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8第六屆ADA慈善報名費全額捐贈臺東孩子的書屋
1
2018第六屆ADA慈善報名費全額捐贈臺東孩子的書屋
2
練不如鍊──王麗雅:我的鍛鍊秘笈,你GET到了嗎?
3
最溫馨的馬拉松!首次有人在芝加哥馬拉松結婚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第六屆ADA慈善報名費全額捐贈臺東孩子的書屋

2018-08-01
話題 跑步 路跑 賽事 活動

以慈善為號召,一年一度的 ADA 慈善聖誕路跑將於12月15日在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溫馨開跑,將邀請五千名跑友一同共襄盛舉,主辦單位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王雅麟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公益。本次活動報名費將全數捐贈至台東「孩子的書屋」,協助弱勢孩童,給他們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一年一度的 ADA 慈善聖誕路跑,報名費將全數捐贈至台東「孩子的書屋」。

慈善路跑活動幫助偏鄉兒童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近年來投入積極國內慈善公益,從一開始的慈善募款餐會,到這幾年的慈善路跑活動,是國內相當積極投入慈善活動的企業之一。這幾年替台東「孩子的書屋」進行募款活動,希望能藉此幫助偏鄉孩童,還給孩童們一個美好,且有意義的童年。而除了台北市建築世代會之外,也有許多知名企業廠商贊助本次活動,一起散播歡樂,散播愛。
 
孩子的書屋立至今成立近二十年,照顧許多台東地區缺乏關懷的孩童,也扶養過許多因人口外移導致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孩童,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也給他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今年特別的是書屋的孩童們為了要感謝大家的愛心,精心準備了十鼓表演要帶給大家。為了這次的小表演,孩子們從六月就開始準備、練習,希望能將最完美、最精采的表演帶給大家,謝謝大家的愛心。

今年活動將於 12 月 15 日 14:30 準時起跑,活動分成12 公里聖誕組與 5 公里快樂組兩個組別,跑者除了可以得到 NIKE 賽事紀念衣,還有豐富好禮等你拿!

2018 ADA慈善聖誕路跑
活動時間   2018年12月15日(六) 14:20
活動地點   
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
活動組別   12K/5K
報名時間   
08/01 12:00 – 10/20 23:59
報名價錢   NT$1000

主辦單位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報名詳情請洽活動咖

 

資料來源/展通虹策略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練不如鍊──王麗雅:我的鍛鍊秘笈,你GET到了嗎?

2017-03-22
鐵人三項健身故事話題徒手訓練NIKE跑步

在鎂光燈下,她是璀璨閃耀的“黑珍珠”,伸展台上展現風采。工作之外,依然魅力十足,她是酷愛運動的“女漢子”,從2013年開始,參加過11場馬拉松,8場不同類型鐵人賽事的王麗雅。從臺灣名模到運動達人,她笑稱自己都快轉行當運動員了。

超級名模──王麗雅

歷練,為目標前進

從半馬到全馬,再到鐵人三項,麗雅並非盲目前進。她會請專業跑步老師上課,學習跑步知識。雖然跑步看似一項簡單容易進行的運動,但它不是隨便的鍛鍊,而是有計劃、科學的、有目的性和循序漸進的,如此才能達到心中理想的目標。麗雅坦承,跑步初期不能“想一口氣跑到天涯海角”,重點在堅持和養成習慣。從一周跑一次,慢慢到一個禮拜兩次、三次,從三公里再到五公里,每兩三個月會增加訓練。每天堅持跑下來,慢慢就能驚喜地發現自己的進步,不會氣喘吁吁了,呼吸也有節奏了。

而從跑步衍生出來的核心練習、體態雕塑,麗雅表示都能透過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式裡面的訓練滿足她的需求,堅持不懈地跑步並搭配NTC應用程式來進行。如果參加半馬,她會一個禮拜進行一次NTC訓練,一周跑步三次,直到現在她一周只休息一天。

王麗雅堅持不懈

在力量訓練上,按自己身體的需求,在運動的過程中跟自己對話,在不受傷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動作讓每個部位得到鍛鍊。如果今天需要哪個部位加強,都可以有目的性地訓練,分別雕塑。把訓練計畫列出來,每天打勾一樣就可以一件件完成。

“把每個部位都練到位了,那時候是什麼樣的狀態?”麗雅分享,首先是意念要到位,就是把意念集中在鍛鍊動作的部位上,練哪裡,想著哪裡,就在哪裡用力;然後就是感知自己的身體,力量訓練很多都是負重的重複訓練,當你越來越覺得身體或者出力點疲憊的時候(就是使不出力的狀態),哪怕是發抖都是很正常的,往往這個時候如果你能再堅持多做2-3下,效果會更好。投入了一小時訓練,就要充分利用,訓練完,隔天的身體酸痛,是“一種太棒的感覺”,因為這一個小時沒有白白地浪費。

王麗雅:「我全身每一塊肌肉都是很珍貴的,都是我花了很多時間精雕細琢而來的,流了很多汗,對於我來說都是寶貝,我覺得運動既是身體上的,也是心靈的修練。必須把運動這件事情完全融入生活當中,幫自己設定目標並按計劃進行,完成自我成就感的實現,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所以運動後,她亦懂得照顧自己,吃健康的食物,修練自己的心靈和意志。

麗雅把訓練中的自己比喻成上場打仗的戰士,運動裝備對於她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深入接觸了不同運動類型後,麗雅知道了運動裝備分不同專業、不同系列,穿上正確合適的裝備才能讓運動時更專業更安全。比如,跑步的衣服上都有反光條的設計,因為在室外,特別是夜晚能增加安全性。而訓練的衣服有著良好的延展性與貼合度,麗雅發現這樣貼身的衣服能讓她在訓練中照著鏡子看到肌肉的運動情況,及時喚醒“沉睡”的身體。

有不少女生會穿跑步鞋去訓練或健身,其實應該選擇訓練鞋。跑步時,人是往前運動的,跑鞋會提供一個縱向的支撐力;而訓練時,人是360度運動的,有很多橫向以及扭轉的動作,一雙專業訓練鞋會給全方位的支撐力,幫助你把動作做到位,也減少受傷的可能。

王麗雅:「一般我在家或在旅館就會開著手機跟著NTC應用程式來做訓練,但很多女生就會說在家沒有必要穿鞋子,事實上很多訓練的動作會跳躍、向左右運動,如果沒有穿鞋子會傷害到腳踝,所以一定要穿訓練鞋。」

練好背臀,線條美又有型

在亞洲人看來,最在意身體的前面看起來是否夠好,會忽略了背影,把臀部練起來,無論是穿衣服還是走路姿勢都是更加分更有自信。麗雅覺得練起來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臀大肌,因為臀部肌肉面積最大,效果最顯著。

那什麼動作可以有效啟動臀大肌呢?麗雅來示範她的修練秘笈。

側弓步

a 雙腳打開,重心放在彎曲的大腿上。膝蓋與腳尖朝前,手的位置放在胸前。
b 臀部向後推時,要感覺到臀部後面好像有一盞燈往後照。
c 蹲下吸氣,吐氣上推,做完10組再換方向。

弓箭步

a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右腳後跨一步,向下蹲成弓箭步。
b 雙腳膝蓋都呈現約90度,後面腳的膝蓋與地板距離約一個拳頭的位置。
c 深蹲時上半身保持挺直,肩膀脊椎一定要打直,單手提壺鈴。
d 前腳掌推地起來,向前舉起右腳,用單腳保持平衡。回到站姿,換腳,再重頭開始。

擺盪壺鈴

a 直立站姿,雙腳比肩寬,雙手持壺鈴,使壺鈴處於雙腿之間,脊椎保持中立位置,核心肌群收緊。
b 屈髖臀部往後,向後擺動壺鈴,然後用力收縮臀部和大腿後側向前擺動壺鈴,直至與胸部同高。手臂保持伸直,使用爆發力伸展髖、膝、踝。

對於很多女生會擔心跑步、或者訓練後腿會變粗變得不好看,麗雅沒有這種擔憂。想讓腿部線條變修長好看,她還有自己的小秘笈。運動完她會做延展,讓肌肉得到伸展和放鬆。每運動一段時間後,她會找專業的運動按摩,讓肌肉放鬆,讓筋膜打開,幫助重複訓練。因為每個人的運動計畫和身體負荷能力都不一樣,只要在運動後找到合適的方法“好好照顧”身體,美麗變化總會看得見。

雖然運動時有很多的理由讓人產生惰性或放棄,比如天氣、心情、勞累,或沒有同伴等,但麗雅說“在運動前我不會想運動好累好痛苦,而是想太棒了,我有時間可以去運動了,運動完後我可以好好地享受美食,不用再像以前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好內疚,整個人生想法都改變了”。把運動這件事情完全地融入生活當中,不要老想著體重多少,而是嘗試讓自己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循序漸進地設定目標按計劃進行,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和成長。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最溫馨的馬拉松!首次有人在芝加哥馬拉松結婚

2016-05-18
話題六大馬馬拉松跑步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芝加哥馬拉松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一對新人結束了他們的「愛情長跑」,在一個實際的長跑賽場上、於四萬人的見證之下交換誓約成為夫妻。

像任何老牌馬拉松一樣,史蒂芬妮·萊因哈特(Stephanie Reinhart)通常會避免在比賽當天嘗試任何新的東西。但今年在芝加哥,她做了一些例外。她第一次穿上一套白色網球裙以及一條綴滿寶石的蕾絲頭帶從馬拉松的起點起跑,當她越過終點線,除了完賽獎牌,她還得到一位新科老公。

35歲的萊因哈特與46歲的馬克·約克爾 (Mark Jockel),2015年10月11日在芝加哥馬拉松賽上揮汗完婚。這兩位新人在比賽約8英里 (約13公里) 處跳離賽道,並在一個掛滿了比賽獎牌的木架前,於眾目睽睽之下說出他們的誓言。經過簡短的儀式與運動飲料的狂飲,他們「以歡欣勝利之姿跑完了繞過城市周圍的剩餘18英里,」約克爾說。

©REBECCA EDEN/Runner's World

「我認為這是對於婚姻的一個完美象徵,」他們的證婚人、同時也是萊因哈特童年好友的馬黛蓮·戴維森說,「婚姻是一輩子長長久久的,而馬拉松亦是一個長跑比賽。在理想情況之下,我想你對於兩者都應該要投注很多心思。」這兩位女性在高中時也一起跑越野跑。

女方好友馬黛蓮·戴維森為兩人證婚。 圖片翻攝YouTube

雖然以5小時25分27秒的時間完賽,大約慢於他們正常的速度兩小時,約克爾和萊因哈特絕對在一路上都成為全場焦點,被拍到的照片應該會締造記錄,因為沿途觀眾和跑者都紛紛對他們提出拍照請求。「就像當時有一個人說,『你們是我所見過打扮得最棒的情侶!』」身穿印有晚禮服圖樣黑色T恤的約克爾說道。同時,萊因哈特對於能夠在不將螢光色的運動飲料噴到她的象牙色洋裝上面而跑完整場比賽顯得非常感激。

跑步一直是約克爾和萊因哈特的戀情中心。兩人相識於2013年夏天芝加哥地區路跑協會的馬拉松訓練計劃之中,「事實上,在步速方面我們真的很相配,」萊因哈特說。「我們都參加了以八分鐘跑一英里的組別。因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彼此跑步,並在這當中去了解對方。」

他們那年秋天在各自參加的馬拉松為對方加油,萊因哈特完成她在芝加哥馬拉松第二場比賽,並創下個人最佳成績(PB)3小時24分15秒,而約克爾則以3:36:15完成海軍陸戰隊馬拉松,然後他倆在12月開始約會。他在一年後他們的第一個除夕夜晚餐約會裡向她求婚,很快地,他們訂下了在今年10月11日芝加哥馬拉松上的婚期。

這對新人請一位平面設計師來幫他們設計了一款以比賽為主題的特殊婚禮標誌,其中有芝加哥的天際線、二人的鞋印組成愛心的形狀和標語「第8英里,我們等不及了。」(編按:原文為有押韻的“Mile 8 We Can’t Wait.”)他們將它印成賽事海報大小的邀請函,並以巨型厚紙筒郵寄給他們的50位客人。邀請函還包括標記為「賽事指南」的一個資料夾,其中包括賽事地圖、一款讓大家跟上當天活動步伐的腕帶,與一塊號碼布。幸運的是,客人不需要在他們的禮服上扎下別針——每個人還收到了一件個性化的T恤,讓他們可以穿到當天的儀式去。

兩人在眾多跑友的見證下完婚。 ©REBECCA EDEN/Runner's World

起初,雙方的家庭對於這場迅速而就的儀式似乎感到很驚訝——「他們問,這會是合法的嗎?」約克爾說,連自己的跑友都有點覺得不可思議。「當她第一次說出這個計畫,我還以為她是在開玩笑呢,」同樣在上述組織認識兩位新人的客人莫琳·戴利說道。「她當時說,『我們要在馬拉松比賽時結婚。』我當下的反應是,『哦,這聽起來很酷。不過,你真正的計畫是什麼?』」

但是在最後,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對運動二人組選擇了最完美的方式。「這基本上非常像史蒂芬妮會做的事,她從來都不遵循傳統,」另一位身著運動服的朋友阿萊納·卡里略抵達時氣喘吁吁地說道。她在5英哩處時曾試圖趕上這對新人,不過基本上她都是一路在苦苦追趕著。「我在路上狂奔,因為除了跑這條馬拉松路線,沒有其他辦法來這裡,一路上都被交管了,」她說。

在這對夫妻衝進終點前,一個朋友遞給萊因哈特一束捧花;接下來,他們套上由大會工作人員遞上、專門設計的新娘和新郎圍兜拍了更多照片,接著跑到芝加哥康復室做了快速冰敷。然後,他們去好好洗個澡並前往他們在一家墨西哥牛排館的婚宴接待處。在那裡,他們一一遞給所有與會者一個塞滿了LÄRABAR(一種堅果與果乾穀物棒)和其他暖心甜點的禮袋,並為他們的跑者朋友們多準備了特別的禮物像能量凝膠,Nuun(能量飲品)和特別印製的髮帶。

雖然他們的媒人、前述訓練計劃的配速組長在現場擔任DJ的工作並努力放音樂,這對幸福的新人並沒有跳太多舞。幾個星期的恢復之後,他們會在十一月出發去度蜜月。

一點也不奇怪的是,這對不遵循傳統的新人肯定不會選擇多數人去的海灘之旅。相反地,他們將前往副極區 (the sub-Arctic) 去陪北極熊散步。

©美聯社
親友們在掛滿獎牌的架子後方合照。 ©Stephanie Reinhart
會後合照。 ©Stephanie Reinhart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