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運動品牌 ASICS 彈力系列跑鞋推出全新超「彈力」成員 SUPERBLAST,最大特色在於搭載 ASICS 最輕量和最回彈的 FF BLAST TURBO 科技中底,過去僅被使用在頂級競速跑鞋 METASPEED。輕盈厚實的腳感將彈力跑鞋招牌回彈腳感提升到新層次,為渴望享受超高能量回饋的跑者打造,在日常慢跑也能體驗菁英競速跑鞋的彈力快感。
SUPERBLAST 於 2023 年 1 月 14 日全台上市。ASICS 將於 2023 ASICS RELAY 接力賽事 (1/14-1/15) 中開放跑者試跑,並於 2 月 1 日起至 2 月 28 日在台北旗艦店提供免費 48 小時租借服務,鼓勵大家透過試穿認識 SUPERBLAST 的魅力。
全新 SUPERBLAST 與 NOVABLAST 採用相同蹦床設計鞋底凹槽,搭配流線感立體中底造型,全新升級超厚中底 (前 29.5mm 後 37.5mm),採用最輕最回彈的 FF BLAST TURBO 與 FF BLAST+ 雙層科技中底,打造出輕盈與充滿活力的回彈腳感,保有 ASICS 跑鞋著名的舒適度和保護性,降低對身體的衝擊,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符合跑者日常訓練需求。鞋底搭載 AHAR+ 高耐磨係數橡膠大底,增加鞋款整體的使用壽命,並搭配鞋翼穩定結構,有助於提高中足穩定性,減少鞋舌滑動。SUPERBLAST 整體彈力提升,每一步都能感受超高緩衝和超彈快感。
全新 SUPERBLAST 的工程網布透氣鞋面採用雙色不對襯編織技術,提升整體質感,兼具亮眼配色與流線造型,突破大眾對於跑鞋的既有印象。SUPERBLAST 主打色以灰色針織布網結合俏皮橙色中底,鞋底另以淺綠色點綴,讓鞋款更顯活潑生動;同時推出粉嫩配色,SUPERBLAST 鞋款於 1 月 14 日 (六) 上市,2023 年新春穿上一雙超彈力跑鞋,將成為你的走春首選!
更多資訊請前往 ASICS 官網 。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
平常都跑公路馬拉松賽的你,如果想參加一場越野跑比賽,要怎樣的準備才能因應呢﹖首先要先清楚,一般路跑的距離與完成時間、難度,都不能直接換算成越野跑的距離與完成時間,概括來說,越野跑需要的時間約是路跑的 1.8 倍至 2 倍。也就是說,假設你要越野跑 10 公里,完成時間大約等於跑 18-20 公里路跑需要完成的時間,而且須視全程的坡度、地形與可跑性而定。
路跑不能轉化為越野跑,但這不代表路跑跑者該打消報名越野比賽的念頭。根據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資料,越野跑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運動之一,可以帶來各種心理與身體上的好處,由此可知,越野跑的魅力你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以下是專業人士推薦首次越野跑者,如何為成功完賽做好準備。
路跑賽的賽道通常標示清晰、路線單純,夾道隨時有跑者陪伴、有補給站和志工指引,很少見迷路的問題,你甚至可以腦子邊放空邊比賽。但是,越野跑並非如此。美國路跑俱樂部 (RRCA) 認證教練、擁有 4 次 100 英里越野跑比賽完賽者 Jeff Le 提醒,在比賽日之前,最好花些時間了解路線、地形、需要的技術、比賽當天可能的天氣、路線標記狀況、比賽時間限制、補給站與急救站的位置,以及補給站會提供的食物。
每場越野賽都天差地別,這些後勤工作將影響你在比賽日當天的策略和訓練。如果身邊沒有跑友對這場賽道有經驗,可以上賽事官方網站或社群看資訊,或是在各種跑步平台、越野跑社團中爬文。畢竟你提前知道的越多,當站在起跑線前就會做越好的準備。
如果你正在為一場越野賽而訓練,那就盡可能真正進入山林練跑,或者盡可能在路跑中增加相似地形來模擬越野賽道。雖然平日可依照比賽距離與目標進行一般跑步訓練計畫,但仍建議確保每週至少一次跑真正的越野地形。
泥土、礫石和草地比起一般公路,充滿了更多障礙與挑戰,這意味著即使只求順利完賽,你還是更需要練跑以外的力量訓練,以增強應付這些路徑所需的肌肉力量。包括上坡使用的小腿肌和大腿後側膕旁肌、下坡用到的大腿前側股四頭肌,以及小腿負責穩定的所有小肌群,尤其腳踝周圍。
力量訓練上,單腳訓練如保加利亞分腿蹲、單腳硬舉等,不僅有助於全身平衡,還能加強腳踝力量和穩定性,並減少跌倒的可能。美國印第安納州跑步總教練 Amie Dworeck 建議,以上力量訓練目標是每週進行 1-3 天。
此外,跌倒是越野跑很常見的事,如果狀況尚可,那就拍拍灰塵繼續跑下去,但如果試著跑幾分鐘還無法擺脫剛受傷時的刺痛感,甚至疼痛加劇,那就得評估決定是否停賽。
路跑賽中你可以完全不帶任何物品,穿一套跑衣跑鞋就上場,因為攜帶的越少,移動得越快。但在山徑裡,考量到在每個補給站之間可能獨自跑數小時,你所穿和隨身攜帶的物資會帶來很大的不同。
多數越野跑者會背水袋背包,有些比賽甚至會強制要求你至少攜帶 1.5 公升的水,以及補給、雨衣,如果凌晨開賽或是比賽時間較長,最好攜帶頭燈。就像參加路跑賽所穿的跑鞋一定會先試跑過,事前帶著這些裝備做模擬訓練是很重要的。盡量選擇類似比賽條件的路線做測試,去習慣揹著水袋背包跑步的感覺,以及如何替換水瓶或水袋、 如何邊跑邊用吸管喝水,並測試身體哪個部位會被摩擦到皮膚。
Jeff Le 強調,準備與測試裝備的重要性在於﹕你分心在處理裝備的時間越少,就越多時間向前奔跑。
部分跑步高手可以在路跑賽中執行「後段加速」,但在越野賽中沒這回事。如第一段所說,跑者必須知道因為海拔變化和地形差異,同一距離的越野賽比公路賽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 Dworeck 教練建議,將越野賽的重點放在總時間相對於每公里距離上。如果你提前了解賽道狀況,還可以根據地形確定你可能在哪裡減速或加速,如此就能聰明地分配自己的能量。
在路跑賽中當步兵可能會感到慚愧,但在越野賽中這可是家常便飯,更是一種策略,尤其在海拔高度增加的路段。為了因應必須行走的路段,在訓練時就可以加強健走、上坡健行、下坡跑和平地跑。要注意,走路和健走會使用到不同肌群,在上坡速度較慢時,較好的方式是用臀部出力,讓疲憊的小腿得大腿後側肌肉得到一些休息。
一份發表於《應用生理學雜誌》的研究發現,在超過 15.8 度的坡度上,運動員可以通過步行而不是跑步來減少能量消耗,這樣在路線變平坦時更容易回到正常配速。 而在必須走路時,可以趁這個時段補給、調整衣服或是收拾背包。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