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健身房鍛鍊時,汗如雨下總是難免;即使出汗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卻深受汗臭的困擾(無論是自己或是別人的)。到底為什麼流汗會臭呢?氣味是由汗水、皮脂、細菌、酵母菌和蛋白質在皮膚上的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無論是汗臭或是需要諮詢專業醫療幫助的體臭,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一些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小撇步,只要培養一點簡單的好習慣,就可以幫助你保持清新無臭!
在前往健身房之前,建議先進行基本「清潔儀式」。 由於體味是由細菌引起產生的異臭,因此第一個步驟就是消除這些細菌,在鍛鍊之前、之後都該進行快速淋浴,以防止出汗過多、殘餘的汗水滯留在肌膚上而引發異味。除了用溫和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潔身體中最容易引起異味的部位(如腋下、脖子、鼠蹊部和腳等)之外,在淋浴完成後,也要記得用毛巾擦乾,以免濕氣積聚。專業醫師也建議,可以使用抗菌沐浴乳,幫助減緩細菌在皮膚上的繁殖,進一步消除可能產生的異味。
當涉及熱瑜伽等容易讓人爆汗運動時,一些草本商品比方茶樹精油都具有相當好的去味功效。在鍛鍊後,我們的汗水覆蓋了一切,包括身體和瑜珈墊,汗水滿滿的房間絕對是滋生細菌的理想溫床,除了使用草本相關的沐浴洗髮乳之外,還可以在噴霧瓶中將幾滴精油與水混合,製成簡單而有效的噴霧劑,來擦拭健身包和設備等。
運動由於一直流汗,通常會引起脫水,而口乾舌燥就會導致口臭!(別忘了,不只有體味,運動時大口「鼻吸嘴吐」的氣息,也是可以很嚇人的) 專業牙醫 建議, 選擇含木糖醇(可幫助增加唾液產量)而不含酒精(會引起更多乾燥)的產品,能夠有效抑止口臭的問題。
除了補充水分之外,吃進嘴裡的食物也很重要!你應該也知道,諸如大蒜和洋蔥(氣味強烈)之類的食物,不僅會有口臭,往往也會引起身體異味哦!除了減少會過度激活汗腺的辛辣食物外,還應減少過量食用任何散發出難聞氣味的可食用食物。很多人在運動前都喜歡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可以選擇香蕉或燕麥代替雞蛋,以避免口臭,但總而言之,也務必諮詢專業營養師以取得最佳效果。
除了水壺外,最好隨身帶一條毛巾到健身房在鍛煉過程中使用,來擦乾身體出汗的部位。為什麼?通過保持身體(尤其是腋下)清潔乾燥,可以防止散發出不好的氣味。也請記住,每次運動完都要盡快洗毛巾!
身體的異味會在缺乏通風的情況下發生,並且讓汗水會積聚在皮膚上。棉花是一種透氣的織物,可以透氣,從而阻止水分積聚、並因此防止異味。如果你仍然想選擇含有聚酯的吸濕排汗面料,只需確保在鍛鍊後立即換上透氣的衣服即可。 從健身的角度來看,緊身的衣服很棒,但它們也會導致汗水長時間停留,從而產生細菌和臭味。還是建議可以多花一點點錢投資在性能增強的面料、吸汗型並透氣的棉或棉混紡面料,可以在運動時讓身體保持舒適乾爽。
止汗劑可有效控制體味,建議選擇具有天然成分的成分,例如綠茶提取物,蓖麻油或蘆薈凝膠。
脫下衣服後,重要的是要確保「正確洗淨衣物」。就算身體洗乾淨了,但穿上不乾淨的襯衫和褲子仍會攜帶污垢和細菌,而這些污垢和細菌可能會重新附著在皮膚上,而有時衣服洗乾淨了也不一定能殺死殘留的細菌。洗衣服時也可選用抗菌的洗衣精,如果衣服特別有臭味,也可以在洗滌時添加一點白醋。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組織,對於各種代謝有著積極的作用,像是減重、提升免疫力,都需要足夠的肌肉量,此外,擁有足夠的肌肉對長者來說更為重大。根據美國研究調查顯示,定期有在做重量訓練的人,肌肉量不僅比一般人多且身型線條好看,連免疫力也較正常人高。
根據在NCBI的報告中曾調查過一項重量訓練對身體的好處,在其中發現,重量訓練不僅能有效增加肌肉量,對免疫力提升也大有幫助。然而人類的免疫系統對於肌肉損傷修補和面對疾病處理能力非常重要,針對肌肉再生的過程,肌肉與免疫系統之間有相互調節作用。
1.提升基礎代謝: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定期做重量訓練能提升基礎代謝,若是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指你一整天不吃不喝不動都能燃燒掉的熱量),你就能無時無刻都在消耗熱量,日後復胖機率也會大幅下降。
2.身材線更結實:在相同重量下,脂肪體積為肌肉3至4倍,故當肌肉比例較高時身體也會比較結實。相反的,脂肪比例偏高時,看起來就會比較肥胖,肌肉與脂肪在一個人體內的比例才會真正決定我們看起來的身形,鍛鍊肌肉身體較結實,體態固然會比較好,身上的線條也會更加好看。
3.遠離腰痠背痛:當你身上沒有足夠的肌肉和肌耐力來支撐身體,無論事久站或久坐,身體很快就會感到疲勞,此時也很容易形成腰痠背痛、駝背等情況。此外,適當鍛鍊肌肉能穩定身體,預防運動傷害。
4.能有效控血糖:肌肉是體內儲存肝糖最大的倉庫,若能增加體內的肌肉量,同時就能增加儲存葡萄糖的能力,同時提升胰島素的敏感度,可幫助降低飯後立即上升的血糖,使體內血糖更平穩
5.增加骨質密度:骨質和肌肉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流失,由其女性過了更年期,缺少荷爾蒙的協助,骨質會流失的更快速。想預防骨質疏鬆,除了補充鈣質、曬太陽攝取維生素D,適度的負重運動可在鍛鍊肌肉的過程中幫助刺激造骨細胞,加快造骨細胞工作的速度,進而有效提升骨質密度。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身體各項器官生理功能會逐漸下降,其中,肌肉質量也是減少之一,當肌肉強度以及功能的逐漸衰退時,我們就稱為「肌少症」。然而肌少症一直是導致銀髮族受傷的兇手,當肌肉量逐漸減少時,可能造成他們跌倒、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無法自理生活以及增加死亡風險,這是一項必須被關注的事!大部份的成年人在40歲之後,肌肉質量平均每十年會減少8%,到70歲後,流失速度會加快,每十年減少15%;至於大腿肌肉力量,在40歲之後,每十年下降10-15%,70歲後則為每十年下降25-40%,肌少症不只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行動能力以及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跌倒風險、認知功能障礙、罹病率以及失能及死亡率。
然而肌肉是所有動作以及動力的來源,不僅可維持身體姿勢平衡、產生熱量讓人體活動,以及保持體溫,除此之外,擁有許多肌肉,還能支撐骨骼、改善腰酸背痛、膝關節疼痛等,同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控制體重、減緩老化,也能減少一些疾病,像是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的生機率。
若能適當的安排做重量訓練,相信必能提升肌肉量、新陳代謝,以及免疫力來減少之後併發症的產生,而且亦能促進生活品質,達到強健身體以及成功老化的目標。
資料來源/NCBI、MEN'S HEALTH
責任編輯/妞妞
深蹲點地 (Squat And Tap)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想像屁股要往斜後方做下的姿勢,膝蓋自然就會跟著彎曲,而非先啟動膝關節。腳在點地的過程中,仍保持深蹲姿勢,背部打直。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從練習深蹲開始。
深蹲點地
鍛鍊肌肉群:下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腿微彎,背部打直,身體微前傾預備。
STEP 2 右腳向前點地
右腳向前點地。
STEP 3 向右點地
右腳向右點地。
STEP 4 向後點地
右腳向後點地。
STEP 5 左邊如同右邊點地
左腳如同右腳,向左、前、後點地,左右交替,做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