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冬山河超馬人數創新高 跑界鋼鐵人周平記刷新全國分齡紀錄
1
冬山河超馬人數創新高 跑界鋼鐵人周平記刷新全國分齡紀錄
2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3
2017台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張團畯最後4公里甩脫糾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冬山河超馬人數創新高 跑界鋼鐵人周平記刷新全國分齡紀錄

2018-11-26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超馬 賽事

2018宜蘭冬山河超級馬拉松於選舉日當晚在親水公園開跑,今年參賽人數多達1500人,創歷屆新高!100公里由台灣跑界鋼鐵人周平記,以8小時35分05秒蟬聯冠軍,並刷新高掛7年的全國男子分齡45歲組紀錄。

冬山河超馬人數創新高 跑界鋼鐵人周平記刷新全國分齡紀錄

冬山河超馬賽道沿途經傳藝橋、利澤簡橋、嘉冬橋等,來回一圈20公里,往返交錯的賽道非常適合新手初挑戰。今年賽事第一次在低溫夜雨中開跑,低溫與溼透的裝備是跑者面臨的第一個難關;隔日上午豔陽高照、溫度飆高,又是跑者另個考驗。
 
100公里男子組第一名周平記表示,選擇夜間組是因為可以不受跑者與攝影師影響,專注在自己的步伐上,他也在領獎時與即將開跑的全馬跑友分享自身經驗。而100公里女子組第一名是來自中國的吳益華,她首次來台參賽就以9小時41分40秒的好成績拿下后冠。

參賽者中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越南的越野情侶檔阮青林、黎芳薇,本身就是越野賽事的主辦人,這次來台交流,挑戰他們不常跑的柏油平路與從未嘗試過的百公里夜間超馬,賽程中更比照越野賽自行背負補給。兩人第一次嘗試就獲得女子總排第六名與男子分齡第一名。

來自越南的越野跑者黎芳薇,首次挑戰不常跑的柏油平路與從未嘗試過的百公里夜間超馬,就獲得女子總排第六名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2019-07-08
知識庫跑步訓練飲食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跑步

你想靠跑步瘦身,但跑不到2週不見效就放棄嗎﹖事實上,靠跑步減重確實沒那麼輕鬆!困難點主要在跑步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掌握,決定了你會增重、減重或是維持體重,以及跑步表現的差異。以下針對為了瘦身而跑的新手跑者,一系列從訓練到飲食的規劃,助你運用跑步找回理想身材、同時愛上跑步!

怎麼跑才能瘦﹖ 給減重跑步新手的飲食+運動計畫

減重不見起色﹖ 先思考一下

首先,請將減重的路程想成一場超級馬拉松,這不是衝刺跑,你雖然期待結果,但它是緩慢而穩定地發生,而不是戲劇化地跑一場10K就大降5KG。保持著這個心態,如果你已經跑了一陣子卻不見起色,那有以下幾種方向必須思考﹕

1.  9成減輕並維持體重的人都是運動咖

國家體重控制登記處(NWCR)調查減重30磅(約13公斤)以上且維持體重至少1年者,結果他們之中90%經常運動,而他們平均每週因運動燃燒的熱量為2,600卡。

2.  飲食控制必搭配運動

在NWCR的調查研究顯示,運動咖較少發生減重後的溜溜球效應,所以,除非你想臨時減重,否則你必須兼顧飲食習慣和運動。減重時將飲食與運動結合還有另一個好處﹕當減重者只靠限制熱量但沒運動,往往身體會流失肌肉;但當飲食和運動並進,他們可以保留肌肉並減少脂肪,增肌減脂對你的體重維持有絕對幫助。

知識便利貼|溜溜球效應 Yo-yo effect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

決定你的目標體重

為了使計畫具體化,請確切知道自己的目標體重是多少,這樣你才知道該做什麼來達成。不只量體重,請測量並訂出目標體脂肪以及一些簡單的身體測量,例如運用捲尺測量腰圍、大腿圍等。

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新手跑者要注意的是,請讓自己輕鬆地投入新計畫,之後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才能降低傷害風險並獲得最佳減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跑步是個高衝擊力活動,它甚至對較重的男女來說,是受傷風險最大的減重方法,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導致更多過度使用傷害。因此,專家建議過重的男女可以使用以下3個規則來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規則1﹕從健走或跑走開始

健走對下肢骨骼、肌肉和關節的壓力較跑步小,但它的壓力也足以刺激讓這些部位更強壯、更有彈性。一開始的訓練可選擇完全健走,或是慢跑混和健走;比例取決於你的身體準備好要跑步了沒﹖隨著時間,跑步的比例可慢慢增加,直到你能感到舒適地跑起來。 

規則2﹕每次練跑隔1天

骨骼、肌肉和關節需要時間來恢復與適應跑步的壓力。對大多新手跑者而言,要恢復身體組織,1天的時間太短,因此,至少前幾週的練跑日都要間隔1天。如果你希望更頻繁地運動,可在跑步日之間做散步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規則3﹕逐漸增加距離

在前文已不斷提醒,跑步應漸進式增加強度。你不需要1週衝一個半馬好減去5公斤,用3週來做這件事就夠了,否則肉還沒甩掉就先受傷。你的訓練可以讓距離慢慢拉長,或是強度漸漸增加(加速),但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謹守10%規則﹕這週到下一週所增加的跑步距離或時間不超過10%。例如這週練跑2公里,下週最多不跑超過2.2公里。

如果你在增加跑量或強度時遇到不適,請在跑步前後添加一些健走。

資料來源:mapmyrun

控制飲食幫助熱量赤字

減重目的是維持每日攝取卡路里不足(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換句話說,你需要消耗比每天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有兩種眾所皆知的方法可以達成﹕少吃、多動。

理論上,跑步確實能透過增加燃燒熱量來幫助你「熱量赤字」。問題是在運動後,你是否無法控制胃口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也成為人們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每個人運動後的食慾反應不同,對別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你就是會餓到大吃。

該怎麼確保補償效應不影響達標﹖答案是﹕提高吃進食物的質量。事實上,多數人不會攝取太多卡路里,而是攝取過多的「空有熱量(empty calorie)」,也就是僅用糖、油脂或油製成,或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在試著減少卡路里之前,運動營養學家Matt Fitzgerald建議先減少餅乾、白麵包或任何加工食品,用更多的蔬果、瘦蛋白來替代垃圾食物。當吃進更多高質量食物,同時切換飲食習慣,在這過程中自然會減少卡路里。 

高質量食物富含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纖維,與低質量的加工食品相比,更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因此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取。以下高質量和低質量食品清單,案質量高低降序排列﹕

資料來源:mapmyrun

開始跑步後,努力將右側欄吃的食物降到最少,盡量多吃左欄食物。據丹麥一項研究報告,每週跑超過5公里、持續1年的新手跑者,但沒有更改飲食習慣,平均減8.4磅(約3.8公斤)體重;同時改變飲食的新手跑者則平均減掉12.3磅(約5.6公斤)。

吃進的卡路里不能過多,當然也不能太少。曾在加拿大冬季奧運中協助選手的營養師Nanci Guest指出,運動員如果長期缺乏燃料,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所以,飲食控制時,堅持每天最多減少500卡,別減太多!否則將會影響到你任何運動的表現。

資料來源/mapmyrun,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台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張團畯最後4公里甩脫糾纏

2017-03-13
賽事話題游泳單車鐵人三項跑步

2017台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全程賽,過動兒「團團」張團畯在最後4公里甩脫林威志糾纏,以1小時46分37秒在男子菁英組三連霸;女子菁英組張婷婷「輕鬆比」,反而寫下生涯首度包辦半程賽和全程賽雙料冠軍的紀錄。
 
這項由台南市政府和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合辦的比賽,經過兩天激烈競技後,12日在台南安平落幕,共有1450人報名,11日的半程和鐵人兩項共705人,12日的全程賽745人。

張團畯最後4公里甩脫糾纏,直達終點

男子全程賽一如賽前所料,由尋求三連霸的張團畯和昨天半程賽奪冠的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林威志雙雄對決。1500公尺游泳項目由林威志以15分41秒率先上岸,張團畯3秒之差緊追在後,張團畯說:「游泳比預期好,自由車時兩人輪騎。」自由車最後五公里時,張團畯爆胎,「這是第一次在國內的比賽爆胎,爆胎後硬騎,在林威志激勵下騎回來,我要謝謝他!」
 
戰況如此激烈,對手爆胎這麼好的機會,怎麼沒順勢拉開差距?林威志笑說:「沒有這樣想過吔,自由車比賽時我們彼此輪流領騎,前半段他領騎比較多,他爆胎後當然我就該多領騎。」競技之外,也展現了極佳的運動精神。最後一項路跑前半段,兩人還是跟連體嬰一樣形影不離,張團畯說:「林威志進步很多,我沒想到路跑他也能跟得這麼緊。」

跟了一圈半後,林威志右大腿開始抽筋,終點前四公里,張團畯火力全開甩開林威志,漂亮完成三連霸。「以前我到了路跑賽段常常是一個人單飛,只要按照自己節奏調整呼吸,這次有人跟這麼近,也是我第一次衝這麼快。」剛考上台北市立大學競技研究所的張團畯是個過動兒,完全靜不下來,常常下意識反射動作碰同學一下,惹得大家不開心,家長常常得跟別人賠不是,小學學游泳的他,進入成淵高中接觸長跑後,過動症狀逐漸和緩。」
 
對於自己的過動症狀,張團畯說,最近兩三年已在掌控中,「在運動場上把多餘精力都操光,注意力就會回來。」但比賽前,跟大部分選手一樣,還是會焦慮,他自我解嘲說:「我現在賽前都當邊緣人,靜靜坐在旁邊冥想,讓自己靜下來。」

安平鐵人賽尋求三連霸,張團畯坦承壓力難免有,「不過我現在,比較著重挑戰自我,希望一次成績比一次進步。」接下來的目標,張團畯放在亞錦賽和全運會,「上屆全運會我是冠軍,這次要連霸。」亞軍是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林威志,成績1小時47分19秒,維格鐵人隊張家豪1小時50分14秒第三,國泰產險鐵人隊吳承泰1小時51分40秒第四,台北市體育會鐵人三項協會王威凱、台東縣隊魯仲宣分居五、六名。
 
菁英女子組戰況出乎意料,11日奪得半程賽冠軍後,表示12日的全程賽會輕鬆比的張婷婷,拋開壓力後反而以2小時3分42秒封后,寫下生平首次在同一場比賽,包辦半程和全程冠軍的紀錄。巧的是,最近四年張婷婷在台南鐵人賽全程賽的名次,剛好是四三二一,步步高昇。張婷婷表示:「今天游泳項目我落後比較多,還好自由車時有追過好幾個,很開心可以首度包辦同一場比賽半程賽和全程賽冠軍。」
 
「張家班」大姐張嘉家11日考完研究所考試後,晚上九點多抵台南,最後以2小時4分48秒奪得亞軍,銳騎佰客鐵人隊柳怡卉2小時5分58秒第三,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張綺文、郭家齊分居四五,WAYPOINT鐵人隊謝伯韶第六。

這次277自轉車隊共230人報名安平鐵人賽,陣容浩大。經理郭俊男說:「2014年馬沙溝鐵人賽,我們報650人創紀錄。」車隊成員從醫生、餐廳老闆、台積電員工、學生到國手都有,「讓更多人喜歡鐵人三項運動,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本土品牌277自轉車店於2010年在台南創店,2016年到高雄展店,兩家店都佔地百坪以上。老闆陳信仲也是鐵人同好,113半程超鐵、226超鐵都難不倒他,和好友郭俊男六、七年前一起報鐵人賽,四年前成立車隊後「愈陷愈深」。此次安平鐵人賽,277共報名了230人,分成「277鐵操人隊」、「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兩隊,「有人說鐵人是超人,會不會變超人不知道,但訓練很操是真的,所以我們取名『277鐵操人』,這一隊主要是針對初鐵入門者。」

目前擁有田瑋璋、許政憲、蔡曜宇三位專業教練的277高雄市鐵人三項訓練中心,陣中臥虎藏龍,首日男子半程鐵人賽冠軍林威志就是該隊成員,還有蔡曜宇、張綺文等國手級好手,朝精進「自由車」、「鐵人」和「專業訓練」三個領域邁進。平常固定跟277團練者有上百人,那馬沙溝怎麼有辦法團報到 650人?郭俊男說:「每次在網路上發出277要團報的訊息後,隊裡成員就會揪親朋好友,就這樣愈拉愈多囉。」
 
安平鐵人賽前,277特別在去年11月底和今年二月,到比賽場地團練。「讓選手們到賽場實地演練外,游泳項目我們還聘請了專業救生員,這樣子選手真正比賽時就不會慌張。」
 
那這次安平鐵人賽,郭俊男怎麼沒報名?郭俊男秀出右肩的手術傷口說:「我在2015年底練車時摔斷鎖骨後就沒練,胖了七、八公斤,現在比賽時還不能比,就幫大家服務吧。」

台南安平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有多對手足檔,除了大家熟知的「張家班」三姐弟張嘉家/張婷婷/張家豪外,超冠小鐵人隊陳均婕/陳均妤是對巴掌仙子雙胞胎,和銳騎佰客鐵人隊雙胞胎姐妹花彭璟晴/彭璟喻,都是鐵人賽常客。
 
幾乎席捲國內大大小小賽事金牌的「張家班」,在國內鐵人界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練爸爸張勝凱年輕時是自由車國手,人稱「獨行俠」,用心栽培下,三個孩子都已在鐵人界闖出一片天。

12歲的雙胞胎陳均婕、陳均妤是國內小鐵人賽常勝軍,如果不說,很難看出,她們是對七個多月大就早產的巴掌仙子,氣喘、過敏等早產兒常見症狀一樣也沒少,妹妹陳均妤右手指直到3、4歲才能靈活張握。兩人的教練爸爸陳紹璋右眼全盲且曾中風瀕臨死亡,也是國內鐵人界傳奇人物,眼睛手術後弱視畏光的他說:「感謝720贊助客製光學太陽眼鏡,矯正後已可如常活動及訓練。」
 
陳紹璋會讓兩個孩子學游泳,一開始是因為均妤超重,老師建議游泳減重,不僅成功減重也游出興趣,之前曾獲得日本沖繩縣鐵人協會第一屆海中道路小鐵人大賽9歲女童組金銀牌,並獲邀參加下個月馬來西亞鐵人三項聯賽。

被媒體冠上「虎爸」頭銜的教練爸爸陳紹璋說,由於自己還有選手要帶,這是姐妹倆第一次自己飛(搭機出國),同時不忘為自己平反說:「我真的不是虎爸啦!上次妹妹比賽跌倒後要她再爬起來繼續比,完全是配合媒體錄影要求啦!」雖然都是鐵人好手,但姐妹倆各有所擅,「妹妹小妤擅長跑步,小婕則對西洋劍有天份,也練現代五項。」個性上也大不同,陳紹璋說:「小婕比較會頂嘴,但當我生病時,她比較會照顧人。」
 
來自花蓮的雙胞胎姐妹花彭璟晴/彭璟喻,就讀台北市立大學水上系二年級,因為爸爸彭舜熙是鐵人同好,五年前開始玩鐵人。璟喻說:「鐵人賽的樂趣是可以轉換心情,不像單項那麼乏味。」

兩人雖然是同卵雙胞胎,外表長得很像,但個性其實不大一樣。璟喻企圖心比較強,璟晴則是「盡力就好」,心態不同,璟喻的鐵人賽成績也比璟晴好。
 
至於吵架誰贏面大?璟喻笑說:「小時候會打架,都是姐姐贏,因為她會攻擊我的弱點,現在長大了不打架,鬥鬥嘴後就打冷戰,沒有輸贏。」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