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6種最佳小腿放鬆+伸展 有效緩解背部、膝蓋腳踝疼痛
1
小腿放鬆伸展
6種最佳小腿放鬆+伸展 有效緩解背部、膝蓋腳踝疼痛
2
雷艾美 PUMA Winterized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3
比賽疲勞:如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克服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種最佳小腿放鬆+伸展 有效緩解背部、膝蓋腳踝疼痛

2020-05-18
跑步 動學堂 伸展 腿部肌群 運動恢復 肌肉痠痛 運動傷害

我們在跑步前後做放鬆和伸展時,常常把焦點放在腿部較大的肌肉群,例如臀和髖部、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卻成了孤兒沒人關注,因為就算小腿疲勞也不會引起太大不適,人們總是忘記它的存在。事實上,疲勞的小腿可能導致膝蓋和腳踝疼痛、脛痛、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甚至背部問題。事關重大,快學起來該怎麼用小工具放鬆和伸展你的小腿!

小腿放鬆伸展
6種最佳小腿放鬆+伸展 有效緩解背部、膝蓋腳踝疼痛

小腿肌群是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兩條肌肉組成,往上連接膝蓋、往下連接腳跟。腓腸肌參與屈膝動作,比目魚肌則是腳底屈曲的主要動力,其筋膜從腳跟部一直延伸到大腿後部,意味著這部位緊繃,可能對你蹲下、走路或站立的方式都產生負面影響,對其他肌肉、肌腱和關節也會施加過度壓力。

幸好,如果定期進行按摩放鬆或伸展小腿,就能盡快釋放壓力並舒緩疼痛。執行時,建議使用泡棉滾筒、瑜伽磚、阻力帶、按摩球等工具幫小腿放鬆,並記住,在嘗試任何伸展運動之前先按摩小腿,讓肌肉放鬆;伸展後,試著做一些深蹲、弓箭步動作來測試關節活動度。一步步照順序練習,不僅能幫你熱身、為當天的訓練做好準備,還可以助你隨時保持行動自如。

最佳小腿按摩

1. 小球按摩小腿

步驟1:坐姿雙腳伸直放在地面,將一小球(約網球大小)放在右小腿底部、腳踝上方,用右腿左右移動小球,接著慢慢將球朝小腿頂部向上移動。
步驟2:移動中,如果發現任何疼痛點,就將小球停在那裡,以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腳部,按摩疼痛點10-15秒鐘。
步驟3:按摩右小腿多久,就用同等時間按摩左小腿。
進階:如果想施加更大的壓力,可將左腿放在右脛骨上方,將球抬高到瑜伽磚上,這樣能加強壓力,也可以給腳踝更多移動空間。 

2. 滾筒按摩比目魚肌

步驟1:
坐在滾筒上,雙腳擺前方,一開始慢慢左右移動臀部去感受痛點,接著一直滾到小腿部位。
步驟2:如果滾到小腿時發現痛點,在此處停住並呼吸10-15秒,直到感覺緊繃釋放為止。
步驟3:重複此過程,直到徹底放鬆了臀肌、大腿後側與小腿。

滾筒按摩比目魚肌
滾筒按摩比目魚肌 ©Getty Images

最佳小腿伸展運動

1. 下犬式
這個動作不只對伸展小腿有用,對延展大腿後側、展臂與伸展腳踝也有幫助。

步驟1:從四足跪姿開始,手腕在肩膀正下方,膝蓋在臀部正下方。
步驟2:雙手推地板將身體撐起,抬起臀部並向天花板延伸;頸部放鬆,讓頭部自然垂下在雙肘之間。
步驟3:動作停留30秒至1分鐘。保持手掌完全接觸瑜伽墊上,避免手腕承受太多壓力,腹部緊收,腳後跟可盡量踩地。

下犬式
下犬式

2. 腳跟拉伸
此動作可以拉伸並強化阿基里斯腱(跟腱)。

步驟1:找一個樓梯或台階,雙腳站在台階上,右腳後跟站在台階邊緣,將大部分體重放在右腳後跟上,使腳跟朝下一階方向靠近。
步驟2:保持拉伸30秒至1分鐘,切換到另一腳。如果要伸展小腿的其他角度,請在伸展腿微彎情況下進行伸展運動。
變化:腳跟拉伸也可以是很好的動態熱身運動。起始位置與步驟1相同,但兩隻腳的腳跟都在台階邊緣,下壓使腳跟朝下一階方向靠近,接著抬高腳跟時壓腳掌,重複8-12次。

腳跟拉伸
腳跟拉伸 ©Katie Thompson

3. 推牆小腿伸展

步驟1:在離一面牆約30-60公分處站立,右腳向前跨一步,使右腳前掌頂住牆面,右腳跟保持貼地,此時可將手放在牆上以支撐。
步驟2:要加強拉伸,可定住左腳並將臀部向前移動,停留30秒至1分鐘,接著切換到另一隻腳。

推牆小腿伸展
推牆小腿伸展 ©Pinterest

4. 彈力帶小腿伸展

步驟1:坐在地面,雙腿伸直於前,拿一條彈力帶(也可以毛巾、繩索、皮帶等代替)纏繞在右腳掌上。
步驟2:彈力帶朝自己身體方向拉緊,先讓腳趾朝自己方向活動,接著右腳跟下壓以增加拉力,停留30秒至1分鐘後,切換到另一隻腳。

彈力帶小腿伸展
彈力帶小腿伸展 © ReflexClinic

資料來源/Prevention, SELF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2020-10-20
鞋子跑步配備館PUMA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執掌運動時尚大旗,汲取時下流行元素融入單品設計,成功打破運動機能與時尚流行的傳統界線,推出多款新穎潮品引發全球搶購熱潮,更大幅翻轉品牌形象,深受時下潮流名人們的高度關注,也讓 PUMA 成功受封為運動時尚潮流圈的風向指標。在步入秋冬之際,PUMA 再度翻玩紅極一時的衛衣時尚潮流,打破以往單調的素色框架,推出 Winterized 秋冬流行風格單品,加入印花邊條及交疊 LOGO 裁片等創新設計,為衛衣揮灑上潮流色彩,同時也推出 PUMA Future Rider 玫粉紅、秋楓橘及漾芥黃三款秋冬玩美新色,特別邀請到路跑女神雷艾美帥氣演繹,褪下以往甜美風格,以街頭獨立新女性樣貌綻放最自信閃耀的女力風範。

雷艾美 PUMA Winterized
路跑女神雷艾美褪下潮流演繹 PUMA Winterized

今年初 PUMA 以新玩色主義颳起運動復刻時尚旋風,將 80 年代紅極一時的 PUMA Rider 鞋款玩色大變身,以繽紛色塊拼接大膽翻玩,推出 PUMA Future Rider 復古潮履,秉持#無色限 新玩色主義精神,隨著季節更迭,色彩也跟著換季,以秋冬季節色調推出玫粉紅、秋楓橘及漾芥黃三款玩美新配色,打造搶眼外型;鞋面混合尼龍、麂皮、與皮革的多樣異材質拼接,層層堆疊出 PUMA 在運動時尚的不斷超越;輕量耐磨的外底材質搭配超舒適 Rider Foam,鞋底招牌顆粒大底宛如彈簧柱般能有效吸收地面反饋,避震防護更全面升級,步伐更流暢輕盈。

復刻時尚旋風不僅在鞋款上發揮創意,更在服飾部分大膽創新,PUMA 將衛衣時尚披上潮流外衣,將簡約素色的運動套裝加入了印花設計,由路跑女神雷艾美帥氣演繹 Winterized 流行風格單品,過去多以甜美健康風格亮相的他,收起甜笑以街頭獨立新女性的堅定態度,用最自信的眼神綻放最閃耀的女力風範,親自示範潮流衛衣新時尚。艾美實著的 PUMA Evide 長褲以招牌彎刀相對拼湊成特色圖樣點綴在褲側,宛如賽道般在服飾上飛騰;而上身的 PUMA Evide 長袖連帽 T 恤胸前隱藏超大彎刀是設計師的驚喜巧思,使用橡膠裁片 LOGO 畫出重點,螢光粉紅跳豹 LOGO 堆疊營造錯視感,象徵過往映像管電視那模糊的美感,完美揉合現代潮流與復古經典。

PUMA Winterized 流行風格單品及 Future Rider 秋冬新配色即日起在台繽紛上市,復古主流你跟上了嗎?誰說秋冬很憂鬱,用運動時尚大膽盡情玩色 #無色限。

PUMA PUMA®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運動領導品牌,設計開發並銷售製造各種鞋類、服裝以及配件產品。擁有70年以上歷史,PUMA為運動史上偉大運動員們設計出無數創新功能性裝備。PUMA的專業運動與運動時尚產品系列涉及足球、跑步、訓練和健身、高爾夫、及賽車領域,同時也與世界知名設計品牌共同合作開發商品,創作出更多新穎的運動時尚產品。PUMA集團旗下品牌包括:PUMA、Cobra Golf、和Dobotex,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超過16,000餘名員工。PUMA總部設於德國赫爾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詳情請上:http://www.puma.com。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賽疲勞:如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克服它

2016-07-29
觀念跑步人物誌運動生理單車游泳鐵人三項

由國際鐵人三項聯盟 (ITU) 所主辦的「世界科學與鐵人三項運動年會 (Science + Triathlon World Conference)」,2015年底在法國國家體育研究院 (Institut national du sport, INSEP) 舉行。會中,法國運動科學家荷莫·樂珀斯 (Romauld Lepers) 談到心理上的疲勞會如何影響運動表現。

他所發表的演說高度集中於英國肯特大學山謬·馬科拉 (Samuele Marcora) 教授關於疲勞的生物心理學模式。「馬科拉說,當我們用盡對於達致某項成功所願意付出的最大努力(換句話說,缺乏更進一步的動機這件事限制著我們),或者,我們相信我們已經發揮了最大可能的努力(換句話說,我們的感知限制著我們的努力)時,我們就會停住或慢下來。」樂珀斯解釋道,這與傳統生物生理學在疲勞方面的模型相衝突。傳統的模式往往認為,當身體乳酸上升或肝醣(能量)耗盡時,你就會開始覺得疲勞。

疲勞是心理作用

現今已經有許多人贊同馬科拉教授對於疲勞的新理論。不過,樂珀斯強調,沒有什麼事不用辛勤努力 - 如果你不夠強大,你的頭腦會把肌纖維中想要推動自己前進的那股動力解釋為潛在的危險,所以你就會自動慢下來。然而,生物生理學的模型表明,只要你克服了身體的部分,精神上會自動改變自己感知一項身體活動的難易度。例如,以鐵人三項來說,游泳、騎自行車或跑步這三項分別有多麼艱難。我們隨後就會發現,這部分有潛在的運動表現含義。

目前在肯特大學任教的馬科拉有一項被稱為「AX-CP測試」的計畫,他會讓受測者執行一項耗時90分鐘,以電腦紀錄的認知測試,其中受測者會以80%的最大力量輸出功率騎車騎到力盡。馬科拉發現,在參與者覺得心理上疲憊之後,在單次測試中,該受測者可以保持體力的時間下降了12%。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若你心理上覺得疲憊,你應該避免鐵人三項的訓練。相反地,樂珀斯認為,當你一天工作下來,累積不少疲憊之後,每週至少應做一次訓練。根據馬科拉的理論,如此與高速騎自行車或用力游泳也有類似的效果 - 意即,雖然感覺上比較衰弱,一旦你克服多餘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是精神上的疲勞),你便能夠在比賽上表現得更強、更持久。也就是說,克服心理障礙,你便有可能將身體的運動表現推向極致。

告訴自己,你可以

樂珀斯也說明激勵性的自我對話如何能減輕精神方面的疲勞,讓你能夠運動得更耐久。他引用英國班戈大學教授安東尼·布蘭契菲爾德 (Anthony Blanchfield) 與其團隊的研究成果說,「與馬科拉類似,布蘭契菲爾德也讓受測者以80%的最大輸出功率騎車騎到力盡兩次,不過其中插入兩週的激勵性自我對話訓練,」樂珀斯說,「使用的詞彙包括『向前推進吧』和『你做得很好』等等。研究者發現,受測者能負荷的總時間增加了17%,而且其運動自覺強度(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覺得更強了。」

停下來喝一杯茶(或咖啡)

如果你心理上實在疲憊不堪,而且上面提供的激勵性自我對話也不能激發更多的身體性能時,是時候尋求合法精神藥物的協助了。樂珀斯提到Doherty和Smith的研究成果,他們的整合分析的結論是,訓練前服用4-7mg/kg的咖啡因不僅降低 6%大腦認為需要努力的知覺,同時也將運動性能提升了11%。研究人員還發現,超過75%的優秀運動員在比賽前和比賽時都會服用咖啡因。

英國運動營養學家蘇菲·基樂 (Sophie Killer) 告訴我們,「咖啡因作為機能增進劑非常有效,因為咖啡因的分子形狀與腺苷 (adenosine) 相似,而我們全身上下都遍布了腺苷受體,甚至大腦。腺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腺苷與受體結合時,會抑制某些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製造抗痙攣劑,具有鎮靜的效果。咖啡因是少數能夠穿越血腦障壁 (blood brain barrier)的物質,它很容易能與腺苷的受體結合,因而抑制其活性。腦中的腺苷會與受體結合,降低神經活動而使大腦進入睡眠狀態,而咖啡因的作用便是與其競爭,引此能保持神經的活性狀態,從而達到清醒的效果。咖啡因集中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並抑制發送到大腦的、說你累了的訊息傳輸。在肌肉上面,咖啡因則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咖啡因與腺苷受體結合,從而增加肌肉運作的能力,使你能夠產生更強大的力量。咖啡因還可以改善身體反應時間和有氧代謝能力。」

多年來,運動科學家和運動生理學家們曾研究訓練生理參數,如有氧能力,乳酸閾值和力量輸出功率的影響。從現在開始,大腦的訓練應該會成為你在訓練計劃上面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

5個對付疲勞的小提醒

① 每星期在一天工作之後,進行至少一次訓練。你會覺得心理疲乏,這將使訓練感到更加困難,但它會讓你在正式比賽時嚐到甜頭。還有證據表明,你比較能從短的、密集的訓練得利,而不是漫長而緩慢的訓練。

② 相反地,賽前應避免太多勞心的工作引起精神疲勞。降低意志耗損的簡單方法包括:在比賽開始前早早準備好你的工具包和營養補給、提早到會場做準備,並仔細打包好你的裝備。所有這些方法都能減少焦慮並避免心理疲勞。

③ 練習一下自我激勵對話的訓練,看看它如何影響你的比賽表現。無論你是在腦海裡想著或直接講出來,所有的內容都要是積極的。而不是,「這是太難了,我好掙扎」,請告訴你自己:「我這次一定要打破我的個人最佳成績。」「保持手臂揮動吧!雙腿也會跟進。」這些雖然聽起來有點矯情,但它已經被證明,對於各級運動員都非常有效。

④ 咖啡因是市面上最被推崇的合法運動機能增進劑。最近的研究都對於咖啡因這種積極的結果有相似的推論,無論你是以藥片或飲料的形式攝入。並且,與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觀點相反,咖啡因對於無論是慣性攝取者或非慣性攝取者的效益並沒有什麼不同。

⑤ 馬科拉也正與美國一家名為Axon Sports的公司合作開發一款針對大腦訓練的app,敬請繼續關注他們日後的發展。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