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運動品牌 ASICS 彈力系列跑鞋推出全新超「彈力」成員 SUPERBLAST,最大特色在於搭載 ASICS 最輕量和最回彈的 FF BLAST TURBO 科技中底,過去僅被使用在頂級競速跑鞋 METASPEED。輕盈厚實的腳感將彈力跑鞋招牌回彈腳感提升到新層次,為渴望享受超高能量回饋的跑者打造,在日常慢跑也能體驗菁英競速跑鞋的彈力快感。
SUPERBLAST 於 2023 年 1 月 14 日全台上市。ASICS 將於 2023 ASICS RELAY 接力賽事 (1/14-1/15) 中開放跑者試跑,並於 2 月 1 日起至 2 月 28 日在台北旗艦店提供免費 48 小時租借服務,鼓勵大家透過試穿認識 SUPERBLAST 的魅力。
全新 SUPERBLAST 與 NOVABLAST 採用相同蹦床設計鞋底凹槽,搭配流線感立體中底造型,全新升級超厚中底 (前 29.5mm 後 37.5mm),採用最輕最回彈的 FF BLAST TURBO 與 FF BLAST+ 雙層科技中底,打造出輕盈與充滿活力的回彈腳感,保有 ASICS 跑鞋著名的舒適度和保護性,降低對身體的衝擊,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符合跑者日常訓練需求。鞋底搭載 AHAR+ 高耐磨係數橡膠大底,增加鞋款整體的使用壽命,並搭配鞋翼穩定結構,有助於提高中足穩定性,減少鞋舌滑動。SUPERBLAST 整體彈力提升,每一步都能感受超高緩衝和超彈快感。
全新 SUPERBLAST 的工程網布透氣鞋面採用雙色不對襯編織技術,提升整體質感,兼具亮眼配色與流線造型,突破大眾對於跑鞋的既有印象。SUPERBLAST 主打色以灰色針織布網結合俏皮橙色中底,鞋底另以淺綠色點綴,讓鞋款更顯活潑生動;同時推出粉嫩配色,SUPERBLAST 鞋款於 1 月 14 日 (六) 上市,2023 年新春穿上一雙超彈力跑鞋,將成為你的走春首選!
更多資訊請前往 ASICS 官網 。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
美國素人馬拉松選手莎拉.塞勒絲(Sarah Sellers)曾在 2018 年 4 月波士頓馬拉松奪下女子組亞軍,當時 26 歲的她是位全職的麻醉護理師,完全靠自己練跑獲得世界級榮耀。3 年後,她的愛女 Emery 誕生,而今年 5 月她接受媒體 Runner’s World 採訪,訴說孕產對自己跑步生涯的影響,產後 6 天就急著恢復練跑的她,結果越跑身體越遭。她坦言﹕聽信別人的鼓勵其實是誤導!產後恢復請傾聽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一定會回來甚至更好,只是需要時間。
Sellers 懷孕期間,儘管跑步會帶來不適,她仍因為要盡可能保持身體健康,到生產前幾天才停止練跑。產後她也是這麼想的,2021 年 1 月,在愛女 Emery 出生 6 天後她就出門跑了 11 公里。不過,這對她來說是相當不愉快的經驗,跑步時她覺得自己仍然還在懷孕帶球跑。她受訪時表示﹕「我只是想著如果一直保持輕鬆跑步,那麼會慢慢地開始感覺好些,只要持續跑步而不強迫自己,慢慢地情況會好轉。」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Sellers 在產後練跑幾個月體感都很糟糕,她說﹕「我忽略了生產帶來小腹和骨盆傷害的事實。我跑的時候疼痛,跑後仍繼續痛。」大約 3 個月後,這樣惡劣的狀況使 Sellers 停下腳步。疼痛持續存在,也沒有練到自己想要恢復的身材,於是直到 Emery 11 個月大之前,Sellers 只騎自行車,這是她可以毫無不適地做的運動。
直到今年 1 月,Sellers 終於幾乎沒有疼痛了,她跟教練表示自己處於生命中最好的跑步狀態。現年 30 歲的她,在 2 月份的梅薩半程馬拉松中,以 1 小時 11 分鐘 40 秒打破 PB,不過這場賽道都是下坡。於是她在 5 月 1 日以 1:11:51 跑完匹茲堡半程馬拉松,獲得第三名。即便賽道都是山路起伏,她的成績依舊亮眼。 下一場等著 Sellers 的賽事是 6 月 18 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舉行的「祖母馬拉松」,她的教練預測狀況好可在 2 小時 28 分完賽,而 Sellers 的個人最佳紀錄是 2020 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馬拉松選拔賽 2:31:48。
如本文開頭說到,Sellers 是一名麻醉護理師,擁有醫療背景的她,在大學畢業後曾有兩次重傷,甚至曾無法跑步近三年,歷經這些過程她都能挺身前進。然而,面對懷孕生子這件影響女性體質的大事,她直言﹕「每個人都告訴我『當妳有了孩子,會很快恢復的』,但那是個誤導!這讓我覺得我應該快點恢復,讓我因為沒關注到自己的感受而延遲了恢復。」
Sellers 當時認為產後復出是意志力的問題,她看到一些婦女在生產後 6 個月內跑出 PB,她就想「如果她們能做到,那我也可以」,而在練習過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只想著要做到,身體痛苦卻不願休息,這讓她適得其反。
網路上、坊間課程不難找到懷孕期間如何進行運動的指導方針,但對於像 Sellers 這種產後想盡速恢復、回到跑場上的女性來說,幾乎很難找到任何建議讓她們能在產後恢復訓練,盡快回到馬拉松菁英賽場上。
Sellers 被迫停跑時相當沮喪,她感覺自己在懷孕期間這麼努力跑步,為了維持健康而做的所有事都毫無意義。不過在停跑期間,她也開始與物理治療師合作,專心進行核心肌群和內收肌的力量訓練,她希望自己更專注於力量訓練,而不是懷孕期專注的有氧運動。
另一方面,1 歲多的女兒 Emery 白天很好動,晚上則很好睡,當Sellers在為比賽訓練時,家人們都能幫忙照顧孩子,為她分擔了不少心力。現在,每週有3次訓練後,Sellers 會進行桑拿浴,試圖為炎熱的夏季馬拉松做準備,而她的週跑量也恢復到145-177公里。
她針對與自己類似情況的產後女跑者提出建議﹕請專注在力量訓練,並給自己時間、不著急,做騎單車或是任何自己感覺舒服的事。「如果你在不舒服的時候練跑,這只是在自我消耗,並被迫多等待幾個月恢復。」Sellers 說﹕「相信妳會回來的事實!如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恢復目標,沒關係,你會回來的,我現在感覺比懷孕前任何時候都好。」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身為一名馬拉松跑者,你可能諳熟跑步的技術和有著不錯的成績,但跑了這麼久,關於馬拉松賽道的禮儀你都知道嗎?你知道服務你的志工的感受嗎?你知道比你能力差,比你慢的跑者的感受嗎?一起看看馬拉松賽道禮儀。
選擇一場賽事,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自己。一場全程馬拉松的準備需要達到5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至少六週以上;一場半程馬拉松需要達到2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五週。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準備一場賽事。
比賽當日要按照要求到達比賽場地。鳴槍前至少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現場,這樣會有足夠的時間寄物、找到自己的出發區域、並且做適當的暖身運動。遲到給自己壓力,也給賽事主辦單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你可能不能穿過數萬名跑者及時找到你的寄物區和出發區,從而影響你的馬拉松經驗。
一定要按照你的配速,選擇配速區。假設你是四個半小時完成全馬,不要站到四小時的區域,因為不同的配速,選手的起跑速度不同,如果起跑速度過慢,可能會被後面的選手推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進入和離開水站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手勢。就像騎自行車時,如果水站在你的右側,需要先伸出右手,警示後面的選手你會減速、進入水站,同時要向後觀察,在沒有和別人有衝突的前提下離開主賽道進入水站。當補完水之後,需要加入到主賽道的選手隊伍中,也要先伸出左手讓後面的選手知道你要加入。注意在離開或進入隊伍中,都不要從別的選手的前面穿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碰撞。
每場馬拉松賽事,主辦單位都是最低按照6+3+1,每人10瓶的配置準備飲料。 6瓶500毫升的飲用水,3瓶運動飲料和一瓶賽後的飲用水。從訓練和比賽的需要看,這完全能滿足所有跑者的需求。但由於志工的人力和補給點的安排,很多情況下志願者沒能及時打開瓶裝水倒入紙杯,有的跑者就乾脆搶一整瓶水,喝不了幾口就隨手丟棄,掠奪並浪費了其他跑者的供給。
成熟的跑者若遇到沒有杯子的狀況,會拿著一瓶水跑幾公里,喝完後找到垃圾點棄置空瓶。丟棄有水的瓶子,和隨手丟棄空瓶在路邊草叢和賽道上,都不是成熟跑者的作為。
跟跑時可以跟在設定目標跑者的身後,但注意至少要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不要讓被跟隨著感到不適或注意到你的跟跑,除非對方是知曉且同意的。陪跑首先要徵求對方同意,除了配速員,誰也不希望被陌生人跟著幾個小時。跟跑應該要跟在對方身後,保持在兩個肩距左右,注意不影響對方的行進路線,不能齊肩壓著別人去跑,那是非常不禮貌的。
在半程時間裡,要充分注意自己身體的訊號:如果有肌肉的酸痛,這很正常;但是如果有胸悶、上氣不接下氣、無法呼吸的情況,請立刻停止跑步並求助最近的醫護人員。
跑者愛護自己,也是賽道禮儀的重要組成。因為任何跑者的身體狀況,都會給主辦單位,執行單位,醫療救護造成極大的困擾。
當跑過41公里之後,離終點還有1公里多,這時候有些選手會選擇加速,也可以選擇在最後500公尺加速衝過終點。但此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跳及心臟感受,不要給心臟帶來過重的負擔。在通過終點區之後,要迅速靠邊離開,不要站在計時牌下自拍,為後面的選手留出足夠的衝刺空間,避免被他們撞倒。
好的跑者會留心他們會超過的其他跑者。馬拉松不是你死我活的競賽,衝線之前,觀察一下你身邊的跑者,給老人,盲人跑者和其他比你身體情況差的跑者機會風光重現,也是賽道禮儀。
成就感是化解焦慮的良方。一個有成就感的人,內心會充滿力量和富足感,焦慮很難將他打敗。如何讓你可能遭遇在補給點沒有水或補給的絕望,但這不是志工的錯。 5公里的志工可能在開賽後一小時就可以休息了,而35公里處的志願者要服務五六個小時,很多主辦者沒有考慮志工打開上萬瓶水的辛苦,沒有準備手套,被瓶蓋磨破雙手絕對不是個別志工的經歷。你可能在42公里的賽道上沒法對每一位志工報以微笑,擊掌或鞠躬,但你至少可以在完賽後讓他們知道你的感謝之意。
向志工致意,表達感謝,是賽道禮儀的至高境界。
參賽選手有義務維護賽道的環境衛生。在補給站領取的飲用水杯、水瓶或食品包裝,應該放到指定的垃圾站或沿途的垃圾箱,而不是隨意丟棄在賽道上,這樣不僅對賽道及城市的環境造成了破壞,也會給後面的選手帶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