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瑜伽或是空中瑜伽時常會有「倒立」的動作,不少人認為倒立非常養生,但想要順利完成「倒立」的動作,其實還是要由專家來教導,另外,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倒立,瑜伽老師 Nikki 提醒,當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感時,就應該要馬上停止動作。
倒立對身體到底有什麼益處呢?Nikki 老師表示,平常站姿時身體和器官都是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往下,所以當倒立身體、臟器「反過來」時,會讓血液循環較佳,對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的人有幫助。另外,倒立也可以增強核心、養顏美容、提升平衡感等。
有沒有哪些人是不適合做倒立的呢?Nikki 老師強調,所有的瑜伽動作,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是要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而有以下狀況的人則是要特別注意,倒立前應先經由醫師或是老師評估:
.1 年內腦部開過刀者
.1 年內眼睛動過手術者(眼壓過高者)
.胃食道逆流者
.易頭暈者
.血壓不穩定
.孕婦
Nikki 老師表示,這些人如果做起來沒有不舒服的話就可以倒立,但當倒立時身體不適,且感到頭漲、臉紅、眼睛不適時,就應該要立刻停止動作。另外,有任何疑慮也可以請教過醫師再執行。
倒立會讓頭腦變清晰,因此睡前倒立時是不適合的。Nikki 老師表示,睡前做的運動應該要能安定心神,等早上起床時或是想提升精神時再倒立會比較合適。
而沒有倒立過的人,不太建議第一次倒立就單獨在家自己操作,要有專業的老師在旁邊指導比較好。倒立時,其實全身每一個地方都要注意,且需要高度專注力,只要一不注意就會失去平衡掉下來,如果不慎摔落傷到頸椎或是骨盆,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
舉例來說,手撐地板時,手指的位置和力量的擺放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力量擺在前面,後面的部分就會容易掉下來,「掉下來,力量會散掉沒有集中在核心(身體的中線)。」
而如果是有從基礎好好學習倒立的人,倒立過程中能夠把腿往上拉,同時核心也在出力,把力量集中在中間並慢慢往上頂,就算手壓在地面上,頭部都還是可以轉動。
許多人倒立完頭漲臉紅,甚至覺得頭暈,Nikki 老師解釋,這是因為有些人為了倒立上去,會過度用力並透過憋氣維持動作,「呼吸不對就會造成頭部漲紅,所以並不是動作不對的問題,而是呼吸調節不對,倒立時才會覺得身體不適。」
Nikki 老師也提醒,不管是哪一個瑜伽的體位法,在動作停留的時候都是要呼吸順暢的,如果這個體位法讓呼吸不順暢並憋氣,那這個動作就對血液循環沒有幫助。
倒立也分為不同派別在練習,有些派別不可以靠牆,有些則可以,但靠牆還是比較安全的做法。Nikki 老師也親自解析倒立的正確步驟,分為「無輔具」及「有輔具」兩種。
無輔具倒立
1. 手肘互抱:先互抱一下自己的手肘,目的是讓手與肩膀同寬。
2. 十指交扣:把手握拳,十指交扣、且小指需平放。 大拇指壓在頭的兩側,大拇指合起來或打開都可以。
3. 進入下犬式:保持肩膀穩定度,注意肩頰骨不要往後推出,肋骨往內收,兩者收緊的話,肩膀就會是穩定的狀態,肩頰骨必須往胸的方向,臀部和腳的力量往上延伸。
4. 膝蓋彎曲:壓著腳跟、膝蓋彎曲,兩隻腳分別輪流或一同往上抬並壓腳背,特別注意在抬腳時,要把骨盆轉上來,並且把大腿併起往天花板方向夾緊、往上推高。
如果覺得快倒、比較沒力的時候,也可以將雙腳靠著牆壁。
有輔具倒立(一):瑜伽磚、瑜伽繩
用一些輔具也能夠幫助完成倒立,其中像是瑜伽磚、瑜伽繩是最好上手的輔具,若要透過這兩種輔具完成倒立,共需使用 10 個瑜伽磚和 1 條瑜伽繩。
1. 將瑜伽繩繞在大手臂靠近手肘的位置。
2. 並將手、肩膀放在瑜伽磚上(瑜伽磚的擺放寬度要剛好符合肩寬)。
3. 接著進入下犬式,並將背靠牆。
4. 雙腳輪流抬起。
有輔具倒立(二):瑜珈椅
如果已經有過幾次倒立經驗的人,也可以嘗試用瑜伽椅幫助完成動作。
1. 瑜伽椅相對擺放,上方擺上能夠支撐肩膀的物品,例如:毛巾、瑜伽毯。
2. 椅子的距離與肩部同寬、頭放在中間,準備好後雙腿往上。
2. 雙腿上去後,大腿夾緊,並且往天花板的方向推高。
Nikki 老師表示,若徒手練習倒立在沒有任何輔具的狀態,也許 1 分鐘就覺得足夠了;但有輔具時就算倒立 5 或 10 分鐘還會覺得輕鬆,所以應該要倒立多久完全是看呼吸有沒有平穩,以及執行的動作是否讓人覺得安心、舒服。
要注意的是,倒立時有些人的血壓會比較高,當倒立完解開動作時,結束動作時頭不要馬上起來,可以先做嬰兒式休息,當覺得舒服時再慢慢把頭抬起來。
若頭下腳上,馬上再把頭抬起來時,就和前彎再站起來時一樣,會覺得頭暈、貧血,相當危險。Nikki 老師提醒:「如果一個動作讓人覺得會暈、會漲,干擾神經系統,那建議不要硬撐。」而如果不適合做倒立者,但又想達到和倒立一樣促進循環的效果,則可以考慮以下犬式作為替代式。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對女性來說,子宮以及卵巢是對於維持女性賀爾蒙以及孕育新生命的重要器官,當這些器官因為壓力、生病以及外在因素來影響時,就會導致運作出現障礙,此時會引發許多相關婦女病。瑜伽束角式(Cobbler Pose)的練習,可以促進血液對於盆腔和腹腔的供給,有效的滋養了女性的子宮和卵巢,平衡身體激素,能幫助子宮和卵巢正常的發揮功能。
許多女性長期受到經痛問題困擾,不管是天生體質或是外在環境都會讓生理期來時感到不適,每個月的經痛對女性來說,想必都是一場惡夢。在月經來潮時,女人都必須忍受下腹疼、骨盆疼痛,有些人的情況甚至是疼痛會蔓延到下背部及大腿,在經期來潮時,來會有噁心想吐、暈眩、疲憊、腰酸、腹瀉等種種情況發生,除了必須要靠平時飲食、生活作息調理外,也可以試試看做瑜伽。在現今科學已證明,緩解經痛其實不一定要靠吃藥來執行外,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指出,做瑜伽可緩解身上疼痛,包括經痛也是。
許多喜歡翹腳或是二郎腿的女性,都會有骨盆傾斜、長短腳等問題,長期下來就會有下背痛、坐骨神經或是椎間盤凸出等問題,進而導致腹腔內的子宮、卵巢運作時出現障礙。對於懷孕時期的女性,必須挺著有2-3公斤的肚子,這段時間對腰部的壓力也會增加許多,所以這時準媽媽們,也會時常出現腰酸背痛等情況,甚至在生產完時,骨頭也會跑位。束角式可以幫助大腿外旋,採漸進式來伸展骨盆、髖關節以及大腿內側肌肉,進而緩解緊繃的肌肉和坐骨神經疼痛,將脊椎、骨盆拉回身體正確位置上。
許多女性都有月經不規則的困擾,所以各式各樣的偏方或是治療方式都有人想去試,其實,月經不正常就如同發燒一樣,只是一個病徵而已,如何找出潛藏在背後的病因並且加以治療才是重點。但造成的原因很多,像是現在忙碌的工作壓力、不正常飲食、或是疾病等都會造成,除了開刀、吃藥外都會有淺在的風險。透過瑜伽束角式能有效改善此症狀,除了能改善經期不規律,還可以增進卵巢功能、並且減少女性分娩時的疼痛,定期適當的做,相信幫助非常大。
雖然束角式對女性身體來說非常好,但對男性來說,也是有不錯的效果。對於許多需要跑跑跳跳的運動員,都需要強而有力的大腿肌群能進行,當長期過度在使用時,就會造成肌肉緊繃,這時可以透過束腳式來伸展沾黏的肌肉。
資料來源/Timeshood、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在忙碌的日子裡,時常需要為了工作奔波,這時我們的身體會出現許多壓力,導致肩頸、背、腰、髖關節開始緊繃,長期下來,身體的活動能力會遞減,健康也會亮起紅燈,這時就需要透過緩和的瑜伽來伸展緊繃的身心。以下六種修復瑜伽,可以在睡前30分鐘來進行,幫助我們紓解壓力並且促進睡眠。
步驟1: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在臀部後方放置枕頭。
步驟2:吸氣,雙手合十蹲下,將臀部輕靠放置在枕頭上。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步驟1:將上半身靠在枕頭上,雙手繞到枕頭上方握住。
步驟2:雙腳打開跪在地上夾住枕頭。
步驟3:停留3-5分鐘後休息。
步驟1:將上半身側躺在枕頭上,雙腳彎曲,雙手抱住枕頭。
步驟2:停留3-5鐘後換邊執行。
步驟1:將上半身仰躺在枕頭上,雙腳打開。
步驟2:雙手放置在身體兩側,將全身放鬆,停留3-5鐘。
步驟1:將上半身側躺在枕頭上,雙手往上延伸。
步驟2:肚子收緊,雙腿彎曲,停留3-5分鐘後換邊執行。
步驟1:躺在瑜伽墊上,將瑜伽枕或是枕頭放在腰下,雙手自然擺放在身體兩側或是頭部上方。
步驟2:雙腳靠牆打直,或是找一張椅子將小腿放在椅墊上,與大腿垂直90度。
步驟3:過程中要深深地呼吸、吐氣,靜置10-15分鐘。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