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1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2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3
自行車騎士必備的8種核心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2018-11-29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單車 穿戴裝備 運動配備

打破自行車安全帽僅能在發生意外碰撞時提供保護的限制,Specialized整合「MIPs腦部保護系統」及創新設計的「ANGi(Angular and G-Force indicator)感應器」,將原本已經具備高安全標準的安全帽,改造成為一個具有即時動態追蹤、撞擊感應以及救援訊號發射的裝置。當騎士急需援助時,它將發出呼救,安全帽將能在摔車意外發生前、中、後期提供額外的保護機制。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ANGi設計靈感:當我需要救援時,誰能伸出援手?

研發ANGi創新設計的Chris Zenthoefer某天在工作時,接到來自醫療機構的電話,是好友兼同事Alex在行經岔路時被一部闖紅燈的汽車撞倒,失去意識地倒在引擎蓋上,當醫護人員到達現場時找到了Alex的手機,而Chris是他撥出的最後一通電話。Chris在接到這通電話後,立即通知了Alex的家人告知狀況,並隨即趕往醫院協助。很幸運的Alex順利康復,但這個意外,也讓Chris進一步思考「當我獨自一人外出騎乘,遇到摔車意外需要救援時誰能夠幫助我?」

這個問題引領了Chris著手研發ANGi這項創新的設計-「當你急需援助時,能夠呼叫救援的科技」。

專利設計的ANGi是一個內建加速計與陀螺儀、並安裝於安全帽上的感應器。簡單來說,具備創新感應器的ANGi,可以偵測撞擊時傳導至您頭部的力量;同時監測摔車撞擊時產生的旋轉力,即使在沒有直接撞擊的情況下,亦能偵測衝撞力。

自2019年開始,所有Specialized安全帽將全面配置ANGi感應器,或相容ANGi感應器安裝的固定座結構。單獨的ANGi感應器也將於Specialized授權經銷商販售。

安全帽加裝ANGi感應器側面透視

ANGi如何運作?

ANGi的操作相當簡單,只要在智慧手機上安裝Specialized Ride App與ANGi配對即可。購買任何已配備ANGi的安全帽或單獨販售的ANGi,即能夠獲得1年免費訂閱Ride Premium App的服務。

騎乘過程中,ANGi感應器能偵測來自摔車意外的撞擊力量,一但偵測到此類型的撞擊力,ANGi感應器將連結至你手機上的Ride App,發出警示聲響並開始倒數。若你覺得無大礙,可取消倒數計時並繼續騎乘;若你受傷且無法停止倒數,Ride App將會傳送簡訊給你所設定的緊急聯絡人,ANGi感應器與Ride App並會同時傳送你所在的GPS座標,通告聯絡人你可能發生摔車意外。

ANGi感應器能在出發前分享你的騎乘計畫,更能選擇提供分享即時騎乘軌跡,讓好友可以即時追蹤你的騎乘狀態。而ANGi所有功能都透過電信業者的訊號傳輸,若身處無訊號的地區,ANGi仍能以其他方式監控你的安全,只需要在出發前設定預計騎乘時間,並確認你身處在可收訊的地方即可。若你未能在所設定的時間完成騎乘,不論當時你的手機是否有訊號,ANGi感應器將會發送你最後上傳的位置資訊給您的緊急聯絡人。

ANGi感應器能偵測來自摔車意外的撞擊力量

有ANGi感應器功能的安全帽
部分Specialized公路、登山與青少年安全帽款式,在安全帽的緊固系統上將配備ANGi感應器,包含:
公路:S-WORKS EVADE II、S-WORKS PREVAIL II、PROPERO
登山:AMBUSH、AMBUSH COMP、AMBUSH E-BIKE、DISSIDENT
青少年:SHUFFLE YOUTH LED WITH MIPS + ANGi
其他所有2019新款Specialized都將是ANGi相容的設計,在緊固系統都會有相容ANGi的固定裝置,車友可另行選購ANGi感應器安裝。

加裝ANGi感應器的安全帽

ANGi感應器背後的大腦:SPECIALIZED RIDE APP

研究顯示人們不騎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 不知道哪裡可以騎車,或是如何開始從事騎車活動。
2. 對於騎車活動的個人安全性考量。
Specialized Ride App的開發原因,是讓騎士可以輕易快速地找到騎乘活動,並且與車友社群保持聯繫,它能夠記錄你的騎乘、成績與熱門app,例如與Strava® 無縫接軌。Specialized Ride App同時是一個聯繫平台,能夠在發生摔車意外時,驅動ANGi的聯絡救援能力。
 
Specialized Ride App可安裝於iPhone以及 Android系統。若購買任何已配備ANGi的安全帽或單獨販售的ANGi,即能獲得1年免費訂閱Ride Premium App的服務。

Specialized Ride APP(圖左),ANGi偵測到意外發生時(圖右)

資料來源/Specialize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新品齊發 首款太陽能充電自行車錶 Edge 1040全新進化

2022-06-24
GARMIN穿戴裝備戶外運動單車配備館

近年綠能低碳觀念崛起、健康意識抬頭,騎自行車人口持續增加,根據全球指標性 GPS 及智慧穿戴領導品牌 Garmin 台灣用戶數據,觀察近年騎乘自行車人口及活動頻率穩定成長,2019 至 2021 年間,使用專業自行車錶從事公路車騎乘的運動次數成長 47.36%,受疫情影響從事室內自行車訓練也大幅攀升了 66%。Garmin Cycling 自行車生態系為提供騎士更完整的服務及體驗,全新升級推出包含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及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的「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等三大新品。

Garmin 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表示:「大眾對自行車訓練的需求增加,為讓騎士更盡興、安全且有效率的完成每次騎乘訓練,Garmin 以不斷突破的創新科技,持續完善我們的自行車生態系(Garmin Cycling Ecosystem),提供戶外騎行、安全守護、表現追蹤及室內訓練的完整服務與體驗,其中包含了 Edge GPS 自行車錶、Rally 踏板式功率計、Varia 智慧雷達車燈、Tacx 室內訓練台,透過 Garmin 獨步全球的騎乘科學,以 Firstbeat Analytics 演算法精準分析,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協助用戶以科學化數據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態與訓練成果,進而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Garmin Cycling 自行車生態系全新升級推出三大新品,包含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及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的「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提供業界最強電力續航,在開啟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模式下,電力續航可達 45 小時,省電模式下可達 100 小時。Edge 1040 GPS 自行車錶結合導航、路線規劃、表現分析、騎乘偵測及智慧連結,內建進階訓練功能,全新騎乘能力分析與功率配瓦功能,讓騎士清楚掌握個人騎乘能力,並持續創造個人佳績,同時藉由 Real-Time Stamina 即時體力量表調整配速及體能;簡單且方便設定的全新操作介面,可快速瀏覽騎乘數據,亦能透過手機直接調整顯示數據,開箱即可快速使用。

為提升騎乘安全性,Garmin 推出創新技術,將尾燈、雷達、內建鏡頭三者結合為一的「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多段式尾燈,提供不分晝夜的高能見度;後視雷達,可偵測車後最遠 140 公尺來車,與 Edge GPS 自行車錶等智慧裝置配對整合,即可發出來車警示;內建鏡頭,可清晰捕捉並記錄後方影像,並於偵測到事故時自動儲存影片。本次也發表專為越野車手設計的「Rally XC200 踏板式功率計」,完整記錄訓練總功率、迴轉速與踩踏平衡情況;簡單易拆換的軸心設計,可輕鬆轉移成 Rally RS/RK 等卡踏系統,不論是公路車或是登山車,任何季節環境都能輕鬆騎乘不間斷。

Garmin Edge 1040 及 Edge 1040 太陽能系列建議售價為 NT$21,990 元及 NT$22,990,Varia RCT715 建議售價為 NT$11,990 元,Rally XC200 建議售價為 NT$37,990 元,6月23日起正式在台販售。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大新品齊發,以奧運選手馮俊凱都推崇的騎乘科學獨步全球
Garmin自行車生態系三大新品齊發,以奧運選手馮俊凱都推崇的騎乘科學獨步全球

自由車奧運選手馮俊凱超越自己 就憑Garmin騎乘科學

所有自行車愛好者都渴望持續提升個人體能狀態與技巧,征戰各大賽事並有傲人成績的自由車奧運選手馮俊凱表示:「選手需要規律的進行訓練,Garmin 提供業界最完整自行車生態系,從戶外自行車訓練到室內 Tacx 訓練台一應俱全,可以不受天氣影響持續訓練。日常戶外訓練我會使用 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規劃路線、導航,配合 Garmin 精準的騎乘科學,我能得到最詳細完整的騎乘紀錄,像是訓練狀態、最大攝氧量、訓練負荷、FTP 閾值功率、體能狀況指數與騎乘動態等數據,做為訓練結束後的參考分析。其中,讓我最有感的是 Climb pro 在爬坡段顯示變得更為精準,只需要事前輸入 GPX 在車錶裡,騎乘過程中,點選爬升圖就會有2個選項可以按,讓我知道接下來會有爬坡、平路還是下坡,再按一下就能看到該路段會有什麼爬坡或路線,這些功能在比賽時可幫助我更清楚路線、配速、體能分析,並有心理準備面對接下來的挑戰,有策略且精準地來做騎乘規劃。」

Garmin「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為業界首款搭載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的 GPS 自行車錶,大幅延長電池效能,在高耗電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模式下,電力續航可達 45 小時,省電模式下可達 100 小時,太陽能充電轉換後,GPS 模式下每小時可延長約 20 分鐘,省電模式下每小時可延長約 42 分鐘騎乘記錄時間,提供業界最強電力續航;搭載 Multi-Band GNSS 多頻定位系統,不論是嚴峻高山或惡劣天候,都能大幅增加定位速度及精準度;內建進階訓練功能,提供 Real-Time Stamina 即時體力量表,透過精準數據掌握自己當下還有多少儲備體能,有助於在長距離賽事中,適時調整配速及體能,做賽事衝刺的準備,同時藉由騎乘能力分析和路線功率配瓦功能,透過累積的騎乘訓練數據交叉分析,了解自身騎乘能力及優勢,加上路程分段功率的目標建議,協助騎士妥善分配功率輸出,有效達成訓練目標;為使操作更加方便直觀,全新的操作介面搭配簡化的設定方式,可快速瀏覽騎乘數據,更容易存取資訊、路線及找到所需工具,與智慧型手機配對後,亦能直接透過手機調整顯示數據,迅速上手使用; LiveTrack 功能升級,騎乘完成後能更便利將路線分享至社群。

Garmin推出業界首款搭載太陽能充電與多頻定位「Edge 1040太陽能GPS自行車錶」, 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
Garmin推出業界首款搭載太陽能充電與多頻定位「Edge 1040太陽能GPS自行車錶」, 提供業界最詳細完整的騎乘指標數據

業界創新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 助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安心挑戰

視奧運為目標的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持續突破自己最佳成績,隨著寶貝女兒出生、身分再次轉變,張團畯表示:「因為有了小孩和家庭,需要壓縮部份訓練時間,也因此更加重視訓練質量,除配戴 Garmin 智慧手錶進行跑步、游泳訓練,自行車部分也善用 Garmin 騎乘科學,量化自己的騎乘表現。我使用 Edge 1040 太陽能 GPS 自行車錶來記錄騎乘數據和分析訓練成果,對於我自己安排課表和衡量訓練狀況也非常有幫助,除此之外,我經常在凌晨出門訓練,有了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透過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即使有時車速較快或訓練較專心,也還是感到很安心,讓我能專注訓練、維持強度。」

 

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使用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有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讓他能安心專注訓練
鐵人三項國手張團畯使用 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有後方車流警示和自動偵測事故功能,讓他能安心專注訓練

Garmin 整合尾燈、雷達、內建鏡頭推出業界創新「Varia RCT715 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多段式尾燈,可依環境及訓練需求選擇恆亮或閃爍模式,提供不分晝夜的高能見度;後視雷達,可偵測車後最遠 140 公尺的來車,並可與 Edge 自行車錶、特定款式 Garmin 穿戴裝置,或智慧手機上的 Varia APP 配對,當危險時可即時發出來車警示;內建鏡頭以 1080p/30 fps 解析度清晰捕捉、記錄後方影像,可自動偵測事故,並儲存事件發生前中後的影片,內附 16 GB SD 記憶卡,開箱即可安心出發。

為幫助越野車手提升騎乘效率,Garmin 推出專為越野自行車設計的「Rally XC200 踏板式功率計」,可量測騎乘數據,包含總功率、迴轉速、左/右腳平衡、坐姿/站姿騎乘時間、 踩踏施力偏移及功率分佈,並將數據同步至 Garmin Connect APP、Strava 等平台,以進行騎乘後分析及資料分享,亦可透過相容的 Garmin 裝置更新軟體;卓越的踏板結構,與 SHIMANO SPD 鞋底板相容,可快速於不同的自行車之間互換使用;簡單易拆的軸心設計可轉移至 Rally RS/RK 等卡踏系統,任何季節環境都能輕鬆騎乘不間斷。

Garmin「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與「Rally XC200踏板式功率計」
Garmin「Varia RCT715智慧雷達尾燈行車記錄器」與「Rally XC200踏板式功率計」

與專業選手飆速 Garmin Cycling Club打造多場約騎訓練營

專為車友打造的 Garmin Cycling Club 是一個相信騎乘科學的訓練社群,讓每一次的騎乘不再只是騎乘,引領車友學會判讀騎乘數據背後的意義,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來規劃訓練,有效達成個人騎乘目標。2022 年下半年,將邀請多位知名專業選手及講師,搭配 Garmin 自行車生態系產品應用,舉辦多場約騎活動及訓練營,歡迎喜愛挑戰自我的車友一同參與。更多約騎資訊請持續鎖定 Garmin Taiwan 粉絲團。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自行車騎士必備的8種核心訓練

2016-11-10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單車戶外運動知識庫

騎自行車這項運動一直以來都深受許多人的青睞,不少自行車騎士都會去挑戰長距離的行程,但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騎行能力,除了要增加騎乘的訓練量來訓練心肺能力以及加加強腿部肌肉外,身體的核心肌群訓練更是讓你突破目標的重要關鍵。

對於自行車騎士來說,核心肌群訓練除了可以訓練到身體內外的肌肉,還可以提升肩關節和股關節的穩定性,透過單車把手與座墊進而達成整個身體與自行車的連動性,將身體產生的力量利用四肢傳導出去。

 1  棒式訓練

步驟1:將身體呈現一直線,將雙手平放在地板與肩膀同寬,保持身體的水平。
步驟2:收緊我們的臀部以及腹部,開始進行,一組動作約做30秒,重複三組。

棒式訓練 ©active.com

 2  橋式訓練

步驟1:平躺在地板上,雙手放兩側,將膝蓋彎曲呈90度。
步驟2:運用臀部力量將身體整個拱起來,腹部收緊,將身體成為斜斜一條線。一組約做10秒下,重複5-8次。

橋式訓練 ©active.com

 3  超人式

為了要增強訓練目標,可以加一個瑜珈球或是半圓平衡球來做訓練。

步驟1:將右手彎曲成90度,手肘壓在半圓平衡球上,雙腳撐在地面上。
步驟2:將左手向前延伸,左腳往上打直抬起,停置3-5秒換手撐起。重複10次交替此動作。

超人式 ©active.com

 4  橫向深蹲

這個動作能幫助自行車騎士在騎車時,保持左右兩邊平衡。

步驟1:將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橫向深蹲 ©active.com

步驟2:下蹲時,​將右腳屈膝成90度,臀部重心向後,左腳向左邊延伸,將雙手往前平伸,之後再換邊深蹲。兩邊為一次,做8-12下,持續三組。

橫向深蹲 ©active.com

 5  船式訓練

船式訓練不僅可以同時訓練到腹肌、臀屈肌、下背,還能練到大腿前側,幫助自行車騎士增加更多的肌耐力。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將重心落在臀部,利用臀部平衡全身重量。
步驟2:身體穩定後,將雙手扶助膝蓋兩側,將腳尖離地向上抬,小腿與地面平行,膝蓋打直。
步驟3:慢慢將雙手放開、儘量平舉於身體兩側與地面平行,停留60秒,再扶住膝蓋將腿放回地板。 

船式訓練 ©active.com

 6  小鳥喝水

這個動作可以增加自行車騎士在騎車時的平衡性、柔軟度。

步驟1:雙腳站穩,將雙手展開保持水平到身體兩側
步驟2:將身體向前延伸,右腳抬起向後延伸,雙手依然保持水平,停留3-5秒換邊進行。約做8-10組。

 7  TRX弓箭步蹲

利用TRX訓練,可以幫助自行車騎士的腿部肌群增加、更加穩健。

步驟1:​將右腳伸入兩邊的TRX腳圈,左腳站穩,開始做弓箭步動作。
步驟2:隨著身體下蹲,彎曲右腳膝蓋向後延伸,到極限後慢慢回到開始動作後換腳。

TRX弓箭步蹲 ©active.com

 8  TRX低身划船

這個動作能更穩固自行車騎士的背部、腹部、肩膀、二頭肌等,讓上半身肌群更加強健,在彎腰騎車時,減少更多疲憊。

步驟1:雙手相對抓住手把,雙手向前伸直,上身向後躺直到重心都在腳跟上。

TRX低身划船 ©active.com

步驟2:穩固身體後,手臂彎曲,利用肩胛骨與核心的力量把軀幹拉近手把,再慢慢地回到開始動作。(一組約做8-12次,重複三組)

TRX低身划船 ©active.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