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SONY全新運動耳機系列 打造不同的時尚運動風格
1
SONY全新運動耳機系列 打造不同的時尚運動風格
2
10K初挑戰  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10K初挑戰 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3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ONY全新運動耳機系列 打造不同的時尚運動風格

2018-05-17
配備館 跑步 運動配備 穿戴裝備 生活

Sony 於5/16在台正式發表2018最新運動耳機,全系列以無線設計與輕量佩戴的好音質,讓運動與聆聽音樂充滿新的體驗與樂趣!這次將推出三款針對不同運動習慣,所設計出的WF-SP700N、WI-SP600N與WI-SP500耳機系列,讓你在享受運動的同時,也能聆聽喜愛的音樂。

Sony 在台正式發表2018最新運動耳機,特別邀請陽光名模Angelina及路跑達人馬克媽媽現場分享愛用心得。

全球首款藍芽降噪防水耳機 WF-SP700N

全新WF-SP700N完美展現更進化的真無線耳機設計,結合數位降噪技術與單邊僅7.6g的小巧機身,在輕巧的左右耳機上皆有可接收外在雜訊和傳遞抵銷聲波的麥克風,減少外在噪音傳遞更純粹不受干擾的音樂;而為了提供更彈性的使用情境,WF-SP700N亦支援可聽到周遭環境或人聲的兩種「環境音模式」選擇,無論通勤或運動使用都更安全與便利。新增的IPX4防潑水規格,即使是汗水或突來的雨水都不會影響耳機運作!

而為了提供更符合運動情境的音樂品質,WF-SP700N搭載Extra Bass重低音強化技術,為多元的運動歌單傳遞更具震撼力的低音表現,加強運動節奏與效率;此外,搭配Sony專屬的Headphone Connet免費應用軟體,還提供共8種模式的自訂等化器選擇,根據不同音樂類型調整個人喜愛的音場表現;WF-SP700N亦支援iOS/Android 系統語音助理,整體操作更符合個人化需求與便利度!

在機身設計上同時也為了運動使用更加優化,由品牌職人親自測試與設計耳機輪廓與全新開發、符合人體工學的弧形固定器,更進一步提升佩戴的舒適及穩固度!隨附的全新小巧隨身充電盒可單手輕鬆旋開,支援NFC一觸即連的快速連線功能,並且將耳機放入時即可自動進行充電,在耳機本體具備的3小時電池續航力之外,亦可再提供充電2次共9小時的電力支援。 Sony WF-SP700N真無線運動藍牙降噪耳機,透過更多進階與貼心設計,將品質更好的音樂體驗融入生活與運動時光!

搭載Sony EXTRA BASS 重低音強化技術,並具備防潑水規格及全新弧形貼合的佩戴設計,讓運動更恣意暢快。

降噪X強撼重低音 WI-SP600N

與WF-SP700N同樣搭載數位降噪技術,WI-SP600N運動藍牙降噪入耳式耳機可支援達約6小時的聆聽電力,內建Extra Bass 重低音調音技術搭配運動傳送更強力的節拍與音效,有效激勵運動成效;而透過Headphone Connet 應用程式同樣可調整環境音模式,以符合個人聆聽習慣的音場設定。21g的輕量頸掛式設計,將電池與6mm動態單體搭載於耳機本體,線材上的操作部分僅保留為便利的操作按鍵,搭配全新開發的弧形固定器,不僅減輕佩戴整體重量,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也讓佩戴更穩定。

21g的輕量頸掛式設計搭配全新開發的弧形固定器,不僅減輕佩戴整體重量,更加符合人體工學也讓佩戴更穩定。

長效電力X輕量有型 WI-SP500

同場發表的另一款WI-SP500運動藍牙耳塞式耳機,擁有長達8小時的電池續航力,採用開放式的耳塞式設計可自然接收外在環境音,增加在戶外使用時的警覺與安全性;特殊的止滑材質與貼合耳部的設計,無論是健身或是慢跑皆不用擔心滑落;雙邊耳機皆內建麥克風支援無線立體聲,可輕鬆操控進行高品質通話。

採用開放式的耳塞式設計可自然接收外在環境音,增加在戶外使用時的警覺與安全性。

限期體驗活動

自5/25起Sony Taiwan將與World Gym 世界健身俱樂部合作,在全台限定店點提供WI-SP500 / WI-SP600N/ WF-SP700N三款全新運動藍牙耳機體驗,邀請消費者親自前往感受來自音樂與運動結合的無”線”樂趣!詳細店點請洽Sony Taiwan客服4499111 (行動電話請加 02)或World Gym世界健身俱樂部 0809-018018。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K初挑戰 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2021-09-28
跑10K跑步訓練跑步動學堂

10 公里是許多路跑賽事的基本項目,所以如果你剛踏入跑步領域,想在幾個月後完成一場路跑,那麼 10K 將是你非常適合的目標。以一般跑者平均來說,如果身體健康且週跑量 24-50 公里,可在 50-70 分鐘內完成 10K,所以對一般新手跑者來說,1 小時,也就是用 6 分速以內連續跑 10K,可說是一個不算艱鉅但有挑戰性的任務。以下是幫助你完成 1 小時內 10K 的跑步計畫。

10K初挑戰  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10K初挑戰 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目標 1 小時內跑完 10K,你最好能保持每公里 5:58 配速。如同其他訓練計畫,課表中會要求你用比目標配速稍快的速度短時間跑步,因此在開始之前,建議你的能力已可用 5:58 目標配速跑至少 1 公里。

10K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10K跑進1小時的跑步訓練計畫

課表說明

輕鬆跑:配速不快於 6:37。
長跑:緩慢而穩定地跑,時間在 60-75 分鐘內。

節奏跑:喘但可以持續以此速度跑步,時間總長約 30 分鐘,中間 4.8 km 目標配速 6:19,前後各加 1.6 km 做熱身與緩和。
800m 反覆跑:每 800m 4:46,相當於配速 5:58 ∕ 組間慢跑恢復 90 秒。
1km 間歇:配速 5:58 ∕ 組間慢跑恢復 90 秒。
2km 間歇:配速 5:58,2km 以 11:56 完成 ∕ 組間慢跑恢復 2 分鐘。
5km 配速跑:當作測 5000 比賽盡力跑,嘗試將跑進 29:49 為目標。

計畫的週期可以循環使用數週,直到你覺得已經為 10K 挑戰做好準備。在每個週期結束時,你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重複或調整計畫。

如果嘗試幾個循環後想增加強度,可在幾週內漸次增加節奏跑、反覆跑、間歇跑與 5km 配速跑等突破性訓練的次數。例如,第一週反覆跑是 3 x 2km,第五週反覆跑改為 4 x 2km,第八週 5 x 2km,你只要做到上述階段即可,不用將距離拉到 10K 以上。另一種增加強度的方法則是稍微把配速加快。

建議在執行此計畫 3 個月後,空出 1-2 週做減量訓練,讓身體有時間從跑步的影響中恢復。此期間可花較多時間做交叉訓練,並搭配輕鬆跑以保持雙腿的跑感。要達到跑步目標,切記訓練是累積的!無論吃任何課表並獲得想要的結果,最需要的是時間和精神的累積。

資料來源/runningfastr
責任編輯/Dama

【延伸閱讀】
10K跑進55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10K跑進50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10K破45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越多越健康?專家:每週5、6公里即可

2016-07-24
馬拉松路跑跑步知識庫運動生理

想要改善健康,一般人首先想到的運動通常都是跑步,不過,要怎麼跑出健康?跑得越多越好嗎?

根據一項跑步與健康的研究顯示,每週只要慢跑5到6公里,並持之以恆,便能大幅改善身體健康,這個結論會不會讓你大吃一驚?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報導,這篇關於醫學與健康的評論是來自於去年9月發表的《馬友醫學雜誌 Mayo Clinic Proceedings》,該評論的共同作者之一,美國紐奧良奧克斯納醫療中心 (Ochsner Medical Center) 心臟康復與預防科主任卡爾·J·拉維 (Carl J. Lavie) 博士在文中提到,「如果把跑步比作藥劑,那麼只要小小一劑,就能發揮最大的療效,」「每周一到兩次,或總數3到6公里,不用超過一個小時」這樣就夠了。

雖然只有這麼一點里程數,不過根據該評論所示,研究人員發現,有跑步習慣的人比起那些很少跑或根本不跑步的人來說,不但平均體重較輕,而且有較低的肥胖風險。更棒的是,跑步者更不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中風、癌症、關節炎等等疾病。

若是年紀大些,新陳代謝較慢,擔心發胖的朋友們,拉維博士認為「每週多跑幾公里也是可以的。」他說,多跑幾公里可以幫助控制體重。不過,若是跑太多也可能有危險。他提到,「若身體已經感覺吃力並且勉強自己去跑步,每天跑一個小時以上,可能因運動過度引發受傷和失能,還有提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近來馬拉松賽事昏厥死亡頻傳,很有可能就是平時不常跑步的跑者勉力而為所造成。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讓身體更健康,那麼,拉維博士說,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我們大部分人,只要每週兩次,每次20到30分鐘,或者每次跑2-3公里,「這樣應該就很完美了。」

想要改善身體健康,建議您規律運動並持之以恆,並且不要勉強自己去做超出身體能力的事,長期下來才能看到效果。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瑜伽
  • 初階訓練
  • 徒手訓練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10K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