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1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2
2019國際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 中華隊宣示騎出好成績!
3
科爾布雷利贏得巴林美利達第一座世巡賽單站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2019-05-28
話題 戶外運動 健走 高齡 觀念

在人年過60歲以後,大腦總容量每年會頻均下降約0.2%,根據過去有大量的證據顯示,定期規律運動可以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然而經常運動、參加社交活動的年長者,代謝和血管相關疾病的危險因子都普遍更低,甚至也減緩了大腦的衰退速度以及預防失智症。

日走萬步有效抗老!專家:可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medicalnewstoday.com

根據美國衛生部(HHS)在2018年的運動量建議中指出,至少每週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到劇烈強度的運動,此時可以獲得實質性的健康益處,甚至還包含了大腦的健康。然而,運動量能夠達到建議標準的人並不多,對於其他不愛運動的族群來說,「最少要做多少運動才可以有效預防失智症」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不過以往一直缺乏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近日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便只是低強度的運動,只要增加活動量也能提高腦容量和延緩大腦衰老有關。

©traffic-club.info

日走萬步延緩腦部衰老1.75年

這項實驗共招募了2354名受試者,其中54.2%為女性且裡面46.7%的人有達到美國體育活動指南推薦的活動量。該統計指出,活動量達標的人群更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根據研究團隊指出,少量運動絕對優於不運動,即使是走路也能夠延緩大腦退化,然而與每天走路少於5000步的人相比,每天達到5000~7499步、7500~999步以及10000步或甚至更多相比,分別相當於延緩大腦衰老0.45年、1.45年和1.75年。

©medshopi.com

然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教授表示,延緩大腦結構老齡化的運動,可能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強度,而增加低強度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實踐。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更多地區開展研究,分析在不同種族、不同社會經濟條件的人群中,運動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MERICAL NEWS 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9國際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 中華隊宣示騎出好成績!

2019-03-18
賽事戶外運動話題單車

教育部體育署與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於3/15聯合舉辦「精彩賽事‧輪動臺灣」2019夯運動in Taiwan啟動儀式暨國際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賽前記者會,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環台公路大賽各站代表、與中華隊和兩支國際職業菁英車隊、百場賽事主辦單位及企業代表,共同啟動2019夯運動 in Taiwan精彩賽事序幕。

2019國際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 中華隊宣示騎出好成績!

今年啟動記者會活動結合百場賽事之一的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賽前記者會,現場熱鬧非凡,表演活動由鐵四帝文化藝術創意團隊帶來結合臺灣陣頭文化的家將街舞,為年度百場賽事祈福,也象徵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騎出好彩頭的意義。

經典五站740K

臺灣唯一經國際自由車總會UCI認可的1級自由車賽事-2019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訂於3月17日至21日經典五站熱血開賽,將在臺北市開跑,經桃園市、浪漫台三線、南投縣並於屏東縣閉幕,共計來自七大洋五大洲的20支勁旅,超過200位菁英好手要來角逐冠軍黃衫,經典的五站路線,都將再次考驗選手的實力。今年同樣由環台賽登山王三連霸霸主的臺灣一哥馮俊凱領軍,帶領目前也是職業車隊的杜志濠及新生代好手一同征戰環台賽,期能為臺灣爭取最佳成績。

2019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經典五站,全程740.13公里。首站臺北市站17日由臺北市政府前出發,經松高路、仁愛路樹蔭大道、至國家一級古蹟景福門後折返回臺北市政府,單圈10.4公里,繞行8圈共83.2公里,是經典的城市繞圈賽。

第二站桃園市站18日由桃園市政府出發,繞行桃園、蘆竹、大園、觀音、新屋、楊梅、平鎮、大溪、龍潭及復興等10個行政區,終點設於復興區角板山,全程118.88公里。今年桃園市也推出「一區一花」來點綴環台賽,將可以透過國內外的轉播將桃園之美放送國際,以運動行銷結合休閒觀光來推廣桃園市內各個休閒農業區。

第三站浪漫臺三線站19日由新竹縣高鐵出發,經關西風景區、峨眉湖驛站、獅頭山風景區、南庄遊客中心、仙山風景區、公館陶色公路、汶水老街、壢西坪休閒農場、卓蘭大橋抵達石岡旅客服務中心,計156.50公里,沿途串聯客家人文風景與特色建築,讓客家文化再度躍上國際。

第四站南投縣站20日自南投縣政府前出發,終點設在日月潭向山活動中心,共166.56公里。沿途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坡度雖然不算很陡,但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加上距離比前三站還要長,是場速耐力大對決。

第五站屏東縣站全程192.8公里,是今年環台賽最長一役,起點在屏東縣政府,出發後沿著台一線、恆春半島的楓港、車城到終點大鵬灣環灣大道,對已經歷經四站、500多公里競輪的車手們來說,是體力、耐力、毅力和衝線技巧的終極考驗。

2019夯運動in Taiwan啟動儀式暨國際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賽前記者會。

體育署表示,2018年輔導辦理的百場國際賽事,在觀賽人數、運彩銷售及競技實力提升等方面均大有斬獲,締造了80萬現場觀賽人次、媒體觀賽人次更超過1億人次,更顯現運動賽事的魅力無遠弗屆。也特別感謝體育界、企業界、球迷、觀眾及媒體記者的大力支持。展望2020奧運年,2019年更將是全力備戰、蓄勢待發的一年,體育署將持續扮演創造主場優勢的角色,期待透過舉辦國際頂級賽事,提升我國的國際能見度、競技水準及運動觀賞風氣。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科爾布雷利贏得巴林美利達第一座世巡賽單站冠軍

2017-03-07
賽事話題單車戶外運動

巴林美利達衝刺好手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在巴黎-尼斯第二站,摘下個人第一座世界巡迴賽冠軍,這是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成立以來,第一座世巡賽的單站冠軍,也是繼拉姆納斯·納瓦道斯卡斯(Ramunas Navardauskas)在阿根廷環聖胡安賽拿下個人計時站冠軍後,車隊取得的第二場勝利!

承襲著第一站的極端氣候,第二站的條件更加惡劣,在豪雨強風的情況下,氣溫只有冰冷的4度C。我們的策略仍是護送約恩·伊薩吉雷(Ion Izagirre),確保GC主將爭奪總排名的席次。然而開賽伊始,先是老將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意外落馬,接著衝刺小將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發生破胎,可謂狀況連連。

科爾布雷利高舉右手,慶祝勝利。

在急劇的側風下,集團全場多次重新整理,來到終點前20公里,巴林美利達尚有5名成員身在其中,隊員們協力破風,確保科爾布雷利在高速運作的集團前緣。歸功於所有隊友全力護航,衝刺主將的位置始終相當理想;雖然各隊車手的攻擊前仆後繼,但我們的義大利主將沉著不躁進,等待攻擊發起時機的到來。

最終,還是回到一個大集團衝刺的劇本,代表巴林美利達一級職業車隊,科爾布雷利順利在衝線前取得理想位置,和一眾名氣響亮的衝刺好手們競逐冠軍;他憑屆著過人的續航力抗壓群雄,摘下意義非凡的一勝,過人的表現不僅在隊史上留名,也為自己在職業自行車壇打響名號!

進入終點的科爾布雷利,在鏡頭前展現激情的一面,他表示:「真是特別的一天,這是我第一場世巡賽勝利,也是職業生涯當中最重要的一勝,我非常開心!今天真是非常艱難的一站,不僅下著大雨,還有許多側風路段。我衝得很不錯,原本擔心會被其他車手反超,但我極力守住勝局。」

科爾布雷利頒獎台上的榮耀時刻

首度參加巴黎-尼斯的科爾布雷利,主要是為了接續的單日賽米蘭-聖雷莫(Milan-San Remo)做足準備。在奪下關鍵一勝後,他也將未來的目標鎖定在重大賽事,而眼前還有其他適合他的衝刺站別,科爾布雷利矢言將全力以赴,為巴林美利達車隊延續這股氣勢,爭取最佳表現!

而帶隊的體育總監菲利普·莫迪(Philippe Mauduit)賽後也分享道:「又是瘋狂的一天,伴隨著雨勢和強風,但是我們心裡知道,有那麼唯一一次的機會,必須毫無保留地做到最好。」在科爾布雷利和隊友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回到主集團時,莫迪立刻向選手傳達鎖定終點衝刺的訊息,在艱困的天氣下有好的成果,至關重要的一勝,著實鼓舞了所有巴林美利達的隊員!

科爾布雷利與隊友慶祝這意義非凡的一勝

2017巴黎-尼斯第二站單站成績: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1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21名
約恩·伊薩吉雷(Ion Izagirre) 第35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107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09名
恩里科·加斯帕洛托(Enrico Gasparotto) 第155名
茨加布·格爾邁(Tsgabu Grmay) 第164名
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 未完賽

2017巴黎-尼斯第二站累計總成績:

約恩·伊薩吉雷(Ion Izagirre) 第20名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41名
盧卡·比貝爾尼克(Luka Pibernik) 第55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89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21名
茨加布·格爾邁(Tsgabu Grmay) 第134名
恩里科·加斯帕洛托(Enrico Gasparotto) 第151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