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女性們,妳們是否每當「好朋友」來時,總有幾天會讓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痛到在床上打滾、心情煩躁,無法如常的生活和行動,甚至連帶影響工作和生活?其實,這跟平常生活習慣有關。
相信很多女孩都有這樣的經驗吧?「生理期」,這三個字對於某些人來說簡直就是揮不去的夢魘,讓女生們痛不欲生。這可怕的經痛到底是何方神聖呢?生理痛是子宮發出的第一個警訊,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婦科危機,許多女生都採用忍耐的方式,覺得每個月就忍這麼幾天沒關係,一直到身體進行大反撲才去就醫,這時候往往都已經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機,造成身體的嚴重耗損,然而基本上,經痛可以被歸納為「原發性經痛」及「次發性經痛」兩種類型。前者是指身體沒有器質上的因素,而是先天的體質導致,人體的子宮內膜會分泌一種發炎物質叫做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導致子宮肌肉強烈收縮而引發的疼痛感,有些還會伴隨噁心、嘔吐、頭痛、下背痛、腹瀉等症狀。而「次發性經痛」又稱之為「繼發性痛經」,則大多與婦女疾病有關,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骨盆腔發炎等所導致的經痛,年紀越長的女性,引發這種經痛的機率就越高。
根據統計,台灣女生完全沒有經痛症狀者,居然只有7%,經痛雖然對許多女生來說是家常便飯,但也不能就習慣性忍忍,想說撐過去就好!當妳發現疼痛感突然每個月加劇,或是已經嚴重經痛一段時間,抑或是本來不痛,但突然就疼痛,導致不得不服用3~4天的止痛藥,這就很有可能是「繼發性痛經」惹的禍。建議女生們還是要盡早就醫,前往婦產科做詳細的檢查,這才是上上策。
本來就具有容易痛經體質的女生,如果處在強大的生活壓力下,或是平常因為愛喝冷飲、愛翹腳,或因身體受寒引起的血液循環不順,這些都會更加重病情和痛經症狀。除了醫療上的藥物治療,平常可多做一些緩和運動的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日常飲食上更是要多加注意。生理期期間,身體大量流失經血和營養素,通常會缺乏鐵質和血紅素,女生的體質也會變得較虛弱、抵抗力差、臉色蒼白,這段時期由於荷爾蒙變化,此時皮膚、頭髮狀況,甚至是情緒也是處於不穩定狀態,整個人經常看起來無精打采,這時候補充鐵質、鈣質等很重要。如果想改善經痛,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外,也可以透過飲食方面改善。但是,到底要吃哪種食物才能擺脫或是緩解惱人的經痛?
1. 小魚乾:記得多補充鈣質 鈣質可以幫助肌肉放鬆、穩定情緒,如果血鈣不足時很容易加重子宮收縮,引起經痛。鈣質的攝取也因此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鈣質可從許多天然食物來獲取,像是牛奶、乳製品、甘藍菜、花椰菜、小魚乾、牡蠣、蛋黃、黑芝麻等,都是補充鈣很棒的食物來源。
2. 核桃:獲得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主要能維持大腦及神經系統正常運轉,還能調節發炎及免疫反應。經痛大部分與前列腺素的作用有關,而Omega-3脂肪酸正好可以減少造成經痛的前列腺素產生,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鮪魚、鮭魚、秋刀魚、鯖魚等深海魚類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對於緩解經痛有一定的幫助。當然這不是唯一的 Omega-3 脂肪酸的來源,女孩們也可以從核桃、芥花油、亞麻仁油等植物來源獲得哦!
3. 深綠色蔬菜:「鎂」可以穩定情緒 鎂能抑制神經興奮、穩定情緒,並減少焦慮,才不會讓女孩們在經期時情緒大起大落。最重要的是,鎂離子與鈣質一起,可以幫助肌肉放鬆、減緩子宮經孿。 富含鎂的食物有杏仁、腰果、南瓜子、黃豆、黑豆、全穀類、深綠色蔬菜 等,大部分以植物來源為主。
4. 番茄:含抗氧化營養素 多吃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特性的維生素對身體有一定的舒緩作用。這些營養素除了能有效消除自由基,降低身體氧化壓力,還能減緩發炎的症狀。
切記,女生生理期前後都要少食用誤擊性的食物,像是辣椒、冰品、冷飲等。此外,生理期期間多熱敷能放鬆腹部肌肉,溫暖子宮環境,進而改善經痛。
資料來源/ETtoday
責任編輯/妞妞
根據專家統計,台灣每年新生兒不足20萬人,且這個數字已經非常低,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台灣的兒童卻是越來越不健康,不只學童的平均身高已經連續10年輸給了日本,而且肥胖指數也越來越高,這是一件值得被關注的事。
根據專家表示,統整日本與台灣官方數據可觀察到,台灣11到13歲男孩身高比同年齡的日本孩子矮,而且這個現象已長達十年。可以發現,日本自從《學校給食法》規定學童必須喝鮮乳後,日本人的身高幾十年來不斷攀升。 不只比別人矮,台灣的小胖子還越來愈多。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台灣國小學童在1993~1996年及2013~2016年兩次調查期間,過重及肥胖率已從19.8%上升至26.7%,依據教育部106年學年度學生健康檢查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率為27.6%,國中學子的盛行率更是高達29.5%,然而在國際比較方面,台灣兒童肥胖問題已居亞洲第一。
此外,調查發現台灣學童每日高鈣食物的攝取量非常少,換算下來每日竟只攝取429mg鈣質,僅達國民健康署建議量800~1000mg的一半。
根據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指出,分析台灣國小學童在1993~1996年及2013~2016年兩次調查結果,發現孩子們在鈣質與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的問題也較過去嚴重。根據201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兒童在夏季增加體重較多,與上學日相比,80%兒童在周末比較不進行與體重控制相關的行為,像是均衡飲食、身體活動、睡眠、使用3C等,因此容易發胖,而暑假可被視為一個漫長的周末,這也可能是學童夏季增加體重較多的重要因素。
高血壓的成因是多面向性的,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以及高熱量食物、缺乏適量運動等,都是造成兒童有高血壓的原因,其中,父母親的「愛」是最為重要的關係!許多父母會寵溺著孩子,時常買一堆大零食、糖果、油炸食品與甜點當作犒賞,長期下來,不僅身材走樣,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也大幅提升!如何讓孩子回到健康的體重以及預防高血壓的產生這項重要課題,必須由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攜手才能成功。
根據國民健康署提醒,如果有高血壓家族史且又屬肥胖體型的人,最好善用生活周邊的血壓站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習慣,更要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