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跑者真的不適合做增肌訓練嗎?體能訓練師告訴你要先「減掉」這兩點
1
跑者肌力訓練
跑者真的不適合做增肌訓練嗎?體能訓練師告訴你要先「減掉」這兩點
2
361°SPIRE 4
361°全新科技QU!K SPRING+提升13%回彈性 SPIRE 4鞋款開賣
3
一雙慢跑鞋:一年內完成42K馬拉松訓練計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真的不適合做增肌訓練嗎?體能訓練師告訴你要先「減掉」這兩點

2022-08-01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體適能 增肌 書摘 重量訓練

我首先要說的就是,跑步選手不應該做增肌訓練。這與時下許多流行的講法聽起來互相牴觸;很多教練認為耐力訓練會促進分解代謝,因此必須透過肌力訓練去製造合成代謝,來促進長遠的健康。

 

跑者肌力訓練
跑者真的不適合做這兩種訓練嗎?

然而我們必須要知道,肌肉透過力量訓練的刺激,第一個步驟也是破壞和分解(所以才會有痠痛的產生);是因為之後的合成作用大過了剛開始的分解程度,才產生了長粗變壯的淨效益。而分解蛋白質的脫氮作用會產生血胺,必須透過肝臟轉換成尿素再由腎臟排出,大幅增加了這些臟器的工作量。

那麼試想,跑步每踏地的一次所產生的離心收縮都已經對肌肉和肌腱韌帶產生了特定程度的微創傷,紅血球也因這些衝擊,分解凋亡的速度高過一般人。腸胃道的黏膜因為核心溫度升高而通透性增加,抵抗病原的能力下降,吸收營養的功能也受損;更不用說因為晃動的關係,在運動中不容易吃到足夠的熱量。而為了符合耐力的需求,蛋白質合成也以粒線體的增生為優先,而不是肌肉纖維蛋白。

增肌訓練
增肌的訓練對跑者來說有可能會是一種負擔。

那麼長期處在以上的壓力之下,你再去增加一個增肌訓練的負擔, 真的就比較健康嗎?這其實讓「更強壯 = 更健康」的論述不攻自破。

更不用說其實人體的外型是為了因應「功能」而改變的,也就是「form follows function」。如果跑步的需求就是要更輕盈的體重,以達到低的衝擊力和更高的散熱效率,那麼這些跑者長期訓練之下所產生的消瘦體型其實是由「精實而高效能」的跑步肌肉所構成,而不是因為虛弱。因此拿他們來跟大力士或者格鬥選手來做比較,是完全不正確的。

肌力訓練
跑者長期訓練之下所產生的消瘦體型其實是由「精實而高效能」的跑步肌肉所構成。

此外大量地從事肌力訓練,因為長期給心血管系統暴露在高的收縮壓,容易讓心壁增厚;而越厚實的心壁就越不容易有效擴張,使得心輸出量下降,也讓耐力訓練增大心室容積的效果變差。那麼在增肌的成效出現之後,要以同樣大小的心臟去替更多的肌肉量供給氧氣,其實也就更進一步限制了耐力表現。

從以上的論述,都可以知道從事肌肥大訓練,對跑步選手的運動表現會有所妨礙。而即便是田徑的短跑選手,在進行肌力訓練的時候依然很少以增肌為目標(這也和自由車短距離選手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短跑的專項力量素質是推力與重量比,追求的是啟動力量和快速力量越強,但體重依然要相對較輕。

而因為他們的身體在運動中承受了巨大的應力,再加上短時間高強度的練法,對睪酮素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較佳的刺激效果,因此自然體格看起來會比長跑選手來得壯碩,這也純然是因為 form follows function 的這個原理,而不是因為肌肥大訓練。所以跑步選手的肌力訓練,應該以力量耐力、快速力量和反應力量為主,避免從事肌肥大訓練。而最大力量訓練可以視情況實施;原因在本書第五章曾有過討論,而在下一節也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累絕非進步的保證

第二個跑者應該減掉的,是過多的高強度訓練。原因與自行車族群相似:因為他們可能對健身房內經常使用的工具與訓練方式不熟悉,所以在進行高強度訓練的時候應該謹慎為之,最好避免複雜度太大的動作, 並且在每一組訓練之間要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最主要是為了盡量免除傷害的產生,畢竟我們訓練是為了要變強,不是要受傷找罪受,無傷無痛才能夠練得長久練得好。

同樣要強調的是,累不是進步的保證,如果我可以用比較不累的方式練到相同的效果,那就可以留更多的體力去練跑步,或者得到更好的休息品質,去讓訓練的效果得到更佳的轉化。

高強度肌力訓練
跑者應該減掉的第二個訓練是過多的高強度訓練。

雖然高強度是達成超負荷的必要刺激,但對於耐力選手而言,要長遠與穩定進步的關鍵依然是「大量」的訓練累積,以及「理想」的時間與強度分配。誠如第五章所敘述的極性訓練原則,每一分的高強度,大概要用五分的低強度訓練,才能夠平衡得過來;所以如果某個跑者今天臨時多出了30~40分鐘的零碎時間,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去練個一趟「恢復跑」的效益,都比多做一次肌力訓練、多衝5趟間歇、甩戰繩或耍壺鈴來得划算。

曾經有醫療業的學員跟我分享,他們醫生跑團中所有的跑友,只要是採用大量強度和間歇訓練追求進步,2~3 年內都保證受傷、無一倖免。而無論是用了多麼積極的治療和恢復手段,嘗試與傷和平共處持續訓練, 下場都依然不會太好;唯一徹底好轉的機會,是長達數個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徹底停練,得不償失。

跑步肌力訓練
有時間去練一趟恢復跑的效益,都會比做肌力訓練或壺鈴訓練要來的更有效率。

在第六章登場過的游泳教練 Jan Olbrecht 更曾經提出過一個主張:進步的關鍵,不是高品質、高強度或者大量的訓練。雖然安排這些課表內容是絕對必要的,但為了要讓這些手段能夠確實奏效,你必須策略性及階段性地安排減壓輕鬆練的時期。只有在這些短的及輕度訓練的過程中,人體才能夠有效地重組提升效能,並把「超補償」的體能提升效果顯現出來。

除了上述兩點之外,沒有什麼太多訓練內容是跑者訓練必須絕對避免的,只要能夠符合本書第一部分的原則安排即可。

專家開講 運動訓練常見的5個問題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廖歆迪著《減法訓練 減去不適合的方式 科學化高效體能訓練》一書。

本書從國外眾多運動科學研究開始,結合作者廖歆迪自身多年實際訓練運動員的寶貴經驗,帶你了解如何減去不適合的方式,達成科學化高效體能訓練。書中還邀請各類專項運動專家一同審訂:讓你學會健身、攀岩、自行車、跑步和技擊等5大熱門專項體能訓練技巧與應用指引。

無論你是體能訓練的初學者,或是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教練,都能透過本書深入淺出的圖表與文字內容,領略出不同的訓練方式和技巧;打破傳統運動方式的迷思,幫助自己找到最是適合、精準的訓練方法,讓運動訓練更有成效。

■本書特色

1.以實證突破傳統訓練框架

透過了解訓練的意義,與市面上眾多衝突訓練方式的認知,快速的了解「精準訓練」的概念與邏輯。

2.分析體能三大元素與訓練的關聯

運用國內外研究與分析報表,解說體能三大元素與訓練成效之間的關聯性,讓 你了解「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與「耐力訓練」的定義與重要概念。

3. 剖析運動專項性的需求

帶你了解運動專項的定義與基礎體能和專項體能的差異,並了解週期性訓練理論與課表的設定技巧,讓專項運動的訓練能更加的有效率。

4.常見的專項運動訓練與應用

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教練或是一般運動愛好者,都能透過不同運動專項概念,了解該如何設定方向、破解迷思與改變觀念。

•更多《減法訓練》資訊 請點此

•購書連結

博客來 

城邦讀書花園

誠品

金石堂

momo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361°全新科技QU!K SPRING+提升13%回彈性 SPIRE 4鞋款開賣

2019-12-25
361°鞋子跑步配備館

運動品牌361°國際線歷時兩年研發,推出全新緩震科技「QU!K SPRING+」,由頂級緩震鞋款SPIRE 4率先搭載,台灣將於361°全球品牌日:12月26日正式開賣。新一代SPIRE 4由內而外全面進化,運用最新緩震中底科技「QU!K SPRING+」提升13%回彈性,為一般休閒慢跑及長距離跑者帶來出眾的Q彈緩震性能,幫助跑者舒適無痛完成目標。SPIRE 4於12月26日搶先全球上市,搭配361°品牌日,凡購買新品鞋款享8折優惠。

361°SPIRE 4
361°全新科技QU!K SPRING+提升13%回彈性 SPIRE 4鞋款開賣

QU!K SPIRE+維持輕盈 大幅增13%回彈性

SPIRE 4運用全新緩震科技「QU!K SPRING+」置換原先的Lite EVA設定,大幅增加13%回彈性並維持同級的輕盈效果。入腳第一接觸點採用透氣環保的Ortholite鞋墊、中層為QU!K SPRING+極具動態延展回彈力、底層則由當家QU!KFOAM配方舒緩腳底承受壓力,其中底的絕妙配置成就舒適腳感。361°表示,2020年將以「QU!K SPRING+」領航,攻佔專業跑步市場。

延續ISPO全球設計大獎基因 舒適防護再進化

SPIRE系列曾以一代、三代鞋款拿下德國慕尼黑ISPO體育用品博覽會設計大獎,為361°國際線打下市場聲量,首席設計總監謝慶龍表示:「這次發表的SPIRE 4經歷2年多不斷探討與研發,巧妙地融合輕柔、緩震、穩定,使動力加速在步伐間一氣呵成,又可維持穩定的踩踏;並利用最新雙賈卡編程技術呈現富有彈性的鞋身觸感;後跟則針對夜間跑步安全性,將3M反光線紗織入,可在夜晚閃耀出SPIRE強烈反光字樣,營造悠閒運動及低調奢華並存的質感。」

361°SPIRE 4
SPIRE 4經歷2年多不斷探討與研發,營造悠閒運動及低調奢華並存的質感

舒適防護承受高跑量 全馬330與長距離練跑適用

361°指標鞋款SPIRE 4跑鞋搭載MORPHIT智能中腰包覆系統,並結合QU!KFOAM 及 QU!K SPRING+ 獨家緩震科技,為跑者提供輕柔Q彈又穩定的步伐體驗,讓跑步舒適度大幅提升,不用擔心長距離。 被譽為「沉默黑馬」的知名素人選手羅世杰實測後表示:「第一次穿著SPIRE 4練跑時,可明確感受到比以往的SPIRE系列更加Q彈,回彈性相當到位,而看似厚實的中底,跑起來卻顛覆想像的輕盈,穿著SPIRE 4進行配速課表也非常適合,可定位在全馬成績落在3個半小時與長距離練跑的跑友」。

新一代SPIRE 4三大性能

.足底舒適,緩震、回彈和穩定三重功效:全新獨創配方「QU!K SPRING+」,經實驗室證實回彈性提升13%,兼具輕量、極佳動態延展及回彈力,並可適應極端氣候,提供更穩定的舒適前行動力。搭配QDP系統,融合獲獎鞋底概念,讓QU!KFOAM由後跟上層扭轉至前掌下層與QU!K SPRING+相結合,達到極佳的柔軟緩震舒適腳感,穩定踩踏。

.兼具舒適的全方位動態包覆:MORPHIT織帶結構再升級,運用前後兩條加中間反折織帶方式,集中於中腰兩側,增強包覆與舒適性;而立體環形後跟,輕巧穩定零死角,完整服貼後腳。搭配彈性鞋面、Fitz-Rite中足支撐系統,由前到後全方位保護雙足,強化舒適及穩定性。

.會自動調整的輕柔透氣材質:最新雙賈卡編程技術,布料更柔軟輕薄,透氣孔洞設置於足部易流汗部位,增加透氣率,且針對跑步前後足部變化部位設定不同鬆緊度跟包覆支撐度,讓長時間運動易充血的足部位置能得到減壓釋放,同時維持一貫的穩定性。讓各種程度的跑者都能輕鬆駕馭,恣意奔跑。

361°品牌日 台灣跑友獨享新品8折及更多超值優惠

SPIRE 4於361°品牌日12月26日全台通路正式開賣,同步推出男、女標準楦鞋款及寬楦鞋款,定價NT$4,680。於12月26日至1月5日361°品牌日活動期間,凡購買新品鞋款,可獨享8折優惠。此外,2019年熱銷鞋款FANTOM也加入優惠陣容,定價現折NT$888回饋跑友。

資料來源/361° Taiwa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一雙慢跑鞋:一年內完成42K馬拉松訓練計畫

2016-07-28
知識庫全馬訓練觀念書摘路跑馬拉松跑步

半馬的十八周訓練計畫

如果你可以完跑 5 公里或 10 公里,想開始跑一場半程馬拉松(21公里),可以按照18周(4個月)的訓練方式來完成一場半程馬拉松的賽事,訓練計畫是針對 5 公里可以跑在 32 分鐘內的跑者(女跑者為 35 分)。
 
注意,如果你可以跑完 10 公里的話,可以跳過前 5 周的訓練,直接用第 6 周訓練練習。

半馬18周訓練重點
半碼18周訓練計畫

Tips
周一/周五固定休息比賽的配速:前 3 公里使用輕鬆跑,別跟著別人的速度前進,4 ∼ 15 公里使用配速跑還慢一點的速度(如你配速跑是6'10"/公里,則使用6'15"/公里的速度),15 公里以上,用平常 LSD 練習速度完跑。

全馬的十六周訓練計畫

如果已經有 2 場半程馬拉松的經驗,想挑戰全程馬拉松,可以按照下列課表來練習,於賽前 16 周(3個半月)開始準備。
 
適用對象:已經完成半馬的跑者,平常每周都有練跑 2 次以上的跑者,每次跑步距離都至少 10 公里以上(含10公里),如果每周跑量超過 40 公里者,請直接進入第 3 周的課程即可。

全馬16周訓練重點
全馬16周訓練計畫

Tips
周一/周五/周日固定休息,一周跑 3 次應該就可以。 比賽當天配速:賽前使用模擬跑的配速即可,請不要跟著別人的速度亂跑,避免暴走,也因為模擬跑只到 30 公里,所以後面 12 公里一定要保留體力,堅持用跑的跑到 35 公里,如果真的撐不住 35 公里後用走的沒有關係,但每次只能走 2 分鐘,再跑 500 公尺再用走的,最後剩下 2 公里時,你應該會醒來,全力將這 2 公里跑完。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高志明新書《一雙慢跑鞋:一年內完成42K馬拉松訓練計畫》——如果你是初學者有能力跑完5公里的話,這裡有基本的學習課程,跟著課程走,你就可以在1年內完成42KM的馬拉松計畫。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