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1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2
染疫過這麼久仍心悸、胸悶   醫﹕瑜珈、太極拳可調節自律神經幫助病情
染疫過這麼久仍心悸、胸悶 醫﹕瑜珈、太極拳可調節自律神經幫助病情
3
她98歲,還是位非常靈活的現職瑜伽老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2020-06-04
知識庫 瑜伽 保健 瑜伽動作

瑜伽對人體的好處眾所皆知,不僅能強化五臟六腑,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幫助舒展緊繃的肌肉來提升運動表現等,不分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根據國外許多研究得知,壓力較大的人,可透過瑜伽舒緩緊繃的心情,並讓身心得到釋放,其中他們做了一項實驗,發現眼鏡蛇式具有舒壓解憂的療效。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howlermag.com

眼鏡蛇式能紓壓身心

根據美國費城湯瑪斯傑佛遜醫學院(Thomas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in Philadelphia)與瑜伽研究學會(Yoga Research Society)做了一項瑜伽對人體釋放壓力的調查。他們觀察了16位從沒練過瑜伽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並讓他們連續7天且每天50分鐘做瑜伽。然而他們從中發現,練習瑜伽可平衡有壓力荷爾蒙之稱的可體松(Cortisol)分泌,定期的練習可紓解壓力,維持情緒平穩、放鬆,其中眼鏡蛇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healthline.com

眼鏡蛇式 Cobra Pose

做瑜伽除了能雕塑身型外,也能促進身體機能讓新陳代謝變好。在所有體位法中,眼鏡蛇式(Cobra pose)是一項蠻受歡迎的姿勢,它能刺激身體的淋巴系統、血液循環、調理五臟六腑。此外,此瑜伽動作不僅能讓胸部得到完全擴展,讓脊椎得以充分的鍛鍊,對於脊柱受過損傷者尤有改善功效,還能讓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和生殖腺得到充足的血腋供應,增加恥骨區域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健康,激發身體活力。根據許多實驗以及研究證明,瑜伽眼鏡蛇式還能有效緩解久坐帶來的不適以及傷害,還能緩解過多的壓力且平衡身心,對於上班族來說是一大福音。

眼鏡蛇式除了能舒放壓力,還能幫助呼吸順暢。做此動作時能有效助於肺部的空間擴張,讓呼吸更加順暢,並且改善氣喘發作頻率和鼻子過敏的症狀。此外,對於肩頸痠痛的人來說,還能改善頸部與背部疼痛。因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及現在的低頭族來說,時常會有肩頸酸痛、背部疼痛等問題,透過眼鏡蛇式能將肩頸、背部沾黏的肌肉拉開,並且改善緊繃感。

如何做眼鏡蛇式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

步驟3:身體回到準備動作,並重複三到五次。

資料來源/Do You yoga、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染疫過這麼久仍心悸、胸悶 醫﹕瑜珈、太極拳可調節自律神經幫助病情

2022-10-20
生活瑜珈COVID-19保健知識庫

今年國內爆發新冠病毒大規模流行以來,迄今國內已有超過 1/4 人口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而心臟內科醫師發現,近幾個月門診有不少病患因染疫康復之後發生心悸、胸悶等現象就醫,甚至有病人以為自己得了憂鬱症。醫師指出,這些病人是罹患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 Covid-19 Tachycardia syndrome),除了必須就醫檢查治療,平時可做瑜珈、太極拳等能調節自律神經的運動,都可能幫助病情。

染疫過這麼久仍心悸、胸悶   醫﹕瑜珈、太極拳可調節自律神經幫助病情
染疫過這麼久仍心悸、胸悶 醫﹕瑜珈、太極拳可調節自律神經幫助病情

據統計,Covid-19 染疫人口中 99.5% 以上為輕症患者,可能在幾天或數週內康復,但這些輕症患者中,有些人的症狀可能持續超過 4 週甚至 3 個月以上。常見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心悸、認知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從感染初期就出現,有些則是在康復後過了數週才發生,這便是所謂的新冠後症候群或稱長新冠症候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瑞恒指出,這幾個月來,門診有為數不少的病患因染疫康復之後發生心悸胸悶而陸續前往就醫。在這些病患中,大多數染疫前都屬於健康族群,沒有慢性病史,但染疫之後開始出現突發或持續性心跳加速,有些人還伴隨有疲倦、頭痛、胸悶等現象,這些人接受 24 小時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不定時出現的竇性心搏加速。心臟超音波檢查並未發現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抽血檢驗也沒有發現如甲狀腺亢進或貧血足以導致心跳加速的疾病。有病人因為時常心悸而不堪其擾,認為自己可能得了憂鬱症。

李瑞恒解釋,這些病人罹患的疾病稱為「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 Covid-19 Tachycardia syndrome),屬於新冠後症候群的一種類型,國內外醫師都已發現不少案例。

這些病人染疫後發生兩類型式的心搏過速﹕第一類為姿勢性心搏過速(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是由仰臥改為直立姿勢 10 分鐘內,每分鐘心跳增加 30 次以上,或是直立狀態下的心跳超過每分鐘 120 下。跟姿態性低血壓不同的是,此時血壓並不會下降,有時候反而還上升。另一類的病人表現是不當之竇性心搏過速(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是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如發燒、運動狀態),發生陣發或持續性之竇性心搏過速(每分鐘心跳超過 100 下)。 

「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屬於新冠後症候群的一種類型,國內外醫師都已發現不少案例
「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屬於新冠後症候群的一種類型,國內外醫師都已發現不少案例

關於新冠後心搏過速症候群的原因,目前尚屬於研究階段,有學者推斷可能是由於病毒感染後,誘發宿主體內產生自體免疫抗體,並活化交感神經接受器,造成自律神經失衡狀態而導致心搏過速。另有學者認為,病毒可能直接破壞了體內調控心跳及血壓的細胞,而造成心跳加速。

治療方面,由於這是新出現的疾病,目前尚未有證實有效方式。醫師通常會處方降低心跳的藥,如乙型交感阻斷劑,請病人發作時服用。從事可調節自律神經的運動,如瑜伽、太極拳等等,亦可能對病情有幫助。

李瑞恒提醒,新冠病毒也可能造成心肌炎而發生心律不整,因此建議感染新冠病毒後若發生心悸、胸部不適,仍需就醫診治,排除嚴重心臟疾病,以免耽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生活壓力大讓你喘不過氣? 9 種瑜珈體式幫助釋放焦慮情緒、放鬆身心


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她98歲,還是位非常靈活的現職瑜伽老師

2016-10-10
故事高齡瑜伽人物誌

「我已經96歲了,而且我只有跳舞和做瑜伽(就讓我保持長壽),」林區阿嬤在2014年受訪時說道。

根據林區阿嬤的網站所述,超過45年以來,來自印度的林區阿嬤一直在環遊世界,教授別人瑜伽的神奇力量。如今,她仍持續在她1982年於紐約州北部設立的威徹斯特瑜伽學院 (Westchester Institute of Yoga) 擔任瑜伽導師。

她的學生們,一一證明了林區阿嬤的教育實力。其中一位學生安德烈雅·庫爾茨 (Andrea Kurtz) 在林區的網站說道:「你很難用簡單幾個字就說完『陶式體驗 (Tao experience)』的精髓。當她在場,她就是有辦法能將你身心靈中未開發的潛能誘導出來。」

林區阿嬤的瑜伽課現場 ©Barcroft TV
林區阿嬤教空手道學生做瑜伽 ©thetaoexperience.com

在成為瑜伽教師之前,林區曾在娛樂事業工作。在1940到50年代之間,林區是活躍於美國、英國和法國的一位女演員。根據她網站所述,她當時還從事劇本和紀錄片的創作。

Tao Porchon-Lynch 1940年代的舞台妝扮 ©Tao Porchon-Lynch

「從我還是個孩子開始我就一直是這樣(從事很多工作)。世界上有這麼多值得去做的事,如果我們只是浪費時間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這對你完全不會有任何幫助的,」林區阿嬤說道。「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捫心自問,你在你生命中到底想做什麼,那就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另外,不要讓任何人有機會告訴你,『你看起來正在變老。』」

©thetimes.co.uk

從事瑜伽之外,舞蹈也是林區阿嬤熱愛的運動。

©Robert Sturma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