩霓、好動夫妻王皓正與許見微,知名三項教練許元耕、林忠義與郭修森、李瑋都將備戰上陣。而越野跑項目少不了在各地屢屢奪勝的周青、身兼教練與菁英選手的江晏慶、鄧宗易,恰恰越野賽事主辦陳炯宇與靠北越野意見領袖林飄丿也將共襄盛舉。

在演藝界有著亮眼表現的 151 林彥君將再次回到墾丁參賽
在演藝界有著亮眼表現的 151 林彥君將再次回到墾丁參賽

登山車多樣化騎乘路線、越野跑3人組不讓你落單

擁有最佳越野登山車地形環境的墾丁,在 LAVA 鐵人三項公司和 XTERRA Taiwan、國內登山車好手「亞洲車神-阿丹」江勝山共同努力下,規劃出多樣化的騎乘路線,包括 Enduro 全地形下坡車耐力賽,26 公里及 11 公里 Cross Country 登山車越野賽,要給初階入門與進階的選手們最好的賽事體驗。

越野跑部分則包含 2.5 公里接力繞圈賽與 11 公里及 22 公里不同距離賽制,用雙腳踩上門馬羅草原、赤牛嶺,實際體驗墾丁地貌的多樣化。這次亦特別規劃 3 人團體組,由 3 個人組成一隊,一起起跑、一起完賽,就是不讓你落單。大會亦安排「掃把」殿後隊員,最後出發巡視並收尾賽道,照顧落後參賽者的安全與健康。

擁有最佳越野登山車地形環境的墾丁,給初階入門與進階的選手們最好的賽事體驗
擁有最佳越野登山車地形環境的墾丁,給初階入門與進階的選手們最好的賽事體驗

完賽大禮恆春三寶:瓊麻、洋蔥、港口茶

LAVA|Xtrail 撒野墾丁邀請選手們使用水袋背包與可回收式水杯,減少製造一次性使用的垃圾。此外,完賽獎牌首次與春池玻璃合作,運用再生玻璃鑄造完賽獎牌,彰顯完賽的榮耀與永續發展的精神。完賽大禮規劃恆春三寶「瓊麻、洋蔥、港口茶」,讓每位選手帶走屬於恆春半島的在地特色。從主辦單位到參賽者,齊心為恆春墾丁獻上一份心力。

經典賽事得到知名品牌的支持,感謝玉山銀行及 DHL 國際快遞大力支持本活動,知名自行車零組件廠商,包括瑞士商 DT SWISS、瑞士商 FOX 與美商 Specialized 共同支持登山車活動。還有跨界的各大品牌、屏科大的志工學生以及在地居民不餘遺力的贊助與支持,讓此活動首度舉辦就眾所期待。

完賽大禮為恆春三寶「瓊麻、洋蔥、港口茶」
完賽大禮為恆春三寶「瓊麻、洋蔥、港口茶」

11 月 20-21 日歡迎來到墾丁六福山莊,一起在山野中幫選手加油,一起 Chill!恰逢 11 月份起,在有限度條件下戶外運動無須戴口罩,讓戶外運動愛好者更能發揮全力享受競賽,感受墾丁山林芬多精的美好。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籲請選手一起遵守防疫規範,於會場內全程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落實防疫措施。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三項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爬升3座聖母峰!陳彥博艱苦完賽義大利TDG巨人之旅

2017-09-18
跑步話題新聞超馬越野跑

台灣極地超馬名將陳彥博,上週末與其他四位台灣選手一同挑戰巨人之旅(Tor des Geants),他率先以總時間106小時45分抵達終點,艱辛完賽,冒險歷程令人動容。巨人之旅是全球10大耐力賽之一,總距離338km,海拔總起降24000m(相當於爬升3座聖母峰),限時150小時完成,途中必須翻越25座高峰、克服低溫、大雨、冰雹、寒冷的惡劣氣候,以及飢餓、睡眠不足、幻覺、脫水等狀況,此次參賽選手867位選手,最終棄賽人數達406位,僅461人完賽,可見其困難程度。

面對惡劣地形天候環境的彥博,在途中不慎摔傷,卻強忍劇痛勉強前進,最後終於還是克服巨大的睡意和疲憊,抵達了終點。究竟他是怎樣撐過來的?下面便是彥博對於此役的自述:

陳彥博艱辛完成義大利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

賽程已經過了43小時,氣溫越來越低,從口中吐出濃濃霧氣,身體不自覺地開始微微打了冷顫,夜晚開始壟罩整個天空,我戴上頭燈,打開光線,再度奮戰第二個夜晚,不知道翻越了多少個山頭,都沒有睡眠⋯⋯

終於,慢慢掌握比賽配速和身體的狀況,很好,繼續保持下去,照這樣的配速應該可以慢慢追上前方的選手,極度陡上和陡下的山徑與亂石,很令人感到不安,深怕一個扭到,或是一個閃神,就會摔下山。⋯⋯沒多久,腳尖勾到樹枝,我整個人往前摔,左腳膝蓋碰一聲,撞到了地上的石頭⋯⋯「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痛到在地上慘叫,咬牙著爬起來,留著鼻血,衣服也磨破了。⋯⋯試著走幾步,該死的!!!左腳膝蓋有明顯的疼痛感,但,至少還能夠前進,趕緊自我檢查,沒有斷,還能走,我依然還懷抱著希望,相信能夠往前追,但這疼痛感,越來越加劇,一切的痛苦,開始發生了。⋯⋯過了200km,我的左腳已經痛到無法抬起來,下坡一伸直就會有直逼腦門的痛,痛到我第一次在比賽中,有了棄賽的念頭⋯⋯後方選手也慢慢開始一個個追過,已經痛到不能再走了⋯⋯要棄賽嗎?到了檢查站,我不敢和團隊說,但卻已經意志消沉,怕自己比不完這比賽,吞一顆止痛藥,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一直撐到最後一個檢查站⋯⋯

「彥博!山上天氣越來越差!大會氣象預報說下午會開始下雨,天空已經開始起大霧,不能睡!如果現在不出發,晚上天氣會更惡劣!」賽程過了280km,終於到了最後一個補給大站,Ares補給員、Etta、Ruth站在門口外面等不斷鼓勵我,希望催促我趕緊換好裝備馬上離開補給站,但極度疲勞我已經快要崩潰!

「我要休息一下!為了追趕賽程,已經連續4天沒有睡了!!我要休息!!已經出現好幾次幻覺和快失溫的況狀!腳摔傷連治療的時間都沒有!我不知道能不能比完!」「彥博!你可以的!最後50km了!一定要撐過去!我們在終點等你!加油!不要放棄!!」

連續四天沒睡的陳彥博奮力前進。

她們的鼓勵,我再吞下一顆止痛藥,逼迫自己腫脹的雙腳和摔傷的膝蓋離開補給站,往最後的2個陡峭山頭邁進,出發沒多久,他們說的沒有錯,天空已經被濃霧壟罩,雲霧在山巒間快速繚繞,開始包圍整個山谷,過了鞍部,抬頭看到山頭的賽道標記小旗子(Mark)劇烈搖晃,接著整片宣洩的陣雨,從山頭快速往我這裡衝下來!!!「嘩嘩嘩嘩嘩嘩轟轟轟!!!!」並颳起劇風,猛烈地從各種方向吹襲我的身體,幾乎快要站不穩,我勉強用pole支撐著身體,才穩住重心,深怕Go-Tex外套會濕掉,我趕緊再加上一層雨衣擋著,但情況越來越糟,從下雨,變成下冰雹!!!!

This is it!!!這是330km,最後一個山頭的補給站了!離開時,所有人都歡呼著,代表著,這是最後的一段路了!!!Ruth、Etta、Ares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心裡滿是激動!終於來到最後了!!但,大自然的考驗從沒那麼簡單,而是更加殘酷,能見度、氣溫越來越低,濃霧壟罩已經看不到山線,並開始下起暴雨,我的防水外套已經開始快要失去功效,裡頭的衣服已經開始有點濕掉,便趕緊用嘴巴一起咬著雨衣和防水外套,深怕漏水到裡面,我嘗試加快速度,讓身體產熱提高體溫,但過了一個小時,暴雨從沒有停歇,而是越來越大,看不到山頭,只明顯看的到暴雨的形狀,體溫開始降低、手指頭也開始發冷,我知道這狀況,代表什麼,「慘了⋯⋯」我即將面臨到危險的情況,心理的擔心越來越大,突然間,賽道變成一片雪白,臉痛到有點麻,剛剛的暴雨,轉變成暴風雪了!!!

抬頭看著山頂,只有強風暴雪,看著手錶高度計,還必須爬升600多公尺,我開始害怕,知道這種感覺,我的輕量化裝備,可能擋不住這惡劣風雪、過不了這山頭,雨衣、手套,開始結冰,身體已經沒有熱量提高體溫,在向風面暴風雪的情況,根本無法停下來穿上急救保暖外套,不能停!!!不能停!!!一定要一鼓作氣撐到補給站!!!停下來就完了!!!

擔心、害怕的範圍越來越大,好久沒有這種感覺⋯⋯靠近死亡的恐懼。2013年加拿大育空700km的恐懼景象,再次被喚醒,甚至有想到如果失溫昏迷在山上,沒有人能夠救我⋯⋯我不斷想著團隊Etta、Ares、Ruth,答應他們要到終點,不斷鼓勵自己,一定要,一定要撐下去!!!不知道撐了多久,我頭都不敢往上看,只敢看著賽道的腳印,因為頭一往上看,風雪就會吹進衣服裡把體溫帶走,到後來,體溫已經明顯往下掉,我開始乞求,希望能夠在失溫前到補給站,我不要這樣就結束⋯⋯我再次抬頭目測距離,終於在風雪間,看到微弱的黃色燈光,檢查站到了!!

我狼狽地衝進去,但卻又必須故作鎮定,裡頭的氣氛嚇到我,剛抵達的前方選手狀況都很不好,沒有人說話,臉色凝重,都圍在暖爐旁,甚至還有看到選手失溫,醫生用毛毯蓋在他身上,手錶時間是下午4點,必須再爬升400m,到達海拔2790m最後一個山頭,再15km才會到終點,如果再不出發,為了安全考量,可能要到早上才能離開,暴風雪環境太惡劣,我希望找人一起同行攻上最後的山頭,但每位選手知道不能停太久,補給食物馬上就離開,情急之下,我沒有其他辦法,衝到廁所,捆了一些衛生紙塞到肚子上,鞋子襪子都濕了,便趕緊把塑膠袋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腳趾頭上,防止凍傷,最後的急救毯Bivy bag,也是用冰爪撕成兩半,包在兩隻手上,我沒有辦法了!!這是最後的應變救援方式,必須盡力用最短時間內穿越這山頭的暴風雪,不然我一定會有危險、或是棄賽⋯⋯大口快速喝了兩碗湯,向大會人員告知,我準備出發,他們再度確認:「1035 Chen, Yen - Po,身體狀況良好?確定離開?」「是,沒有問題!」「我們會用望遠鏡和GPS觀看你們的安全,」「Good Luck finial peak!」接著就把門打開,才跑出去兩步,「轟轟轟轟轟~~~~!!!」暴風雪就馬上吹襲著身體,我像逃命似的,不斷往上攀爬,希望平安的度過這最後的考驗,夠了!想趕快到終點了!!!

用冰爪抓地不斷推蹬,沒想到一個打滑,我滑倒往下滑了約20米,還好沒有一路滑下山谷,慶幸沒有受傷之際,我的右手防水手套卻飛走了,天啊!我無法冷靜,慌張到心跳急促,沒有時間了,用塑膠袋包在手上繼續往上,風雪肆虐,幾乎不給我任何喘息空間,最後100m沿著山壁前進,路段非常地窄小,不小心往下摔,就真的就再見了⋯⋯最後40m,陡峭的山壁,需要拉著繩索,才有辦法往上爬,突然間,風雪停止了,最後兩步踏上山頂,耀眼的太陽,穿過山頂照耀在我身上,我突然哭了出來:「這是最後的爬升了⋯⋯這是330km,25座山峰,最後一個山頂了⋯⋯好不容易⋯⋯真的好不容易⋯⋯」「謝謝你,給我最後的考驗⋯⋯。」離開了山頂,最後15km,高度從2790m下降到1200m,就會抵達到終點了,雪地因為夕陽融化更加難以行走,每一步都會打滑,就在我小心翼翼之際,看到前方一位選手,突然滑下去,然後山谷一陣慘叫⋯⋯待我靠近去看時,已經有救難人員,和其他選手在他身旁,他的腳,摔斷了⋯⋯實在太可惜了。距離終點只剩下一點點了啊⋯⋯10分鐘內救難直升機馬上就來把他載走,也讓我提心吊膽著每一步的下坡⋯⋯

氣溫急速降低,我的身體再度快失溫,連續100多個小時在高山競賽,食物也吃不夠,身體在最後10km出現危機狀況,頭開始暈眩、身體開始發冷、血糖越降越低,我知道可能會暈倒,但是已經要到終點了啊!你一定要撐住!我趕緊把身上所有的食物塞進嘴巴,巧克力、牛肉乾、2個咖啡gel、2個Gu,並灌了好幾口水,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發冷,我在山上對自己吶喊:「撐住啊!撐住啊!陳彥博!!!就要到了啊!!!你可以的!!!」這段路,好漫長、好痛苦,像是旋渦、像是無止盡的迷宮,我痛恨著為什麼不能快點到終點,跑得好痛苦,呼氣、吐氣、呼氣、吐氣,一直瘋狂的加速,也不管腳傷有多痛,只想趕快到終點了⋯⋯黑夜裡,山下終於出現了一點黃光,是終點的城市啊!!!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無法承受任何疼痛的雙腳,一步步、一步步跑進了熟悉的街道。

4天前從這裡出發,跑了338km,翻越了25座山峰,海拔起降24000公尺,回來了!終於回來了!眼淚不爭氣地哭了出來,因為早在200km摔傷時,左腳膝蓋撞到石頭,越來越嚴重的疼痛,即使我忍痛上坡追過許多選手,下坡痛到只能跛腳下山,一直不斷被後方選手追過。

最後138km,幾乎都是用右腳支撐,已經無法跑、也無法走下坡,每一步痛到我幾乎一直吶喊⋯⋯甚至情緒不穩摔手杖⋯⋯我不斷咒罵自己,第一次,有了想棄賽的念頭⋯⋯我想棄賽⋯⋯我真的想棄賽⋯⋯我真的想放棄了⋯⋯但在Etta、Ares、Ruth的陪伴,鼓勵著我一定要完賽,給了我支撐下去的信心,「你不能放棄比賽、更不能放棄自己!」她們3位的出現,是我完賽的動力⋯⋯每當一看到他們,每一次的擁抱,我才知道,不再是一個人,而是她們,也一起等者、期盼著、期待著我平安到終點⋯⋯我們有同樣的信念,也相信,我們會一起完成⋯⋯沒有她們,這場比賽,我真的跑不到終點⋯⋯

陳彥博終於克服萬難抵達終點。

街道裡開始有了掌聲,民眾吶喊著,閃爍著的終點台就在前方,我拖著最後的力氣,站上了終點線,然後緩緩的,彎腰對前方敬了禮,感謝所有一切、所有選手和人員的付出,以及這山巒,拿出國旗,我的最後一步,338km,抵達了⋯⋯謝謝你,沒有放棄。

彥博千辛萬苦戰勝重重困難,終於成為這場TDG巨人之旅超級越野賽第51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資訊、圖片提供/陳彥博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