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史上最老超鐵鐵人! 87歲稻田弘正式被列入世界紀錄
1
 87歲超鐵鐵人稻田弘列入世界紀錄
史上最老超鐵鐵人! 87歲稻田弘正式被列入世界紀錄
2
漸進訓練的補給
漸進訓練的補給:五公里以上慢跑、半馬、全馬
3
Hey, fixed gear!
香港01
香港01

史上最老超鐵鐵人! 87歲稻田弘正式被列入世界紀錄

2020-08-28
話題 戶外運動 跑步 故事 鐵人三項 游泳

對一般人而言,完成鐵人三項比賽已殊不簡單,對年過 80 歲的長者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現年 87 歲的日本伯伯稻田弘,2018 年以 85 歲的高齡完成超鐵賽事,日前獲金氏世界紀錄承認成績,正式成為史上最年長的超級鐵人三項選手。

 87歲超鐵鐵人稻田弘列入世界紀錄
史上最老超鐵鐵人! 87歲稻田弘正式被列入世界紀錄 © @japan_triathlon

鐵人三項賽事有多個不同距離,奧運或國際賽標準距離的鐵人三項比賽(在台灣簡稱「標鐵」),參賽者需要完成 1.5 公里游泳、40 公里單車及 10 公里跑步。

至於距離最長的超級鐵人三項,則是 3.8 公里游泳、180 公里單車及 42.2 公里跑步,更加講求鐵人們的耐力及意志。男子超鐵世界紀錄由德國選手 Jan Frodeno 在 2016 年創下,他以 7 小時 35 分 39 秒完成全程。

延伸閱讀:世界最強鐵人Jan Frodeno,努力不懈締造輝煌紀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Well, that hurt! Solarer Berg living up to its expectations. An epic day and adventure, ending with a dream coming true. #WorldRecord thanks to everyone who made it possible and @fx_makesapicture for the pic!

Jan Frodeno(@janfrodeno)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6 年 7月 月 17 日 上午 9:55 張貼

日本「鐵人伯伯」稻田弘,兩年前參加夏威夷的鐵人世界錦標賽(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賽事的關閘時限為 17 個小時,稻田伯伯剛好以 16 小時 53 分鐘 49 秒完成這次超鐵賽事。

他以 85 歲 328 日之齡,刷新自己保持的最年長完成超鐵賽事紀錄。兩年後,金氏世界紀錄機構確認他的紀錄,使稻田伯伯正式成為最年長超鐵紀錄保持者。

稻田弘參與2018年夏威夷鐵人世界錦標賽
85歲的稻田弘參與2018年夏威夷鐵人世界錦標賽 ©Kenta Onoguchi / Lumina

超鐵伯伯稻田弘:年輕人要勇於追求夢想

稻田弘早前接受日本《共同社》訪問,談及自己的鐵人生涯,縱然比賽過程非常艱苦,但稻田伯伯依然喜愛挑戰自己,並希望以自己啟發年輕人,「鐵人系列賽是其中一項距離最長的賽事,我需要在 17 小時內完成,非常講求耐力及意志,對我的挑戰非常大。即使年長如我,亦可以完成賽事,希望以此啟發年輕人,更有勇氣追求夢想。」

稻田弘兩度打破最年長鐵人的世界紀錄
稻田弘兩度打破最年長鐵人的世界紀錄 © @japan_triathlon

不要為年齡設限

「鐵人伯伯」上周接受日本鐵人三項聯會的訪問,他表示年齡只是一個數字,「沒有世界各地的支持,我認為我不可能完成全程這創舉。年齡並不限制我,我希望活在當下,繼續達成自己的目標。」

稻田伯伯的教練庭田清美亦向「鐵人伯伯」致敬,並希望已屆 87 歲的他,未來可以挑戰 90 歲組別,再度創下另一紀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大迫傑 選手がマラソン日本新記録を更新する 活躍で世間が盛り上がっている中、 TVに映って不意に引き寄せられた先日の番組。 《FACES 言葉みたいな顔がある》 . 世界最高齢のアイアンマン #稲田弘 さん(85) トライアスロン選手です。 . 本当最後の1分くらいしか見られなかったけれど、 「こんなに目をキラキラさせて 夢を追っている85歳っているんだ」 と心が打たれました。 . 『今が自分のピーク』が頭から離れない。 . 何歳になっても目標を持って 挑戦し続ける心を大切にしたい。 . #SPIRITSRUN #TBS #TBSチャンネル #FACES #最初から見たい #トライアスロン #アイアンマン #アイアンマンレース #アスリート #世界最高齢 #日本記録 #モチベーション #モチベーションアップ #training #running #run #marathon #swim #roadbike #ランニング #ランナー #マラソン #自転車 #ロードバイク #水泳 #陸上 #長距離 #マラソントレーニング

黒川遼-Ryo Kurokawa- パーソナルトレーナー(@kuro_ryo)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8 年 10月 月 9 日 上午 4:12 張貼

撰文/趙子晉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漸進訓練的補給:五公里以上慢跑、半馬、全馬

2016-10-26
全馬訓練半馬馬拉松運動營養運動生理跑步知識庫

平日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只要遵循上述均衡飲食的原則,能量絕對充足。但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
例如,一般慢跑五公里屬於輕度,十公里則是中度,半馬與全馬以上屬於強度,訓練內容和強度不同、能量需求不同,營養的給予自然也不相同。

為什麼呢?因為慢跑是典型的有氧運動,身體因為運動而血液循環旺盛,氧氣被血液帶到全身後,細胞也因此相當活躍。由於體內必須不斷產能以供應運動所需,所以用葡萄糖作為燃料、以加速電子傳遞來產生能量的動作,就要非常順暢。

而在這些過程中,維生素B群(尤其B1、B2和菸鹼酸)和維生素C,扮演著潤滑與催化的重要角色,當訓練強度或運動時間拉得越長,這些營養素的補給量需求就越多。

但在計算營養的給予量之前,我們還是要先了解自己的總熱量需求。

運動量較大的人,飲食和營養補充就和一般人不一樣

 a  一般靜態工作且無額外運動的人

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二十五大卡,但每週有三次(或以下)、運動三十分鐘的五公里固定跑者,會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三十大卡。

 b  剛入門的新手、一般規律運動的人(每天運動四十五至六十分鐘)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十大卡計算,並多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建議從全穀雜糧及天然蔬果來補充,若有不足則由營養補充品中取得。

醣類是提供能量的來源,供應量會隨訓練強度的增加而提高(訓練期間要補充中升糖指數或低升糖指數的醣類,才能有效儲存),每日運動或慢跑四十五至六十分鐘的中度訓練,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五至七公克。

以六十公斤的人為例,則需要三百至四百二十公克的醣類(熱量為一千兩百至一千六百八十大卡),占總熱量(三千大卡)的四○%至五六%。

 c  訓練量較大者(強度訓練,每天運動一至三小時)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六十五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七至十公克。

 d  耐力型運動者(超強度訓練,每天運動四到五小時)

熱量需求會以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八十大卡計算,醣類的補充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乘以十至十三公克。
訓練期間蛋白質需求維持在每天每公斤體重一.二至一.四公克(會建議大豆蛋白質與乳清蛋白質一:一,各占一半)。脂肪則保持在總熱量的二○%至三○%即可(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比例為一:一:一)。以下是我個人建議的耐力型運動者菜單:

鮭魚蒸豆腐一份(富含大豆蛋白及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奶一杯(補充乳清蛋白)。
番茄肉醬義大利麵(肉醬、番茄醬含少許飽和脂肪,葵花油清炒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Q&A

Q 跑步會想吐
我有固定跑步健身的習慣,但不知為什麼,每次跑步途中或是結束後都有股強烈的嘔吐感。是因為我平常運動量太少嗎? 有什麼有效的改善方法?

A:跑步後出現頭暈或嘔吐感,有三個可能原因:一是因為肺活量不夠所致;二是跑步姿勢不正確,與平日鍛鍊少密切相關;三是鉀離子補充不足導致。

這並非疾病表現,建議可逐步鍛鍊身體,漸進增加慢跑的距離與速度;另外,平時可增加富含鉀離子食物(如香蕉等)的攝取,此外要注意,飯後兩小時內不要跑步。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大是文化出版,營養學博士王進崑著作:《這樣吃,體能回到20歲》新書。此外,本書也透過太極陰陽調和與平衡觀念,強調過與不及可能帶來的傷害。王教授以親身經歷,說明每天如何實踐運動營養的健康飲食法,成功拯救自己的衰老,找回健康活力。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Hey, fixed gear!

2016-08-25
單車生活流行戶外運動知識庫

fixed gear 迷人的地方是什麼?這種類型的單車特別在於一台車能有很多類型的延展,像是爬山、街頭、場地、玩招,雖然這只是眾多自行車品項的一個小區塊,但在這區塊中能衍伸很多不同的面向,也就是 fixed gear 好玩之處。

Fixed gear 一般人稱為「固定齒輪」、「死飛*」,而在臺灣許多人稱之「單速車」,只是單速車的定義較廣泛,只要是無法變速的活飛輪車種都包含在內。而固定齒輪則是一台零件簡單、沒有手煞車、無法空轉、腳踩才會前進的腳踏車,所有零件都可以自由拆換,打造個人專屬風格,因為沒有變速與煞車系統,在基本的維修與保養更容易讓大眾入手。以最少的零件組合,最直接的方式操控,即是 fixed gear 的本質。近年也因為極簡主義的興起而深受人們喜愛,呈現出獨特的街頭次文化。

* 死飛,指的就是將鏈條與後輪固定起來,相對於不需由鏈條帶動的、可自由轉動的飛輪,不能活動的飛輪就稱作死飛。

說到腳踏車的起源,18 世紀的一群修士在修復達文西的手稿時,即發現類似單車的結構圖,只是當時並未被實際製造出來。直到 19 世紀初,據傳是一位法國人西夫拉克(Comte de Sivrac)在一個下雨天的街頭上,被疾駛而過的馬車濺了一身泥,這一濺使他突發奇想:四輪馬車這麼寬,駛過地上泥巴容易濺到旁人,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寬度減半,四個車輪也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了,第一台類似單車的原型就此問世。

而 fixed gear 的歷史可回溯到 19 世紀末,英國的 J.K. Starley 開發的鏈條傳動與菱形骨架兩大基本元素。早期的車體結構採用固定齒輪,踏板和後輪是連動式的,與現代的死飛同一結構,運行時,雙腿無論如何都必須跟著轉動。
 
到了 1980 年代,美國紐約、舊金山單車快遞興起,讓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有另一說是因當地的單車快遞,在有限的資金下,從淘汰的車架與各式零件中拼湊組裝成 fixed gear,除了反應快速,便於穿梭大街小巷,少了繁瑣的變速套件系統,也更方便維修。在各部零件混合搭配下,不但不互相衝突,反而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後期也因各種個性化穿搭以及組裝,而引領出 fixed gear 強烈的個人特色。
 
自 2007 年之後,臺灣的道路上逐漸有 fixed gear 的蹤跡出現,可能相繼受到美國與日本的影響。當時 fixed gear 專門店並不興盛,要直接購買 fixed gear 的車架與零件相當不容易,還要能夠自行組裝成車;相對於現今 fixed gear 車店的普及化,對許多想入手的民眾來說,組一台專屬打造的 fixed gear 已經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1980年,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

挑選自己的單速車

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之前,可以先思考:你想要如何運用這台單車?
 
自行車的用途大致分成幾個不同的領域,像是代步通勤、休閒娛樂、專業競賽等等;因應不同的使用方向,所挑選的車架與零件也不盡相同。fixed gear 起初是自行車場地賽中的競賽項目,車體的幾何構造也隨著年代有不同的設計。
 
大部分車友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可能會選擇水平上管的鋼管車,除了騎乘舒適度較好外,低階的鋼管車(中高碳鋼管)價格也相對便宜;但入門款的車架材質重量偏重,零件品質也較參差不齊。購買前先思考未來應用,可詢問店家以及老手的建議,都有助於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將預算花在刀口上。
 
騎乘 fixed gear 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開始講究零件及配備的升級,在搭配上依照個人需求、喜好有所不同,像是為了爬山而選擇將單車與零件輕量化;也有玩家喜歡裝上老品,呈現出復古風味。雖無一定的形式,但車架大小與零件尺寸必須以自己的身材範圍去衡量,把騎乘舒適度列為第一考量,才能盡情享受騎乘 fixed gear 的樂趣。

如果想要找一台代步通勤的 fixed gear,各部零件的選擇無需太頂級,必須考量到面臨風吹雨打的天氣狀況,以及停放在戶外碰撞的種種風險。如果想要追求一定品質的車架或零件,則需要多花點心思照顧愛車。Fixed gear 也是通勤生活中機動性最高,且又環保的選擇。

在休閒方面來說,fixed gear 的搭配就像每個人的穿衣風格,而在整體選擇上可能有復古、街頭潮流、時尚等等。光在車架選擇上就有許多國家之分,不管是喜歡日系或是歐系,皆有車友到處蒐集零件,將整車搭配到極致,一眼便能看出是以哪個國家的特色為基準去做搭配,除了凸顯出個人品味外,也傳達了自我的風格理念。

如果是將 fixed gear 應用於運動競賽上,則需考量如何在騎乘上發揮最大效用。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總重量,對於有意投入賽事的車手,在車架、輪組與零件選擇上,會傾向重量輕但強度高的碳纖維,材質的重量與價格相對成反比。車架設計上經過研究產生出「後傾上管」、「水平上管」、「pursuit *」等;針對不同的騎乘功用,在幾何與造型也有所不同。而穿著會選擇減少負擔又兼具快速排汗的專業車衣、車褲,配上增加踩踏效率的卡鞋。

*pursuit 通常指的是車頭較低,前輪較小,以降低風阻的競賽用車。

Fixed gear 的零件大致可分為握把、腕組、車架、輪圈、花鼓、外胎、內胎、座管、座墊、大盤、曲柄組(牙盤)、踏板、狗嘴套、鏈條、齒片、固定環、輻條等大項。用最少的零件組成一部高效率的單車,也是 fixed gear 極簡主義風格。在許多不同的顏色、材質、等級的零件挑選上,搭配出自己喜愛的款式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WAYNE新書《單速車上路》——配件風格/零件保養/旅行拆裝/路線玩法/社團活動/車店故事 第一本.Fixed gear.實用.全指南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