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球的人車接力賽「HOOD to COAST」,往年都是奔馳東岸,今年不同於以往,從南投出發跑至新竹,體會西岸風情。今年正式賽事來臨之前,Hood to Coast Taiwan 接續推出運動旅遊系列活動、賽前訓練營,單車旅行集章讓你跑透透整個新竹,還能抽住宿券、下午茶券等大獎,集章時間至 5 月 31 日止。
去年大獲好評的 HOOD to COAST 旅行集章強勢回歸!這次 H2C 攜手桃竹苗 YouBike,推出風城單車輕旅行地圖,讓你整個新竹跑透透,更深度探訪 2022 全新賽道城市—新竹的風城人文風光。
活動期間 4/1-5/31,完成單車輕旅地圖各站任務、掃碼 QR Code,能獲得旅遊小章及該站點特殊獎勵。
■ YYsports 竹科概念店
關卡任務:體驗Cycling Lab單車騎行
站點特殊獎勵:氣泡醋飲乙杯 + YYsports紀念口罩乙個(限量200份)
■ 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或者光盒子 OR LIGHTBOX
關卡任務:參觀影博館「電影‧有樂櫃」展覽
站點特殊獎勵:光盒子書店消費全面 9 折 or「光盒子bistro」 兌換飲品(威士忌High ball /薑汁汽水/氣泡水)一杯
■ 香山濕地賞蟹步道
關卡任務:於賞蟹步道拍照上傳
站點特殊獎勵:外帶伴手禮 9 折優惠
■ 新竹市立動物園
關卡任務:於新竹市立動物園門口拍照上傳
■ 新竹青草湖
關卡任務:於青草湖風景區拍照上傳
打卡點位置:YouBike 青草湖(煙波大飯店)租借站
■ 十八尖山
關卡任務:完成健走 5000 步(開啟 APP 趣動完成)
打卡點位置:YouBike 十八尖山(新竹高商)租借站
■ 那魯灣文化聚落
關卡任務:與園內任一設施合影上傳
打卡點位置:YouBike 香山火車站租借站
■ 新竹巨城
關卡任務:與巨城門口 Big City 標誌合影上傳
「單車輕旅獎」
集滿任四個不同的旅遊小章,即可參加抽獎:Fujifilm 拍立得、新竹或者風旅住宿券、R1星空會館雙人午茶券
「風城漫遊獎」
集滿全八站旅遊小章,即可參加抽獎:Garmin Forerunner55 跑錶、NIKE DUNK湖水綠(wUS6.5)、JBL可攜式防水藍牙喇叭。
集章時間至 5/31 止,目前已有許多夥伴集章完成了!趕緊下載 YYsports APP,加入 Hood to Coast,快呼朋引伴來場春日城市漫遊吧!
活動詳情請見Hood to Coast風城漫遊 單車輕旅報名網址
資料來源/YYsports
責任編輯/Dama
鐵人名模王心恬在台北馬拉松前夕(18 日)出席《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台北加開場新書分享會,表示自己投入運動多年,周遭朋友都問她為什麼不出運動書、自創品牌時也被問為什麼不創運動品牌﹖這次正好受邀跟18位優秀鐵人合著出書,同時還能將版稅做公益捐贈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讓她大讚美事一件!會中她大方分享參加鐵人賽遇到的窘境,甚至因為工作需求塗太多防曬乳導致中暑,原來藝人參賽也會發生異於常人的糗事!
《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一書的作者版稅將有 50% 捐贈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從小就愛運動的王心恬分享:把熱愛的運動結合公益是自己一直很想做的事,前幾年很多朋友問為什麼不出運動書﹖自創香氛品牌的時候,朋友也問為什麼不創運動品牌﹖她坦言:「對我來說,運動是讓我身心得到舒緩的事,對運動的想法主要都是在分享,而這次受邀跟這麼多優秀作者合著一本書,同時又可以做公益,是我心目中認為最好的一本運動書!」她也指出,版稅捐贈對象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晚年生活是注重健康的鐵人應該關注的人生大事,能捐贈給這樣的單位是美事一件,也希望大家能共襄盛舉。
《狂飆的 18 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由墨刻出版社邀約各行業傑出的 19 位鐵人集結出書,作者群包括知名藝人、模特兒、網紅、運動企業總舵手、專業運動教練與選手等菁英。除了鐵人名模王心恬外,還有陳彥良(醫護鐵人創辦人)、王千由(277自轉車教練)、江晏慶(XTERRA專業教練)、何航順(醫護鐵人)、李詹瑩(蛙式泳后)、林玉芳(捷安特選手)、林金財(台灣第一代鐵人)、林澤浩(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董事長)、范永奕(自行車登山王)、段慧琳(外景女鐵人)、姚焱堯(運動筆記創辦人)、姚黛瑋(知名藝人)、許元耕(深耕運動負責人)、郭修森(丸鐵運動負責人)、郭家齊(肉肉少女)、黃柏青(鐵人運動專欄作家)、楊志祥(鐵人暖男)與謝伯韶(鐵人警花)等鐵人作者參與創作。
新書開頭由統籌作者陳彥良以大數據為全台鐵人三項、馬拉松、自行車與游泳等賽事做總覽分析,接著由 18 名鐵人作者接棒登場。作者們不只親筆描述耐力運動生涯中最深刻的比賽經歷,更分享獨門的訓練心法,針對參與過的賽事,提出私房備賽攻略與星級評分等實用資訊,讓讀者閱讀比賽故事感動之餘,更能獲得共 16 場熱門耐力賽事的賽前準備實用資訊。本書更獲得包括鐵人一哥謝昇諺等 23 位運動領域名家聯合推薦。
11 月 11 日新書正式上市後,北、中、南讀者們熱情回饋,《狂飆的 18 鐵人》再度加開台北場簽書會,於 18 日晚間聚集多達 8 位作者出席,分享不做作、不矯情的運動生活和著作心路歷程。
談到近期的運動生活,王心恬表示已近兩三年沒有參加鐵人比賽,主因是她很挑賽道風景,看過的風景就不一定想看第二次,但只要有新路線一定會想參加。至於寫作時一開始找不到記憶,她說:「為了恢復對路線的記憶,我去找了當時賽事單位路線圖,看到路線和照片後當時的景象便歷歷在目。」對於書中介紹的墾丁鐵人三項賽事,她回憶起很窘的時刻:原本游泳項目 1,500 公尺感覺特別遠,上岸才發現己經游了快兩千公尺,原來是因為比賽前的潮汐關係,讓前一天放的浮球拉遠距離;而該場 T1 轉換區長達 1 公里,不少參賽者在艷陽下赤腳跑 1 公里而腳底受傷,也有參賽者在轉換區直接棄賽。
此外她還透露,雖然她在每場比賽都特別注意安全,所以從沒有嚴重傷害,但她參加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 113 公里組時,遇上當時台東炙熱的天氣,因為工作需求不能讓皮膚曬黑,全程她不時為全身補抹防曬乳,以致體內的熱無法散出, 跑到一半出現中暑症狀,索性頂著烈日當頭,直接躺在大馬路旁休息,那次比賽也只能 DNF(出賽但未完賽)。「一個鐵人居然因為擦防曬乳中暑!真是愧對當一個鐵人。」對於喜愛運動又要兼顧工作要求的她來說,是個難忘的經驗。
分享會現場的鐵人作者們,也各自分享自己的運動近況及寫作經驗,每一位都充分展現了如何保持最佳狀況的原子習慣。林玉芳表示因為工作,平常在家貫徹肌力和伸展訓練,一到假日就會外騎。甫贏得 FXT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賽冠軍的「范老師」范永奕,比完 FXT 後只腿痠了一天,更保持每天持續運動,卻因打疫苗休息了三天,讓全場與會者笑聲四起,不過間隔不到 1 個月又要比台北馬拉松全馬組,讓主持人心恬直呼「你好奇怪﹗」陳彥良自嘲每次比賽都是最後一名,所以這本書當統籌作者,也因為疫情告一段落,醫護鐵人開始重返支援各場比賽。懷胎近 9 個月仍保持曼妙身材的李詹瑩表示,雖然現在跑不起來了,但每週還是維持 3-4 次健身、瑜珈等運動,「畢竟我不想胖太多﹗」
投入鐵人 30 年的林金財搞笑說自己最符合弘道老人基金會的目標族群,是「活到老玩到老」,也提及女兒的同學家長讀完《狂飆的 18 鐵人》後心得居然是…女兒很可愛。最近有腳傷的江晏慶樂觀表示,趁腳傷期間剛好補足弱項腳踏車和游泳,更霸氣宣告自己運動現況就是準備明年 FXT 台灣極限鐵人三項賽,當下獲得全場熱烈掌聲。黃柏青則表示疫情間都在追劇喝啤酒,後來自覺不行再胖下去,開始參加鐵人 100 天的活動,每天都要完成標鐵 51.5 其中一項,現已維持 89 天,顯現維持運動習慣的決心。
墨刻出版新書《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已於 11 月 11 日在台灣、香港、馬來西亞的實體與網路通路同步上市,圖書詳情請點此。
撰稿/Dama
攝影/David
在跑步訓練中,有很多種訓練方式,部分跑者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會開始越野跑的訓練。它和公路跑與場地跑的差在於,跑者主要是在野外自然環境徒步小徑上跑步,會有山地、上下坡的訓練,起伏較大。
一般越野跑比公路跑更鍛煉人的適應能力,因為跑步路程較遠,且訓練難度大,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因此很多人在熟悉了平路跑之後才會進行越野跑的訓練。
越野跑地形最大的特色就是下坡比上坡難,需配合定型改變動作與步調,才能跑得更加順暢。所以要體會越野跑的精髓,首先就得從了解基本地型開始,以下是越野跑中最常遇到的五大地形:
在越野賽事裡面遇到階梯是很常見的事情,當遇到階梯時,最快的方式是:女生可練習一次跑2階,男生可以一次跑三階,但這完全是看你的肌肉承受量而決定的。至於下階梯的時候,眼睛的視線總額應該放在離前面的3格階梯左右,這樣才不會跌倒喔!
無論是一般的公路地形或是原始的泥土地,只要遇到上坡,身體請一律放低,這樣能減輕身體的重量,腳自然也就動起來了。其實上坡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麼跑最快,而是怎麼跑最不累,而如何不累呢?就是在上坡之前的平坦段或下坡段加速,順勢的上坡,就能節省許多力氣。
對於下坡,第一次跑山徑的跑者,可能會有些害怕,但只要知道一個重點,就是動作靈活、身體放鬆,肩膀不緊繃,重心往後放低。這樣不但能減輕其重量,且即使不小心跌倒了,也能減輕受傷的程度。
在山徑裡面,樹根的地形算是很常見的。無論是遇到下坡或是階梯的樹根地形,最重要的就是「腳的步伐」。
當你遇到樹根階梯的地形時,我們的腳最好是踩在樹根中間的一半,這樣一來,才不至於被絆倒。若是用腳尖的話,後腳就很容易絆倒,如果是用腳跟,則很容易向前撲倒。
當遇到下坡的樹枝地形時,請盡量避開樹枝的地方,往旁邊找有樹葉的地方。因為下坡的時候衝力比較大,所以更容易跌倒,於是乾脆避開樹枝,會更安全。當然最重要的原則還是下坡的時候,身體一定要記得放低,然後當遇到危險的地方時,請放慢速度,切莫搶快,這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若是為了逞那1、2秒之快,恐怕會得不償失呢!
越野跑很容易碰到滿是碎石的地形, 碎時地的路況不穩定,無論上下坡都要小心。遇到大碎時要按部就班往上爬,其實登山的成分比較多。有些岩石比較濕滑,或者沒有固定在地面上,所以挑選穩固的岩石攀爬也很重要。
雖然地形多變化,但是越野比較著重於技巧,不管如何,都還是要靠經驗去累積,有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