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1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2
台北101垂直馬拉松世界冠軍賽 波蘭男澳洲女奪冠
3
深植人心的跑者文化:日本馬拉松跑者成功的3大秘訣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2022-06-15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ASICS

專業運動品牌 ASICS 正式發佈競速跑鞋全面進化版 METASPEED+,將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提升至最高境界,為不同跑步風格跑者提供更進階的差異化功能輔助,推出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METASPEED+ 系列鞋款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ASICS碳纖維板競速跑鞋METASPEED+ 破PB最強武器

METASPEED+ 菁英跑者破紀錄最強武器

ASICS 自 2021 年推出革命性創新鞋款 METASPEED,為許多菁英選手創下個人最佳紀錄,成為破紀錄戰靴,包含東京奧運鐵人三項男女子組冠軍,以及 Sara Hall、川內優輝等超過 200 位菁英跑者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台灣亞瑟士旗下包含温連忠、江彥綸、江英瑋、曾廷瑋、蘇鳳婷等選手也在 2021 台北馬拉松全馬及半馬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張團畯則在 2022 IRONMAN 70.3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賽台東站以打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奪冠。

 鐵人三項好手張團畯著ASICS METASPEED在 2022 IRONMAN 70.3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賽台東站以打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奪冠
鐵人三項好手張團畯著ASICS METASPEED在 2022 IRONMAN 70.3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賽台東站以打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奪冠

針對不同跑步風格跑者 提高跑步經濟性

承襲 METASPEED 突破性的表現,經過 ASICS ISS 運動工學研究所持續測試與優化,運用大量的菁英數據進行開發,將產品性能提升到全新水平,針對步幅型跑者和步頻型跑者推出 METASPEED SKY+ 與 METASPEED EDGE+,皆使用 ASICS 最輕量回彈的 FLYTEFOAM BLAST TURBO (簡稱 FF BLAST TURBO) 中底,相較 METASPEED 增加更多中底體積,以促進腳趾離地時的自然回饋,同時針對不同跑步風格的跑者,置入輕量化碳纖維板以加強穩定性,引導步伐自然前進,調查結果相較 ASICS 傳統競速跑鞋可提高 2% 跑步經濟性。相較第一代採用全新超輕量 MOTION WRAP 網眼鞋面,體現高度透氣性和包覆性,單層鞋帶的皺褶設計強化固定效果。

針對步幅型跑者和步頻型跑者推出 METASPEED SKY+ 與 METASPEED EDGE+
針對步幅型跑者和步頻型跑者推出 METASPEED SKY+ 與 METASPEED EDGE+

METASPEED+ 系列鞋款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台灣販售店點為亞瑟士官網、台北旗艦店(6/24開始販售)、西門店、京站、信義 A11、大江購物中心(7/1開始販售)、新竹巨城、台中大遠百、台南新光三越、漢神巨蛋和高雄夢時代。

METASPEED SKY+ 強化回彈效果 METASPEED EDGE+ 促進滾動推進

為步幅型跑者打造的 METASPEED SKY+,相較 METASPEED SKY 將鞋頭翹度提高,增加 4% FF BLAST TURBO 含量,並將碳纖維板置於中底較高位置,形成更大的表面壓力,獲得更高的回彈效果,讓跑者得以節省能量加大步幅,提高推蹬效率。

針對步頻型跑者設計的 METASPEED EDGE+ 則增加 16% FF BLAST TURBO 含量,鞋款厚度明顯增加,不同的是碳纖維板設置較低,且彎曲度較高,為了幫助滾動推進轉換而設計,讓跑者維持跑步節奏同時促進加速效果。

METASPEED SKY+,NTD$7,280
METASPEED SKY+,NTD$7,280
METASPEED EDGE+,NTD$7,280
METASPEED EDGE+,NTD$7,280

27位選手著METASPEED+破PB

METASPEED+ 問世前已讓眾多菁英跑者測試並得到實證,其中英國長跑選手 Eilish McColgan 穿著 METASPEED+ 原型鞋已於今年 2 月 Ras Al Khaimah 半馬馬拉松賽事跑出 1:06:26 成績,將個人 PB 推進 21 秒。

ASICS 更於 4 月 24 日在西班牙馬拉加舉辦由國際田徑協會總會認證的 META: Time: Trials 活動,共有 5K、10K 和 21K 不同距離賽事,邀請超過 70 位全球菁英跑者出席,穿著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以突破個人 PB 為目標,最終有 27 位選手跑出個人史上最佳記錄,包括 4 個新國家記錄,更讓人期待未來更多的記錄誕生。

詳情請見ASICS官網。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101垂直馬拉松世界冠軍賽 波蘭男澳洲女奪冠

2018-05-07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8中國信託‧台北101垂直馬拉松」,也就是國人熟悉的101登高賽於5日開賽,共47國、5,100名選手同台比拚,包括首度參與的藝人邰智源與坤達也熱情參與。最終男子組由世界排名第一的波蘭選手Piotr Lobodzinski拿下第一;女子組則由多次拿下台北101登高賽冠軍的澳洲籍選手Suzy Walsham奪冠。

台北101垂直馬拉松世界冠軍賽 波蘭男澳洲女奪冠

首度擔任國際登高世界冠軍賽主辦

台北101繼去年舉辦亞太登高冠軍錦標賽後,今年更首度成為國際登高世界冠軍賽主辦方,因此,這屆將使用13年的賽事名稱正式更名為「垂直馬拉松」,顯現賽事專業性。因應國際賽事水準,參加菁英積分組的選手都必須完成兩輪比賽:第一輪只需跑完1-35樓,並取得第一次積分;第二輪賽需1-91樓跑完全程。選手最終排名將以兩次積分加總後決定,相較過去難度高出許多。
 
2018中國信託‧台北101垂直馬拉松賽事介紹
比賽樓層:1-91樓
比賽階數:2046階
比賽高度:390公尺
舉辦屆數:第14屆,首屆為2005年11月20日
參賽年齡:15-70歲
參賽性別:男 66.8 %  女 33.2 %
本屆規模:5,100人
參賽國籍:來自美、澳、紐、印度、秘魯、史瓦濟蘭等47國選手

世界排名前十聚集台灣

男子組方面,世界排名前十的選手今年都來到台灣,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波蘭選手Piotr Lobodzinski不負眾望,兩輪皆奪得第一名,最終以最高560分拿下第一。女子組由澳洲籍Suzy Walsham,以兩次最高積分560摘冠,她不僅多次獲得台北101登高賽女子組冠軍,同時也是2017世界登高巡迴賽女子組冠軍選手。
 
男子前六名選手成績為:1. Piotr Lobodzinski(波蘭)560分;2.Christian Riedl(德)475分;3. Frank Nicolas Carreno(哥倫比亞)455分;4. Ryoji Watanabe(日本)400分;5. Mark Bourne(澳洲)380分;6. Goerge Heimann(德)335分。女子組前六名成績:1. Zuzy Walsham(澳洲)580分;2.Valentina Belotti(義大利)475分;3. Zusana Krchova(捷克)475分;4. Dominika Wisniewska-Ulfik(波蘭)395分;5.Muhua Jian(中國大陸)365分;6. Cindy Harris(美國)365分。以上積分相同者,以第二輪1-91樓成績較優者為勝。

男子及女子組前六名選手

台灣選手方面,今年有16名台灣男女菁英選手參與角逐,但皆無法進入前六強。2015、2017年台灣冠軍男子組選手郭俊谷以12分50秒94超越去年成績,拿下今年台灣男子組冠軍;女子組則由2016年奪得冠軍的選手施靜慧,最終以15分55秒29獲得台灣女子組冠軍頭銜。藝人部分,坤達跑出21分41秒32,邰智源則跑29分41秒82,成績令人驚艷。

藝人邰智源(右)與坤達首度參與,皆以不到30分鐘完賽

資料來源/台北101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植人心的跑者文化:日本馬拉松跑者成功的3大秘訣

2016-07-20
路跑觀念馬拉松跑步話題

跑步這項運動深植於日本文化已有數百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的快遞系統,這需要身形精實的跑者用跑步的方式往來穿過險惡地形去傳遞重要的訊息。不過,在各種跑步運動競賽中,馬拉松已經是日本人最喜愛的一項運動,一些重要馬拉松賽事(例如「箱根駅伝」)的收視率與網上的關注度甚至可以媲美超級盃在美國的盛況,「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與美國人心目中的詹姆斯 (LeBron James) 和培頓·曼寧 (Peyton Manning) 無二──他們都是國家英雄。

甚至,有些虔誠的「馬拉松使徒」會參加一種超級長跑賽事,每天跑兩場馬拉松的距離,而且連續100天不間斷!從專業角度來看馬拉松,在五十年前,是日本人站上奧運馬拉松比賽的領獎台,而非肯亞人或衣索比亞人。1966年,日本選手在世界最快的17個馬拉松成績中占據了15個位置。2001年,高橋尚子在柏林馬拉松成為第一個打破馬拉松2小時20分大關的女選手;最近的一個耀眼成績,則是川內優輝於2013年四次跑進2小時10分大關。

深植人心的日本跑者文化 ©smart.jognote.com

日本的國土只和美國的蒙大拿州差不多大,他們到底是如何練就如此強大的馬拉松技術呢?有沒有什麼跑步的智慧與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1.堅如磐石的有氧運動基礎

利迪亞德基金會 (Lydiard Foundation) 的聯合創始人橋爪宣弥曾經是日立公司在1988年至1991年的助理教練,在他看來,單純地跑長跑所打造的、相對慢速但穩定的堅實基礎是日本選手取得成功的關鍵。「知名的鐵人三項選手/教練Mark Allen要求玩三鐵的選手跑得很快,並針對三鐵的跑步距離專注做訓練,但是看起來有點單調無聊的基礎訓練才是讓你成為一個偉大馬拉松選手的關鍵因素。」橋爪宣弥說,「日本跑者把這個信念奉為圭臬。」

橋爪說,高橋尚子的前教練小出義雄曾經有讓他的學員們一個星期跑200英里(約322公里)的訓練紀錄,以便讓他們即使在全程馬拉松的最後五公里還能夠加速衝刺。橋爪也提到,另一位與馬拉松傳奇選手瀬古利彦同樣拜師於知名陸上競技教練中村清的實業跑團教練,會讓他的選手們每天上午跑60分鐘、中午跑90分鐘、晚上再跑60分鐘,以這種強度訓練四個星期作為基礎練習。橋爪把這種訓練叫做「(像嬰兒學步一樣)跪地爬行」的有氧基礎練習;在日本,這種模式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事實上,越是長距離的項目,越需要以這種訓練來打基礎,因此馬拉松恰好是日本人最喜歡的賽事之一。」橋爪宣弥說。

©マラソン経済研究所/marathon-world.blogspot.com

2.專注熱情努力付出

對於日本馬拉松跑者來說,在跑步上面沒有什麼是可以折衷隨便的。很多西方的頂尖馬拉松選手會將無法突破怪罪於基因,不過這種想法可不會出現在日本的專業馬拉松選手頭腦裡。橋爪宣弥引用傳奇教練中村清的話說:「天賦有其限制,但是努力的付出則沒有。」橋爪認為日本選手仍然在堅持著自己的夢想,「雖然一些年輕的西方跑者們想尋求一些科學證明來看看馬拉松是否值得一試,但日本選手仍然堅持,付出高度的努力能夠克服天賦上的欠缺,這是一種很傻、很老派的『浪漫』。」

暢銷跑步書《Run Strong》的編輯凱文·貝克 (Kevin Beck) 同樣支持這種觀點,他在這本書中也以一個章節描述這種日本馬拉松訓練模式:「我看過在科羅拉多州博德水庫和錦繡中學 (Fairview High School) 做訓練的日本菁英女選手們,她們是我所見過最專注、最努力的馬拉松運動員。」

©KENJIRO MATSUO/Runner's World

3.紀律和毅力

以最快速度跑完26.2英里(約42.195公里)的距離對於你的紀律性是一個嚴酷的考驗,不過,日本人對於這件事卻安之如飴。貝克表示,日本人對於「毅力」的詮釋就是「不懈的努力和安靜的煎熬」,這也是「他們所擅長的事情」。貝克表示:「馬拉松是完美的平台,讓『不懈的努力』和『安靜的煎熬』可以得到絕佳的詮釋。瀬古利彦是一頭超遠程的跑步怪獸,他就那麼靜靜地享受著大量緩慢跑步的痛苦,即使超過60公里的距離都能堅持下來,這讓他久負盛名。這種紀律和毅力,對於疲勞與疼痛的承擔,和『再多跑一圈或一英里吧』這樣的動力,都不是想要達到快速成果的跑者所能忍受的。」

橋爪宣弥對於這種追求快速成果的慾望用「快餐的心態」來加以形容:「有些跑者在進行馬拉松或者其他類型的長跑比賽的準備時追求極簡快速主義,但是馬拉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工作,你需要花時間來逐步並穩定地建立自己的能力。你只要盡其所能,美好的成果將展現在你面前。」

©asahi-kasei.co.jp

[註] 利迪亞德基金會 (Lydiard Foundation) 是為了紀念澳洲傳奇跑步教練Arthur Lydiard所創設,旨在將他的跑步訓練系統傳承給新一代的跑者,並提供跑步教練認證,其網址: http://www.lydiardfoundation.or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