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陳彥博冰島超馬摘冠歸國分享: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1
陳彥博冰島超馬摘冠歸國分享: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2
英威達最新THERMOLITE® T3 EcoMade 保暖材料在 2018美國冬季戶外、滑
3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彥博冰島超馬摘冠歸國分享: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2018-09-20
話題 跑步 新聞 越野跑 馬拉松 心得分享 陳彥博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8月底參加「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咬牙撐過大風雪、沙漠碎石與零下低溫,奮戰6天後終於摘下號稱「全球最艱困」超馬賽事冠軍,也成為他個人今年第二座超馬賽事冠軍。陳彥博回台後於19日召開分享會,坦言自己在極度艱困,身體接近失溫的情況下完賽,途中靠著不斷對自己說:「跟緊、撐住!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陳彥博冰島超馬摘冠歸國分享: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熬過失控天氣和艱困地形  拿下今年第二座超馬冠軍

陳彥博在今年6月不丹高山超馬賽中,強忍雙腳後腳跟腳皮脫落,帶著血肉模糊的腳底板,跑完高海拔艱難競賽並取得總冠軍,修復後馬上投入為冰島賽事的訓練。
 
「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於8月27日至9月1日舉行,賽道綜合了撒哈拉沙漠、沙丘及冰川地形,集合歐美洲的河流山谷與草原地貌,以及冰島特有的火山地形。6天全程250公里途中,天氣「失控」般急速變化,起跑時有陽光,一下子突然下雨甚至颳起大雪,緊接著低溫強風來襲,連調整裝備都來不及,更無法預估每一天的氣候狀況。陳彥博不諱言:「這是我這幾年參加過分站賽中最惡劣的環境,奮戰了7天撐過熬過,榮幸拿下今年第二座超馬賽事冠軍。」

陳彥博分享會現場

前三天腹瀉感冒一度落後  在風雪中彎腰前進

這次賽事陳彥博並沒有順利一路領先,反而落後到第七名才慢慢追回來。他說:「比賽第二天半夜兩點,我突然胃痛醒來,外頭正下著大雪,溫度大約-6度,衝到廁所一邊腹瀉好幾次,一邊擔心接下來的比賽是否能平安完成。在寒冷的環境下競賽,一天會消耗至少3千卡路里,但我卻把重要的食物全都拉出來了,失去了許多熱量。」
 
因為腹瀉,陳彥博隔天早上起跑馬上就被拉開,全身無力,一度落後。賽程後段經過冰島最高的1682m皇后山,突然颳起強勁的風雪,能見度大幅下降到只剩10公尺,他趕緊把防水外套拉好,害怕衣服濕掉造成失溫,然而風雪大到必須彎下腰前進,否則幾乎站不穩。陳彥博心想「在這環境下到底要如何競賽?如何跑下去?大家真的都平安嗎?」他坦言:「這是我第一次在比賽中明顯感到害怕,但想著前三名選手時間差距不遠,我不斷鼓勵自己咬牙著忍下去。」

「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地形多變艱困
賽程中必須涉水渡過多條冰冷河流

第四天後段逆轉勝  勇敢是唯一武器

直到賽程第四天後段,陳彥博仍落後排名第一的俄羅斯選手,因為競爭激烈,又跑在硬度很高的多變火山岩上,他的右腳膝蓋因過度碰撞發炎痛到快抬不起來、體力大幅下降,體溫掉得很快,速度也越來越慢。面對零度以下低溫、強風、大風雪,他數次冷到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完賽?只能不斷對自己重複說:「彥博!跟緊、撐住!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終於在第四天賽程的40公里處,陳彥博追上了俄羅斯選手,並與他一路激戰到最後獲得勝利。陳彥博說:「我眼前出現的是大自然所創造的奧妙,我腳踩的是火山留下的痕跡、涉水跨越了冰川,彷彿大自然在告訴我『撐下去吧!』要克服內心恐懼面對困境與阻礙,只能勇敢面對與解決。在這場冰與火賽事拚搏中我慢慢了解,冰代表心裡的恐懼,火來自內心的勇敢,如同面對生活也一樣,咬緊牙,全力以赴直到終點。」

「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冠軍獎座與完賽獎牌

第6年校園公益講座  用自身故事感染青年子弟

今年是陳彥博接觸極地超馬第10年,他從25歲開始,在每年比完賽空檔時就會執行校園公益講座,不論學校人數多寡,甚至偏鄉都願意前往。陳彥博表示:「用雙腳闖蕩世界的夢想在我學生時期就萌芽,對於未來與夢想總是充滿期待卻又徬徨,所以我決定進入校園,將自身故事和築夢的勇氣傳遞給每一位學生,鼓勵要勇敢做大夢,出發!」

陳彥博每年比完賽空檔會執行校園公益講座,用自身故事鼓勵校園學子勇於做夢

陳彥博小檔案

生日:1986/06/10
2009 第一站 亞洲馬拉雅山160km 5日賽  第四名
2010 第二站 北極點馬拉松  第三名
2010 第三站 南極洲100公里超馬賽  第二名  亞洲首位完賽
2011 第四站 非洲喀拉哈里沙漠250km超馬賽  第三名
2012 第五站 巴西170km non-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2 第六站 西班牙235km山徑超馬賽  第四名
2013 第七站 加拿大育空700km極地橫越賽  第三名  亞洲首位完賽、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3 第八站 澳洲520km內陸橫越超馬賽  第二名  大會最年輕紀錄
2014 玻利維亞6日170公里高原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7月   挪威160km Non - stop超馬賽  第二名           
2015 9月   美國G2G273km大峽谷超馬賽  總冠軍
2015 12月 非洲布吉納法索213km沙漠超馬賽  總冠軍

2016年 全球四大極地 總冠軍賽                                                  
2016 3月   納米比亞撒哈拉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二名
2016 5月   中國戈壁沙漠   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五名
2016 9月   南美洲阿他加馬沙漠250公里超馬賽 (7日分站)  第一名
2016 10月 南極洲250km 超馬賽(7日分站)  第二名
 
2017 6月    祕魯亞馬遜叢林230公里冒險賽   第三名
2017 9月    義大利TDG 330公里不休息耐力越野賽  106小時完賽

2018 6月    不丹200公里高山賽    第一名
2018 9月    冰島冰與火250公里超馬賽    第一名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 陳彥博 Tommy Chen 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威達最新THERMOLITE® T3 EcoMade 保暖材料在 2018美國冬季戶外、滑

2018-01-25
跑步話題服裝生活

為滿足消費者對戶外服飾性能和可持續性的需求, 中國晉江市自然化纖製造有限公司與總部位於臺灣的國際企業-新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舉辦的2018美國冬季戶外、滑雪用品展期間, 發佈了採用英威達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的產品, 這也是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的商業首秀。

更保暖,更輕盈,且至少含35%再生材料的新款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能説明服飾品牌商開發兼具經濟和環保優勢的可持續、高性能戶外運動服飾。

英威達最新THERMOLITE® T3 EcoMade 保暖材料在 2018美國冬季戶外、滑雪用品展上由大中華區紡織企業首秀

新麗企業的總經理簡裘裘表示:「保溫棉作為填充料,不像表層布料那樣可以給予消費者最直接的感觸,僅憑觸摸和外觀很難衡量其品質好壞。 在競爭的市場中,如何讓終端消費者相信他們所購買的服飾已達到一定的品質標準以及預期的可持續性水準就顯得特別重要。 作為行業的領導者,我們很高興能與英威達合作推出THERMOLITE ® T3 EcoMade保暖材料。 」

新麗®作為世界領先的無紡布生產商,在保暖材料市場擁有超過50年的經驗,對於推動消費者需求瞭解得相當透徹,與英威達的合作也已超過了30年。"英威達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的創新性在各方面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它不僅完全通過了系統測試 (確保其符合嚴格的品質標準), 獲得了GRS認證標準, 還具有優越的CLO (克羅值) 保暖及環保性能。我們相信它將激發新一波的市場需求"簡總經理補充道。

全新保暖技術成就更輕盈、更保暖的特性

英威達新一代突破性的填充材料THERMOLITE® T3 EcoMade不僅具有卓越的保暖性能,還非常輕盈。 由於融合了卓越的壓縮和回覆功能,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在穿著舒適體驗方面又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苛刻的條件下,更高水準的耐水性可使戶外運動愛好者保持乾爽和舒適的穿著體驗。 THERMOLITE® T3 EcoMade具有優異的耐洗性,通過延長服飾的使用壽命從而減少替換品和廢物並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消費者驅動環保時尚潮流

可持續性這一時尚正成為服飾品牌的一個主要戰場。 Gfk MRI針對美國消費者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一半(56%)的受訪者願意溢價購買環保產品,而相近資料(49%)的受訪者表示一家公司的環保記錄是影響其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

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為進一步拓展高性能和可持續性的產品打開了一道發展之門。因為至少含有35%的可回收材料, 該保暖新材料大大降低了服飾品牌進入這個市場的成本壁壘。

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中回收物料的含量也可超過35%,這為各品牌提供了一個定制產品的契機,以滿足消費者對高性能、可持續產品的可持續性及價格的需求。

自然化纖總經理施上海指出,英威達的品牌實力及其諸多的技術創新記錄, 讓他們毫不猶豫地就決定成為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的特許經營者、生產商。

施總還表示:「我們衷心希望這個創新產品的問世,不僅能提高我們的公司形象和市場競爭力,還能創造為客戶提供各種定制化保暖解決方案的機會,從而促進公司的業務增長——在現有基礎上增加20%。 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隨著人們對戶外服飾性能和可持續性需求的日益提升,該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和業務規模都將持續快速增長。

THERMOLITE®再創歷史

新款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建基於英威達旗下已擁有30年歷史的THERMOLITE®品牌。 該品牌的系列產品擁有卓越的品質、可靠性和功能性,為消費者提供保暖和乾爽的穿著體驗。 而品牌本身引領創新及憑藉具有影響力的市場行銷和頗具競爭力的傳播方式支援客戶發展的歷史,早已深入擴展至整個產業鏈。

英威達運動及戶外服飾全球總監Huw Williams表示,「創新一直是英威達重要的發展基因。 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創新產品,提供一流的性能,從而説明我們的客戶在市場區隔中始終處於前端位置。 」

"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將續寫THERMOLITE®的品牌故事, 並致力於為特許經營者和品牌商提供更多的支援, 使他們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銷量; 同時説明主要客戶在環保的前提下實現保暖的性能。"Huw Williams說。

欲瞭解更多關於THERMOLITE® T3 EcoMade保暖材料或其他替代羽絨的解決方案,歡迎蒞臨2018年1月25日至28日在科羅拉多丹佛會展中心舉辦的2018美國冬季戶外、滑雪用品展。 新麗®展位5035-LL,自然化纖展位6035-LL。

關於英威達
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學中間體、聚合物和纖維的綜合生產商之一,英威達旗下擁有LYCRA®、COOLMAX®、THERMOLITE®, CORDURA®、STAINMASTER®和ANTRON®等主要品牌。 英威達在尼龍、彈性纖維和聚酯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產品廣泛應用於服飾、地毯、汽車部件,及其他品種繁多的日常用品。 總部位於美國的英威達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運營,員工總人數約10,000。 更多資訊,請流覽INVISTA.com

資料、圖片來源/英威達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陳瑞龍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2016-11-09
馬拉松跑步運動部落陳瑞龍專欄

關於選手在跑步賽場上表現的因素當然有許多,天候狀況、賽道類型、選手的心理素質(企圖心、強悍、穩健、刻苦、堅韌……等)、選手特質、對自身的了解、身體條件、紮實訓練、賽前調整、配速策略、補給計畫、臨場表現……等等,都關乎著選手的成績表現。

有關24小時繞圈類型賽事,在此僅就配速策略探討,有些選手認為後段都會舉步維艱,所以趁前段身體狀況良好多累積里程;而有些選手認為在前段稍稍放慢速度,以保留體力平均分配,盡可能維持後段不致掉速過大,維持較平均的速度在場上奔跑著,發揮較佳的效能表現。

24小時超馬賽,對於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原良和醫師前來東吳24小時賽場,在場上三年的表現來看,2012年前12小時跑了161公里,約14小時因大腿拉傷退賽。2013、2014年把速度放緩,分別完成了273公里和創下了285公里的紀錄(除了配速外,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在其中)。

原良和在2014東吳超馬賽雙破紀錄奪冠。 陳瑞龍提供

大陸北京的單盈博士在2015年香港24小時賽中,前12小時跑了128公里,最後完成212公里,而在同年底東吳賽事中前段跑了126公里,最終也達到了220公里的國際標準(當然不只有配速單一因素,但是配速策略確也影響深遠)。

單盈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全國100公里以上多項女子紀錄保持人周玲君,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和冬山河100英里賽兩場的比較,達到100公里的時間24小時(9:07)比100英里(9:37)賽快了30分鐘,但是達160公里時,100英里賽(16:17)卻比24小時賽(16:33)快了些許。

周玲君在2015冬山河100英里賽 陳瑞龍提供

大陸廈門大學趙紫玉教授,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跑出了222公里,同年底東吳開賽鳴槍後一馬當先,3小時不到就完成了42公里,最終以225公里作收,事隔不到2個月的時間,在2015年初香港24小時賽事中,採用了關家良一的配速建議,跑出了243公里的個人紀錄,一位選手要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僅透過練跑能夠進步18公里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保持這樣的配速策略下,在2015東吳賽場上仍然達成240公里的好成績,所以240公里以上的好成績和配速策略有絕對的關係。

趙紫玉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從以上四個例子來看,同一個人的配速策略不同,最後的成績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趙紫玉、單盈與周玲君),所以配速策略關乎著成績的表現甚深。

一般而言24小時賽事中,選手在後12和前12小時的里程差異,如果能夠維持在20公里以內,應該可以說後段還維持很不錯的表現。然而,2015年12月19日在美國鳳凰城,也舉辦了一場標準田徑場24小時繞圈賽,其中男子組第二名,名字叫Bob Hearn的選手,前12小時跑了122公里,是不是最後能夠上230公里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是Bob在後12小時卻跑出了118公里,以240公里的成績達到國際標準奪得第二名,可以說幾乎維持一個速度在24小時的賽事中奔跑著,賽事期間Bob也貫徹著每跑八圈走一分鐘的調整策略(從Bob 自己整理比賽紀錄得知),是不是也很令人驚異呢?

Bob Hearn 陳瑞龍提供

至於是不是適合所有的選手?可以多試試各種不同方式,看看那個模式可以有較佳的表現,當然也可以參考上述幾位選手的例子,來調整成自己的配速策略,以省去摸索和測試的時間。

關於陳瑞龍台灣超馬勇者。2013年參加中華民國超馬協會舉辦的環台超級馬拉松,雖因公無法全程參與,卻開啟連日長距離超級馬拉松之路。2014年自己規劃20天跑步環島、2015年完成43天跑步環法2800公里、2016年完成自己規劃和好友一行三人,38天從廈門跑到北京2300公里壯舉。

/ 關於陳瑞龍 /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