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 Garmin 主辦的首屆路跑「2022 Garmin Run 亞洲系列賽台北站」18 日於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盛大開跑,分別有 6K 休閒組、11K 健跑組、21K 半程馬拉松挑戰三大組別,共計超過 6,000 名跑者踴躍報名參賽,其中 21K 半程馬拉松挑戰迴響熱烈,開放報名第一天即額滿。本屆賽事由超過 30 位專業 Garmin Run Club (GRC) 教練組成的黃金陣容配速團領軍帶跑,並特別邀請台灣網紅始祖蔡阿嘎、全方位Youtuber Joeman、混血路跑女神雷艾美、雷理莎、雷達達三姊妹共襄盛舉,更吸引多位知名選手如「鐵人王者」張團畯、「鐵人一哥」謝昇諺等參加。最終半馬組男總一由傷後強勢回歸的「彰化福壽螺」陳秉豐以 01:13:04 拿下;女總一則由「長跑甜心」張芷瑄以 01:19:19 獲得。
Garmin跑錶在全球各大指標路跑賽事常有超過9成的覆蓋率,屢屢與頂尖運動員一同征服各大國際賽事、跨越各種訓練挑戰,本次台灣首場賽事也吸引眾多知名跑圈選手指名參賽,包括「鐵人王者」張團畯、「鐵人一哥」謝昇諺、「鐵人主播」侯以理、「最速清潔隊員」藍凱耀、「知名賽事主播」田鴻魁、「知名新聞主播」夏嘉璐、「鐵人夢想家」吳承泰、「知名運動型Youtuber」一輪、梁哲睿,以及國手匯多名選手包含「馬拉松寶貝」曹純玉、「長跑甜心」張芷瑄、「光頭神童」李翰暄、「萌少女」陳雅芬、「最速古人」陳囿任、「彰化福壽螺」陳秉豐、林鼎洋、蔡政軒、江彥綸、陳宇璿、李奇儒等近50位名人,齊聚一堂大展實力, From Zero to Hero一起跑出傳奇!
為鼓勵更多跑者挑戰自我,Garmin Run路跑賽事祭出多項專屬好禮,不僅提供市值超過NT$2,000報到與完賽禮,以及贊助商破萬超值商品體驗(統一陽光、ASICS、曜 鹼性離子水、BOSE、賓航賓士、VIVA 萬歲牌、SPOCOCO、櫻桃王、臺虎精釀、RED BULL、台東知本老爺酒店、希爾頓酒店、INCYLENCE、睿新醫電),現場更送出超過百支Garmin Forerunner全系列錶款作為抽獎禮品,包含最新兩款─業界首款太陽能智慧跑錶Forerunner 955、跑者標配進階跑錶Forerunner 255,總價值高達200萬元!
為讓參賽者不只達成比賽成就,還能收穫滿滿回憶,現場規劃多項豐富有趣活動,參賽者可至「英雄時刻」拍照互動體驗區拍攝專屬跑姿照片,並於大螢幕前合影留念,為現場增添熱鬧有趣氛圍!
此外,Garmin推廣田徑運動教育不遺餘力,本次賽事跑者晶片退費可選擇捐予由Garmin贊助的基層田徑隊「仁武高中長跑隊」,一起鼓勵並支持台灣年輕田徑隊選手朝奧運殿堂邁進,賽事現場也邀請仁武長跑隊「最速國中生」簡子傑到場,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田徑界的新秀輩出與無限潛力。
路跑不僅是健康運動項目之一,更是挑戰自我的象徵,賽事現場嘉賓與專業跑者熱情分享備賽過程,並給未來欲參賽突破自我的跑者專業建議。參加人生第一場路跑賽事,且認真透過Garmin智慧手錶跑步訓練的蔡阿嘎表示:「當初會想開始跑步,主要是因為身體健康,覺得應該要養好身體,才能有多一點時間陪伴小孩成長。這次為了迎接人生第一場路跑賽事,堅持天天練跑一年後,整個人瘦下許多、精神也變好,還被很多人誇獎變帥了!訓練成果方面,去年還只能1天5K這樣跑,經過上次GRC毓軒教練的指導,現在已經可以達到6-7K,也變得更上手,而且從FR255跑錶可以快速掌握配速跟監測心率,另外每次訓練結束,手錶能馬上告訴你這次的訓練狀況,讓我更知道怎麼進行下一次訓練,真的很方便!」
本身就是Garmin長期使用者的雷理莎與雷艾美也大讚:「剛戴上FR255S時就被它的輕巧驚艷到,同時它的電力續航跟GPS定位更是讓人愛不釋手,而且FR255也有心率變異數值(HRV)的數據評估,可以更精準了解每次運動訓練後及調整的狀況如何,日常健康健測也能全天候照護我們的健康。」
包辦各大鐵人三項比賽的張團畯則分享:「要當最頂尖的耐力型運動選手,就要配戴最頂尖的裝備,Garmin跑錶最大的好處就是電力續航佳、還有太陽能,然後定位很精準快速,我最愛FR955的功能就是訓練完備程度,它可以非常精準的判斷我前一天的訓練及睡眠恢復狀況,來評估我今天是否可以執行高強度課表,其實長距離耐力型運動一直都是與自己比賽的過程,Garmin可以不斷給予最真實的訓練建議,想不進步都難!」
田徑好手曹純玉也笑說:「這次Garmin Run就像開學測驗一樣,暑假我還上阿里山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我會用FR955體力量表追蹤功能去檢視現在的狀況為何,了解自己是不是屬於穩定狀態,因為這是長距離的耐力型比賽,不是短時間的競賽,透過定期檢視手錶科學化數據掌握自己的狀況,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
長跑選手張芷瑄賽後也大方分享:「對於初階跑者來說,跑步就是一種跟自己對話享受的運動,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對於高階跑者而言,不要操之過急,一步一腳印,該訓練的時候訓練,Garmin手錶會分析每個人的生理數據及運動表現提供訓練建議,也會提醒休息,才是走得長遠的關鍵。」
為鼓勵更多跑者挑戰自我,賽事祭出多項好禮,包含「統一陽光」賽事首席贊助品牌,從賽前跑聚、訓練營到賽事當天,一路以來一直為跑者提供優質蛋白質助攻,而除了運動時刻,也可嘗試於每週一三五,一週至少三天,以統一陽光的豆漿、米漿、燕麥奶,補充所需的能量,提供優質的植物營養,讓身體少負擔、營養更均衡;「ASICS」提供最新厚底競速跑鞋MAGIC SPEED 2予所有GRC教練和配速員,全掌碳板和TPU設定、超升級的推進感,鞋楦也加寬優化以符合亞洲跑者需求,中底採FF BLAST+ 與 FLYTEFOAM 雙層配置,更輕更回彈更舒適,讓配速員穩定配速,帶領所有跑者達成目標成績;「曜 鹼性離子水」pH9.0鹼性離子水,來自北大武山天然水源,含豐富天然鹼性,包括人體所需電解質,除鈣、鎂、鉀、鈉、鍶之外,更富含「水中黃金」矽元素,能快速恢復運動後的疲勞感,天然甘甜口感獲得「食品界米其林」之稱的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所(ITQI)給予最高榮譽三星認可;身為跑者想必不陌生的「櫻桃王」,為超過40年的櫻桃王果園,位於美國75%酸櫻桃產量的密西根州。酸櫻桃是歐美風行多年的超級水果,富含天然維生素、花青素、類黃酮等營養物質,是對於舒眠、運動恢復的機能性飲品,提供每日補充的關鍵恢復力;「INCYLENCE」由德國設計、歐洲製造(義大利、葡萄牙),其運動機能襪利用大膽鮮豔的顏色搭配幾何線條圖形、左右腳不對稱為主設計,功能以輕薄、高質量、吸汗透氣、包覆力、防摩擦為主,多種性能讓在運動中同時兼顧舒適度及造型,是許多三鐵選手的愛用裝備之一!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跑鞋的避震很重要,但你知道避震指的是什麼嗎?而跑鞋的避震設計又有哪幾種?他們又是如何實現避震效果的呢?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什麼是避震以及避震的設計,並用影片和過程分解讓你秒懂避震是如何達成的。
避震,是跑鞋設計中重要元素之一,因為跑步時雙腳需要反覆承受約體重1.5至3倍的衝擊力,長時間累積下來,對下肢的負擔不容小覷。各家運動鞋廠牌無不投入心力在研究如何提升避震功能,從鞋底的緩衝材質、厚度、形狀等角度,尋求最佳的配置,來減少著地的衝擊力。避震的目的是減緩足部接觸地面時,衝擊力上升的速度與幅度。
如下圖所示,穿上有避震功能的鞋子後,可降低力量上升的速度(藍箭頭的斜度)與幅度(藍圈的高度),進而達到避震緩衝的目的;反之,若不能有效延緩衝擊,如赤腳後足著地,則會使力量急劇上升,並承受較大的力量峰值,進而導致傷害發生的風險提高。
要達成避震的目的,使鞋底在接觸地面時能吸收衝擊,實際的方法是透過鞋底的「形變」,來延緩撞擊的持續時間並吸收力量,其方法有兩種,材料避震與結構避震。例如當你踩在軟墊時,軟墊會下陷藉此吸收衝擊,使你感覺到避震的效果,這類我們稱為材料避震;而另一種結構避震,則如生活中常見的彈簧或拱橋,透過外部結構的形變來達吸收與緩衝避震。目前市面上跑鞋的避震設計也可分為此兩類。
材料避震:利用材料自身的形變來達到避震的功能。跑鞋中常見的材料避震設計,透過使用發泡材料、EVA、E-TPU 等較軟的材料,來吸收撞擊。例如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及 ADIDAS ULTRABOOST 20。
結構避震:利用外部結構的形變來達到避震的效果。經常利用波浪或拱橋的形狀來到支撐與緩衝的功能。例如 MIZUNO WAVE RIDER 23 及ON CLOUD ACE。
本文使用上述各兩雙代表材料避震與結構避震的跑鞋做示範,請兩名退役的田徑跑者,分別穿著兩款鞋進行測試,A 跑者穿著NIKE 與 MIZUNO,B 跑者穿著ADIDAS 與 ON,以5 分速 (5min/km) 進行30 公尺平穩速度跑。於20 公尺處架設攝影機,以高速攝影模式 (每秒240格) 捕捉足部著地瞬間到腳掌踩平地面的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 著地後變化
ADIDAS ULTRABOOST 20 著地後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的中底搭載Zoom X 泡棉材質,在著地瞬間後開始產生形變擠壓,藉此吸收了部分的衝擊力,當腳掌踩平地面時,可看到整體壓縮的現象;ADIDAS ULTRABOOST 20 全中底由Boost 顆粒所組成,其材質為E-TPU (熱塑性聚氨酯),我們可觀察到Boost 跑鞋著地時,衝擊力也會使得Boost 有一定程度的擠壓,腳掌貼平時,亦可看到明顯的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著地後中底材料形變過程
ADIDAS ULTRABOOST 20 著地後中底材料形變過程
MIZUNO WAVE RIDER 23 著地後變化
ON CLOUD ACE 著地後變化
我們可以觀察到MIZUNO WAVE RIDER 23 在跑步著地瞬間,其後跟的Wave波浪片會因受力而變得扁平,使原本波浪片前後的空隙都被填滿,波浪片幾乎完全與中底貼合;而ON CLOUD ACE 本身雲端科技緩衝系統 (鞋款波浪狀大底) 在跑步著地瞬間時,波浪受到擠壓,尤其是後足幾乎變為扁平,其透過結構形變而吸收衝擊力的方式明顯可見。
MIZUNO WAVE RIDER 23 著地後中底結構形變過程
ON CLOUD ACE 著地後中底結構形變過程
利用影像捕捉的方式,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不同款跑鞋透過材料或結構的設計,皆可藉由形變的過程來達到避震的功能。但隨著不同的避震設計,實際上也會有不同的效果與特性,所適合的族群也有所不同,並非越軟越好。例如較軟的避震設計可能有較佳的緩衝效果,但卻會使鞋底穩定性變差,不適合足踝不穩定的人;而較硬的避震設計,也許增加了後足著地衝擊力,但相對提高了穩定性,且對中足或前足著地形態的跑者而言,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可藉此減少緩衝材料的重量,適合競速需求。
因此,根據自身的需求挑選跑鞋,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Lieberman, D. E., Venkadesan, M., Werbel, W. A., Daoud, A. I., D’andrea, S., Davis, I. S., ... & Pitsiladis, Y. (2010). Foot strike patterns and collision forces in habitually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ers. Nature, 463(7280), 531-535.
撰文/董智尚、陳韋翰、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跑鞋的避震是如何達成的?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她來自於美國加州,一直熱衷於跑步與參加賽事,現年90歲的奶奶多蘿西‧喬伊 (Dorothy Joy),在當地時間2月5日,參加了衝浪城半程馬拉松的比賽。
在這場比賽中,多蘿西可以說是以走完成了全程,但是她的速度卻不慢,以平均每英里(約1.6公里)17分21秒前進,最終以3小時47分24秒的成績完成了比賽。在90歲以上的年齡組中,只有多蘿西一個人完賽,即使是80歲以上年齡組,多蘿西仍然是最快的。這是自2014年10月份以來,她的最佳半馬成績,領先322人衝過終點線。
其實多蘿西1995年才開始運動。那年,她和她的丈夫吉姆‧喬伊 (Jim Joy)搬到了加州一個位於洛杉磯以東80英里的聖貝納迪諾國家森林西部邊緣的城市。當吉姆被他的新醫生建議開始每天行走45分鐘以維持他的健康的時候,多蘿西也加入了他。結髮69年的他們就這樣從那時候開始,一路一起運動至今。
多蘿西最小的女兒珍妮·迪恩 (Jenny Dean),從高中就開始跑步,1999年還轉入職業賽跑領域。2001年,她鼓勵父母參加一次5K慈善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參加有組織的比賽,多蘿西說:「她讓我們更喜歡跑步了。」在上坡的時候,多蘿西雖然有些落後,但是下坡時她卻超過了很多人。
當在終點線等待其他人完賽的時候,多蘿西和女兒順便看了下比賽結果。珍妮大喊:「我的天啊!媽媽,你跑的好快喔!你是第一名。」那種感覺就像是在一頭公牛面前揮舞著紅旗,從那之後我便停不下來了。
2002年1月份,在多蘿西75歲生日的那天,她和女兒參加了太平洋海岸線半程馬拉松,如今已改名為她前不久剛參加的衝浪城市半程馬拉松。多蘿西說:「 當我完成比賽時,一位年輕人走過來祝賀我,並說:我可以吻你一下嗎?」當然好呀!為什麼不?在75歲的時候還能盡情享受生活,真的是太棒了!
迪恩是媽媽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比賽搭檔,感情要好的母女倆,每個星期六早上,都會一起前往俱樂部,參加組織所舉行的步行活動,每次三到七英里。此外,他們也已經在美國的12個州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參加過比賽。其他的家庭成員也受她們的影響開始跑步,今年的衝浪城市半馬,她們家是四代人同時參加比賽的。
除了能偶爾得到別人的吻,多蘿西也在接下來的15年比賽生涯中獲得了超過100枚獎牌,且絕大部分都是贏得了她所在的年齡組的冠軍。目前為止,多蘿西已經完成了63場5K賽和53場半程馬拉松賽,以及10場接力賽。
除了在步行之中享受樂趣和益處,多蘿西表示:「她喜歡成為別人的榜樣。」過去幾年,也有不少人與她說:看著她的表現,就是一種鼓舞與堅持的力量,希望自己能與多蘿西一樣到了這個年齡仍然在堅持。
因著自己的經驗,能說服更多人前進,對於多蘿西來說就像多做了一件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