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
1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
2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盛大開跑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盛大開跑 2021年將升級全馬賽事
3
讓田徑弱隊變四連霸強隊! 日本傳奇性總教練的運動場╱職場成功術
香港01
香港01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

2018-10-05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超馬 故事

香港社工張思縈(Jennifer)以歷來首位亞洲女參賽者的身份,參加舉辦於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湖(Salar de Uyuni)的Ultra Bolivia Race(玻利維亞超級馬拉松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歷盡7日艱辛比賽,Jennifer最終贏得冠軍。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右二為張思縈) ©張思縈

「我2012年已到過Salar de Uyuni一次,對她念念不忘,總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去一次,於是我決定參加這個比賽。」Jennifer當年到訪,鹽湖經歷雨季之後,有幸一睹天空之鏡的驚世美景;這次到訪,她有更重要任務,就是挑戰歷時7天、共220公里的Ultra Bolivia Race。

張思縈曾於2012年到訪烏尤尼鹽湖,對「天空之鏡」念念不忘 ©張思縈

比賽全程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其中兩天更要攀升上4,000公尺,總爬升約2,400公尺;7個分站中,最短路程是最後一日,全長25公里,最長則為第6日的42公里。所有參賽者全程揹住物資作賽。比賽由2014年開始舉辦,每兩年一次;來到今年第3屆,25名選手中有6人是女性,Jennifer是這屆唯一一個,也是歷來首個亞洲女跑手,最終她擊敗4個意大利及1個法國選手,奪得女子組冠軍。

比賽全程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

Jennifer雖是業餘跑手,但戰績絕不遜色,她跑過柬埔寨的叢林、撒哈拉沙漠、喜瑪拉雅山,甚至奪得北極馬拉松季軍,又偕視障跑手梁小偉征戰南極100公里超馬。今次在玻利維亞挑戰鹽湖,她直言「好辛苦」,而且曬傷頸部,但最終以冠軍為香港人寫下歷史,她說這趟旅程無憾了。

張思縈7站戰績
第1站(33公里) 5小時02分31秒 分站排名11 (女子組排名1)
第2站(36公里) 3小時59分23秒 分站排名7   (女子組排名1)
第3站(34公里) 5小時10分50秒 分站排名8  (女子組排名1)
第4站(30公里) 4小時25分52秒 分站排名10(女子組排名1)
第5站(30公里) 4小時04分47秒 分站排名12(女子組排名2)
第6站(42公里) 6小時08分12秒 分站排名11(女子組排名2)
第7站(25公里) 3小時35分49秒 分站排名6  (女子組排名2)

Ultra Bolivia Race賽道圖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關於香港01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盛大開跑 2021年將升級全馬賽事

2020-10-26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2020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 25 日於總統府前廣場盛大開跑,長跑名將曹純玉與謝千鶴分別在女子半程馬拉松與 10 公里完成三連霸,疫情後第一場路跑賽就在男子 10 公里奪冠的李奇儒更大呼:「在台灣真好!」主辦單位表示,2021 年的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將升級為全程馬拉松,參賽人數也會提升到兩萬四千人。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盛大開跑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盛大開跑 2021年將升級全馬賽事

第三屆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 25 日在涼爽無雨的完美天氣下開跑。即使在 COVID-19 疫情影響下,今年報名兩萬個名額依舊秒殺,開跑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及多位貴賓共同鳴槍,林寶水表示:「看到今天那麼多人參加,非常感動,有大家的支持,辦這場比賽很值得。辦下去就要成長,明年要提升成全程馬拉松,讓更多人參加,規模更擴大,國外的跑者也能一起參加!」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開跑
2020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在涼爽無雨天氣下開跑

曹純玉、謝千鶴跑出三連霸

國內女子全馬紀錄保持人曹純玉,以 1 小時 14 分 56 秒完成女子半馬三連霸!透過這場比賽為年底全程馬拉松賽事準備的她透露,今天身體狀況並非最佳,一度「掉速」,不過平常訓練就會跑河濱,跑進大佳河濱公園的賽道有種熟悉感。曹純玉接續就要朝全程馬拉松努力,盼之後國外也能像台灣控制疫情,讓她朝東京奧運達標的目標前進。

 

曹純玉以1小時14分56秒完成女子半馬三連霸
曹純玉以 1 小時 14 分 56 秒完成女子半馬三連霸

第一屆賽事男子半馬冠軍「印帝」周庭印,去年因傷無緣連霸、改擔任鳴槍嘉賓,今年重返賽道,以 1 小時 07 分 41 秒奪回冠軍寶座,賽後他表示:「前半年因為疫情,都在調整沒比賽,這是疫情後我參加的第三場比賽,一次比一次好,本來就預設 68 分內,這成績還可以。」

 

「印帝」周庭印以1小時07分41秒奪回冠軍寶座
「印帝」周庭印以 1 小時 07 分 41 秒奪回冠軍寶座

賽事「全勤生」謝千鶴以 36 分 29 秒完成女子 10 公里三連霸,她表示台北今天天氣涼爽,抱持享受心情參賽,並笑說:「今天就是享受跑,沒設目標、沒什麼壓力,和去年這場(38 分整)比起來還快 1 分多鐘。」

 

謝千鶴以36分29秒完成女子 10 公里三連霸
謝千鶴以 36 分 29 秒完成女子 10 公里三連霸

同樣完成三連霸的李奇儒,長榮航空城市觀光半程馬拉松是他在 COVID-19 疫情爆發後第一場路跑賽,以 32 分 13 秒率先衝線的他笑說:「好久沒遇到那麼多人,活在台灣真好!」

剛過生日的李奇儒兩個月前出現三叉神經痛狀況,吃熱食臉部都會抽痛,透過西醫、中醫和冥想等方式治療舒緩,上賽道已不影響表現,跑出滿意的成績更讓他注入強心針,他說:「本來沒什麼信心,結果成績比預期快。」

李奇儒以32分13秒完成10K三連霸
李奇儒以 32 分 13 秒完成10K三連霸

大方加碼獎勵 1 人獨得 6 張機票

會場活動中,長榮航空提供 4 張歐美澳不限航點經濟艙機票、5 張亞洲區不限航點經濟艙機票及 15 張立榮航空國內線不限航點經濟艙機票讓參賽者抽獎,除此之外,今年加碼由一人獨得 1 張歐美澳不限航點經濟艙機票及 5 張立榮航空國內線不限航點經濟艙機票,幸運得主都在大佳河濱公園會場抽出。

此外,長榮航空今年再次邀請知名運動品牌 Nike 為跑者設計賽衣,半程組跑友參賽另獲得精美的賽事衣保袋;凡完成半馬、10 公里、3 公里組報名並登錄活動,即可分別獲得長榮航空無限萬哩遊哩程數 3,000 哩、2,000 哩與 1,500 哩的好康。跑者憑號碼布優惠碼,長榮航空國際機票最高可折扺 NT$500 元、長榮航空樂e購 8 折、立榮假期以及台灣地區長榮桂冠酒店之專屬優惠。詳細活動辦法歡迎民眾至https://www.evaairrun.com 查詢。

報名費提撥 120 萬做公益

長榮航空以實際行動投入關懷社會與照顧弱勢團體,此次將提撥報名費 120 萬捐贈予若竹兒教育基金會,期盼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朋友響應社會公益。

長榮航空致力於推廣運動賽事,自 2018 年舉辦馬拉松以來獲得許多單位鼎力相助,包含教育部體育署、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交通部觀光局、台北市政府體育局、Nike、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及中華民國文化休閒運動協會。

2021 年的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將升級為全程馬拉松,參賽人數也會提升到兩萬四千人。為了邀請跑友們持續關注賽事,長榮航空同步於賽事當天成立長榮航空馬拉松臉書粉絲團「懂跑部」,邀請跑友們加入,與長榮航空共同迎接明年盛大的 2021 年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

資料來源/長榮航空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讓田徑弱隊變四連霸強隊! 日本傳奇性總教練的運動場╱職場成功術

2018-07-02
觀念書摘跑步知識庫

日本傳奇性田徑總教練原晉將原本連出賽資格都沒有的青山學院大學田徑隊,訓練成在箱根驛傳(日本著名長距離接力賽跑)四連霸的強隊。是什麼管理方式讓他締造奇蹟﹖在原晉的著作《變強,沒有終點!》中,他透漏自己將職場的企業管理運用在田徑隊上的成功術,並將育才治軍的47個心法集結成書,以下擷取3個心法,讓你一探這位神級管理者,如何引導一個B級田徑隊走向勝利之路。

讓田徑弱隊變四連霸強隊! 日本傳奇性總教練的運動場╱職場成功術

 心法  1 放手前,請先手把手帶領一次

「教練式指導」(Coaching)一詞是組織培育人才的一種方式,特徵是重視人才的自主能力。不過,我認為已發展成熟的組織才適用這種指導方式;在打造強大組織的初期階段採用教練式指導也不會有成效,因為尚未成熟的組織,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如何採取行動才能達到目標。
 
想要打造強大的組織,剛開始必須先經歷教育階段,具體學習實現目標需要哪些事項、自己應該怎麼做。讓一群不懂的人自行運作,有可能會使他們在無所適從的情況下走錯路,就像要求不會彈鋼琴的人「用你的想法詮釋這首曲子」。
 
剛接任總教練時,我就是手把手地教育每位隊員。我會寫黑板、或者坐在旁邊一個一個慢慢教他們如何設定目標、怎麼寫目標管理表。而目前已由隊員自行運作目標管理會議,但我當時必須到每一組個別指點:「這邊要換個角度來想。」「這個問題要用這種方式解決。」而當時最常做的是在隊員發表自己的目標時,讓其他隊員一一提出意見加以修正。
 
回顧從我接任總教練以來的指導歷程,我發現組織的進化可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我接任後到第三年為止,在這段期間鉅細靡遺教導隊員知識與技術,也是為強大組織打下紮實基礎的初期階段。我們的組織可說是中央集權型,由我直接對隊員或全員下指導棋,因為在初期,只要提高隊員的企圖心便能加速成長。然而由於指導者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有可能導致隊員失去個性,成為不會思考的人,永遠不會獨立自主;而缺乏自主能力的組織從沒受過外界刺激,一旦總教練離開,團隊隨即瓦解。
 
接著第二階段是逐步授權培養幹部;再進化到注重選手自主能力的第三階段,按部就班進階的同時,也逐漸讓隊員負起責任。最後進入第四階段,總算能充分展現教練式指導的成效。

 心法  2 領導者就是「能在最痛苦的時候鼓舞團隊的人」

讓組織變強的重要關鍵是領袖人物;在體育界便是隊長擔任的角色,而能讓隊員願意跟他一起拚搏的人,才足以擔任隊長。

總教練與隊員間總有一道隔閡,而在雙方之間的角色就是隊長,他負責凝聚團隊,朝著總教練訂下的目標前進,強大的團隊必定有一位優秀的隊長。青學田徑隊每隔半年會選一次管理各年級的級長,而我認為適任隊長的人選就在這些候選人之中。不過,管理一個年級與管理整個田徑隊所承受的重擔完全不同,在我眼裡,級長終究是未來的隊長候選人。
 
我對於隊長的期望,在於他是否能改變團隊的氣氛。當團隊陷入低潮,他是否有能力鼓舞大家積極向前?這就是隊長的最大任務。例如為了加強選手的跑力而在夏天展開長期集訓,選手在這段期間難免因為有傷在身,或者苦於無法跑出理想時間,再加上長期疲勞而使整個團隊的士氣愈來愈低落。在這種情況下,隊長會說些話鼓舞沮喪的選手嗎?或是一起大苦吐水?隊長的一句話,就能大幅改變整個團隊的氣氛。
 
當然,隊長有各種類型。以高中棒球為例,有的是由王牌投手兼第四棒打擊手擔任隊長,也有由坐板凳的候補選手當隊長。以上兩種類型截然不同,但重點不在於哪一種比較好。田徑不一定是由跑得最快的選手擔任隊長,關鍵在於人格特質,因此,挑選隊長的重點在於隊員是否願意在這一年間與他一起拚搏。
 
此外,是否具備想辦法「找理由做到」的資質,也是身為隊長的必要條件。打造強大組織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臨時變更訓練內容、更換運動場甚至遭遇不合理的情況。面對突發狀況時,是否依然能保持樂觀向隊員傳遞訊息,同樣是擔任隊長的重要資質。
 
剛接任總教練時,我同時扮演隊長的角色。隊員有意見基本上會去找隊長,例如問:「為什麼突然改變方針?」也有的隊員會找隊長商量如何解決問題。隊長必須有能力接受各方意見,並從正面的觀點將總教練的想法傳達給隊員。隊長也需適時變換立場,有時站在隊員這邊,有時則站在總教練及幹部的立場。這並不是八面玲瓏討好所有人,而是為了以正面的訊息帶領團隊前進。
 
對於隊長的要求雖然多,重要的是身為隊長,最好能以正面角度看待事情,並有能力鼓舞身邊的人。

能讓隊員願意跟他一起拚搏、有能力鼓舞身邊的人,才足以擔任隊長 ©WOMEN'S Running

 心法  3 跟著先例走,如同跟成功說再見!

當年我們奪得箱根驛傳優勝,開始聽到「以後要像青學一樣,帶著開朗自信的笑容去跑!」這類迴響。不過,我們的目的可不是開朗自信地笑著,而是先探討「應該怎麼做」,最後自然而然流露開朗自信的笑容迎向賽場;不是因為面帶笑容而獲勝,是為了獲勝而努力的過程中建立起自信,自然而然展現笑容。
 
我們的笑容之所以引起話題,是因為印象中的驛傳選手不會滿臉笑容,一般人早已被植入「長跑選手總是默默跑步」的既定形象。而青學田徑隊打破了以往大學田徑隊的常識,團隊經營採用商場上的訣竅,以及不把總教練當成神一般的存在,同樣是打破常規。
 
話雖如此,我們也不是為了搞怪而搞怪,只不過是為了讓團隊變強、讓隊員成長而做出了選擇,結果卻走出一條不同於傳統田徑隊的路。如我前面所提到的,選擇選手時,我不會只憑過往的成績,還會評估目前的狀況。有時挑出來的人選難免會受到外界質疑:「為什麼挑那位選手?」但是選手的選拔過程是經得起團隊內部的考驗。
 
我們不時出現打破田徑界常規的驚人之舉。箱根驛傳的第二區向來有「花之二區」之稱,因為各校都會派出王牌選手在此競爭;然而,青學並不會派王牌跑這一區段,比起一般人對於「花之二區」的印象,我更在意它屬於哪一種賽段。第二區前半是一大段平坦路段,選手容易在此卯足全力衝往後半的「權太坡」難關。但真正的難關是通過權太坡之後,直到戶塚中繼站之前還有3公里陡坡,所有選手都會在這段路程放緩腳步,這也是第二區的特徵。
 
因此,讓擅長配速的選手跑這一區段才是最佳選擇。如果讓速度型選手來跑,有可能在最後的陡坡路段失速。與其讓速度型選手跑第二區,不如將他分配在後半地形平坦的第三區,更能讓他發揮120%的力量,憑跑速拉開距離。
 
我採用的戰略並不是魯莽行徑,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賽段所得出的結論。如果適合跑第二區路段的正好是王牌選手,我會二話不說派他上場;然而,王牌選手不太適合這種路段的話,也沒必要讓王牌出戰「花之二區」,在「第三區出動王牌」就好。

採用戰略並不是魯莽行徑,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分析賽段所得出的結論

怎麼做才能變強?怎麼做才可以獲勝?怎麼做才能夠培育隊員?我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基於這些觀點做出的選擇。姑且不論它是否符合常規,重點在於它是獲勝所需的方法。放棄思考與創新的人,才會成天喊著「以前都是這樣做」、「沒有先例」。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原晉著,莊雅琇譯《變強,沒有終點!箱根驛傳奇蹟總教練育才治軍的47個心法》一書。

本書特色
從失敗跑者、平凡上班族到神教練;
從沉寂33年到締造四連霸新紀錄;
一則激勵人心、感動全日本的傳奇;
一個管理年輕世代、激發個人潛能、打造整體戰力
日本企業爭相學習,目標管理+以人性為依歸的領導新典範
 
全長217.9公里,東京箱根間往復的「箱根驛傳」有近百年歷史,是日本最著名的接力長跑賽,成名的日本長跑運動員幾乎都參加過,也是每位年輕選手的夢想和奮鬥目標。這場盛事在每年1月2、3日舉行,賽道旁擠滿了熱血加油的民眾。
 
作者原晉選手出身,高中時曾獲得全國高中驛傳大賽亞軍,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電力公司田徑隊,後來因為腳傷轉至業務單位,一路晉升主管,並銜命開創新公司。儘管早就離開競技場,但他的運動魂始終在體內燃燒。2003年,他接下青山學院田徑隊總教練一職,經過無數挫敗與磨練,終於帶領這支連續33年進不了預賽的B級弱隊改頭換面,從2015年起,變身為四連霸的傳奇隊伍。
 
由非體育專科生組成的青學田徑隊怎麼變強的?原晉打破體育界的框架常規,將過往在職場上培育人才、領導團隊的方法與思維,運用到競技場上,推出「S作戰」、「無敵鐵金剛作戰」、「興奮大作戰」等奇蹟戰略,以及各種日常管理:
・用隨機分組與目標管理會議刺激彼此成長,提升達標企圖心
・以命令→指示→互動→支援四大階段進化組織,打造精銳團隊
・透過提問及3-3-1工作清單,訓練成員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平日以柿子樹戰術鍛鍊意志力,關鍵戰役用「顛峰期理論」獲勝
・培育王牌卻不依賴王牌,王牌不在二區在三區,破除盲點逆襲布局
・主管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管理,而是用心「感受」

也引導我們思考:
・團隊中究竟服從重要?還是自我思考的能力重要?
・教練(主管)與選手(部下)之間,最美的距離究竟是多遠?
・為什麼團隊應該培養一點「輕佻」的態度與氣氛?
・「向心力」與「緊張感」如何巧妙運用?放手授權的最佳時間點在哪?
・成也王牌、敗也王牌,如何管理能力卓越者?如何營造「良性競爭」?


◎ 更多臉譜出版《變強,沒有終點!箱根驛傳奇蹟總教練育才治軍的47個心法》一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