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1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2
高山症
登山遇到「高山症」該怎麼辦?學會「自救法」你要先做這1件事
3
2020 Challenge Taiwan視障組冠軍
視障鐵人賴智傑:「沒有你們我做不到」 領跑員完成113再接領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2019-06-13
知識庫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路跑 游泳 單車 觀念 新知 初鐵515

自行車主要是透過腳踩踏板,將動力輸出至後輪帶動整個車身往前運行,因此,最佳的踩踏節奏就成為了,無論是日常騎自行車的人或是熱衷於三鐵運動的人,最常研究與探討的技術問題,然而,一般人普遍認為只要學會以正確的速度讓曲柄旋轉,就能讓騎乘的速度上更有效率,但這項技巧並不是多數騎乘自行車的人都能夠了解,既然學會正確的踩踏技巧這麼重要,那麼最佳效率與速度的最佳採踏節奏又是什麼?以下我們將用一些研究報告來做說明。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運用這個節奏最完美

觀察自在節奏

在瑞士科學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定這兩種觀察目標來試圖回答「自在節奏」這個問題。

目標1.觀察自行車騎士在各種條件下自在選擇節奏的方式,這也就是每個人在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下,以他們感覺最正確的速度採踏板的方式。

目標2.將這種自在選擇的節奏與最佳節奏來做比較,主要是研究在恆定功率輸出下,產生最低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濃度的踩踏轉數。

研究人員設定兩種目標來做為觀察的重點!

為何這些研究人員要看血液乳酸濃度並用它來計算出最佳節奏?因為,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並受運動方式、年齡與肌糖原貯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如果乳酸產量減少肌肉疲勞就會減少,這也代表著你可以在固定的動力輸出和踏板節奏下,進行更長時間與距離的踩踏;這正是所有自行車運動員在計時比賽時最需要做的事。此外,研究人員也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找出自行車道路與車身位置之間的變化;是否改變自由選擇節奏與最佳節奏有關連。

為此,研究人員設定在平地採正常騎乘與上坡採直立式騎乘這兩種不同的條件下,分析自在節奏、最佳節奏、血乳酸和最大功率等數據;研究人員特別找來七位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運動員,在以上這兩種情況下所呈現出的實際數據。這個研究特別重視於觀察騎乘自行車的人;是否能透過本能選擇出最佳的踏板節奏而不管騎乘的路面環境為何,另外,也會觀察騎乘自行車在上坡時的自在節奏與最佳節奏踩踏是否較低。

這是不錯的選擇

這項研究遞一個發現的是,幾乎所有騎自行車的人都經由自在節奏,選擇了一個十分接近最佳節奏的踩踏方式,無論他們是處於平地或是斜坡時的騎乘環境。在整組中的平均數據在平面騎乘時自在節奏為82.1rpm,而最佳節奏為89.3rpm;騎乘上坡路面時自在節奏為81.5rpm,而最佳節奏為87.7rpm,在這研究中發現一項有趣的狀況,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大腦控制最佳節奏

對於許多自行車的人甚至是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選手,都可能對他們自己的踩踏技術感到好奇,他們總是會感覺自己踩的速度是否有點慢或太快?但經由這項研究就能了解,在上坡路面使用較低的節奏和直立式的騎乘方式,將更有助於踩踏速度與力量的提升。只要你是一個騎乘自行車經驗豐富的老手,而不是像初學者一樣踩著大齒輪的方式,那麼自在節奏的踩踏方式就是十分的適合你。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與一項研究關於跑步距離有相關性,因此,研究人員更確定經由我們的大腦無論是騎乘的踩踏速度或跑步的步伐幅度,都能產生出最佳的自在節奏與動作,正因為這樣你就能運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來維持固定的速度。

資料參考/peakendurancespor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登山遇到「高山症」該怎麼辦?學會「自救法」你要先做這1件事

2023-12-06
新知觀念戶外運動知識庫

秋天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除了氣溫涼爽之外,還可以看到楓葉轉紅、芒草片片等美景。不過,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高山症症狀、高山症判斷、高山症用藥等相關知識,幫助民眾更瞭解高山症,也能在危急時刻進行自救,爬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山症
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

為什麼會得高山症?

高山症也稱作「高海拔疾病」,因為登山時身體無法適應環境,進造成頭暈、倦怠等症狀。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身體強不強壯無關,主要因為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逐漸降低、同時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能力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高山症。

高山症依症狀不同,也分成急性高山症、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其中「急性高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以下為高山症的嚴重程度分級: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皮膚發紫等。

高山症
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或身體強不強壯無關!

哪些人容易發生高山症?

一般而言,攀爬至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就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尤其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這些族群對缺氧環境特別敏感,最容易發生高山症,登山前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到高地活動。想預防高山症,建議上山前可先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醫師建議準備合適的藥物。

如何判斷自己有高山症?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事實上,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這也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高山症指標,只要符合其中一種判斷標準就是高山症:

1.符合以下3個條件:

有登高

發生頭痛症狀

至少有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等1個以上症狀

2.符合以下2個條件:

有登高

加上頭痛、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5個症狀至少中3個

要注意的是,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有可能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步態不穩甚至昏迷。其中,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會致死。

高山症
自己有沒有高山症?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

高山症發作怎麼辦?

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當高山症發生時,除了給予氧氣、藥物治療以外,應該要避免繼續往上爬,最好立即下山,降低海拔高度才是減緩高山症最重要的方式。

此外,發生任何高山症的患者,千萬不能落單或獨自下山,至少要由一位具有基本醫療知識、熟悉路況的隊員陪同。

如何預防高山症?

千萬別以為高山症只是小病,若不謹慎看待可能會有嚴重後果,究竟要如何預防高山症呢?《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方法,建議民眾出發前先做身體評估,而且爬山時不要太急,才能有效預防高山症:

出發前諮詢醫師作身體檢查評估。

1.避免晚上睡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

2.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3.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

4.爬山時慢慢爬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

5.注意自己或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高山症預防用藥有哪些?

高山症的藥物選擇,通常分成預防、治療2種,藥物的成分與使用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若想要提前準備高山症用藥,建議民眾可以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並按醫師指示來服用,以下為常見的高山症「預防藥物」:

丹木斯(Diamox):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毫克。

得利生(Dexamethasone):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延伸閱讀:

登山新手必看!裝備清單、注意事項、推薦路線「登山指南」一次看

常見6種頭暈症狀,醫警告「這1種最嚴重」恐中風前兆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爬山必學「自救法」最好先做1件事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視障鐵人賴智傑:「沒有你們我做不到」 領跑員完成113再接領跑

2021-05-10
路跑鐵人三項戶外運動故事人物誌

2020 Challenge Taiwan 賽程第二天的頒獎典禮上,賴智傑在友人的引導下,與領騎、領跑員一起走上台,他以 14 小時 05 分 18 秒獲得視障組冠軍!而當主持人喊出賴智傑等人的名字的同時,台下也響起如雷掌聲!

「謝謝我的隊友,沒有你們我做不到。」雖然賴智傑眼睛帶著墨鏡,但仍遮擋不住滿是喜悅的笑臉。

2020 Challenge Taiwan 賴智傑

賴智傑從 2017 年開始挑戰鐵人三項運動,他也是台灣第一個完成半程超鐵賽的視障運動員。2018 年,賴智傑又完成了難度更高的 226 公里全程超鐵賽。賴智傑表示,這一次的成績比起過往有大幅的進步,關鍵就在於自行車。

鐵人三項賴智傑

本身就是游泳國手的賴智傑,游泳自然不必擔心,而路跑平時也有規律地進行訓練,獨缺自行車始終無法突破。

為了彌補這個缺點,賴智傑找到了一位自行車好手,不只是賽事當天領騎,也特別抽空互相培養默契,每次練習幾乎都是 90 公里起跳,智傑說,很開心訓練有收到效果,進步很多。

游泳國手賴智傑

值得一提的是在賴智傑身旁的領跑員 周筱嵐,在陪同賴智傑進行最後一項路跑前,還先參加了 113 公里組的半超鐵(總成績 06 小時 08 分 02 秒),完成後再去和賴智傑會合,繼續領跑!周筱嵐與智傑合作多年、一同征戰各大馬拉松賽與鐵人賽,甚至被喻為「瘋狂二人組」!

或許就如賴智傑所說,「如果沒有引導員,他們可能無法完成一場鐵人三項賽。」但這並不代表視障朋友沒有能力挑戰!無論是視障選手還是其他身心障礙運動員,他們都不應該因為生理缺陷,而被全盤否定任何事物。

身心障礙選手們需要的是「合理的對待與環境」。下次遇到身心障礙選手時,請不要同情,他們只需一句最真誠的:加油!

成績查詢:BraveLog

身心障礙選手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