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第二屆馬祖鐵人三項由張家班鐵人隊囊括菁英組前兩名
1
第二屆馬祖鐵人三項由張家班鐵人隊囊括菁英組前兩名
2
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對跑步有什麼好處?哪時該做? 1分鐘了解運動按摩
3
跑團總動員 8/27相約仁愛路為世大運半馬加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二屆馬祖鐵人三項由張家班鐵人隊囊括菁英組前兩名

2018-09-17
話題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游泳 賽事

去年首屆舉辦馬祖鐵人三項以嚴峻的地形著名,又加上五級風最大陣風八級的天候之下,讓許多參賽選手叫苦連天的超硬賽道,在今年雖受到山竹颱風的影響,雖然風大但是無雨不見日光的天候,非常適合選手們同台競賽,但是在大會考量安全因素之下取消游泳項目,將賽事改為鐵人兩項進行比賽,仍然吸引許多三鐵選手們共襄盛舉。

在比賽開始前長官貴賓與選手們揮手致意。

張家班鐵人隊成為最大贏家

這場賽事在9/16伴著晨光的海風中,由連江縣縣長-劉增應、馬防部指揮官-章元勛、馬管處處長-廖源隆、馬里亞納觀光局-蔡璧如代表與連江縣交旅局長-林長青等各級長官的鳴槍加油祝福下,所有選手們就分批出發。在歷經2小時24分中37秒後,由張家班鐵人隊小弟的張家豪拿下今年馬祖鐵人三項菁英組第一,而菁英女子組一二名則是由同隊的姊姊張婷婷以及張嘉家分別以2小時57分07秒及3小時03分29秒拿下,這次鐵人賽的張家班鐵人隊三姊弟分別包辦菁英組的前兩名的名次。張家班鐵人隊今年第一次參與馬祖鐵人三項賽,姊弟三人同時獲獎,可謂最大贏家,而在這個艱難的賽道上同時獲獎可謂得來不易,小弟張家豪表示:「賽事開始時前兩圈再適應賽道,後面才開始加速,但是因為賽道實在是太困難,所以還是比個人最佳的成績差了30分鐘,希望明年還可以再度的來挑戰。」

囊括菁英組前兩個名次的張家班鐵人隊,可說是這場賽事最大的贏家!

此外,張家豪及張婷婷分別得到獎金三萬元等值商品外,同時,也獲得由馬里亞納觀光局贊助的塞班島鐵人三項賽事參賽權及來回機票。而標準鐵人組,男子與女子第一名為邱柏潗以及高玉美,獲得得到一萬元等值商品。

縣長頒獎菁英男子組前三名 第一 張家豪 第二 江晏慶 第三 朱承輝
縣長頒獎菁英女子組前三名第一張婷婷 第二 張嘉家 第三 柳怡卉

馬祖鐵人有三好

在去年馬祖鐵人三項的賽事舉辦成功之後,第二屆的馬祖鐵人三項吸引了許多首度來馬祖參賽的選手,這些選手都直呼馬祖的賽道真的是「好硬」、馬祖的風景真的「好美」,馬祖加油團真的「好熱情」,連連表示明年一定要來再次參賽,超越自己。

提升賽事專業度

馬祖近年來積極打造「運動島」風氣活動之一,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體會馬祖之美,認識馬祖,推廣鐵人三項運動,創造好的賽事,服務所有喜愛鐵人三項賽事的選手。這次的馬祖鐵人三項以「真鐵人」為號召,除了設立菁英組別外,更邀請到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的裁判協助執法,讓整體的賽事專業度獲得提升,還吸引許多國內外好手前來挑戰令人膽顫心驚的「地獄鯨鯊賽道」,可說是讓這此賽事的精彩度更加可圈可點。

資料來源/展通虹策略整合行銷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按摩對跑步有什麼好處?哪時該做? 1分鐘了解運動按摩

2020-09-26
跑步知識庫運動按摩肌肉痠痛觀念運動恢復運動傷害保健

做運動按摩常常被認為是種奢侈的享受,但專業人士都知道,這個做法除了可能改善運動表現,對於長跑職業運動員來說,在高強度訓練後或比賽後做運動按摩,更能成為訓練的一部分,是加速恢復、防止受傷的重要方式。本文帶你了解在台灣已漸漸發展,卻仍鮮少人想掏荷包嘗試的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對跑步有什麼好處?哪時該做? 1分鐘了解運動按摩

定義

以美國運動醫學醫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修復與再生醫學助理教授 Julia Iafrate 為運動按摩下的定義為:「合格的專業人員對肌肉和軟組織進行徒手操做,目的是改善運動表現或促進恢復。」

事實上,運動按摩不僅限於針對運動員,因為按摩有多種不同風格,了解它們之間細微的差別和目的較重要。例如,運動按摩與SPA放鬆相比,前者著重於修復與調整問題,除了預防傷害,最大的好處就是透過鬆開關節、在髖部和腳踝處創造出空間,讓你更能靈活運用身體以改善運動表現。

運動按摩有什麼好處?

如果把此問題去問一位運動按摩師,他會告訴你運動按摩真是太棒了!但如果你問一位科學家,他會告訴你確切的益處仍在研究中。

不過,根據發表於《生理學前沿 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一項研究分析,與冷凍治療、緊身服和電刺激等方式,按摩更能減緩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和疲勞感。

另一項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研究,證實了按摩與 DOMS 的關聯,卻也發現運動按摩並不能真正改善短跑、跳躍、力量、耐力和疲勞。但在統計學來說,運動按摩對柔軟度有明顯的好處,柔軟度改善能幫助跑步時生物力學上可以放鬆,以便最有效率地移動。

《物理治療雜誌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一項研究則顯示,按摩可以減輕跑者股四頭肌的疼痛強度;而其他研究也曾證實按摩可增加局部血流,進而減輕發炎,使訓練後受損的肌肉更容易恢復。甚至 2020 年最新研究分析指出,運動按摩可以促進心理恢復。

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能減緩延遲性肌肉痠痛和疲勞感

接受運動按摩的感覺是?

大多數人認為運動按摩是「深層組織按摩」的代名詞,確實沒錯,但運動按摩更像一個概括性術語。按摩時揉捏的動作往往使用手指頭、指關節、拇指甚至手肘做更多壓縮和大量擠壓,摩擦力能更深層地滲透到肌肉組織中,以癒合舊傷。

要注意的是,接受運動按摩時,疼痛不等於效益,太過用力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當你按摩時處於嚴重痛苦,那請大聲說出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骨科按摩治療師 Rosemarie Rotenberger 提醒:「疼痛和不適之間有一條細微的界線,每個人不同。深層壓力不同於按到深層組織,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誤解,實際上,治療師在特定肌肉上施加少少的壓力才有效。」

運動按摩之後,有點痠痛是正常的,甚至可顯示弱點區域。但如果是正確地按摩, 48 小時內通常緊繃感會消失,並感覺身體煥然一新,也就是說,運動按摩不會讓人感到不適。

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後有點痠痛是正常的,但一般48小時內緊繃感會消失

何時該做運動按摩?

很多人覺得運動按摩很揮霍,但事實上,請不要只在受傷時才做運動按摩!否則你會損失更多。每年與波士頓馬拉松精英運動員合作的按摩治療師 Anna Gammal 強調:「按摩不是奢侈品,是一項投資。」

如果經濟負擔的起,建議固定每 6 週進行一次運動按摩,即便是 30 分鐘都好。如果能固定做運動按摩,可以快速解決問題,而不用忍受痛苦或加重痛苦。

時間點上,在訓練完、伸展後做運動按摩,可以解決一些肌肉緊繃的問題,另外,賽前和賽後按摩能幫助促進運動表現和恢復。要注意的是,賽前按摩應該在前 2-7 天做,如果在賽前 48 小時內按摩,可能會使跑者在比賽當天處於痠痛之中;賽後按摩則建議在比賽完數小時至 48 小時內,安排對恢復有幫助的按摩。

不過,如果你已受傷,在做任何按摩之前應先諮詢專業醫師評估。因為按摩師沒有資格為你診斷傷害,而診斷結果可能會改變按摩師決定進行的按摩方式。

診斷可能改變按摩師進行的按摩方式
醫師的診斷結果可能會改變按摩師決定進行的按摩方式

接受運動按摩前須知

1. 建議找經骨科、復健科相關治療和評估培訓的按摩治療師,因為如果你遇到的慢性疼痛無法透過按摩解決,他較能知道如何轉介給其他專業。

2. 按摩前不要吃太飽。否則在飽腹狀態時面朝下躺會有不適感,按摩也會減慢消化速度。

3. 按摩前確保先補充水分。因為脫水會使筋膜和肌肉變硬,使按摩更加痛苦。

4. 按摩後如果感到痠痛,當晚可以泡濃縮浴鹽澡,有助消除痠痛。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團總動員 8/27相約仁愛路為世大運半馬加油

2017-08-26
賽事跑步話題馬拉松新聞台北世大運

「我想做一張圖,我們一起來創造滿滿的超High賽道,一起大喊、一起加油。」原本只是Line群組一句話,臺北世大運半程馬拉松加油團發起人之一簡省豪,壓根沒想到,竟演變成北臺灣知名跑團響應、保守估計至少上千人共襄盛舉,預定27日一早齊聚仁愛路、為半程馬拉松選手加油打氣。

簡省豪是服務於金融業的IT資訊人員,非體育相關科系背景,只是單純愛跑步、跑馬拉松。在經歷東京馬拉松後,有感於東京馬「兩岸援聲啼不住」的狂熱賽道,也想在世大運、打造屬於臺灣的熱情氛圍。

「我們想讓選手感受那種加油尖叫、能繼續跑下去的賽道,而不是可能出現一些埋怨封街的聲音。我們東京馬拉松群組大概聚集500多人,大家幾乎都體驗過東京馬那種氣氛,所以與其在群組內自怨自艾,不如站出來、發起這活動。」簡省豪回想當初只是臨時起意,頂多三個跑團有興趣,卻在短短幾天內,因為一張加油地圖出現,在社群網站四處分享,越來越多跑團主動報名。

他自嘲只是出一張嘴,丟出訊息、上班回家後,地圖居然做好、出現在群組。這中間感謝很多人,包括還在對岸移訓的倫敦奧運選手「真男人」張嘉哲,以及吳佳哲收集資訊、更新製圖,Gina Chiu、行走設計師Annie Cheng及Bank Ko等人優化加油地圖,吸引更多跑友願意挺身而出。

「大家畢竟都是跑者,都很專業,知道加油區該如何站點、很快認領加油區位置,也不需我們真的去分配或什麼。」簡省豪坦言很感動,大家都非常願意分工幫忙,「我真的沒想過,原本只是想,幾個跑團大家一起來加油,真的沒想到會變成這麼大。其實地圖只是個形式,大家一同到現場,真正來參加,才是真的,我真心希望臺灣也有像東京那樣的熱鬧賽道出現。」

部分參與者,26日上午就會先到市府前仁愛路,除了勘查地形,也為田徑競走的運動員加油。

*大圖連結

簡省豪發動全台數個跑團一起駐點為世大運半馬賽選手加油。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