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住進NBA傳奇球星皮朋豪宅﹗Airbnb 推全球頂尖選手線上零距離互動 
1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
住進NBA傳奇球星皮朋豪宅﹗Airbnb 推全球頂尖選手線上零距離互動 
2
PAUL GEORGE的第二代簽名鞋─PG2
3
網球與移位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住進NBA傳奇球星皮朋豪宅﹗Airbnb 推全球頂尖選手線上零距離互動 

2021-07-16
話題 球類 奧運 生活 籃球 活動 趣味

東京奧運倒數計時!受疫情影響,為彌補全球觀眾無法親臨東京觀戰、為喜愛的運動員加油的遺憾,全球多元旅宿平台 Airbnb 在奧運期間展開特別計劃,推出超過 200 項由全球頂尖運動員主持的線上體驗,更能在奧運志工帶領下免費在線上奧運場館巡禮。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
Airbnb 推出奧運線上體驗,與傳奇球星互動零距離(左起:Larry Bird、Scottie Pippen、Patrick Ewing)

實現球迷追星夢 明星運動員線上互動零距離

Airbnb 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OC) 、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 (IPC)所舉辦的奧運線上體驗,由現役運動員和退役體育英雄共同主持,包含兩屆世界衝浪冠軍 John Florence、2016 年奧運鐵人三項銀牌得主 Jonny Brownlee、2016 年奧運競技帆船金牌得主 Hannah Mills、英國 2020 年奧運游泳項目代表選手 Alice Dearing 和 2016 年夏季帕運短跑金牌冠軍 Jonnie Peacock 等,旅客們只要參加 Airbnb 線上體驗,全球頂尖運動員便集結到螢幕前與您相會。

值得注意的是,旅客還可以直接與傳奇運動員如有「天下第二人」稱號的 NBA 頂尖球員 Scottie Pippen 、「大鳥」Larry Bird 及被封為 NBA 「四大中鋒」之一的 Patrick Ewing 線上相見;男子 400 公尺接力世界紀錄保持人 Michael Johnson、兩屆奧運女足金牌 Brandi Chastain 也將加入線上體驗的互動行列。

敘利亞奧運游泳選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Yusra Mardini
敘利亞奧運游泳選手、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Yusra Mardini

與奧運志工同遊東奧賽事場館

Airbnb 與日本志工支援基金會(Nippon Foundation Volunteer Support Center)合作推出一系列線上體驗,將由當地的奧運志工等達人們主持,帶領旅客走入奧運賽事進行的所在城市與場館,深入了解其文化與歷史。旅客們能在線上體驗過程中深度感受日式待客之道,包括瀏覽帕奧馬拉松路線、親臨福島縣營吾妻球場等。線上體驗地點遍及宮城、福島、橫濱、靜岡與東京,正在規劃疫後日本感謝之旅的台灣遊客們,不妨先以線上體驗預習暖身,筆記夢想景點,疫後馬上出發!

Airbnb 全球待客長(Global Head of Hosting)Catherine Powell 表示,「由於今年奧運會的觀看情況與以往不同,觀眾正在尋找新的方式來支持 2020 年東京奧運和帕運的參賽選手。Airbnb 致力於創造有助於人與人之間互動連結的獨特體驗,奧運和帕運選手共同集結的線上體驗,讓運動迷們能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貼近他們心中的英雄。與全球 200 多名頂尖運動員近距離接觸,民眾能以線上互動體驗,另類親身參與和了解奧運會。」

日本奧運志工帶領奧運場館巡禮免費線上體驗
日本奧運志工帶領奧運場館巡禮免費線上體驗

全球獨家!奧運期間開箱 NBA 傳奇球星豪宅

除了線上體驗外,Airbnb 與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合作不只如此,他將打開芝加哥宅邸的大門,讓幸運的美國旅客可在奧運期間入住,並以每晚僅 92 美元(約合新台幣 2,500 元)的標誌性價格,來紀念他以 8 號球員出戰並一舉奪金的 1992 年巴賽隆納奧運。Pippen公認為該年度美國男籃代表隊隊最受歡迎的成員之一,作為助攻王,他也是唯一兩次在同年度同時獲得 NBA 總冠軍和奧運金牌的球員。

Scottie Pippen 表示:「作為一名運動員,能夠兩次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是至高無上的榮耀。與美國隊全體佼佼者並肩作戰永遠是我職業生涯的亮點,我很高興能在家中款待球迷,一同見證新一代運動員的出色表現。」

入住時,Pippen 本人將獻上他的虛擬問候,旅客可以盡情使用Pippen 家的室內籃球場來場友誼賽,還可以享受私人家庭劇院的超大螢幕觀看奧運賽事。家中更配有戶外電視,在享受泳池放鬆身心時,也不會錯過奧運會的任何精彩瞬間。

奧運期間開箱NBA傳奇球星Scottie Pippen家
奧運期間開箱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家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位於芝加哥的宅邸
NBA 傳奇球星 Scottie Pippen 位於芝加哥的宅邸

Airbnb 奧運限定線上體驗 將奧林匹克精神傳到世界各角落

活動詳情請於 7 月 16 日起前往 airbnb.com/olympics,可了解 Airbnb 奧運和帕運線上體驗的完整資訊。Airbnb 全年度有更多由其他傑出運動員主持的線上體驗可供選擇,滿足運動迷好動的心!

國際奧委會運動員部總監(Director of the Athletes’ Department)Kaveh Mehrabi 表示:「由於全球的運動迷無法親身至現場體驗精彩的東京奧運賽事,我們希望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替代方案讓運動員和粉絲們雲端群聚,卻保有身歷其境的『驚奇』和『獨特性』。奧運和帕奧會線上體驗是運動員與粉絲們建立連結並展現支持的絕佳機會,同時也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奧委會致力於賦能運動員,過去一年的線上體驗產生的正面迴響足以證明,提供運動員們舉辦體驗的平台,將帶給他們改變生活的機會」。

國際帕運會總裁 Andrew Parsons 表示:「Airbnb 在去年東京奧運會被推遲時,決定推出奧運和帕運線上體驗,讓許多帕運選手不僅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互動、分享對運動的熱情,也使他們在沒有比賽的情況下,提供了寶貴的收入來源。史上最重要的帕運會即將舉行,我很高興在 Airbnb 線上體驗平台上看到這麼多帕運選手們共襄盛舉,尤其是來自難民帕運會的傑出運動員。我鼓勵人們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與運動明星們零距離共賞奧運賽事」。

提醒

*奧運會場內的線上體驗僅對美國居民開放。
*入住 Scottie Pippen 家中的體驗僅限美國居民參加,非以競賽方式決定參加者,費用不含稅及手續費。

資料來源/Airbnb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AUL GEORGE的第二代簽名鞋─PG2

2018-01-22
鞋子籃球球類配備館

Paul George今天在克里夫蘭首次發表他的第二代簽名鞋─PG2。對這位已進入聯盟八年、在攻防兩端都擁有出色表現的前鋒來說,把一場有多位球員已經擁有個人簽名鞋的球賽當做球鞋發表會仍是一次考驗。但是最終,Paul George在這場萬眾矚目的比賽裡拿下全場最高的36分,帶領球隊以148比124取勝。

PAUL GEORGE的第二代簽名鞋─PG2

PG1和PG2的設計師Tony Hardman表示:「想想Nike籃球的傳統,以及一路走來那些與我們合作的簽名運動員,想到這些產品是多麼讓人興奮,以及它們在文化上的重要意義。成為傳奇的一部分,責任重大,我們要試著留下自己的印記。」

以下是Paul George和Tony Hardman堅持的五項原則,憑藉著這些原則他們得以持續不斷地在簽名鞋文化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PG2

Paul George熱愛遊戲(他喜歡PlayStation),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上,他曾說過自己可能是NBA最癡迷的遊戲玩家之一。PG2的首發配色,將Paul George的熱情和PS4融合在一起,他終於將兩個領域合二為一。

Paul George談起自己熱情的起源時說道,「我對電子遊戲的熱愛簡直是天生的,從我一發現有PlayStation遊戲機這種東西,就不斷給我爸暗示——剪下遊戲的剪報,剪下PlayStation的剪報,然後把它們放到他的衣櫥上。我記得在耶誕節的早晨,我滿懷期待地打開禮物,果不其然,是PS2。從那以後我就成了PlayStation的忠實玩家,至今未變。」

這款鞋有許多PlayStation所特有的元素,包括發光的鞋舌等。Tony Hardman分享道:「我們直接與PlayStation團隊合作設計這款鞋的各個細節。而他們貢獻了一個非常酷的東西,PlayStation 4動態主題中會有一個星空圖案,只要使用球鞋上的代碼便可啟動。那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圖案,我們把它印在鞋墊上面。」

PG2的首發配色結合了Paul George最喜歡的兩樣東西:籃球和遊戲。

PG1採用了內靴結構,有一條醒目的前掌綁帶,而PG2的設計則更傾向於傳統的鞋舌結構。不過,由於Paul George仍然希望讓鎖定貼合成為自己產品線的標誌,所以Tony Hardman在前掌開發了一個他稱之為“Dynamic Wings”的結構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結構提供了與前一代系統同級的鎖定效果,同時,新的美學設計更提高了鞋子的整體貼合性。Tony Hardman解釋說:「這種設計也解決了我們之前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對於某些雙腳較窄的人來說,綁帶可能會過長。」

Tony Hardman的設計圖解釋了PG2的舒適性能。

Paul George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是:「人類已經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所以不要告訴我天空就是極限。」這句話不僅反映了他從加州棕櫚谷小鎮一路奮鬥到NBA的成長歷程,同時也提醒我們:(啟動時的)第一步對於他在攻防上的成功至關重要。

Paul George回憶道:「我很小的時候就熱愛籃球。我對這項運動十分癡迷。我會早早醒來練習運球,光著腳在外面打球,在酷熱的天氣裡來回奔跑,肩上背著裝滿石頭的背包,努力學習如何讓自己跳得更高。我過去常做一些瘋狂的事情,因為我的志向不是讓自己只在公園或街道上打球,我要在最高殿堂裡打球。」

Paul George在NBA已經第八年了,他兒時的付出已經有所回報。但是,他仍有進步的空間,這一點也表現在PG2中;PG2將在回應性和回饋上帶來一種全新的穿著體驗。

Tony Hardman解釋道:「我們將前掌ZOOM AIR的厚度增加到10公釐。另外,在PG1中ZOOM AIR和腳之間還有薄薄的一層泡棉,而現在,腳部和它是直接接觸的。所以雙腳和地面之間幾乎只有Zoom氣墊,這可以視為給他前掌的一個推力。」

PG2配備的Zoom Air氣墊比前一代更大。

說到底,PG系列不只是給Paul George一個人的。Paul George攜手Tony Hardman,致力於讓PG系列不只是為他一人而生,而是為更多“積極進取的人”。考慮到有很多其他職業球員也選擇了PG1,兩人似乎意識到了一雙優秀的實戰球鞋所帶來的無形資產。

「我真的很興奮,尤其是想到這個系列能夠給我的球迷以及夢想進入NBA的人們所帶來的體驗。更讓我激動的是,人們能夠穿上它、感受它,並對他們的籃球生涯有所幫助。我想這就是我想要的。」Paul George如此說道。

除了鎖定和回應性,PG2還改善了整體抓地性能。Paul George說:「之前PG1上的優點球員們都能體驗到,而且會比以前更好。」

穿上這雙鞋可以體驗到更強的鎖定、回應性以及更有效的整體抓地性能。

要。這位球鞋同名運動員肩負重任,他得證明自己配得上擁有簽名鞋。而如何打造一雙適合激烈競爭的球鞋,他胸有成竹。

Paul George說道,「我能做的就是穿著我的球鞋,對抗聯盟裡最好的球員,並且擊敗他們。這是我的目標。這是展示PG2最好的方式,充分展示其性能優勢。我有很多事情要忙,但幸好我找到了能夠勝任這份工作的鞋。」

PG2 HOME CRAZE配色及特別版PG2 PlayStation配色將陸續於Nike.com及大中華區指定零售店點發售,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網球與移位訓練

2017-06-09
訓練動作網球球類知識庫書摘

所有優秀的網球選手都知道追不到球的話再會揮拍也沒用。正確的移位技巧對於網球場上的勝敗非常關鍵,因為打網球時需要全方位的移動,例如向前衝刺去接球、後退回高球、左右橫移打遠身的正反手拍,所以打好網球的基礎便是能夠在長時間進行多方向的短距離衝刺移位,同時要保持平衡及對身體的控制並且做好擊球的準備。

網球與移位訓練 ©bailiwickexpress.com

移位解剖學

除了發球之外,所有網球揮擊之前都必須以良好的運動員姿勢做準備,這樣的姿勢有助於平衡並且讓你能夠迅速往各個方向移動。身為網球員,在準備擊球姿勢時,重心落在腳前掌、膝蓋及髖部微彎,手肘屈曲且球拍位於身體前方,這樣的姿勢會使肌肉處於警戒,讓你得以快速趨向來球。

分腿墊步能幫助你形成運動員姿勢,在對打時的每一次揮擊前都應該要做一 下,就像滑雪者在轉彎時所用的引身技巧。當你快速彎曲膝蓋時,足部所承受的重量會有一瞬間被抽離,在落地的時候便可增加對地面的施力讓你朝任一方向進行推蹬。若你預測來球離身體較遠,通常會在懸空時便藉由髖部朝球的去向外旋,並使足部微微轉向腳尖指著欲移位的方向,藉此幫助身體側移。一般來說,全方位跑動的重點 在於下半身的肌肉,尤其是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腓腸肌以及比目魚肌,在進行橫向或對角移位時,除了前述的肌肉外主要還會用到外展肌及內收肌。

網球揮擊及移位

成適當的運動員姿勢有助於保持平衡及姿勢,讓你能夠收縮正確的肌肉,朝任一方向移動過去。運動員姿勢是對打時每一次揮擊前必要的準備動作,重點是在兩腳所構成的支撐面間維持身體重心。引身的概念對於網球移位技巧的表現大有幫助,藉由快速減少再增加對地面的施力,能使你能獲得平衡並隨心所欲、迅速而強勁地朝任一方向的來球暴衝過去。總而言之,除了具備在一場比賽中跑動數十公里的體能外,衝刺、急停、啟動、變向等能力也都一樣很重要。

此外,隨著這些能力提升,你也將慢慢能夠辨識特定的模式,像是對手下一球最有可能的揮擊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預測能力。在球場上準確的預測加上快速的臨場反應將能助你提早就定位準備下一球的揮擊,讓你的擊球更平衡有勁。

移位操練準則

在球場上,良好的跑動是打好網球的一大關鍵,如果連球都追不到就更不用說要揮擊了。雖然這麼說有點過度簡化了網球比賽,但其中多少有七八分的真實性,因此建議每天都要進行移位的訓練。事實上,許多操練都可以手持球拍的姿勢進行,甚至能夠融入場上的揮擊練習,最好的做法便是將其安排在每段揮擊練習之中,根據個人需求隨時加入。在所有移位操練中,要特別注意適當的平衡、快速的反應時間以及迅速的回位且雙腳放輕,善用技巧。如果要為移位技巧安排單獨的訓練時間,可以在網球練習的結尾,額外加上15∼30分鐘來鍛鍊速度及敏捷,練習在身體疲憊時專注於移位技巧的改善。

以下六種增加網球移位的訓練,能幫助球員更提升反映、速度。

 1  側步跳

步驟1:在底線中央以慣用手持球拍,兩腳張開與肩同,膝蓋微彎,眼睛直視前方。
步驟2:重心放低,保持平衡向左邊側跳5步。側跳時,藉由拉近雙腿回到運動員姿勢,側移時雙腿不交叉。
步驟3:向左邊側跳5步後,以左腿外側推蹬,再側跳回到底線中央。
步驟4:向右邊重複操作。

 2  交叉測步跳

步驟1:​在底線中央以慣用手持球拍,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眼睛直視前方。
步驟2:右腿推蹬,向左跨步與左腿交叉。兩腿同時推蹬,左腿從右腿後方向左跨步,成向左側跳。膝蓋微彎,肩膀後拉。
步驟3:向右側跳回到底線中央,注意變向的第一步須兩腿交叉。

 3  落地擊球回位

正手拍操作步驟

步驟1:​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以慣用手持球拍。
步驟2:壓低重心,保持平衡,向右側跳5步後,揮一次完整的正手拍。
步驟3:右腿外側推蹬,將右足帶過左腿前方,進行至中場的回位動作。當右腿落在身體左側時,繼續側跳回到開始位置。重複操作,保持正確姿勢及揮擊技巧。

反手拍操作步驟

步驟1:接著改向另一邊操作相同動作來訓練反手拍。一樣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以慣用手持球拍。
步驟2:壓低重心,保持平衡,向左側跳5步後,揮一次完整的反手拍。
步驟3:左腿外側推蹬,將左足帶過右腿前方,進行至中場的回位動作。當左 腿落在身體右側時,繼續側跳回到開始位置。重複操作,保持正確姿
勢及揮擊技巧。

 4  米字折返跑

步驟1:​本訓練通常會計時測速。在底線中央成運動員姿勢,手持球拍或空手皆可。從底線中央往底線與右單打邊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2:往右單打邊線與發球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3:往中線與發球線的交點衝刺,以足部碰觸交點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4:往左單打邊線與發球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步驟5:往底線與左單打邊線的角落衝刺,以足部碰觸角落後,再回觸底線中央。

 5  分腿墊步

步驟1:​​以慣用手持球拍站在底線中央,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並雙眼直視前方。
步驟2:躍起但不要跳得太高,到達頂點以及落下時,將髖部轉往欲跑動的方 向。這是一個簡單的雙腳跳引身技巧,記得較靠近球的那隻腳要稍微 向外轉。
步驟3:落地後,往目標跑動3∼4步。換邊重複操作。

 6  怪獸走路

步驟1:​​​用彈力帶將兩隻小腿套住,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彎,雙眼直視前方,以慣用手持球拍。身體蹲低,大腿與地面平行,膝蓋大約彎曲90度。
步驟2:保持上半身直立、膝蓋彎曲90度,右腳向右橫移一小步,左腳再接著向右橫移一小步,使身體回到開始位置。
步驟3:向右重複操作5∼10步,再向左重複操作5∼10步。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E‧保羅‧洛德特、馬克‧S‧柯維克斯 著作《網球運動解剖書》一書。馬克‧S‧柯維克斯博士是美國網球協會負責運動科學及教練養成的資深經理,於奧本大學就讀期間獲得全美大專網球雙打冠軍。成為職業選手後,他繼續在研究所攻讀,進行與網球相關的研究,獲得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以及運動生理學博士學位。

本書是為從事網球運動者而作,不論你是認真拚輸贏還是休閒當好玩都行。很多網球書籍都會強調體適能或健身的重要,而《網球運動解剖書》則更進一步告訴你打網球也要練身體的原因及方法。在本書中,我們會闡明各種揮擊所用到的不同肌群,教你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加以鍛鍊,做為網球全方位訓練的一部分。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