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不能出國消暑,那就住飯店吹冷氣同時跑上最夯抹茶山!為了迎接暑假,礁溪老爺酒店、知本老爺酒店與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Garmin跨界合作,打造媲美綜藝節目的跑步闖關遊戲,包括跑步體感挑戰賽,可比賽誰先跑完抹茶山、花東與北海岸等虛擬路線,還有考驗體力與腦力的定向越野賽等等刺激好玩的冒險。此外,三大品牌推出「礁溪老爺x知本老爺x Garmin線上公益馬拉松」,每累積1公里就有兩家老爺捐出1元,為世界展望會偏鄉孩童籌募課輔費用。
 
                          即日起8月30日,凡購買礁溪老爺「夏季尊榮-夏日探險季」或知本老爺「勇士的冒險」指定住宿專案,即可免費穿戴體驗Garmin vívofit jr. 2小童手環,挑戰暑假限定遊戲關卡。闖關成功者還有機會獲得價值五萬元以上的礁溪老爺豪華老爺套房雙人住宿券、知本老爺精緻客房住宿券、Garmin Venu全方位運動智慧腕錶等多樣好禮,活動期間於老爺酒店登記購買Garmin指定錶款再享8折優惠!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兼礁溪老爺總經理沈方正表示:「今年疫情影響雖無法出國,但旅遊需求不降反升,旅客花更多時間島內旅遊,旅遊業為迎接國旅市場也慢慢轉型成更深度、更有創意的度假模式!為了讓旅客更深刻體驗老爺度假魅力,今年礁溪老爺和知本老爺首度攜手,與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Garmin跨界合作,結合跑步與闖關為核心的暑期活動。入住不僅能享受五星級酒店設施,更能免費體驗三大品牌精心策畫的闖關遊戲、路跑體驗,還能累積路跑里程數作公益,回饋給台灣世界展望會,兩間老爺再送出千元回饋金!」
 
                          8月30日前,預定礁溪老爺「夏季尊榮專案」,雙人平日一泊二食10,200元+10%起,即入住洋式標準套房,可享受露天景觀泳池、美人湯,還能免費參加「夏日探險季」,包含「老爺闖很大」與「老爺賴著你」雙重活動;專案結束再抽五萬豪華老爺套房與Garmin Venu全方位運動智慧腕錶等大獎。
老爺闖很大關卡結合Garmin vívofit jr. 2小童手環,完成指定任務拿虛擬金幣換好禮,如:「跑吧!體感跳戰賽」,打造最夯抹茶山、花東與北海岸三條虛擬路線,同時間相互競速,誰先抵達終點即可成為冠軍;考驗體力與腦力的「找吧!定向越野賽」,邀請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與國手林冠宇設計路線,玩家持指北針、地圖探險,按圖索驥抵達終點即可獲勝。另有親子共同體驗下廚樂趣的「做吧,探索廚神賽」,炎炎夏日調杯沁涼的老爺飲品即可過關,完成關卡獲取虛擬金幣即可兌換好禮,包含精緻茶包組、小鴨溫度計、饗樂午餐券、樂活一日遊券等超人氣好禮全部送出去。
 
                          如果想實際感受礁溪風情,一定要參加「老爺賴著你」路跑活動,路線分為礁溪市區、田野與山林三條路線,鼓勵旅客用跑步愛上礁溪,沿途看見宜蘭自然美景或市井美好人情,每條路線玩家皆可加入官方Line@搭配景點問答互動拿好禮,參加獎送老爺茶包組,周周再抽雙人午餐券!
此外,風靡全台的礁溪老爺得天露營體驗區,亦於暑假與護眼科技領導品牌BenQ合作「夏日星空電影院」,打造高達5公尺的300吋巨型螢幕,每周末在星空下準時播映經典電影,邊欣賞電影、邊享用飲料零食就是最棒的度假行程。暑假期間預定礁溪老爺「樂活三天兩夜假期」指定專案,入住館內客房再加贈一夜得天露營體驗。詢問度最高、網美露營指定區,年平均露營體驗預訂率高達八成以上,今年暑假一定要來感受一次!
8月30日前,凡預約知本老爺「夏‧勇士的冒險」一泊二食專案,雙人行每房每晚最低7,200元+10%起,還能免費參加酒店夏季限定活動「勇士的冒險」挑戰賽。活動一樣是結合Garmin vívofit jr. 2小童手環執行五項指定關卡任務,每項關卡都像是類綜藝節目的巨型競技賽,刺激又好玩,包含「進擊的巨棍」,引進360度旋轉的巨型橫木遊樂設施,參賽者限定時間內若不被巨木橫掃倒地,就可獲得虛擬金幣;挑戰不同地形障礙的「競速傳奇」滑步車計時賽,只要平衡感夠強,就有機會奪得大獎;仿熱門電玩超級瑪利歐派對所設計出的「誰與爭鋒」拍照遊戲,在有限空間中和眾人用彈跳力搶鏡頭,五次裡有三次露出全臉即可獲勝。累積定額虛擬金幣還可兌換雙人頭部按摩券、英式下午茶券、平日精緻客房雙人住宿抽獎券等超值大禮,不怕你不敢玩,就怕你不來挑戰!
人生必做清單之一的台東熱氣球嘉年華,將於7月11日至8月30日在鹿野高台盛大舉辦,不僅能現場欣賞國內外超人氣造型熱氣球,還有機會搭乘熱氣球繫留,體驗飛上空中的奇幻感受!熱氣球嘉年華期間,凡購買知本老爺「夏‧勇士的冒險」三天兩夜者,知本老爺再免費加贈酒店到鹿野高台來回接駁及勇士早餐/晚餐。
 
                          為鼓勵賓客暑期入住雙老爺、體驗夏季限定活動,礁溪老爺與知本老爺兩家酒店特別開闢隱藏關卡,只要暑假入住雙老爺並完成隱藏關卡挑戰者,即刻享有1,000元房價折抵金,可於當次入住時折抵。
 
                          暑假除了趣味闖關活動,礁溪老爺、知本老爺及Garmin也攜手推出「線上公益馬拉松」活動,為世界展望會於宜蘭、台東的偏鄉孩童募集課輔經費。7月15日至8月30日止,凡使用Garmin手錶的跑者,登錄Garmin Sports參加「礁溪老爺x知本老爺x Garmin線上公益馬拉松」,每累積1公里,礁溪老爺和知本老爺就共同捐出1元,以累積20萬公里和捐款為目標。
為了讓跑友們共襄盛舉,Garmin加碼提供價值超過萬元錶款回饋參與者,期望透過此次活動攜手幫助孩童安心就學!參與線上公益馬拉松的跑者,還有機會抽Garmin冷水壺、Garmin彈力帶、Garmin vívosmart 4健康心率手環、礁溪老爺和知本老爺1,000元購物金等多樣好禮。詳細資訊請上礁溪老爺酒店官網及知本老爺酒店官網查詢。
資料來源/老爺酒店 
責任編輯/Dama
 
             
                      
                    自由與權利不會從天而降,很多今日你以為是必然的事物,都是靠前人努力爭取來的;若前人未竟全功,就只有靠當代人繼續爭取。人類社會進步與改變的源頭,向來都是按此軌跡發展。
歷史與社會公義這類嚴肅課題固然有許多例子,而簡單至生活與競賽層面其實也有許多故事。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女性一直不容許參加馬拉松,社會風氣甚至不鼓勵女性做運動。一切緣於一名叫波比吉布(Bobbi Gibb)的人願意勇敢地「跑出來」,不甘受困於不公平的制度,決意打破規範,才成就一眾女跑者有今天的「正常生活」。
 
                        時間回到上世紀中葉之前,馬拉松依然是一種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的運動,社會普遍認為女性生理上難以承受26英里(約42公里)以上的距離。歐洲醫學界更曾經荒誕地認為,女性的陰道只是一組向內生長的陰莖組織,假如女性劇烈運動的話,身體在熱能影響下會令陰莖從體內長出來。
現在看起來,相信這種論調的人應該都不太正常吧。但實情是,當時社會上仍有人認為女性跑步即使不會長出陰莖,還是會令腳掌變大、長出鬍鬚、胸部縮水、甚至讓子宮掉出來等等。這種現今看起來的荒謬絕倫的想法,按當時的社會觀念也許才是主流。哪怕是我們以為較開放的西方社會,傳統觀念依然認為,女人生命的價值就只有體現在維護社會體制之上,奉獻自己的人生與夢想,好好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看在波比吉布(Bobbi Gibb)眼中,依稀感覺到制度的不公平,令她不是味兒。
 
                          很多紀錄都寫到,史上第一個跑完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是凱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她確實於1967年創下後來被認證的4小時20分鐘紀錄。主要原因是Switzer當時使用了縮寫「K.V. Switzer」報名,讓賽會無法辨認她的姓別,使她的成績在平權後得到官方紀錄。加上那幾張她比賽期間被一名男子襲擊、撕掉她號碼布並叫她滾出比賽的經典相片,令她的事件廣為人知。
但事實上,其實另有一位比她更早一年「偷偷出戰」波馬的女跑手,她就是波比吉布。
 
                        波比吉布出生於1942的麻省,她曾接受一些傳媒訪問稱,她並非什麼「維權鬥士」,也不是那些追求更快、更好成績的專業運動員,她只是一個自小已非常喜歡跑步的女生,人家的女孩因為社會的制度約束,大多13、14歲就不會再跑步與運動,波比吉布卻跑到20多歲也停不了。
1964年,22歲的她一次跟父親外出時,巧遇波士頓馬拉松舉行中,親眼見證一場大型比賽的畫面對她影響甚深,當時她並沒有留意到任何參賽者的性別,在她眼中,只有一個又一個跟她一樣喜歡跑步,強壯又堅毅的人們,引發了波比吉布思考怎樣才算「存在」的問題。難道只有走回和母親一樣的路,奉獻人生所有給家庭才算合理?還是做一個更完整的人?
 
                          這次經歷之後的第2天,波比吉布回到加州後便開始自己訓練,沒有教練、沒有參考對象、沒有概念,只靠自己的想像來跑,直到某天她自覺準備好了,她便向賽會查詢參賽的可能性。結果只換來當時的賽事總監Will Cloney回應稱,女性體能不可能應付馬拉松的強度,賽會不會承擔女性參賽的醫療責任,女性亦只可以參加官方認可的1.5英里(約2.4公里)賽事,馬拉松距離是屬於男性的程度。 波比吉布對此感覺可笑,因為她日常的長距離訓練,已經有一口氣跑個40英里(約64公里)的能力。
「女性不能跑超過1.5英里?那你們有新知識要學習了。」波比吉布還是很想跑一場波馬,亦開始意識到這個「我想跑步」的純粹渴望,將會成為社會議題。
 
                        1966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波比吉布決心要讓自己參與其中,家人朋友聽到這個決定時都覺得她肯定是瘋了;但依然動搖不到波比吉布,她嘗試說服母親在比賽日開車載她到比賽場地,她跟對方說這是一次給予女性自由的改變機會,說著說著她突然發現母親竟然開始流淚,沒有指責她「廢青」、「搞亂社會」,而是載她到起點集合。波比吉布形容這是她生命中首次感覺到母親自豪而義無反顧地站自己一方,支持她對待不公平的抗爭。比賽日她們到了起點,兩人做了一個多年未嘗的擁抱後,波比吉布便偷偷躲到樹叢內等待起跑。
波比吉布的比賽過程並沒有Switzer般戲劇性,然而她當時依然擔心犯法的風險,所以「喬裝」隱藏了自己的性別,穿起了哥哥的長跑裝備並扎起了頭髮;但是起跑了不久之後,還是聽到附近的男跑者細聲討論這位跑者是否女性。思前想後,波比吉布還是決定向他們報以微笑,示意:「對,我是個女生。」那些男跑手確認了波比吉布的性別後,不但沒有任何不禮貌舉動,反而高興地分享自己都一直希望可以跟他們的母親或女友一起跑步,並決心要幫助波比吉布一起完成比賽。
 
                        3小時21分40秒後,波比吉布成功衝線。縱使她並非正式參賽者,紀錄不被認證,但意義上她才是第一個跑完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賽後當時的波士頓市長在終點向她握手祝賀,她也成為隔日的報紙頭版人物。波比吉布不守規舉事跡,的確「破壞」自古以來的固有制度,但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後世還是更傾向歌頌這種「挑戰權威」的先軀,社會開始受到啟發與反思。更從跑步開始,往後女性參與網球、足球、籃球等賽事,亦漸漸得到更多官方接納與肯定;但更重要的,還是她們身體力行地建立了現今一個女性運動合情、合理的公平社會。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路跑活動,讓臺灣的跑友們趨之若鶩。運動有助身體健康,但是!打破以下五大關於跑步的迷思,能幫助你跑得更好!
說到傷膝蓋,似乎是不少跑者擔心的事情,甚至坊間還有人建議不要跑步,因為跑步會造成膝蓋過度使用而退化。不過,你大可放心,因為我們生活中有更多更傷膝蓋的事情等著你去避免,像是:打籃球、看著《Chandelier》MV學現代舞、大掃除跪在地上擦地板、半夜不小心在浴室滑倒等等。跑步可不在以上名單內。至少,跑步不會是影響你膝蓋長期健康的主要因素。
 
 跑者的確可能有過度使用膝蓋的受傷風險,特別是膝蓋附近的肌腱。但根據2013年的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不跑步的人有明顯更高的機率,需要在晚年執行膝關節或髖關節的置換手術。為什麼愛跑步的人比較不容易遇上關節退化的問題呢?研究人員認為,給予膝關節適宜的日常訓練,能讓膝蓋軟骨更健康。而且,有跑步習慣的人,通常體態都比較輕盈,所以對於膝關節與髖關節的負擔更低。
 
 這樣你還擔心跑步會傷膝蓋嗎?快來跑步吧,除非你已經存好人工關節手術的鉅額費用了!
 
                        跑到「撞牆」雖然聽起來不妙,但這是讓你進步的好方法。這裡的「撞牆」指的是,在跑步過程中,由於能量耗盡,讓身體不聽使喚、停頓下來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撞牆期」。偶爾挑戰自我極限,並在事後補充大量的休息與修護,這是長跑選手提升成績的絕佳方法。具體來說,為了一步一腳印完成長距離路跑,如何教導身體有效的運用能量,成了至關重要的課題。
 
 跑步訓練中,「撞牆」的經驗會告訴身體,在進行運動時該燃燒多少能量,避免再一次遇上「撞牆」的窘境。但也要注意的是,太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可是會影響到跑步的品質喔。人在「撞牆」時,就代表供給身體能量的肝醣即將耗竭,而在此時是非常難以維持跑步這種中高強度的訓練。「撞牆」應偶一為之,這樣將提供身體絕佳的刺激,讓你下次參加長距離路跑時,更加得心應手。
 
                        越野路跑的確能減低你受傷的機會,不過並不是因為野外的路面比較軟。在生物力學的觀點上,地面軟硬程度對於跑步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人體能巧妙的在不同地面狀況下,改變其吸收衝擊的方式,讓身體能維持恆定狀態。例如:跑在堅硬的水泥地上,你的腳步就會不自覺地輕一些;而跑在充滿落葉與泥巴的路面上,你的身體會花更多力氣克服,讓你覺得跑起來有些舉步維艱。
 
 既然跑在什麼路面上沒有太大區別,那麼,越野路跑好在哪裡呢?許多跑者都會遇上「重複施力傷害」(RSI),也就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某項動作,肌肉又沒有獲得足夠的休息,在長時間下累積造成的傷害。而越野路跑與一般路跑最大的差別,在於跑者需要不斷調整步伐,適應每一步都不太一樣的狀況。這不僅讓RSI的機率降低了,更讓身體的力量與靈活度更加掌握自如。
 
 這可是一般路跑難以達成的——除非你總是跑在很需要路平專案的路面上,還請您特別留意安全。
 
                        關於這個迷思,我們要特別謝謝James O’Keefe這位心臟學家,由於他的說法被廣泛刊登在各大媒體上,包括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權威性報章,讓我們有機會在這裡多寫一個段落告訴你:你永遠不會跑太多,當然也就沒有反效果的問題。
 
 根據O’Keefe的看法,每週跑一百公里或以上的人,會對身體會有不良的影響。可是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每週會跑到一百公里以上啊?在目前可得的研究報告中,高里程的路跑對你的健康可說是利大於弊。所以,放膽跑吧!你永遠不會跑太多!
 
                        喜歡跑步的人總是說,跑步帶給他們很多益處,像是成就感、滿足感、充滿挑戰性等等,特別是在跑下坡路段時,那樣的爽感更是難以言喻。但在跑到下坡路段之前,大部分的時刻都很難稱得上是「有趣」,至少跟「躺著玩、坐著玩、趴著玩」的水上樂園比起來,跑步一點都不有趣。
 
 完成一段通體舒暢、達成目標的路跑的確感覺不賴,更不用說跑完之後來些清涼有勁的啤酒——我們並不建議您仰賴這個方法來增添跑步的樂趣。正因為跑步本身真的不是太好玩,讓許多人會透過一些獎勵大腦的手段來強迫自己跑步。同時,因而放棄跑步的人們也不在少數。
 
 誠心建議跑步新手,不要相信臉書上那些路跑後純騙讚的打卡動態,也假裝沒看到一些路跑廣告片中五彩繽紛的歡樂場景。維持跑步的習慣需要恆心與毅力,但在你為自己設定目標與著手實踐的同時,帶給你的成就感與自我實現感,會讓你更有動力堅持下去。這才是跑步的「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