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是讓跑者增加跑步表現、無傷完賽的重要關鍵,然而該怎麼練卻眾說紛紜,有些訓練雖是時尚潮流,卻沒有科學根據,而功能性訓練是經研究證實,對於從兒童到阿公阿嬤、一般跑者到運動員都受用的訓練,能強化跑步時需運用到的主要肌肉群、增進跑姿的流動性。以下8種功能性訓練,不只跑前熱身適用,也適合納入常規練習中!
「跑步本質上是一項單腿運動,需要足夠的肌力與肌耐力。」紐約Sift物理治療所的物理治療師暨健身教練Nicole Ramos進一步指出﹕「將功能性訓練納入常規訓練的一部分,可幫助提高配速和耐力,並防治過度使用帶來的傷害。」
以下8個功能性訓練動作由NASM認證教練Jess Movold示範,主要針對髖關節的屈曲和伸展、單腿的穩定性做練習。根據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研究,動態伸展已被證實可改善跑步表現。
在跑前花大約30-60秒執行每個動態伸展動作(含四肢、髖部與大腿);在肌力訓練日,每個動作進行30秒,並可在深蹲和弓箭步時增加負荷,使每組只做10次就需要休息,總共做2-3組。
功能﹕有助於延長和拉伸臀部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藉此讓骨盆回到正確位置對齊,延伸幫助跑步與走路動作。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彎曲右膝蓋使右腳底頂到臀部。
步驟2. 右手抓住右腳踝,左手臂打直向天花板延伸。保持臀部緊縮、雙膝對齊,使大腿前側得到良好伸展。
步驟3. 保持5秒鐘後回到起始動作,換成左腿重複。
功能﹕促進髖關節屈曲、外展和外旋,以提升臀部活動能力。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屈膝將左腳抬起,上拉到臀部位置
步驟2. 雙手抓住左腳踝以支撐腿部,左膝蓋向外開展。此時臀部內外側與腹股溝都會有感覺。
步驟3. 停在開展位置短暫伸展,接著換另一腿重複。
功能﹕這是個對大腿後側膕旁肌很好的伸展,可減少跑步時膕旁肌受傷的風險。
步驟1. 從站立姿勢開始,右膝彎曲,讓左膝向前打直。
步驟2. 身體向前彎曲,雙手打直朝地板做出挖勺動作。接著運用臀部力量讓彎曲的的身體回正,雙手隨身體朝天花板打直。
步驟3. 換另一條腿重複,左右腿切換同時向前走。
功能﹕促進臀部活動,同時訓練到臀大肌、膕旁肌和股四頭肌等跑步時會運用到的重要肌肉。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腳趾稍微彎曲。
步驟2. 雙手扣緊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膝蓋彎曲,使臀部向後下方宛如坐姿。過程中背部打直,挺胸。
步驟3. 運用臀部力量將身體推回站姿,並重複動作。
功能﹕促進人體矢狀面(又稱縱切面,指身體前及後的動作)活動,同時提升橫向穩定性,這兩者對跑步保持平穩和健康、防止下肢受傷都是必要的。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
步驟2. 右腳向前跨步同時雙膝彎曲下蹲,使雙腳膝蓋和小腿呈90度、右膝蓋與腳趾齊平。
步驟3. 運用右腳踩地力量回到站姿,並換左腳重複動作,持續向前跨步約6公尺。
功能﹕跑步是單腿運動,意味著一條腿必須同時負責落下與拉起,因此需要單腿穩定性以及運用單腿推動全身的能力。保加利亞分腿蹲能徵招臀部和腿部所有主要肌肉,但切記,在還沒熟悉雙腿深蹲之前,不要嘗試較進階的保加利亞分腿蹲。
步驟1. 站立,右腿向身後跨,腳掌停在矮凳上休息;雙手緊扣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
步驟2. 緩慢地彎曲左膝蓋,同時將右膝蓋降低靠近地面。
步驟3. 運用左腿踩地力量回到起始位置,重複30秒,接著換右腿重複。
功能﹕跑步是一種增強式運動,意味著跑步時肌肉必須迅速伸縮以提供爆發力和推進力,且一次是一條腿來完成。單腿跳躍是訓練單腿力量、穩定性和爆發力很好的方法,能讓你跑得更快、更強勁。
步驟1. 單腳站在一個矮箱或台階前方,雙手緊扣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
步驟2. 使用站立的單腳跳上台階,接著跳下來,過程中腳步保持輕鬆。建議可在鏡子前做此動作,以確保膝蓋與每個次跳躍保持筆直。
步驟3. 重複30秒,接著換另一條腿重複。
功能﹕跳箱結合深蹲姿勢與爆發力元素,可將臀大肌和股四頭肌的所有肌肉連結小腿後側肌群,對各階段的跑者來說,都是極佳的訓練。
步驟1. 挑選一個適合的箱子高度,在箱子前方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並確保你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深蹲。
步驟2. 深蹲後,運用臀部力量快速跳上箱子,接著跳下箱子。
步驟3. 嘗試一個讓你覺得重複10次有難度的箱子高度。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山姆伯伯工作坊
責任編輯/Dama
幾乎世界各大城市都有舉辦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比賽,去遠方跑一場馬拉松、比賽前後深度體驗當地文化、比賽途中用自己的步伐踏遍賽道美景,絕對是永生難忘的回憶。世界上馬拉松何其多,我們把範圍縮小,挑選三場擁有明信片級景致的馬拉松賽事,其中兩場就在4月開跑,你可先欣賞前兩場的美景,再直接按下第三場的報名鍵,踏出夢幻賽事的第一步!
Schneider Electric MARATHON DE PARIS 全球最浪漫的戀愛里程
地點簡介:法國首都及政治文化中心巴黎,是世人嚮往的浪漫花都、時尚之都,也曾在16-19世紀間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香榭麗舍大道、羅浮宮、塞納河、艾菲爾鐵塔,每個景點都是世人耳熟能詳且為之著迷的勝景。
賽道特色:巴黎馬拉松以穿越巴黎城區的優美賽道聞名,歷史古蹟、城市大道、河岸、森林一次全覽。全馬從凱旋門前的香榭麗舍大道出發,先後經過協和廣場、羅浮宮、巴士底廣場、凡仙森林,折返後沿著塞纳河跑經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再經過巴黎最大的綠地布洛涅森林,最後衝刺回終點通往凱旋門的福煦大街。
賽事特色:超過40年歷史的巴黎馬拉松因為擁有無可挑剔城市賽道風光,成為世界各國跑者的夢幻賽事,今年約55,000參賽者中,就有17,776、占超過3成的海外選手。此外,主辦單位特別在賽事前一天(4/7)推出一場早餐跑活動,報名費僅需12歐元,含一件紀念T-shirt、一份早餐、一面國家旗幟,以及巴黎最負盛名的景觀限時封路遊覽,5公里路段行經羅浮宮、奧賽博物館、跨越塞納河的亞歷山大三世橋,並在艾菲爾鐵塔附近的戰神廣場享用巴黎早餐。
Big Sur International Marathon 跑在西方世界的天涯海角
地點簡介:Big Sur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是1號海濱公路中約90公里的一段。Sur是西班牙語的South,最初西班牙語名稱是El Sur Grande(大南方),指的是西班牙/墨西哥統治加州時代,當時首府Monterey(蒙特雷)以南一帶的海岸。
賽道特色:Big Sur馬拉松最大賣點是自然風光,這段路上包括懸岩、海岸,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加州著名的旅遊景點。而賽道中最著名的特色,也是獎牌上印製的橋,是位於馬拉松中間點的地標Bixby Bridge。淺黃色的橋夾在Big Sur兩座山間,曾是世上最長的水泥橋,也是美國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刺激經濟的工程項目。當選手跑經橋面,將看到一架巨型平台鋼琴佇立在此,還有演奏家在這天涯海角彈奏哀戚動人樂曲,這場鋼琴獨奏是選手們的獨家饗宴。
賽事特色:賽事活動大本營位在Monterey,這裡是加州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除了風景優美,Big Sur馬拉松因為時間與世界六大馬之一「波士頓馬拉松」相近,特別舉辦別開生面的「Boston 2 Big Sur Challenge」,讓波士頓馬拉松選手在完賽後有多一個挑戰,今年的參賽者在兩賽相隔12天內要跑兩場馬拉松。馬拉松獎牌是木製搭配皮帶,富有大自然況味。
Twin Cities Marathon 美國最美的城市馬拉松
地點簡介:明尼亞波利斯(Minneapolis)是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位於密西西比河兩岸,並緊鄰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兩市合稱「雙子城」,並構成明尼亞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的核心,都會區擁有約380萬居民,位列美國第14大都市區。明尼亞波利斯是個水資源豐富的城市,擁有20處湖泊和濕地、密西西比河河濱,以及眾多溪流與瀑布。
賽道特色:雙子城馬拉松是美國十大馬拉松之一,被譽為「美國最美的城市馬拉松」。路線從明尼亞波利斯跑到聖保羅,跑者從明尼亞波利斯市中心出發,沿途一路經過四座美麗湖泊,接著沿密西西比河岸跑約5公里,最後經過聖保羅大教堂,一邊聆聽教堂鐘聲,一邊往明尼蘇達州議會大廈前終點衝刺。雙子城馬拉松全程無折返,賽道體驗極佳,沿途有超過3萬圍觀群眾,志工也超過5,000人。
賽事特色:雙子城馬拉松光賽事就連續3天,比賽宛如一場嘉年華,除了給競賽型跑者的全程馬拉松,還有家庭活動、5K、10K、1英里(16.0934K)等趣味項目,無論任何年齡都可參與,相當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前來體驗賽事,比賽當周更有如參加一場嘉年華活動。其中全馬比賽在最後一天10月7日壓軸演出。
參考資料/Men’s Fitness、馬拉松看世界、維基百科、Big Sur Marathon、Schneider Electric MARATHON DE PARIS、Medtronic Twin Cities Marathon
責任編輯/Dama
女性跑者和男性跑者在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包含習慣、裝備到心理狀態…等,尤其是裝備的部份,女孩總希望能美美的進入終點或是在途中拍照給人家一種很陽光的感覺,既然如此,那就一起來看看女性跑者的必備裝備吧!
男性跑者和女性跑者需要的裝備大多數是相同的:上衣、短褲、非棉質的襪子和一雙好的跑鞋。但從生理上說,女性還需要一件額外的裝備「運動內衣」。它和跑鞋一樣,都需要試穿後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年齡、罩杯大小、乳房重量、身長和背部的形狀都是內衣是否合身的影響因素。你可以去一家專業的體育用品店,拿幾件不同大小和風格的運動內衣到更衣室好好試穿、感受一下。
以下是運動內衣不合適的3個跡象:
運動內衣屬於消耗品,所以關於更換運動內衣時間,至少每6-12個月更換一次,因為運動內衣內氨綸的彈性下降會使它們的支撐下降。
此外,你可能會穿著棉質T-Shirt和短褲以及尼龍製的運動內衣去跑步。但需要注意的是,棉花會吸汗,這樣會與皮膚產生摩擦,而摩擦會導致擦傷,即使內衣本身非常合身,也可能導致一些非常敏感的部位擦傷。
許多品牌過去一向是用男性跑鞋的縮小版或粉紅版來賣給女性跑者。但在20世紀80年代,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現在的女性跑鞋也是貼合女性的腳型而設計製作的。
女性跑鞋通常鞋跟更窄、前掌更寬,這樣能減少刺激甲溝炎形成。女性跑鞋往往也擁有更深的鞋底彎曲凹槽,這樣能使跑鞋彎曲更自如,因為女性體重較輕,同時也無法用更大的力量來彎曲鞋子。在某些品牌中,鞋裡的鞋墊可能會更軟或更薄。總之,在說到跑鞋時,舒適還是第一位的。如同運動內衣一樣,多試幾雙,在試的過程之中,最好慢跑看看,讓你的腳來決定要哪雙。
除了女性的跑鞋之外:一些像補給背包、遮陽帽和太陽眼鏡也都是符合我們身形大小的尺寸較小版。另外,儘管幾乎所有跑步褲和短褲都有內置的內褲,但是有許多運動用品公司仍還一直在製作女性的貼身短內褲和丁字褲。雖然是否購買跑步內褲是個人偏好,但他們確實為女生的私處提供了第二防風層。
當然,市面上還有大量面向女性銷售的其它跑步用品:寬邊遮陽帽(hat)、唇膏、防摩擦膏、髮帶、襪子、手套、頭帶和其它傳統女性化色彩的物品,有時甚至還閃閃發光。如果你正在考慮買女性產品,那首先要問問自己:這是在功能性方面專門為我製作的嗎?適合我嗎?齊全不如實用,千萬不要因為流行而亂出手。
市面上還有很多產品都會印著各種像是不流汗很閃亮或女孩力量等鼓勵口號的衣服或帽子,這些也都可以幫助你在跑步時享受穿著它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