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健康族必看!3 天見證腸道奇蹟的藍區飲食實踐
1
健康族必看!3 天見證腸道奇蹟的藍區飲食實踐
2
GIANNIS ANTETOKOUNMPO 與 NIKE AIR ZOOM FREAK 1 的誕生
3
西方體育報導的感性與性感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健康族必看!3 天見證腸道奇蹟的藍區飲食實踐

2025-05-09
話題 綜合 新聞 觀念

「藍區」(Blue Zones)是指百歲人瑞比例最高的地區,其居民因其獨特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普遍享有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生活品質,我們要如何才能像他們一樣長壽呢?醫師建議,從每一餐開始選擇對的食物,透過科學化的檢測來掌握個人腸道健康狀況,就能邁入長壽生活。

藍區5大飲食方式

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指出,「藍區」(Blue Zones)指的是全球幾個擁有最多百歲人瑞的地區,這些地區的居民不僅活得長壽,還普遍擁有較高的健康壽命。

這些地區包含日本沖繩、義大利薩丁尼亞、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半島、希臘伊卡利亞島、美國加州羅馬琳達。雖地理環境不同、飲食文化各異,卻不約而同選擇了以植物為主的原型食物,例如蔬菜、豆類、地瓜、全穀物是主角,紅肉則是偶爾才出現的配角。

藍區的居民因其獨特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享有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生活品質。Netflix紀錄片《長命百歲:藍色寶地的奧秘》(Live to 100: 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就深入探討了這些長壽村落,研究發現他們的共通點包括:

95%以上為植物性飲食,豆類、蔬菜、全穀類為主要食材。

少吃紅肉,每月僅食用數次。

控制糖攝取,每日不超過28克添加糖。

堅果、豆類為蛋白質來源,避免過多加工食品。

適量飲用茶、咖啡或紅酒,攝取天然多酚類抗氧化物。

藍區3大生活法則

顏佐樺表示,除了正確的飲食習慣之外,生活習慣也不可忽略。藍區居民有3個共通特徵,包括維持身體活動、強調社交連結以及擁有生活目標,這些特徵都能幫助身體更加長壽。

維持身體活動:不是刻意健身,而是透過日常活動,如走路、做家務、勞動。

強調社交連結:與家人共餐、與社區互動,建立情感支持系統。

擁有生活目標:無論是信仰、志業或興趣,都讓他們保持心理健康。

顏佐樺說明,這些因素不僅降低壓力,也間接影響老化的速度。研究顯示,長期壓力會讓細胞老化得更快,因為它會加速端粒縮短。端粒就像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蓋」,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變短,當端粒太短時,細胞就無法再生,開始老化或死亡。壓力會讓這個過程加快,影響身體的修復能力,導致老化現象提早發生。

改變飲食3天就影響腸道

根據《自然》(Nature)的研究,飲食模式的改變,只要3天就可以影響腸道微生態。因此,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與多樣化的植物性食物,能增加腸道內的「益生性短鏈脂肪酸」,進而降低發炎並維持腸道健康。

相反地,高紅肉與加工食品的攝取則會增加「腐敗性短鏈脂肪酸」,影響腸道菌相與新陳代謝。換句話說,健康的飲食不僅影響生理年齡,也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

那如何檢測腸道健康?顏佐樺指出,透過功能醫學檢測可以進一步分析腸道菌相,評估短鏈脂肪酸的組成,幫助了解腸道健康狀況,建議從每一餐開始選擇對的食物,透過科學化的檢測來掌握個人腸道健康狀況,有機會實踐延緩老化的目標。

延伸閱讀:

中年過後必學的「長壽飲食法」!莊靜芬教「4種吃法」每餐吃●●分飽

沖繩人比較不易生病?醫揭「世界第一長壽村」秘密:常吃這些食物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世界最長壽的人都這樣吃!「藍區飲食」5大飲食法:避免吃這類食物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IANNIS ANTETOKOUNMPO 與 NIKE AIR ZOOM FREAK 1 的誕生

2019-07-01
綜合配備館鞋子NIKE籃球

2017年11月29日,Giannis Antetokounmpo抽空去了一趟Nike全球總部,參加了一個有關簽名球鞋的速成班。Giannis Antetokounmpo第一雙簽名球鞋——Nike Air Zoom Freak 1就此誕生。會議前的晚上,他在對沙加緬度國王隊的比賽中拿到了32分,緊接著又在之後作客波特蘭,面對拓荒者隊拿到了20分。就在會議快要結束前,Giannis Antetokounmpo對著他面前成堆的Zoom Air氣墊笑了起來,說道:“在今天以前,我對這些事情都一無所知。”在這次會議中誕生的不僅止於這位希臘球星的第一雙簽名球鞋,同時還有Nike為Giannis Antetokounmpo打造的個人品牌。包括服裝、球鞋,還有個人標誌設計等一系列的工作就此展開

GIANNIS ANTETOKOUNMPO 與 NIKE AIR ZOOM FREAK 1 的誕生

秉持著“傾聽運動員心聲”的Nike精神,每一位與會者都是Giannis Antetokounmpo的聽眾,這位身高211公分的前鋒與Nike合作的第一個全系列產品線凝聚著在場所有人的努力。Giannis Antetokounmpo當時是這樣形容的:“我以為大概只會有五個人,簡單地和我聊聊喜歡什麼樣的球鞋而已,結果根本不是這麼簡單。我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多的人都將要參與到這個計畫當中。不管是整個團隊的人數,還是他們希望我參與產品開發的程度,或是讓我表達自我的空間,都讓我感到驚訝。”

傾聽運動員的心聲並不簡單。除了直接的對話外,細緻的觀察也同樣不可或缺。Nike的設計師與工程師們關心運動員場上表現和個人性格所展現出來的一切微妙之處。他們的工作就是要透過各式各樣的研究,來為特別的運動員們解決特別的問題。Nike Air Zoom Freak 1的獨到之處,在於它將以上兩個方面的“傾聽”都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了一雙足以展現Giannis Antetokounmpo身體條件、個人風格,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這三個層面的球鞋。

Nike Air Zoom Freak 1

身體條件

Giannis Antetokounmpo在球場上的覆蓋面積無比巨大,這是Nike Air Zoom Freak 1所要解決的關鍵也是最實質的問題。Nike籃球資深鞋類創意總監Ross Klein說:“他對於空間的利用效率非常的高,他擅長運用自己的身材優勢,讓防守隊員失去位置。例如他在做歐洲步上籃時,最具威脅的左腳所跨越的幅度非常誇張,只用這一步就能夠瞬間與對手拉開幾乎有兩步寬的巨大空間。”

Nike Air Zoom Freak 1在後掌搭載了雙層Zoom Air氣墊

為了配合Giannis Antetokounmpo在場上極具威脅的腳步,鞋底的兩側——大拇指和小拇指區域——配備了特殊的抓地紋路,幫助他在跨步的時候能夠精準定位,提供全方位的抓地性能,同時也兼顧到了更多的基本需求,幫助他在防守端佔據好的位置。這一切都得益於球鞋內部的包覆系統,還有鞋底那一塊從腳掌延伸至中底的橡膠貼片所提供的橫向支撐。 這些細緻元素是Giannis Antetokounmpo獲得更好表現的基礎。球鞋後跟採用的雙層Zoom Air氣墊為Nike Air Zoom Freak 1帶來了回饋性與緩震性能間的絕妙平衡,同時也在視覺上賦予球鞋獨特的性格。 這雙球鞋上的一些設計細節,致敬了Giannis Antetokounmpo一直鍾愛的另一個Nike簽名籃球鞋系列。

“我從小就一直穿Kobe Bryant的球鞋,貼合度、腳感,還有功能性一直都很適合我。” 這也將Zoom Freak 1系列提升到新的層次。Ross Klein表示:“這些特點是Giannis Antetokounmpo之所以那麼熱愛Kobe Bryant系列的原因,也是我們希望能再次提升的地方。”

Nike Air Zoom Freak 1在後掌搭載了雙層Zoom Air氣墊

個人風格

把個人喜好轉化成為精妙的設計,在後掌採用雙層Zoom Air氣墊是其中的一步。全方位呈現屬於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個性標誌,則是另一個關鍵的步驟。    Giannis Antetokounmpo說:“在標誌的設計裡,融入許多元素來展現我的人生——代表著我的家庭,還有奈及利亞以及希臘。這些都讓我非常激動。”

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個人標誌由各種樣式、不同字體設計而成的多個標誌組合呈現

這一任務由Nike平面標誌團隊負責,他們與球鞋設計團隊互相配合,打造出了這一套專屬於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個人標誌,圖案和字體系統,用來講述這位運動員的故事。對他們來說,標誌設計是一門藝術。產品平面設計藝術總監Sean Butterly說:“我們的目標是創造出能夠直觀展現運動員特性的視覺作品。” 對Giannis Antetokounmpo來說,這意味著所有關於他的家庭以及他在體育世界中神話般的崛起都將在一個標誌上呈現並找到平衡點。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Nike平面標誌團隊把目光投向了古希臘並從中尋覓靈感,並最終在希臘回形紋路上找到了答案。 藝術史上把這種回紋結構的圖案叫做曲流,象徵著永恆的流轉。而對於Giannis Antetokounmpo來說,這個標誌有著兩層含義:表面上看,古雅典的美學設計代表著他的家鄉;更深層次的意思,則代表了他的家庭從奈及利亞來到希臘​​,從雅典到密爾瓦基的這一段旅程。

主標誌的圖案呼應了Giannis Antetokounmpo姓名的字首,字母“G”被嵌入到了“A”之中,代表家族姓氏永遠大於個人名字。迷宮圖案源於希臘經典故事中曲折的英雄成就之旅,同時左下方被裁去一角的“G”則突顯出Giannis Antetokounmpo不同於常人的運動天賦。畢竟,正是因為他誇張的身材和敏捷的天賦才讓他擁有了“希臘怪物(Greek Freak)”的稱號。

另外的一系列個性標誌系統與主標誌相輔相成,不僅有Giannis Antetokounmpo專屬的字體,還有三個次級標誌。其中,融合了背號“34”和希臘國旗的那個標誌將會出現在Nike Air Zoom Freak 1的後跟。

解析Giannis Antetokounmpo的主標誌

文化層面

屬於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個人標誌為他的個人品牌誕生打開了大門,同時也為Nike服裝設計團隊所要打造的服裝類產品奠定了基礎。由Nike籃球服裝資深創意總監Samuel Shipley和服裝設計師Dustin Mangan帶領的團隊互相合作,透過展現Giannis Antetokounmpo的個人經歷與傳奇,打造出一整套涵蓋籃球文化的服飾。

Dustin Mangan 說到:“Giannis Antetokounmpo的故事相當不可思議,他對於祖國希臘的熱愛,還有對於自己家庭所走過旅程的敬畏,都在我們為他設計產品的時候提供了很多靈感。我們把歐洲的奢華風格和舒適結合,來代表他個人。” 首批Giannis Antetokounmpo系列產品風格簡約,既有用Nike經典Futura字體演繹的“希臘怪獸”式的極簡設計,同時也有設計致敬那些對他有著深遠影響的方面,既有他體育世界,也有索普利亞(Sepolia)街區,正是這裡艱苦的生活造就了Giannis Antetokounmpo兄弟們。

Giannis Antetokounmpo簽名系列的短褲以其個人標誌為首要設計項目,優雅生動的演繹出歐洲奢華運動服裝的活力。背心的背面採用了他的個人標誌印花細節設計,而運動套裝的口袋上則採用背號“34”與希臘國旗融合的標誌作為點綴。 或許有人會認為,加入Nike簽名球鞋俱樂部——這項只屬於那些偉大的菁英運動員們的榮譽——會改變生性謙遜的Giannis Antetokounmpo。但事實並非如此。Giannis Antetokounmpo說:“坦白說,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能擁有簽名鞋。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目標一直是進入NBA,努力打球並幫助球隊獲勝。這只是錦上添花。”

Giannis Antetokounmpo的簽名系列服飾產品線包含了短褲和襪子,以及運動套裝、背心和T-SHIRT

Nike Zoom Freak 1 “All Bros”將於6月30日於指定店點發售,黑白配色的Nike Zoom Freak 1 和Giannis Antetokounmpo的首批服飾系列將於7月1日起陸續發售。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西方體育報導的感性與性感

2016-08-17
綜合瑜伽網球生活新聞話題

2015年澳洲網球公開賽中,加拿大網球明星 Eugenie Bouchard第二輪比賽遇上溫網亞軍Kiki Bertens。在贏得這場比賽後,Eugenie正將她的頭埋在她的雙手中,這時,一群男性的體育記者圍繞著她,然後向她提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請求。“你能不能為我們轉一個圈,告訴我們你身上穿的是什麼衣服?” “轉了一圈?”這位世界排名第七的女子網球選手重複當時的要求,表情不愉快的微笑著。“轉一個圈,就是原地旋轉,”記者重覆著。儘管任何一個女性運動員在任何一項運動中達成不凡的成就,它們被媒體呈現的方式仍然與男性被描繪的方式不同。
 
這個差異在里約奧運會場上充分的展示,而且己經被傳播在電視,廣播,和世界各地的網絡媒體上。儘管女性運動選手與世界頂尖的運動員並肩競爭的一面都被大肆的追捧及報導,但很難忽略女性運動員得到的評論並不是一致性的標準。

劍橋大學出版社前段時間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英語系國家用來描述媒體運動員的語詞,並同時發現其呈現的顯著差異。劍橋英語語料庫研究分析了英語書寫和口語中針對運動常用的超過160萬個字彙,從中研究語言是如何被使用,然後透過字詞使用的廣度,看到人們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是如何呈現兩性的差異。這份報告同時不算吃驚的發現,女性在運領域被提到的比例遠少於男性,而且,介紹女性運動員時,提到外貌和她個人生活的面向比男性高出許多。這個趨勢也體現在里約奧運會相關的各種報導中。
 
最明顯的是,當報導女子運動選手時,常常出現age,old,pregnant, married或unmarried的描述。 可是,男子運動選手被報導時,最高的詞語組合是像 : fastest,strong,big,real和great等形容詞。 該研究的還說,女性更容易被提到“girl”,而男性卻很少被稱為“boy”。雖然中文的詞彙可以表現的比較平等,但是體育記者的確以極具優勢的詞彙來形容男子運動員,相反的,感性用語的描繪比例永遠都大於強調一位女運動員有多麼的「強大」,這在中文世界裡似乎一致。
 
劍橋大學的研究又說:當涉及競爭能力時,彷彿身為男人就有競爭優勢。當描繪一位男子選手時所用的動詞會用到 : mastermind,beat,win,dominate,及 battle; 而女性呢?少不了compete,participate及strive的詞彙。
 
以語言傳播的角度,微妙的性別歧視早己遠遠超出了體育界的常見現象,其實,談及外表的訊息量在女性身上則比男性超出兩倍,無論是在體育界和商業界。尤其涉及到的績效評價時,語言的雙重標準比比皆是。也許似乎人們的行為是很難改變了,觀察一下本屆里約奧運會的現象 : 女性運動員佔了本屆參賽選手人數的45%,但截至目前為止,產出的報導只有21%是關於女性運動員的。
 
雖然有一些運動儘可能的朝向男女平等的方向進步,例如網球現在提供男女組比賽相同的獎金,但小編推論英國一般的大眾討論Heather Watson希瑟沃森的裙子長度,仍勝於討論她是否能為英國贏得1908年以來第一面女子網球金牌。世界上不同語系在運動報導上,對女性存在不成比例地外觀,服裝,個人生活上的描述,是否突出了人們對於體育美學更大的重視,應該是另一個研究的焦點。同時小編也正想研究一下,在中文的運用上,「奪勝」或「挑戰」那一個比較暗示會贏,「大敗」與「大勝」即然都是主詞贏了,要如分配給男女運動員使用。看倌們您們怎麼想呢?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