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1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2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燒燙傷後不萎靡 陳萬坤的鐵人夢
3
MERRELL邀請山林愛好者#這次約上山 2018秋冬鞋款讓你內外兼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2019-06-13
知識庫 戶外運動 鐵人三項 路跑 游泳 單車 觀念 新知 初鐵515

自行車主要是透過腳踩踏板,將動力輸出至後輪帶動整個車身往前運行,因此,最佳的踩踏節奏就成為了,無論是日常騎自行車的人或是熱衷於三鐵運動的人,最常研究與探討的技術問題,然而,一般人普遍認為只要學會以正確的速度讓曲柄旋轉,就能讓騎乘的速度上更有效率,但這項技巧並不是多數騎乘自行車的人都能夠了解,既然學會正確的踩踏技巧這麼重要,那麼最佳效率與速度的最佳採踏節奏又是什麼?以下我們將用一些研究報告來做說明。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運用這個節奏最完美

觀察自在節奏

在瑞士科學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定這兩種觀察目標來試圖回答「自在節奏」這個問題。

目標1.觀察自行車騎士在各種條件下自在選擇節奏的方式,這也就是每個人在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下,以他們感覺最正確的速度採踏板的方式。

目標2.將這種自在選擇的節奏與最佳節奏來做比較,主要是研究在恆定功率輸出下,產生最低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濃度的踩踏轉數。

研究人員設定兩種目標來做為觀察的重點!

為何這些研究人員要看血液乳酸濃度並用它來計算出最佳節奏?因為,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並受運動方式、年齡與肌糖原貯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如果乳酸產量減少肌肉疲勞就會減少,這也代表著你可以在固定的動力輸出和踏板節奏下,進行更長時間與距離的踩踏;這正是所有自行車運動員在計時比賽時最需要做的事。此外,研究人員也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找出自行車道路與車身位置之間的變化;是否改變自由選擇節奏與最佳節奏有關連。

為此,研究人員設定在平地採正常騎乘與上坡採直立式騎乘這兩種不同的條件下,分析自在節奏、最佳節奏、血乳酸和最大功率等數據;研究人員特別找來七位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運動員,在以上這兩種情況下所呈現出的實際數據。這個研究特別重視於觀察騎乘自行車的人;是否能透過本能選擇出最佳的踏板節奏而不管騎乘的路面環境為何,另外,也會觀察騎乘自行車在上坡時的自在節奏與最佳節奏踩踏是否較低。

這是不錯的選擇

這項研究遞一個發現的是,幾乎所有騎自行車的人都經由自在節奏,選擇了一個十分接近最佳節奏的踩踏方式,無論他們是處於平地或是斜坡時的騎乘環境。在整組中的平均數據在平面騎乘時自在節奏為82.1rpm,而最佳節奏為89.3rpm;騎乘上坡路面時自在節奏為81.5rpm,而最佳節奏為87.7rpm,在這研究中發現一項有趣的狀況,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大腦控制最佳節奏

對於許多自行車的人甚至是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選手,都可能對他們自己的踩踏技術感到好奇,他們總是會感覺自己踩的速度是否有點慢或太快?但經由這項研究就能了解,在上坡路面使用較低的節奏和直立式的騎乘方式,將更有助於踩踏速度與力量的提升。只要你是一個騎乘自行車經驗豐富的老手,而不是像初學者一樣踩著大齒輪的方式,那麼自在節奏的踩踏方式就是十分的適合你。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與一項研究關於跑步距離有相關性,因此,研究人員更確定經由我們的大腦無論是騎乘的踩踏速度或跑步的步伐幅度,都能產生出最佳的自在節奏與動作,正因為這樣你就能運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來維持固定的速度。

資料參考/peakendurancespor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燒燙傷後不萎靡 陳萬坤的鐵人夢

2021-05-10
人物誌路跑故事鐵人三項戶外運動

「我不知道能鼓勵多少人?但我可以先做自己。」陳萬坤說道:「我想寫下全國燒燙傷界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在陳萬坤的人生中,幾個數字帶有意義:40、226、20。手臂上的燒燙傷痕跡細說了一些他的過去:全身 40% 面積燒燙傷二到三級,把鐵人 226 立志為個人宏願以及每運動 20 分鐘就必須補充少量水分。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才剛滿四十歲的陳萬坤,談到 2015 年的八仙塵爆不免流露出難過的神情:很多人對八仙塵爆事件持有負面觀感。但這並不是陳萬坤給予他人的印象,他時而樂觀時而心底糾結,每天上午完成了烹飪課程之後,便把下午時光投入鐵人三項訓練,即使是面對炎熱的氣候也甘之如飴。至今已完成了 2018 年與 2019 年的 IRONMAN Taiwan 澎湖賽事。「我的目標只有 IRONMAN,」他說:「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夏威夷參加 KONA。」

鐵人之夢路迢迢

早在八仙塵爆之前,萬坤透過新北微風運河鐵人三項,他便喜歡上鐵人三項運動。然而,在鐵人之旅還未啟程,一場突如其來的八仙塵爆事件回到起點。在漫長的燒燙燒療程歲月裡,他加入了陽光基金會。2019 年藉由小曠老師的幫助投入『陽光圓夢計畫』,他的鐵人夢。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訓練過程中艱辛不斷,他面臨的挑戰也更多。「我的皮膚比一般人更脆弱,很容易破皮,」陳萬坤說道:「一般人的傷口癒合的很快,燒燙傷者的傷口有時要一兩周才會癒合。」每回只要一受皮外傷,為了避免感染就必須放棄游泳訓練。除此之外,燒燙傷的雙腿,隨時因為充血腫脹而麻痺刺痛,所以運動時間一拉長、或者是長期久站都可能造成雙腿如細針般痛楚。這使萬坤必須坐在椅子上、甚至是坐在地板上洗澡。兩年後這種症狀消除了。他笑說曾經有 153 天強迫自己洗冷水澡,只為了要適應冬天的游泳訓練。雖然說得非常寫意輕鬆,但此中的甘苦卻難為他人道。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泳訓不容易,但陸上訓練亦然。二到三級 40% 面積的燒燙傷,致使萬坤的手臂與雙腳的汗腺都被燒掉,身體無法有效排汗,為了避免過熱與其他狀況,他每騎車或跑步 20 分鐘便強迫要補充水分。「我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如其他人,」他說道:「所以我很注意也會小心。」他伸出手來讓拍攝下燒燙傷的痕跡,儘管留有慘痛回憶,陳萬坤卻不為此耽誤人生。

穿著壓力衣也要參加鐵人三項賽

八仙塵爆後兩年,陳萬坤參加了 2017 年高雄愛河半程鐵人三項賽(衝刺賽 25.75 公里)。當時的他穿著控制治療疤痕增生的壓力衣出賽,主辦單位也特地派人幫助他。儘管全程都穿著壓力衣,但雙腳仍然相當刺痛、體感悶熱不適。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完成衝刺賽的隔一個月,他再次參加了 CT 51.5 正式賽程,確認自己身體的狀況適合與否。在鐵人訓練過程中,他感謝瘋三鐵的賴曉春教練給予多次指導與幫助,以及 IRun 跑老闆 Bruce 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還為他的目標開出客製化訓練課表。同年的十月份,他參賽了台東超鐵 113 競賽,逐漸朝著自己的夢想前去。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IRONMAN』這個稱呼有很大的精神,它帶給我做任何事情不輕易放棄。」陳萬坤侃侃而談:「很多人說燒燙傷因為訓練跟生活不便,很難把激烈的鐵人三項當成目標。但我卻不是這樣想。」他笑說自己有點好強,燒燙傷不適合曬太陽跟長時間運動,所以他偏偏投入鐵人三項運動。很多人說燒燙傷者會有『怕火』、『怕熱』的陰影,萬坤則放棄了電腦機械製圖工作,轉投入學習中餐烹飪、與大鍋大火快炒為伍。「廚房很悶熱,但我覺得自己能克服。」他說:「鐵人訓練很辛苦,但我沒想要放棄。」投入鐵人運動的路漫長而艱辛,他很感謝家人沒有反對他追求 KONA 夢想。

IRONMAN
照片來源:BBC

他引了兩個例子作為自己的楷模:肢體障礙,以單腳完成鐵人賽的日本選手俊男古畑,以及 65% 燒燙傷的女鐵人 Turia Pitt 圖莉亞‧彼特。萬坤說:「我只覺得自己不夠,還可以再努力一點。」不同於其他人,陳萬坤習慣獨自訓練,一來可以更有效率的訓練(保持專注),二來自己的時間也不是能配合他人。

「我都是一個人長距離騎車到北海岸,」陳萬坤說道:「真的太累或太熱,就會在公車站牌的蔭影下休息。」每 20 分鐘就要補一次水,除此之外,他也在三重體育場獨自跑長距離練習。

2018 年與 2019 年他完成了 IRONMAN Taiwan 鐵人賽,未來也期許一次一次完成鐵人賽。「雖然很難也很遠,但我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夏威夷參加 KONA 世錦賽。」

我想為自己寫下一份傳奇故事

回到最前頭『我想寫下全國燒燙傷界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很多人在面臨燒燙傷之後,人生與世界就起了變化。然而,陳萬坤選擇用更強烈也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鐵人三項帶給我遇到困難事情時,我會想到訓練鐵人三項辛苦的日子,告訴自己困難的事情都能克服。」

燒燙傷鐵人

除了把目標朝向 KONA 之外,另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考取中餐乙級烹飪證照,即使待在廚房裡悶熱且受苦。比起在炎熱天候下跑步或騎車,萬坤對於這個小小的挑戰依舊甘之如飴。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MERRELL邀請山林愛好者#這次約上山 2018秋冬鞋款讓你內外兼具

2018-11-09
戶外運動話題健走綜合鞋子

根據體育署統計,健走與登山為民眾最熱愛的運動項目,年輕族群更是喜愛在週末走入山林,於大自然下享受與朋友單純的相處時光、分享IG美照,帶領戶外潮流。為讓喜愛戶外與山林的朋友更容易擴展自己的登山好友圈,美國第一戶外品牌MERRELL推薦適合新手的鞋款與服飾、背包,規劃北中南的親山路線,提倡與更多好友「#這次約山上」。

MERRELL邀請山林愛好者#這次約上山 2018秋冬鞋款讓你內外兼具

根據體育署2017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民眾最常運動的前三項目為「走路/健走」(53.2%)、「慢跑」(24.4%)及「爬山」(11.7%),顯示健走與登山已經深入現代人的運動生活習慣。今年秋冬MERRELL大幅優化鞋款的性能,打造兼具運動與潮流風格的MQM RUSH FLEX及經典再升級的MOAB FST 2,搭載舒適、穩定與輕量的科技,外觀設計更符合年輕族群的穿搭與色彩美學,讓新手輕鬆邁出第一步,週末相約不再侷限於都市,一同體驗山林裡的快樂。

MERRELL總代理展業國際總經理王婷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在社交媒體上,呈現的不再只是都會內的吃喝玩樂,反而上山下海的情境更讓周遭的好友身心嚮往。然而,很多人不敢踏出第一步,MERRELL鼓勵山林愛好者與三五好友#這次約山上,並且針對登山新手特別打造「山林體驗包」,讓大家穿上一雙舒適的健走鞋,搭配一個多功能收納的背包以及一件擋風防水的風雨衣外套,就能在山林Create Your Trail,盡享大自然回饋給你的身心靈體驗。」

輕鬆路線搭配社群美照,享受與朋友在山林裡單純的美好時光

與好友「#這次約山上」擴展山林好友圈

山林愛好者特別懂得山能夠帶來的療癒時光,無論是在登山過程中與同伴聊天、唱歌的壓力釋放,亦或登頂與同行者以水代酒乾杯並搭配整片山景的慶賀時刻。週末就想往山裡跑,但又不想放棄與尚未接觸山林的好友們相聚,MERRELL提供山林愛好者邀請新手朋友的三招「社群美照、舒適好鞋、亮眼穿搭」,讓大家更容易與好友的約會從城市的餐廳、酒吧轉換場景至山林中,輕鬆擴展山林好友圈。

一:親山路線搭配社群美照,簡單與好友一同擁抱山林
MERRELL推薦北中南五條適合初入山林又略帶挑戰的體驗路線,包含台北的茶壺山稜、小觀音山、三貂嶺瀑布群、台中大坑二號步道、以及屏東阿朗壹古道。各個路線擁有原始山徑及絕美拍照打卡點,MERRELL特別規劃「#這次約山上」拍照明信片,可於MERRELL全省專櫃與直營門市索取,鼓勵消費者在登山健行的過程中記錄與朋友共享的質感時光。

二:戶外運動鞋更潮了 舒適機能與潮流外觀內外升級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從手工製登山鞋起家,35年前品牌創立之初,便專注於滿足山林愛好者的運動需求,提供穩定支撐、安全抓地和避震保護,同時給予穿著者舒適無負擔的登山鞋款,對於需要挑選一雙舒適好鞋的新手來說,更是首選品牌。

輕量潮流登山鞋MQM RUSH FLEX
2018全新鞋款MQM RUSH FLEX是MERRELL的突破之作,顛覆對於登山鞋厚重的刻板印象,MQM RUSH FLEX以運動鞋的設計概念,帶來更輕盈靈活的體驗,鞋身採用Codura材質,為戶外玩家提供抗磨損、防撕裂的保護;襪套式鞋領口設計,提供腳踝包覆與舒適貼合;Flexconnect腳跟穩定與足部包覆,讓雙腳更敏捷穩定應付各種地形,健步如飛。

輕量舒適 經典再升級MOAB FST 2
MERRELL經典鞋款MOAB系列以合腳、舒適聞名全世界。MOAB FST 2承襲MOAB家族的經典DNA,外觀及色彩的搭配設計更年輕,並搭載Vibram® MegaGrip®全方位高性能大底,在乾地、濕地各種路況均有絕佳抓地效能,相當適合剛開始挑戰爬山的新手或者是希望能夠以一雙鞋踏遍各山林的消費者。因應秋冬多變的天候,Goretex鞋身提供專業的防水透氣機能,就算是雨中行走,也能讓戶外玩家享受隨時隨地的舒適與乾爽。

三:亮眼穿搭 跨界山林與都會叢林

防水材質的亮麗外套
台灣秋冬天氣變化莫測,山區尤其捉摸不定,秋冬登山以防水擋風的外套為首要配備,MERRELL FALLON 4.0防水透氣外套今年增加拼接色塊的設計,能在山林美照中更顯好氣色,亦可同時搭配透氣機能性T-shirt,在運動時有效將汗氣排出,保持身體的乾爽與舒適。

功能登山包款
一個多收納、好用的背包也是入山林的必備配件,MERRELL 5318系列背包18L~24L的容量特別適合一日來回或短程的郊山使用,多層內袋與外袋的設計,能夠分區存放行動糧、水瓶、毛巾等多種郊野建行裝備,背包內附雨罩,可以隨時因應台灣多變的山林天氣。

MERRELL MOAB FST 2以合腳、舒適聞名世界,相當適合初次體驗山林的新手
MERRELL 登山包、防水外套

【關於MERRELL】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創立35年來,不斷地研發與創新兼具舒適與機能的鞋款與服飾,致力提供消費者從頭到腳的舒適體驗,鼓勵每個人Create your trail探索戶外、享受大自然生活的樂趣,不論上山下海,從大路到小徑、從河濱到山林,感受戶外運動與自然休閒所帶來的無窮樂趣。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