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5種走路徵兆代表你的「大腦正在老化」
1
5種走路徵兆代表你的「大腦正在老化」
2
運動對抗老有幫助嗎?關鍵在「端粒」
3
保養如同喝水,隨時隨地需補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走路徵兆代表你的「大腦正在老化」

2019-08-16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一聽到老化,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臉上出現皺紋、駝背、缺牙,或是白頭髮以及開始無法自己生活等,但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會跟著老化,就是我們的大腦。隨著大腦開始老化,會開始有平衡感很差、小腦不發達的情況發生,然而這些都是自身沒有感覺的,如果你有下列5種走路徵兆,說明你的大腦正在漸漸老化,也同時在提醒你要使用正確方法來延緩衰退。

5種走路徵兆代表你的「大腦正在老化」 ©nationalpost.com

走路看似簡單卻需要牽扯全身機能

走路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牽涉到很多肌肉、神經、骨骼等,而且這些組織之間還要有很高的協調性。像是小腿兩側的肌肉控制得太緊繃,就好像有人在拉你外側的腿一樣,內側的力氣跟不上,走路就會變的不協調。因為走路這件事牽涉到很多,所以一開始很難判斷到底病變位置在哪裡,不過一般來說,大概可以分成3種疾病等級,最輕微的是周邊神經及肌肉,中階的是脊髓、腦幹、小腦、丘腦及基底核等大腦的周邊組織,最嚴重的病變位置則在大腦的皮質或白質,如果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步態問題,通常會統稱為前額退化步態,主要是前額葉的退化造成,而前額葉同時也主管情緒、認知功能,一旦受損,就很可能造成顳額葉型的失智症。

走路看似簡單卻需要牽扯全身機能

大腦老化造成的走路症狀

走路變慢:如果你的步調開始在無意間慢慢變慢、變小時,除了身體不適外,有可能是腦部再慢慢老化。

走起小心翼翼:漸漸的出現小碎步很多,如果要改變方向,得停下來才能轉向。

雙腳無力:覺得起步困難,要在原地準備一下才能有力氣邁開始走路。

無法控制力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沒辦法一次站起,會跌坐回去,要試好幾次才起得來。

走一走突然跌倒:走路有到一半時常有跌倒的問題,排除肌肉不發達的原因,腦袋老化也是佔其中一個原因」。

©wellbeing.com.au

如何延緩大腦老化?

除了透過飲食保健來延緩大腦老化外,還可以透過運動來幫助。根據2006年3月美國肥胖醫學委員會的一篇文章提及,自主性的身體活動和運動訓練能更好的促進神經生成、神經適應和神經保護可有利地影響大腦的可塑性。這代表著運動可以使大腦具有連續的能力創造神經元之間的新聯繫,以促進學習、批判性思維和記憶。該文章進一步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適應能力,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癌症、憂鬱症、與衰老相關的認知下降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老年癡呆症、缺血性中風以及頭部和脊髓損傷都有關聯。

運動能減緩大腦老化 ©y98.radio.com

睡得好也能幫助大腦延緩老化

要維持人體的健康與正常機能運作,有兩件最基本的事情要做,第一個當然是進食吸收營養來供給全身器官與組織所需的有用元素與物質;第二則是排毒清除廢物,把存留在體內的毒素與廢棄物質清出體外,然而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會排毒。根據研究顯示,大腦每天都會清除約7公克的有毒蛋白質、並以新生成的蛋白質取代,這個廢物處理過程每月大約更新210公克的蛋白質,而每年更新的蛋白質超過1400公克,也就是一顆大腦的重量,而腦中的廢物處理機制在我們睡眠時最為活躍,尤其是熟睡時。所以,睡眠品質更好,就能更保持腦頭清晰、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力。

睡得好也能幫助大腦延緩老化 ©thegoodcaregroup.com

總之,不管在走路時出現哪一種症狀,背後都有可能代表好幾種不同的疾病,所以想要對抗這種「老化」方式,還是要去找專業醫師詳細檢查,才能真的找出最大的原因。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科學人雜誌

責任編輯/運動星球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對抗老有幫助嗎?關鍵在「端粒」

2017-04-26
單車高齡新知觀念保健知識庫

抗老這一題,對女性來說一直是揮之不去的話題,但這不僅是外在的保養,體內的抗老也是非常重要。現在全民運動風氣盛行,而大家都在從事的跑步或騎車等耐力運動是否對延緩老化有幫助呢?根據出版在美國《Science Advances》期刊一項對於耐力運動與細胞端粒轉錄關係的研究指出,定期定量地實行耐力運動訓練,可以讓人體中的細胞與DNA維持健康,由內而外地讓外貌保持年輕的光彩。

騎車等耐力運動能幫助對抗老化。 ©emergencycareforyou.org

心肺耐力運動延緩細胞老化

這項實驗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0名健康的受測者,讓他們進行45分鐘的踩飛輪運動,其中受測者分為兩組,分別以高低強度的節奏來騎車,研究人員在運動前、運動停止時、運動後2.5小時3個時間點採集受測對象的肌肉組織和血液樣本進行檢測。

根據這個踩飛輪車的實驗結果發現,其訓練能夠促進細胞中的核內呼吸因子1 (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1 , NRF-1)的水平,防止細胞中的端粒(Telomere)縮短。愈年輕的細胞端粒愈長,而端粒會在DNA複製過程的過程中變短,導致細胞老化凋亡。早先的研究已經發現,人類的端粒容易轉錄,產生重複RNA序列(telomeric repeat–containing RNA ,TERRA),而轉錄成這些RNA是維持端粒水平所不可或缺的機制。研究同時發現,兩組人員在騎了2.5小時的飛輪之後,體內的TERRA水平都提升了,而且,高強度組的受測者體內TERRA水平遠高於另一組。

「這是新陳代謝與端粒之間的新聯繫。」該研究的作者,比利時魯文大學杜福研究所Anabelle Decottignies博士指出,「我們的研究顯示,心肺耐力運動所造成的新陳代謝可以促進端粒的轉錄。」

所以,根據研究結果,只要適度地進行耐力運動就能夠延緩老化。人體在每次從事飛輪這種心肺有氧訓練之後,細胞中的端粒就能保持一定的水平,DNA也能因此維持健康狀態,人就能保持年輕的樣貌。

端粒在人類染色體末端以白點的樣貌呈現。 ©Flickr/NIH Image Gallery

知識便利貼|端粒 Telomere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能夠維持染色體的完整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 細胞分裂一次,由於DNA複製時的方向必須從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復制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會立即啟動凋亡機制,即細胞走向凋亡。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一直以來都知道精、卵細胞的端粒比成年體細胞的都長許多,但卻不會隨著分裂次數增加而縮短。(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端粒因為可以控制細胞分裂週期,和細胞老化有明顯關係,因而有「細胞的生命時鐘」之稱。

維持肌肉量 肌力訓練不可少

不過,因為人體的肌肉會受到年齡影響而逐漸流失,所以除了心肺耐力運動之外,還要透過肌力訓練來維持肌肉量,來讓高齡者保持維持基本生活機能所需要的肌肉。一般而言,除了上述研究之外,心肺耐力訓練還可以增進人體心血管的循環,但它並不能有效增肌,所以必須借助肌力訓練來幫助身體肌肉量,讓人有足夠的肌肉來活動自如。因此,要有效抗老,建議您心肺耐力運動和肌力訓練都要進行。

在人體肌肉當中,有些非常容易受年齡增長的影響,有些則否。容易受到影響而流失的肌群包括股四頭肌、臀大肌,以及屬於核心肌群的腹肌、背肌等等,當年齡從30歲增加到70歲,這些肌肉的纖維量與強度將減少至一半,這些部分隨年齡而衰老的極端程度,幾乎可以和心臟功能的衰退程度相提並論,如果想要盡可能防止生活功能衰退,肌力訓練可說是針對肌肉抗老的最佳方法。

老年人需要肌力訓練增加肌肉量。

心肺有氧和肌力訓練同時進行 由內而外有效抗老化

若能藉由肌力訓練有效增加肌肉量,在日常生活上就會輕鬆許多,並且活動範圍也可以擴大,利用充分的肌群在外踏青或是做上其他運動,廣義的角度來講,也是可以幫助人體抗老化的一種方式。活躍的生活方式也有助於提高心肺與其他內臟的功能,當然,努力用腿部、臀部、腹部等肌肉做運動也是相當有幫助,不過,如果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的、或怕運動過度影響日常生活上的人,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肌力訓練先鍛鍊腹肌、背肌、臀大肌以及股四頭肌等等,是收效比較快速的。

而心肺有氧運動可以活化身體的新陳代謝,延緩細胞老化、還可以促進身體賀爾蒙的分泌功能,不僅可以讓皮膚變好,身體的組成也可以改善。

所以,定期規劃做上這樣的訓練,體內的循環不僅會變好,連外在也會變得更年輕又有活力。

資料來源:The Scientist Magazine、Institut de Duve

分享文章
Ivy
Ivy

保養如同喝水,隨時隨地需補充

2017-02-14
兒童保健知識庫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對於保養的觀念也越來越重視,像近年盛行的運動風氣,回到源頭都是為了要得到更健康的生活。除了運動之外,其實保養也是健康生活之中的一環,沒有好的肌膚保養,即便有再多其他的附加價值,生活品質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貝恩泡泡香浴露和嬰兒全效護膚膏

尤其現在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越來越多,其大部分的成因是因為保濕做的較不足夠;很多媽媽喜歡產品使用後,皮膚摸起來的感覺是唧唧唧,但實際上像那類型的產品很容易將身體的水份帶走,造成肌膚的乾癢,尤其是到了冬季,這些問題便會更明顯。

嬰兒用的產品,大人也能使用?

貝恩的泡泡香浴露正好適合剛出生的新生兒到3歲的孩子,3歲以上的孩子要用更是沒問題,因為要給這麼小的孩子使用,再大一點的孩子一定也沒問題。其實無論大人或小孩,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難免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這時候開始想尋求一些沒有那麼多負擔成分的保養品,於是便會思考是不是嬰兒用的最適合?
 
而很多媽媽也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疑問:我的孩子5歲了,還可以使用baby的產品嗎?我都會告訴媽媽說:他能使用更好,因為泡泡香浴露本身並沒有添加一些對孩子肌膚會造成負擔的成分在裡面,所以洗起來對他們的肌膚是越健康越好。

另外,產品本身較保濕,香浴露的產品亦可以拿來洗頭,由於產品成分較天然,所以若將此產品用於洗頭,頭髮乾澀屬正常現象,若不適應亦可搭配洗髮精作使用。
 
若第一次使用卻不知該如何,最簡單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 在澡盆之中按壓一下泡泡香浴露,幫忙baby從身體最乾淨地方洗到最髒地方,直接抱起來擦乾即可,不必再另外沖水。
2. 等寶寶站穩後洗澡時,可站在浴缸中,直接將產品抹於全身,再沖乾淨即可,用法非常多元,但對於皮膚有保護的作用。
 

乳液不是需要才擦,而是隨身攜帶的必備品

此外,洗完澡之後,我也建議搭配嬰兒爽膚乳液去做加強,補充肌膚保水度。一般人會認為乳液是冬天使用的保養品,但我認為它應該是一年四季都要使用。例如夏天時,大家習慣吹冷氣,吹久了皮膚會乾,這時候建議可以隨時使用乳液補充水分。

相較於其他質地較黏膩的產品,嬰兒爽膚乳液吸收方面也相當迅速,又不黏膩。寶寶出生會有一些生理性的脫水的問題,像手指縫、關節的部分容易有脫屑,這時就需要補充乳液。而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是大人也能夠隨時隨地補充, 就像喝水一樣,不分季節、時間,是生活當中的必需品。
 

將心比心,從回饋中得到堅持的動力

由於自己本身也是媽媽再加上又在婦嬰產業工作,所以有很多時候,我一定會以媽媽的角度為出發點,因為若連我自己都不想要的產品,又怎麼會想推薦給其他有需要的人呢?所以,不管是哪一種產品,我一定堅持著將心比心的心態推薦,傳承上一代的理念,以良心事業為準,絕不做暴利或不良品,希望大家覺得買了貝恩就是品質保證。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表示她的孩子長期受皮膚敏感之苦,只能以醫生開的類固醇藥來暫時舒緩。後來,經由醫生的推薦,那位媽媽便開始使用貝恩的產品來幫助孩子舒緩不舒服的肌膚。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得到那位媽媽的回饋表示經過了一波三折,她孩子的皮膚終於得到明顯改善,有了醫生的推薦加上媽媽的回饋,對我們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同時也從之中能深刻感覺到我們又多幫助到了一個孩子,每次想起來都非常感動。
 

將選擇當作學習,了解自己的需要

沐浴用品要選就要選擇穩扎穩打的品牌,外加有專業講師群之處,除了學習正確觀念之外,家長有問題都可以隨時向他們諮詢。
 
我與先生一直有一個理念:一步一腳印去做好每一項產品,運用推廣的模式,由我們的講師去上課、推廣,當媽媽們聽完課之後真心覺得我們的東西很好,再來購買。

或許很多人對於貝恩的印象是停留在上一代的觀念,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一直不斷地努力研發,推陳出新,針對現在的環境變化以及不同的需求,讓大家的肌膚都能得到最好的照護。

IVY特別推薦

  嬰兒全效護膚膏   
每當帶孩子外出時,這是我包包中必備的物品。孩子的皮膚特別細緻,一個外力不小心碰撞到,或是野外的蚊蟲,甚至是小寶寶的屁屁,紅腫便顯而易見。若發生這樣的狀況,我會立即用這條護膚膏作一個即時性的修護隔離,讓局部的傷口或小紅腫得到收斂,同時也防止空氣中的灰塵及髒汙的侵害。

關於Ivy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專業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

/ 關於Ivy /
Ivy

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