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借重臺灣推廣經驗 迷你棒球帶動兩岸基層運動交流
1
借重臺灣推廣經驗 迷你棒球帶動兩岸基層運動交流
2
網球──高爆發力、高耗體力的運動
3
里約奧運,最浪漫的時刻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借重臺灣推廣經驗 迷你棒球帶動兩岸基層運動交流

2018-05-30
話題 球類 戶外運動 棒球 新聞

繼今年二月在臺灣舉辦三場Mini Baseball師資研習會後,迷你棒球推廣的腳步沒有停歇,由WBSC世界棒壘球總會和中國棒球協會共同主辦的迷你棒壘球師資研習會上週六(5/26)正式在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舉行。更邀請中華職棒退役球員出席指導,一共培訓出30多位的種子師資,準備在中國各地撒下棒球的種子。臺灣地區下半年也準備進行一連串推廣活動,包括創新賽制的FUN LEAGUE邀請賽、第二期師資研習會與迷你棒球夏季大會,眾所期盼的迷你綠色怪物充氣球場也將再度現身!

借重臺灣推廣經驗 迷你棒球帶動兩岸基層運動交流

迷你棒球從北京落地生根 期盼遍地開花

5月26日下午,寶悍運動平台總經理胡瓏智先生出席本次迷你棒球師資研習會的開訓儀式。胡副總在致詞中表示:「很榮幸和世界棒壘球總會合作,在中國地區開始落地推廣迷你棒壘球。要推廣一項運動,師資力量是重中之重,我們希望可以借由這次師資研習會培養種子教練,讓更多的小朋友在玩樂中瞭解並愛上這項運動,進而促使棒球在中國地區紮根。」在為期半天的課程中,30多位學員依次進行了理論、實操、兒童體適能等項目的培訓,並和講師就棒球推廣中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培訓結束後,學員們獲得了由世界棒壘球總會和中國棒球協會共同認證的結業證書。

中國種子師資在實操課程中首次體驗迷你棒球球具設備

借重臺灣經驗 中職退役球星跨海教學

本次研習會特別邀請前中職球員林家緯教練擔任授課講師,在參加過今年二月的師資研習會後,林家緯持續在基層奉獻所學,並成立了『夢無限迷你棒球俱樂部』,引導小朋友從最基礎的系統認識棒球,並且帶入日常的生活教育,讓棒球不是訓練而是遊戲。身為北京站的講師,林家緯希望通過自身擔任過球員、教練的經驗,向更多棒球人士分享並傳授迷你棒球的核心價值『FUNdamentals 有趣即根本』,透過改變老師跟教練教導棒球的態度,讓小朋友們能夠開心玩球,更喜歡棒球這項運動。

前義大犀牛專業體能訓練師Tina老師 針對兒童體適能進行講解

臺灣推廣活動馬不停歇 夏季大會重磅登場

迷你棒球在中國地區發展的同時,六月開始,臺灣也將舉行一連串的推廣活動,頗受各界教練好評的師資研習會,預計也將在新竹舉辦第二期,期待吸收並培育更多種子師資投入基層推廣的行列。另外也將在新竹舉辦體驗賽,賽事首創FUN LEAGUE繽紛聯盟賽制,讓剛啟蒙的小朋友也有享受比賽樂趣的機會,屆時邀請當地的社區少棒來共同檢驗賽制規則,為下半年的官辦賽事做好準備。在高雄巨蛋春季大會亮相後詢問度破表的『迷你綠色怪物』充氣棒球場,也即將在八月舉行的迷你棒球夏季大會中重現江湖,屆時北臺灣的小朋友們都有機會挑戰充氣球場的左外野高牆,享受仲夏的棒球嘉年華。

迷你棒球北京師資研習會順利結業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高爆發力、高耗體力的運動

2017-05-31
網球球類知識庫

網球(tennis)網球是屬於一種高爆發力、高耗體力的運動,常見的有一對一的單打和二對二的雙打,對抗雙方隔著球網,用球拍將橡膠製空心球擊打至對方場地中,目標是令對方無法將球按規則擊回。網球現今是一項奧運中的比賽項目,非常適合各社會階層與不同年齡的人群來進行。

網球 ©mateflex.com

現代網球起源於英格蘭伯明罕的「草地網球」,在1890年時,網球比賽規則已定型,但到至今還是稍微有做調整,僅有的修改包括規定發球者的位置和引入的「平分規定」,則近年來網球大賽引進了電子監控系統和球員挑戰規則,使球員有機會用技術手段確定球是否出界。在網球比賽中,其中四大滿貫賽事特別受到關注,包括澳網、溫網、法網和美網等。

網球起源

網球的運動起源最初形是早起源於法國,當時的名稱是掌球戲(handball),直到十六世紀時才正式取名為網球。據稱在十三世紀時,在法國一個宮廷晚會上,一位音樂師向晚會的來賓介紹了一種文雅的遊戲這種遊戲的玩法是由兩人各站在一邊,而中間用一條繩子隔開,隨著音樂的節奏,兩人用手把一個球打來打去。而那顆球便是最初期的網球,網球運動在當時,法國的貴族認為這種遊戲不但有趣而且更帶有運動的性質,因此在茶會或宴會當中經常用來作為消遣節目,並而迅速發展成為貴族高雅運動之一,就是「網球」。

網球場地

網球比賽是在一個長方形的場地上來進行,則地上採用白線劃出界線。一般來說,標準網球場的長度是23.77公尺,單打比賽的球場寬度定為8.23公尺,雙打比賽則為10.97公尺,球場左右兩旁的白線稱為單打邊線或雙打邊線,則球場兩端的白線稱為底線,兩條底線的中間標有短小的中界點。

根據網球場地按材質來區分,主要分為三種,草地、紅土、硬地。不同的場地則提供不同的球速和彈跳效果。一般來說,硬地有分很多種類,像是有老式混凝土地、室內地毯球場室、室內木質地板、人造草地等,則紅土被視為慢速場地,因為球反彈相對較高較慢,使得球員不容易擊出無法回擊的球,一般在紅土球場上,出線的裁決相對容易,因為網球會在土場表面留下痕跡,則硬地和草場被視為快速的場地,因為球速快反彈低,使擊球短而有力。

網球場地 ©mateflex.com

網球規則

發球成功之後,接球手回擊,球員應該在球回彈兩次之前用球拍擊球一次,使球穿越球網並落在對方球場內的任意一點,否則就失一分,但當球觸碰到球網或是在球穿越球網前擊球以及用球拍之外的任何物體擊球,或是故意擊球兩次等其他行為都將導致失分。而在雙打比賽中,在發球與首次回擊後,搭檔中的任何一位在任意回合中都可擊球,但不得同時擊球。

一場網球比賽一般由一至五盤比賽構成,而每一盤一般又分數局,率先贏得規定局數的選手贏得一盤,而率先贏得規定盤數的選手則贏得比賽。

一局比賽只有一名選手發球,率先贏得至少4分並多出對手至少2分的選手贏得一局。一局比賽中,每一次發球必須在半場的兩個發球區輪流,每局第一次發球應先從右邊開始。
網球每局的記分方法:從0至3分,分別為零(love)、十五(fifteen)、三十(thirty)和四十(forty),記分時,發球手的得分在前,因此30比0的意思是,發球手贏得2分,而接球手還未得分。

如果雙方分數落在40-40,那麼就說他們為「平分」,則其中一人贏得下一個球的就會佔先,如果該選手再贏得下一個球,就贏得了這一盤。如果選手未能贏得佔先,比分會回到40-40平分狀態。遊戲還沒有結束,直到有人連贏兩個球他才能贏,則在一般的決勝局又稱搶七,首先獲得7分且淨勝2分以上的選手贏得該盤比賽。

著名網球賽事

一般來說,著名網球賽事包括了網球大滿貫、戴維斯盃網球賽、網球大師杯賽、網球大師系列賽、女子聯邦盃網球賽、年終賽、奧運會網球比賽等,而台維斯盃、聯邦盃跟奧運是代表國家,跟其他賽事代表個人不同。除了這些之外,另有近年被ATP(​職業網球聯合會)和WTA(女子網球聯合會)承認的有積分邀請賽就是海碩盃網球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台中網球教學中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里約奧運,最浪漫的時刻

2016-08-11
故事奧運里約奧運球類話題

里約奧運七人制橄欖球賽是繼1924年巴黎奧運之後,再度重返奧運殿堂的運動。此次競賽最後是由澳洲擊敗美國贏得金牌,而巴西女子橄欖球隊雖在8強止步,無緣晉級,但現場卻出現意外感人的畫面。

巴西隊球員Isadora Cerullo與她的女友Marjorie Enya交往兩年的時間,而他的女友也為了幫Isadora Cerullo加油而擔任此次奧運會的志工,同時也悄悄地計畫為她準備一個驚喜。

巴西隊球員Isadora Cerullo的女友Marjorie Enya在里約奧運場上向她求婚 ©stuff.co.nz

在澳洲和紐西蘭結束女子七人制橄欖球決賽後,Enya突然拿起麥克風在眾人面前向女友Cerullo求婚,她不在乎眾人眼光,只想告訴大家「愛能勝過一切」,而Cerullo面對這要的意外之喜也感動得落淚,並點頭答應Enya的求婚,Enya還在Cerullo的中指上綁上黃色的緞帶以示永遠,即便與奧運的金牌擦身而過,但這份愛的意義,是比奪得金牌更難能可貴的事情。

Enya為Cerullo繫上金色緞帶以示永遠 ©philadelphia.cbslocal.com
©onenewspage.com.a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