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1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2
高山症
登山遇到「高山症」該怎麼辦?學會「自救法」你要先做這1件事
3
3件越野跑新手必知道的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2018-11-29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單車 穿戴裝備 運動配備

打破自行車安全帽僅能在發生意外碰撞時提供保護的限制,Specialized整合「MIPs腦部保護系統」及創新設計的「ANGi(Angular and G-Force indicator)感應器」,將原本已經具備高安全標準的安全帽,改造成為一個具有即時動態追蹤、撞擊感應以及救援訊號發射的裝置。當騎士急需援助時,它將發出呼救,安全帽將能在摔車意外發生前、中、後期提供額外的保護機制。

一頂在摔車意外時能呼叫救援的自行車安全帽:ANGi

ANGi設計靈感:當我需要救援時,誰能伸出援手?

研發ANGi創新設計的Chris Zenthoefer某天在工作時,接到來自醫療機構的電話,是好友兼同事Alex在行經岔路時被一部闖紅燈的汽車撞倒,失去意識地倒在引擎蓋上,當醫護人員到達現場時找到了Alex的手機,而Chris是他撥出的最後一通電話。Chris在接到這通電話後,立即通知了Alex的家人告知狀況,並隨即趕往醫院協助。很幸運的Alex順利康復,但這個意外,也讓Chris進一步思考「當我獨自一人外出騎乘,遇到摔車意外需要救援時誰能夠幫助我?」

這個問題引領了Chris著手研發ANGi這項創新的設計-「當你急需援助時,能夠呼叫救援的科技」。

專利設計的ANGi是一個內建加速計與陀螺儀、並安裝於安全帽上的感應器。簡單來說,具備創新感應器的ANGi,可以偵測撞擊時傳導至您頭部的力量;同時監測摔車撞擊時產生的旋轉力,即使在沒有直接撞擊的情況下,亦能偵測衝撞力。

自2019年開始,所有Specialized安全帽將全面配置ANGi感應器,或相容ANGi感應器安裝的固定座結構。單獨的ANGi感應器也將於Specialized授權經銷商販售。

安全帽加裝ANGi感應器側面透視

ANGi如何運作?

ANGi的操作相當簡單,只要在智慧手機上安裝Specialized Ride App與ANGi配對即可。購買任何已配備ANGi的安全帽或單獨販售的ANGi,即能夠獲得1年免費訂閱Ride Premium App的服務。

騎乘過程中,ANGi感應器能偵測來自摔車意外的撞擊力量,一但偵測到此類型的撞擊力,ANGi感應器將連結至你手機上的Ride App,發出警示聲響並開始倒數。若你覺得無大礙,可取消倒數計時並繼續騎乘;若你受傷且無法停止倒數,Ride App將會傳送簡訊給你所設定的緊急聯絡人,ANGi感應器與Ride App並會同時傳送你所在的GPS座標,通告聯絡人你可能發生摔車意外。

ANGi感應器能在出發前分享你的騎乘計畫,更能選擇提供分享即時騎乘軌跡,讓好友可以即時追蹤你的騎乘狀態。而ANGi所有功能都透過電信業者的訊號傳輸,若身處無訊號的地區,ANGi仍能以其他方式監控你的安全,只需要在出發前設定預計騎乘時間,並確認你身處在可收訊的地方即可。若你未能在所設定的時間完成騎乘,不論當時你的手機是否有訊號,ANGi感應器將會發送你最後上傳的位置資訊給您的緊急聯絡人。

ANGi感應器能偵測來自摔車意外的撞擊力量

有ANGi感應器功能的安全帽
部分Specialized公路、登山與青少年安全帽款式,在安全帽的緊固系統上將配備ANGi感應器,包含:
公路:S-WORKS EVADE II、S-WORKS PREVAIL II、PROPERO
登山:AMBUSH、AMBUSH COMP、AMBUSH E-BIKE、DISSIDENT
青少年:SHUFFLE YOUTH LED WITH MIPS + ANGi
其他所有2019新款Specialized都將是ANGi相容的設計,在緊固系統都會有相容ANGi的固定裝置,車友可另行選購ANGi感應器安裝。

加裝ANGi感應器的安全帽

ANGi感應器背後的大腦:SPECIALIZED RIDE APP

研究顯示人們不騎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 不知道哪裡可以騎車,或是如何開始從事騎車活動。
2. 對於騎車活動的個人安全性考量。
Specialized Ride App的開發原因,是讓騎士可以輕易快速地找到騎乘活動,並且與車友社群保持聯繫,它能夠記錄你的騎乘、成績與熱門app,例如與Strava® 無縫接軌。Specialized Ride App同時是一個聯繫平台,能夠在發生摔車意外時,驅動ANGi的聯絡救援能力。
 
Specialized Ride App可安裝於iPhone以及 Android系統。若購買任何已配備ANGi的安全帽或單獨販售的ANGi,即能獲得1年免費訂閱Ride Premium App的服務。

Specialized Ride APP(圖左),ANGi偵測到意外發生時(圖右)

資料來源/Specialize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登山遇到「高山症」該怎麼辦?學會「自救法」你要先做這1件事

2023-12-06
新知觀念戶外運動知識庫

秋天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除了氣溫涼爽之外,還可以看到楓葉轉紅、芒草片片等美景。不過,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高山症症狀、高山症判斷、高山症用藥等相關知識,幫助民眾更瞭解高山症,也能在危急時刻進行自救,爬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山症
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

為什麼會得高山症?

高山症也稱作「高海拔疾病」,因為登山時身體無法適應環境,進造成頭暈、倦怠等症狀。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身體強不強壯無關,主要因為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逐漸降低、同時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能力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高山症。

高山症依症狀不同,也分成急性高山症、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其中「急性高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以下為高山症的嚴重程度分級: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皮膚發紫等。

高山症
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或身體強不強壯無關!

哪些人容易發生高山症?

一般而言,攀爬至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就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尤其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這些族群對缺氧環境特別敏感,最容易發生高山症,登山前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到高地活動。想預防高山症,建議上山前可先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醫師建議準備合適的藥物。

如何判斷自己有高山症?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事實上,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這也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高山症指標,只要符合其中一種判斷標準就是高山症:

1.符合以下3個條件:

有登高

發生頭痛症狀

至少有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等1個以上症狀

2.符合以下2個條件:

有登高

加上頭痛、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5個症狀至少中3個

要注意的是,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有可能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步態不穩甚至昏迷。其中,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會致死。

高山症
自己有沒有高山症?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

高山症發作怎麼辦?

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當高山症發生時,除了給予氧氣、藥物治療以外,應該要避免繼續往上爬,最好立即下山,降低海拔高度才是減緩高山症最重要的方式。

此外,發生任何高山症的患者,千萬不能落單或獨自下山,至少要由一位具有基本醫療知識、熟悉路況的隊員陪同。

如何預防高山症?

千萬別以為高山症只是小病,若不謹慎看待可能會有嚴重後果,究竟要如何預防高山症呢?《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方法,建議民眾出發前先做身體評估,而且爬山時不要太急,才能有效預防高山症:

出發前諮詢醫師作身體檢查評估。

1.避免晚上睡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

2.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3.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

4.爬山時慢慢爬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

5.注意自己或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高山症預防用藥有哪些?

高山症的藥物選擇,通常分成預防、治療2種,藥物的成分與使用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若想要提前準備高山症用藥,建議民眾可以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並按醫師指示來服用,以下為常見的高山症「預防藥物」:

丹木斯(Diamox):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毫克。

得利生(Dexamethasone):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延伸閱讀:

登山新手必看!裝備清單、注意事項、推薦路線「登山指南」一次看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爬山必學「自救法」最好先做1件事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件越野跑新手必知道的事

2016-10-13
戶外運動觀念越野跑跑步知識庫

越野跑訓練能幫助提高肌力,平衡和耐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保持100%的注意力,否則很容易對這個項目失去熱情。以下有3個秘訣是在開始前須牢記的事:

越野跑新手必須知道的3件事

 1   忘了自己的步伐

對於新手在面對一項新的運動項目時,不免會有些期待。不過越野跑畢竟與路跑不同,當你跑在山徑的小路時,由於地形的關係,你的步伐會趨於緩慢且有許多不適應的情況。這時候首先該適度調整自己的心情,並專注於要挑戰的路線與地形勝過速度的快慢。當熟悉之後,自然就會習慣不同於平路的新鮮感了。
 
若經過一些小溪、河流等地形,首先要訓練的是自己的平衡感以及一些專門的小技巧,待熟悉之後,再用跑步的方式,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所以建議可先以步行的方式行走通過。

 2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以分鐘數計算距離

在抓到越野跑的節奏之前,速度難免會慢一些,建議可以先以時間作為目標,而非距離;當用距離作為目標的話,會比較容易感到疲累,若對於路線不熟悉的話,還會有迷路的風險,且加長到達終點的時間。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用時間親自設計自己較熟悉的路線,這樣也較容易增加信心。

我們可以以30分鐘為一個目標,在循序漸進的加長距離。因為越野跑所需的體力與熱量,遠比路跑本身要來的多,所以當到達今天的目標之後,記得要讓身體做完全的恢復,這樣進行下一個目標的時候,才會活力滿滿。

越野跑就像是一場障礙賽,途中會遇到許多樹根、石頭…等地形,但相對來說,這些也有助於你提升運動的技巧、力量與敏捷性。所以,當遇到這些障礙時,請盡量依自己的能力範圍進行訓練與行走,如果不熟悉,可以來回重複幾次,直到熟悉為止,同時還能提升自己的實力。

©namaquaquest.co.za

 3   保持正面的心態

剛開始一項新項目時,常感到挫折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但若能想辦法克服它,海闊天空就在前面等著你。

除了前述的技巧之外,如果還是會害怕,建議可以尋找朋友的陪伴或是找一個風景優美又簡單的山林進行練習。不要開始就急著加快步伐,越野跑最重要的除了技巧和速度外,保持正面的心態也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因為當一個新的目標創立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延續這項興趣,這樣才能長長久久。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如果確定自己愛上了越野跑,便可以考慮購買一雙專業的越野跑鞋。與其他跑鞋不同的是,他們會提供更好輔助,以幫助避免踝關節扭傷。更重要的是,帶著享受冒險之旅的心。越野跑可以到為你的運動生活帶來許多意外的驚喜與點綴。

找朋友一起跑也是不錯的選擇 ©jbaywinterfest.com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