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老化,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臉上出現皺紋、駝背、缺牙,或是白頭髮以及開始無法自己生活等,但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會跟著老化,就是我們的大腦。隨著大腦開始老化,會開始有平衡感很差、小腦不發達的情況發生,然而這些都是自身沒有感覺的,如果你有下列5種走路徵兆,說明你的大腦正在漸漸老化,也同時在提醒你要使用正確方法來延緩衰退。
走路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牽涉到很多肌肉、神經、骨骼等,而且這些組織之間還要有很高的協調性。像是小腿兩側的肌肉控制得太緊繃,就好像有人在拉你外側的腿一樣,內側的力氣跟不上,走路就會變的不協調。因為走路這件事牽涉到很多,所以一開始很難判斷到底病變位置在哪裡,不過一般來說,大概可以分成3種疾病等級,最輕微的是周邊神經及肌肉,中階的是脊髓、腦幹、小腦、丘腦及基底核等大腦的周邊組織,最嚴重的病變位置則在大腦的皮質或白質,如果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步態問題,通常會統稱為前額退化步態,主要是前額葉的退化造成,而前額葉同時也主管情緒、認知功能,一旦受損,就很可能造成顳額葉型的失智症。
走路變慢:如果你的步調開始在無意間慢慢變慢、變小時,除了身體不適外,有可能是腦部再慢慢老化。
走起小心翼翼:漸漸的出現小碎步很多,如果要改變方向,得停下來才能轉向。
雙腳無力:覺得起步困難,要在原地準備一下才能有力氣邁開始走路。
無法控制力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沒辦法一次站起,會跌坐回去,要試好幾次才起得來。
走一走突然跌倒:走路有到一半時常有跌倒的問題,排除肌肉不發達的原因,腦袋老化也是佔其中一個原因」。
除了透過飲食保健來延緩大腦老化外,還可以透過運動來幫助。根據2006年3月美國肥胖醫學委員會的一篇文章提及,自主性的身體活動和運動訓練能更好的促進神經生成、神經適應和神經保護可有利地影響大腦的可塑性。這代表著運動可以使大腦具有連續的能力創造神經元之間的新聯繫,以促進學習、批判性思維和記憶。該文章進一步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適應能力,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癌症、憂鬱症、與衰老相關的認知下降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老年癡呆症、缺血性中風以及頭部和脊髓損傷都有關聯。
要維持人體的健康與正常機能運作,有兩件最基本的事情要做,第一個當然是進食吸收營養來供給全身器官與組織所需的有用元素與物質;第二則是排毒清除廢物,把存留在體內的毒素與廢棄物質清出體外,然而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會排毒。根據研究顯示,大腦每天都會清除約7公克的有毒蛋白質、並以新生成的蛋白質取代,這個廢物處理過程每月大約更新210公克的蛋白質,而每年更新的蛋白質超過1400公克,也就是一顆大腦的重量,而腦中的廢物處理機制在我們睡眠時最為活躍,尤其是熟睡時。所以,睡眠品質更好,就能更保持腦頭清晰、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力。
總之,不管在走路時出現哪一種症狀,背後都有可能代表好幾種不同的疾病,所以想要對抗這種「老化」方式,還是要去找專業醫師詳細檢查,才能真的找出最大的原因。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科學人雜誌
責任編輯/運動星球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其實免疫力跟身體的肌肉質量很有關係,肌肉量足夠,對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會越好。此外,肌肉量也是影響心臟的關鍵。近年來減脂非常盛行,但是千萬別忽略還要增肌,因為肌肉會影響其他器官包含大腦、心血管等,當肌肉量跟著流失,身體整體狀況都會變得越來越糟。
根據美國研究團隊追蹤一共有1,019名45歲以上的參與者,且所有參與者身體都很健康並沒有心血管疾病,所有人必須接受長達10年的追蹤並進行相關檢查,包含血糖、血壓、血脂、骨骼。結果10年後,約有1/4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且男性的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六倍。這代表,肌肉流失速度會隨著年紀增長增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就越大。人的骨骼幾會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減少,當超過30歲以後,每10年會以減少8%的速度慢慢流失,超過70歲速度還會增加到每10年流失15%。如今從多項研究已知肌肉量減少,壽命也會跟著減少,顯示多做阻抗運動對於增加肌肉量的重要性。根據《流行病學與社會衛生》(Journal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中的研究指出,中年人如果身體肌肉量較高,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包含心臟病、中風等。
根據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Deutsches Krebsforschungszentrum)表示,在研究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的時候,常常發現體重下降、肌肉萎縮的「惡病質」,而這也會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機率。 惡病質是指受到感染的細胞、或是癌細胞釋放大量發炎物質,導致患者的代謝出現問題,開始分解肌肉、脂肪來提供身體的能量;久而久之,身體因為失去儲存的能量而變得虛弱,疾病就會變更無法控制,最後導致患者死亡 而在過去的研究也發現,負責打擊受到感染的細胞、癌細胞的「免疫T細胞」減少,會導致肌肉流失,所以研究團隊很好奇,如果反過來讓患者增加肌肉量,是否也可以讓T細胞增加,進而達到對抗病菌、癌症的效果?結果發現答案是正確的。
研究團隊在將飲食習慣、家庭收入、學歷等因素考量進去後,發現肌肉量與心血管疾病之風險之間,只在男性上有顯著的差異,卻沒有呈現在女性身上,可能與女性在更年期之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本來就低於男性。主要的研究人員泰洛羅斯(Stefanos Tyrovolas)博士表示:「肌肉纖維的代謝效應,包括更好的血糖控制、更少的發炎反應。加上肌肉多的人通常也比較多活動和運動,這也幫助了心臟維持健康。」
肌腱(tendon)是一堅韌的結締組織帶,通常將肌肉連接到骨骼,並可承受張力,肌腱類似韌帶和筋膜,都是由膠原蛋白組成,不過,韌帶是連接骨骼,而筋膜則連接肌肉,則肌腱與肌肉是一起作用產生動作,但是一般來說,肌腱通常具有不易伸展的特性。
正常且健康的肌腱大多是由平行的緊密膠原組成,肌腱大約30%的總質量是水,其餘質量組成約有86%的膠原蛋白、2%彈性纖維、1-5%蛋白多醣和0.2%無機成分,如銅、錳和鈣等,肌腱的膠原由蛋白多醣結合起來,包括核心蛋白聚醣和蛋白多醣。一般來說,肌腱的長度因人而異,肌腱的長度會影響肌肉的鍛鍊,若所有其他生物因素一樣,一個有較短肌腱和較長肱二頭肌的人,在增加肌肉質量方面會有更大潛力。
肌腱在傳統上一直被認為只是將肌肉連接骨骼,功能只是為了傳遞力量,然而,在過去二十年,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肌腱的彈性性質和充當彈簧的能力,這使得肌腱在運動中協助調節力量,提供額外的穩定性,它還能有效率地存儲和回復能量。
成功的健美選手通常有較短的肌腱,相反的,對於著重跑步或跳躍動作的運動,具有比平均長的跟腱和較短的小腿肌肉則較為有,肌腱的長度取決於遺傳基因,並沒有被證明會受環境的影響,不像肌肉般可以因創傷等原因而縮短,比較長的肌腱會具有伸縮性,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阿基里斯腱,由於阿基里斯腱伸展的特性,無論在跑步或走路時,都可以隨著動作伸長或縮短,相當有效率利用彈性產生的力量。
就拿袋鼠來舉例,袋鼠奔跑時是蹦蹦跳,牠們的阿基里斯腱特別發達,又粗又長,就像彈簧一樣跳躍前進,因此,能量的利用效率也特別好,袋鼠在跳躍時所消耗的能量要比人少得很多。
一般來說,肌腱收縮的速度比肌肉收縮的速度還來得更快,人們從幼年時期就懂得利用肌腱收縮的速度來玩遊戲,像是彈手指,就是先鎖起指尖讓力量累積,再瞬間放開讓手指「碰」彈出,速度快而力量大,這個動作正是利用前臂的長肌腱,像拉弓一樣把肌腱拉長,然後再迅速回復而釋放能量,雙腿也利用同樣的方式來進行。
總而言之,這些相較於肌肉所提供的爆發力,來自肌腱的加值的效果其實並不大,然而善用肌腱確實有機會提高運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