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107年全國登山日啟動  體育署與健康署邀您徜徉山林抽大獎
1
107年全國登山日啟動  體育署與健康署邀您徜徉山林抽大獎
2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
3
日本知名體育用品店ART SPORTS破產的幾個啟示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7年全國登山日啟動  體育署與健康署邀您徜徉山林抽大獎

2018-09-12
話題 戶外運動 綜合 新聞 體適能 活動 登山

臺灣豐富的山林景觀是我們共同的驕傲,為鼓勵透過雙腳踩踏深入認識寶島,並賺取人生重要財富(健康),教育部體育署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舉辦「107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除全臺逾200場實體活動外,更推出線上登山活動,讓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透過運動賺好康也賺健康。

體育署葉丁鵬主任秘書(左5)出席「107年全國登山日」啟動記者會。

全國22縣市逾200條路線

「107年全國登山日」實體活動由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及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攜手推動,在9至10月間22縣市總計逾200場實體活動,不論是登上連江縣雲台山遠眺馬祖列島、還是到花蓮縣瓦拉米步道「一起去做某件事」(註:瓦拉米(Walami)在布農族原意指「一起去做某件事」),亦或是前往新北市更寮古道探訪古厝遺跡,都有在地登山團體帶您一起去。

而今 (107)年10月13日全國登山日主場活動分別於臺北桃源國中及臺中都會公園舉辦,只要報名繳費完走全程,就能將MERRELL、美津濃、歐都納、登山友、施巴、美娜或犀牛戶外用品等品牌好禮帶回家,報名期限將於9月24日截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趕緊加入行列,讓登山健行構築人生美好回憶。

5大主題線上登山活動解任務賺好康

為擴增國人參與機會,並推廣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理念,107年全國登山日特於「健行筆記」辦理線上登山活動,並推出「萬人淨山大作戰」、「一起搜集小百岳」、「一起加入登山攝」、「親山‧清涼‧輕步道」及「全臺40條步道經典必訪」等5大主題路線,不論您喜歡郊山、淨山還是運動攝影,都可以找到符合需求的線上任務,依指定規範將登山照或山域美景上傳活動官網者,就有機會獲得Arc'teryx始祖鳥、Haglöfs、Odlo、Salomon、Gregory、Smartwool、Hydro Flask Taiwan、Eastpak、100mountain百岳等品牌贊助好禮,歡迎您呼朋引伴共同參與,讓登山健行運動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體育署葉丁鵬主任秘書(中)宣布「107年全國登山日」正式啟動。

登山健行全民參與

登山健行運動沒有年齡限制,為鼓勵各族群共同參與,107年全國登山日與知名量販通路家樂福合作,家樂福除將透過旗下千萬粉絲廣宣平台宣傳活動資訊外,也支援多頂帳篷響應登山日主場活動,期與體育署及健康署攜手共同打造運動生活圈。
而為鼓勵國人從就學階段就培養登山運動習慣,體育署本(107)年度納入「山野教育」共同推廣,總計10個縣市、20間學校響應,期透過貼近戶外環境的機會,讓孩子的學習不只侷限於課本內,更可在大自然中,透過山野印證學科知識,讓山林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導師。另為協助民眾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健康署也與22縣市政府合作設置「社區健走步道」網頁,期讓民眾走遍社區,進而提升身體活動量,達到運動健康,疾病預防的效果。

資料提供/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

2018-12-13
話題趣味新聞綜合

Yahoo奇摩公佈2018年度運動十大榜單,包括「十大熱搜運動事件」、「十大熱搜國際運動員」、「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排行榜。2018年兩大國際體壇盛事世足賽及亞運會,帶動明星球員及選手成為全民熱搜焦點,熱搜台灣運動員前三名依序是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國際運動員則為梅西、C羅和大谷翔平。結果顯示,棒壇、足球賽事及其運動員持續搶進運動排行榜。

2018十大熱搜運動員 戴資穎、陳偉殷、王維中成焦點(圖為世界球后戴資穎) (Yahoo奇摩提供)

2018十大熱搜運動事件

Yahoo奇摩依照201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的關鍵字搜尋量及編輯投票加權排行,選出2018年「十大熱搜運動事件」。四年一度的兩大國際體壇盛事「世足賽」與「亞運會」最受網友關注,分別奪下熱搜榜冠亞軍;而棒球相關運動事件備受矚目,搶佔運動事件半數榜單,包括歷經搶人大戰後,「二刀流大谷翔平加盟MLB洛杉磯天使隊」、日本傳奇球星「鈴木一朗本季轉任球團特助經理人」、「統一獅隊洋投瑞安投出中華職棒史上首場完全比賽」、「王維中由釀酒人隊轉戰韓職NC恐龍隊,成為史上首位進軍韓國職棒的台灣選手」、以及「富邦悍將、前洛杉磯道奇強投郭泓志高掛球鞋宣告引退」等事件,都掀起網友熱議。
 
籃球相關運動事件方面,「生涯首度效力西區球隊的詹皇 (LeBron James) 轉戰湖人隊」、「手握4枚NBA冠軍戒指的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宣告引退」分別名列第4、7名。網球則是日本網球好手大阪直美,於美網擊敗小威廉斯奪得日本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亦入榜奪得第8名。以下排名:
 1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
 2  雅加達巨港亞洲運動會
 3  大谷翔平加盟MLB洛杉磯天使
 4  詹姆士(LeBron James)轉戰湖人隊
 5  鈴木一朗不再以球員身份上場、轉職球團特助經理人
 6  統一獅洋投瑞安投出中華職棒史上首場完全比賽
 7  馬刺「鬼之切入」Manu Ginobili退休
 8  大阪直美(Naomi Osaka)於美網奪得日本首座大滿貫單打冠軍
 9  王維中加盟韓國職棒NC恐龍
 10  富邦悍將、前洛杉磯道奇強投郭泓志宣告引退

「亞運會」奪下十大熱搜運動事件第二名 (中華奧會提供)

2018十大熱搜國際運動員

今年6-7月的世界盃足球賽熱潮席捲全球,國際足球球星成網友熱搜運動員,包括榜首阿根廷球王「梅西」,雖今年世足賽抱憾而歸,但在職業聯賽依舊叱吒風雲,生涯累積8次帽子戲法高居賽史之冠。而以超過1億歐元天價轉會費,改披義甲尤文圖斯隊戰袍的葡萄牙超級球星「羅納度」名列亞軍,他在世足賽單場踢進3球、更成為世足賽史上最高齡締造帽子戲法紀錄的球員。世足賽中數度誇張假摔引發網友瘋狂轉發的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則名列第五。
 
其他運動項目上,「二刀流大谷翔平」雖因飽受肘傷困擾,出賽數創新低,但依然奪下美聯新人王,攻佔排行榜第三名。勇士隊球星咖哩小子「柯瑞」傷後復出;日本桌球女神、台灣媳婦「福原愛」投出體壇震撼彈,宣布結束26年職業運動員生涯後喜懷二胎;今年贏得生涯第20個大滿貫冠軍的「費爸」費德勒,以及日本冰上王子「羽生結弦」、轉效力老鷹隊的「林書豪」分別擠進前十強。以下排名:
 1  梅西Lionel Messi
 2  C羅Cristiano Ronaldo
 3  大谷翔平
 4  柯瑞Stephen Curry
 5  內馬爾Neymar
 6  福原愛
 7  費德勒Roger Federer
 8  納達爾Rafael Nadal
 9  羽生結弦
 10  林書豪

世足賽席捲全球,阿根廷球王「梅西」奪十大熱搜運動員冠軍 (Yahoo奇摩提供)

2018年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

榮登熱搜榜首的世界球后「戴資穎」,在亞運會上為台灣摘下史上第一面羽球金牌,榜首實至名歸。而棒球選手攻佔榜單多達6名席次,其中又以旅外球星最受網友矚目,包括邁阿密馬林魚隊旅美投手「陳偉殷」、以總值90萬美金價碼轉戰韓職NC恐龍隊的「王維中」、打破大聯盟台將生涯最多二壘打紀錄豎立「子海嘯」障礙的「林子偉」、達成個人生涯百轟里程碑的旅日好手「陽岱鋼」、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後勁:王建民》的紀錄片主角「王建民」,都是網友關注對象。
 
此外,極有可能成為中職史上首位透過入札制度前進日職的桃猿隊強打「王柏融」,由日職火腿隊搶下優先議約權,引發熱議。在亞運屢創佳績的台灣運動好手亦名列榜上,包括在世大運一「跑」而紅的田徑好手「楊俊瀚」,打破紀錄為台灣贏得亞運史上第一面男子200公尺項目獎牌,以及在亞運勇奪男子單打項目銀牌的羽球好手「周天成」,分別名列7、8名。溫網中擊退當今世界球后哈勒普、世界排名一路躍升的台灣網球好手「謝淑薇」則排名第10。
 1  戴資穎
 2  陳偉殷
 3  王維中
 4  林子偉
 5  陽岱鋼
 6  王建民
 7  楊俊瀚
 8  周天成
 9  王柏融
 10  謝淑薇

旅外棒球球星「陳偉殷」奪十大熱搜台灣運動員第二名 (Yahoo奇摩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知名體育用品店ART SPORTS破產的幾個啟示

2017-05-15
話題綜合運動配備趨勢新聞

據Yahoo! Japan報導,5月9日,日本知名運動用品通路商ART SPORTS申請破產成立,為日本運動用品界投下震撼彈。該公司於1967年成立,上個月才剛慶祝其69週年,在東京都開設了8家專賣店,也經營網路購物業務。該店舖主力商品為跑步與網球用品,旁及自行車、登山戶外用品與其他運動類別。全盛時期,在1991年時該公司年營業額達到了約57.41億日圓。

然而,在這之後的銷量逐年下降,因為銷售狀況不佳,該公司也收掉了幾家店面,但仍無力回天,在2016年的銷售額已降到約24億日圓。在設法消減人員開支與搬遷到租金較便宜的辦公室之後,收入仍無法彌補龐大的財務缺口,因此,該公司負責人木村正男因而不得不提出破產申請。

據《動一動》網站分析,該公司破產,引起台灣業界討論,他們的找出的問題有:
1.削價競爭模式。為了爭取銷量,跑鞋販售價格壓低
2.外國網購價格比台灣店面價格便宜
3.普遍對於林立百出的運動用品知識度不足
4.因熱潮而大量引進品牌產品、氾濫化的運動用品店
5.選貨眼光錯誤或是發貨問題
6.廉價的運動用品進駐台灣

日本知名運動用品通路商ART SPORTS宣告破產。 ©アートスポーツ

然而,據筆者觀察,台灣的運動用品消費環境,除了上述的幾個問題,還有一些現象值得探討:

ART SPORTS本店外觀 ©トレラン王国

 1  大者恆大 小店被擠壓

在網路購物削價競爭與大型量販店如迪卡儂進駐之下,小型、家庭型的運動用品店經營越來越困難。小店為了衝銷量往往犧牲利潤,但是怎麼砍價卻總比不過網路和大型量販店的價格競爭,因此,這些地方型運動用品店往往面臨兩個選擇:是結束營業還是投入連鎖麾下?

據《今周刊》報導,台灣最大的運動用品店連鎖背後的老闆其實是「元吉集團」,旗下有運動用品代理商「星裕國際」,近年來更積極購併,除了知名的「摩曼頓」,也已經將南霸天「一亨運動用品」收入其麾下,通路規模達300個據點,放眼市場無人能望其項背,而且目前還在購併一些地區型的傳統運動用品店,動態令人矚目。除了運動用品店,幾乎所有知名運動用品品牌專賣店也都是該集團旗下的門市,近來更動作頻頻,開設旗艦大店,搶市毫不手軟。

因此,展望未來台灣,大者恆大的現象將繼續延燒,小型運動用品通路商要求生路,唯有另闢蹊徑,找出自己的獨特經營模式,才有可能在這個逆勢環境中生存下來。

近年陸續有小型運動用品店結束營業。 ©尼豪的美食旅行手札

 2  品牌經營形象與目標社群

在這個逆向展店潮中,不難發現一些知名品牌如Nike、Adidas和Under Armour等等紛紛開設旗艦店,以精緻的空間陳列訴求品牌形象,並同時經營獨特運動社群。例如Nike已經經營多年的Running Club、UA的鬥陣跑團等等,以免費的飲食補給物資、專業教練帶領和特別設計的獎品例如跑服、紀念品等等吸引跑者參加,順道以焦點社群活動的方式,找來代言運動員,向特選的消費群眾說明產品特色與優點,務求打到最正確的消費群眾;就連星裕最新代理的頂級登山用品Arc'teryx也開設「登山學院」,找來知名登山家李美涼等人與玩家分享相關經驗,務求深耕目標金字塔頂消費者群。

這種品牌自己經營旗艦店與焦點社群的方式,在日本也極為常見,相信也是該國一些小型綜合運動用品通路銷售不佳的因素之一,可見要鞏固銷售,經營忠實粉絲和意見領袖是極為重要的。

李美涼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3  消費知識成熟 加值服務是關鍵

在這個網路資訊氾濫的年代,縱使知名品牌都自己下海做網路電商,網路購物現實上仍存在許多假貨問題,尤其鞋類有適腳性問題,每一款鞋都是根據不同的腳型設計,最好還是到店裡試穿過才知道好不好。不過,問題就在於許多消費者精打細算,到門市試穿之後卻上網購買價格較低的同款商品,這對門市的銷售的確有一定程度的打壓。

在運動熱潮過後,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對於運動相關知識的認知已經越來越豐富,對於一款運動鞋的需求將不再只是好看而已,舒適度和運動表現會是大家越來越重視的擇鞋條件。根據不同需求,門市店員對於消費者的知識服務將是越來越重要的加值條件,例如「足測」服務,讓消費者了解自己的足部特徵,另外,瞭解消費者本身的狀態,例如足弓外翻、內翻等等狀況,再根據這些特徵建議適合的運動鞋,將是門市能夠吸引消費者上門購買的一大利多。

Adidas在台北馬拉松EXPO提供動態足測。 ©Adidas

 4  運動用品也要精品化服務

現今的運動用品銷售服務,往往到購買之後便結束,但是消費者可能有許多時候買到的鞋款並不適合自己,若當時是因為被店員說服而購買,對店員信任破滅之後再回店重複消費的機率便不高。雖然一雙鞋單價不如精品來得高,但若能做到產品售後追蹤,了解並記錄消費者購買之後的使用經驗,深耕客戶群,避免讓消費者再買到不適合的鞋款,相信這些客戶日後回購的機率和忠誠度會提高許多,這對於網路購物和削價競爭也絕對會是個殺手鐧。

針對消費者做更細緻的服務將是未來運動用品門市致勝關鍵。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在運動越來越精緻化與分眾化的現今台灣,大家也越來越重視運動配備的專業度,畢竟「跑不贏別人,至少要穿得像個pro」。在這個潮流之下,運動用品店要在網路購物與殺價競爭的逆勢中找出生路,唯有提供更細緻、更差異化的個人諮詢服務,才能在這片紅海殺出一片生天。

撰文/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