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球的人車接力賽「HOOD to COAST」,往年都是奔馳東岸,今年不同於以往,從南投出發跑至新竹,體會西岸風情。今年正式賽事來臨之前,Hood to Coast Taiwan 接續推出運動旅遊系列活動、賽前訓練營,單車旅行集章讓你跑透透整個新竹,還能抽住宿券、下午茶券等大獎,集章時間至 5 月 31 日止。
去年大獲好評的 HOOD to COAST 旅行集章強勢回歸!這次 H2C 攜手桃竹苗 YouBike,推出風城單車輕旅行地圖,讓你整個新竹跑透透,更深度探訪 2022 全新賽道城市—新竹的風城人文風光。
活動期間 4/1-5/31,完成單車輕旅地圖各站任務、掃碼 QR Code,能獲得旅遊小章及該站點特殊獎勵。
■ YYsports 竹科概念店
關卡任務:體驗Cycling Lab單車騎行
站點特殊獎勵:氣泡醋飲乙杯 + YYsports紀念口罩乙個(限量200份)
■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或者光盒子 OR LIGHTBOX
關卡任務:參觀影博館「電影‧有樂櫃」展覽
站點特殊獎勵:光盒子書店消費全面 9 折 or「光盒子bistro」 兌換飲品(威士忌High ball /薑汁汽水/氣泡水)一杯
■ 香山濕地賞蟹步道
關卡任務:於賞蟹步道拍照上傳
站點特殊獎勵:外帶伴手禮 9 折優惠
■ 新竹市立動物園
關卡任務:於新竹市立動物園門口拍照上傳
■ 新竹青草湖
關卡任務:於青草湖風景區拍照上傳
打卡點位置:YouBike 青草湖(煙波大飯店)租借站
■ 十八尖山
關卡任務:完成健走 5000 步(開啟 APP 趣動完成)
打卡點位置:YouBike 十八尖山(新竹高商)租借站
■ 那魯灣文化聚落
關卡任務:與園內任一設施合影上傳
打卡點位置:YouBike 香山火車站租借站
■ 新竹巨城
關卡任務:與巨城門口 Big City 標誌合影上傳
「單車輕旅獎」
集滿任四個不同的旅遊小章,即可參加抽獎:Fujifilm 拍立得、新竹或者風旅住宿券、R1星空會館雙人午茶券
「風城漫遊獎」
集滿全八站旅遊小章,即可參加抽獎:Garmin Forerunner55 跑錶、NIKE DUNK湖水綠(wUS6.5)、JBL可攜式防水藍牙喇叭。
集章時間至 5/31 止,目前已有許多夥伴集章完成了!趕緊下載 YYsports APP,加入 Hood to Coast,快呼朋引伴來場春日城市漫遊吧!
活動詳情請見Hood to Coast風城漫遊 單車輕旅報名網址
資料來源/YYsports
責任編輯/Dama
秋天是最適合爬山的季節,除了氣溫涼爽之外,還可以看到楓葉轉紅、芒草片片等美景。不過,隨著海拔高度的提升,身體也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高山症症狀、高山症判斷、高山症用藥等相關知識,幫助民眾更瞭解高山症,也能在危急時刻進行自救,爬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山症也稱作「高海拔疾病」,因為登山時身體無法適應環境,進造成頭暈、倦怠等症狀。高山症與體力好不好、身體強不強壯無關,主要因為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逐漸降低、同時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能力時,就有可能會發生高山症。
高山症依症狀不同,也分成急性高山症、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其中「急性高山症」是最常見的類型,以下為高山症的嚴重程度分級:
輕度症狀: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
中度症狀:嘔吐、使用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的頭痛、尿量減少等。
重度症狀:意識改變、步態不穩、休息時呼吸困難、皮膚發紫等。
一般而言,攀爬至高度超過25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就會出現高山症的症狀,尤其患有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鐮刀形貧血、任何型式肺功能不良者,這些族群對缺氧環境特別敏感,最容易發生高山症,登山前應先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到高地活動。想預防高山症,建議上山前可先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根據醫師建議準備合適的藥物。
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山症?事實上,可以運用簡單的「路易斯湖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來診斷,這也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高山症指標,只要符合其中一種判斷標準就是高山症:
1.符合以下3個條件:
有登高
發生頭痛症狀
至少有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等1個以上症狀
2.符合以下2個條件:
有登高
加上頭痛、頭暈、失眠、噁心或嘔吐及虛弱,5個症狀至少中3個
要注意的是,少數發生急性高山病的旅客,有可能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腦水腫的症狀包括嚴重頭痛、嗜睡、步態不穩甚至昏迷。其中,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沒有給予妥善治療或降低高度,24小時內可能會致死。
頭暈、嘔吐⋯高山症發作怎麼辦?當高山症發生時,除了給予氧氣、藥物治療以外,應該要避免繼續往上爬,最好立即下山,降低海拔高度才是減緩高山症最重要的方式。
此外,發生任何高山症的患者,千萬不能落單或獨自下山,至少要由一位具有基本醫療知識、熟悉路況的隊員陪同。
千萬別以為高山症只是小病,若不謹慎看待可能會有嚴重後果,究竟要如何預防高山症呢?《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方法,建議民眾出發前先做身體評估,而且爬山時不要太急,才能有效預防高山症:
出發前諮詢醫師作身體檢查評估。
1.避免晚上睡在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旅遊行程,並且避免直接以飛行的方式前往高地。
2.在海拔2000~2500公尺以上的旅遊,最好過夜後再上升高度。
3.在抵達高地後的首24小時避免過度運動以及酒精性飲料。
4.爬山時慢慢爬不要操之過急,使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對低氧氣的環境轉變作出適應。
5.注意自己或隊友是否出現高山症的早期症狀。
高山症的藥物選擇,通常分成預防、治療2種,藥物的成分與使用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若想要提前準備高山症用藥,建議民眾可以在登山前向醫師諮詢,並按醫師指示來服用,以下為常見的高山症「預防藥物」:
丹木斯(Diamox):為一種利尿劑,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並且加速身體適應高地環境,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毫克。
得利生(Dexamethasone):可以預防急性高山症及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類固醇類藥物。
硝苯地平(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台灣史上首支前進南極點長征隊,即將於11月25日展開探險,團隊包含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藝人宥勝等5人,將進行為期30天的660公里越野探險。團隊於13日從台北出發後轉往智利,並於19日飛抵聯合冰川做最後準備,在團員開啟冒險前,主辦單位橘子關懷基金會公開亞洲南極長征隊這半年來的密集訓練菜單,此菜單由極地教練陳彥博親自規劃,以三大系統高強度體能訓練逐步提高隊員的體能耐力。
南極長征開始前,為培養隊員面對艱鉅環境挑戰的能力,陳彥博開出高強度的三大訓練系統,包含「平日訓練」、「移地訓練」與「高海拔訓練」。
訓練 1 平日訓練
平日訓練是強化體能的基本訓練,也是最磨人耐心的基本功,隊員每周需進行至少1次慢跑1小時或緩跑10公里;2-3次拖輪胎訓練,每次負重10-20公斤的輪胎,並從慢跑2小時換增至3小時。
陳彥博表示,長征隊每日在南極高原需拖雪橇行進14小時、超過30公里,如同每日揹著30公斤重的托盤,從台北走到桃園反覆30天。因此,兩個訓練項目是培養力量和核心肌肉穩定性,讓隊員有足夠體力應付每天的未知挑戰。
訓練 2 移地訓練
為提前適應寒冷環境,長征隊4月初時遠赴冰島移地訓練,透過滑雪100公里長征,提前熟悉冰川裂縫的營救技術,並進行滑雪技能強化等訓練。
訓練 3 高海拔訓練
南極高原平均海拔2350公尺,為及早熟悉高原高度、稀薄空氣與環境,隊員分別在10月進行了奇萊主山南峰及南華山高山訓練,11月初更連續3天分別從武陵農場單攻桃山、池有山及雪山主峰。
對於高強度三大系統訓練菜單,隊員們起初覺得不難,有冒險王稱號的夢想導師宥勝甚至覺得小兒科。但宥勝回想起訓練過程﹕輪胎和地面有強大的摩擦力,甚至在海裡、沙灘上、野地裡練習,雖然只有10-20公斤的輪胎,拖3個小時下來,就像揹著小孩從台北走到桃園一樣,還不能放生他,只能咬緊牙關撐著完成。
在心情低谷時,陳彥博都會在一旁喊:「保持微笑,保持心情愉悅」,宥勝表示當下其實很想揍人,但照著做後發現真的很有效,宥勝笑說:「當下臉部的表情就會呈現出一種很扭曲的掙扎加上很詭異的微笑,然後難關就這樣一步步跨越了。」
「前進南極點」冒險計劃即將在11月25日正式開始,長征隊19日已從智利Punta Arenas飛往聯合冰川,進行通訊測試與極地適應。南極氣候嚴峻,從Punta Arenas飛往南極具不確定性及危險性,班機起降完全靠天氣預報和機師判斷,隊員們在Punta Arenas拿到的是一張無時刻表的機票,飛不飛全看天意,需隨時等待天氣的「破口」才能起飛。事實上,原定是18日起飛,但因聯合冰川颳起每小時90km的颱風級強風,能見度不高,飛機延遲了一天,讓長征隊19日才正式出發。
在聯合冰川,隊員看不到南極可愛的企鵝,也不會體驗破冰船,有的只是更多未知的冒險與挑戰。在前進冰川前,彥博感性說到:「有別於以往的個人參賽,這次需要帶著團隊一起前往南極,遠征冒險660km越野滑雪到南極點,壓力非常大。過程還需協助物資運送籌辦、裝備系統、醫療照護、風險管理...等,都是學習。」
越接近冒險啟程時刻,團隊也繃緊神經,時時刻刻都在檢查裝備細節,身為隊長、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向隊員信心喊話:「這會是一趟非常艱苦的旅行,我們即將邁向地球的極南,在無任何電信訊號的環境裡,只有完成660公里的挑戰,才會再與現代世界接連,我心中有種義無反顧的壯志飛揚。而我最開心的,是能和這麼棒的團隊一同出征,未來一個月裡的每一步,我們都會有許多領悟,我們要期待自己表現得夠好,帶回來與朋友們分享,更帶給社會一些激勵。」
南極長征隊由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領軍,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知名藝人宥勝分別擔任極地教練與夢想導師,和兩位青年林語萱與吳昇儒,共同組成一跨年齡、跨領域的南極長征隊;十年前負責掌鏡「征服北極」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將負責全程隨行紀錄。多位勇於實踐夢想的代表,挑戰資源極度匱乏、環境極度惡劣的南極點,希望持續把「做大夢」的精神、「冒險」的勇氣傳達給新世代年輕人。
資料來源/橘子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