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瘦身
  • 瑜伽
  • 運動生理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觀念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越野跑迷路 華裔媽媽挖地洞並喝自己乳汁保命獲救
1
越野跑迷路 華裔媽媽挖地洞並喝自己乳汁保命獲救
2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3
Klinger:第1隻認證的領跑導盲犬結訓上路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越野跑迷路 華裔媽媽挖地洞並喝自己乳汁保命獲救

2016-05-18
話題 跑步 越野跑 新聞

據外媒報導,紐西蘭一名29歲華裔女性在2015年5月參加一場森林越野跑比賽的時候迷了路,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獲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位媽媽表示,她靠著靠挖地洞保暖以及喝自己的乳汁在野外度過了驚恐的一夜。

©Radio New Zealand

這位年輕媽媽叫做蘇珊·歐布萊恩(Susan O'Brien),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和健身教練,目前正處在哺乳期。就在母親節(5/10)時,她參加全程20公里的威靈頓越野跑比賽(XTERRA Wellington Trail Running Series),但是卻在著名的瑞姆塔卡森林公園(Rimutaka Forest Park)迷路。按照預計時程,她應該在兩個半小時後出現在終點,但是她卻始終沒有出現。就在失蹤之前,她最後一次在歐龍果龍果山谷(Orongorongo Valley)被人看見時,戴著一個粉紅色的頭巾、身穿灰色夾克、腳上穿著一雙粉紅色的鞋。當天晚上,當地警方和其他跑者一直在分頭搜尋她,直到深夜。

蘇珊起跑前與家人合照。 ©Facebook/Susan O' Brien
蘇珊起跑時的樣貌。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XTerra系列賽事在Rimutaka Forest Park的比賽路線。 ©XTerra Wellington

經過多方搜尋之後,第二天早上,人們找到了這位東方面孔的年輕媽媽,當時她已經偏離比賽路線大約2.5公里。她事後接受採訪時說,她誤判了標示,比賽途中沒有一直緊跟到大會用小旗子標示的路線,而是跟到了紐西蘭政府保育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所做的標示而離路線越來越遠。由於叢林越來越密,無法找到正確路線、也沒有攜帶手機可以尋求援助的歐布萊恩,知道自己將獨自在冰冷的林地裡待上一晚,當時她只穿著輕薄的跑服,更重要的是,瑞姆塔卡森林公園幅員遼闊,占地22,000公頃,覆蓋了瑞姆塔卡山脈,地形複雜,她僅憑藉自己的力量很難走得出去。

Rimutaka Forest Park有知名的迷霧森林(goblin forest)。 ©Keith Miller/Flickr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歐布萊恩表示,處於恐慌和飢寒交迫中的她「有一種在《魔戒》中魔幻森林裡迷路的感覺。我一度以為我快要死了,當時非常害怕。」她在河岸一棵樹下的鬆軟土層挖了一個洞,用土壤和青苔覆蓋在自己身上,並將薄夾克儘量往上拉來包覆她的脖子,藉此維持體溫。當夜幕低垂、氣溫驟降,她的手也因為失溫而毫無血色,她開始祈禱。

「我只是不斷地祈禱與想著『上帝啊,請指引我正確的方向、指引我正確的道路吧!』」她說,「我想,我還不想死呢!家裡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在等著我回去,其他人應該也擔心死了吧?我一定要想盡辦法活下來!」

當漆黑的天空漸漸轉亮,她費心撿來的樹枝所焚燒出來的火焰也無法為她提供太多熱源,她決定要給自己一些能量以便有足夠的力氣跑出去,她決定擠自己的乳汁來喝。她將乳汁擠進一個空的巧克力棒包裝袋來飲用,她說,「我知道這是我保命的方法。這是我餵孩子喝的,我當然也可以餵自己喝。」喝下乳汁之後,她從土裡起身開始往開闊地跑,經過一個救難小屋。正當她的牙齒開始不停地打顫時,她發現了大會的旗子,於是就顫抖地開始跟隨旗子奮力邁開步伐,直到她發現救難隊的直升機。她興奮極了,便奮不顧身衝到河邊並「揮手揮得像個瘋子一樣」。

當時Westpac的救難隊正利用直升機和熱探測設備在該森林區域搜索著。直升機飛行員科林·拉森對記者表示:「在沿河岸搜尋回來的路上,我們在直升機上看到她在河邊揮舞著雙臂,這是位於Haurangi Hutt救難小屋約1.5公里之處。我們把飛機停在距離她大約50米的地方,她看上去又冷又累。」救難隊員立即為她裹上毛毯取暖,並送上熱飲。

蘇珊終於被搜救隊救出。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蘇珊(左二)重回家人懷抱。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救難隊終於成功將她送回丈夫丹尼爾的懷抱。9個月大的米夏(Misha)和2歲大的傑登(Jayden)以及她充滿焦慮的雙親也在終點等候著。

獲救之後,歐布萊恩立即接受了一名護理人員的檢查,不過她除了有些驚嚇之外身體並無異常。

蘇珊有兩個可愛的寶寶,小的是女兒米夏。 ©Cameron Burnell/Fairfax NZ

歐布萊恩事後還拜訪了10年前在同個公園失蹤的凱伊·史都華(Kaye Stewart)的家人,因為她聽說自從那個失蹤事件之後,史都華的女兒珍·嘉蘭納契斯(Jane Galanakis)便一直在公園裡提供三明治給當地的救難人員食用。嘉蘭納契斯說,當她看到歐布萊恩獲救與家人重逢的畫面時,她不禁覺得釋懷,同時又感覺哀傷,因為她的母親並沒有像歐布萊恩一樣獲得上天的眷顧。

凱伊·史都華失蹤案至今仍未結案,因為警方和她的家人都懷疑她是被人謀殺而非迷路失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2017-02-15
觀念保健運動傷害跑步知識庫

大家對於跑步的一個迷思是認為,跑步會導致膝蓋的磨損和撕裂,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造成膝關節疼痛、關節炎或其他傷害。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一次30分鐘的跑步卻實際上減輕了跑者膝關節的發炎症狀。

在一篇《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楊百翰大學的研究人員找來了15名年齡在18至35歲的健康人士進入實驗室,研究人員讓他們跑了30分鐘跑步機,然後就他們的血液和膝關節液體做實驗前後的採樣,研究人員也做了這些人在平時靜態活動之下的相關檢體採樣。

研究人員原本以為在這些人跑完之後,會在他們的膝關節液中找到更多會刺激炎症的分子,但他們沒有如願。相反地,他們發現血液中刺激發炎的指標實際上在跑步30分鐘後降低了。雖然科學家最終只能從研究的六人中得到完整的資訊,但他們在這些人中看到了相同的結果。

跑步傷膝蓋?真相是……

「結果令人驚訝,」主持研究者,同時是楊百翰大學運動科學副教授的麥特·西利 (Matt Seeley) 說道。「我們預計分子會增加,但是結果卻相反。」西利強調,該結果只能算是一項測試研究,由於採樣人數很少,因此從調查結果中無法做出明確的推斷。研究人員也只是觀測人們在跑步後立即的炎症反應,而不是一個星期或一個月後。但西利說他的團隊計劃將在未來對更多人做同樣的實驗研究,讓他們的結果更具可信度。

「我相信同時希望,根據這樣的數據顯示,跑步對你的關節是有好處的,」西利補充道。「雖然目前的結果有限,但它們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也可能對於後續的研究立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一些沒有參與研究的專家表示,雖然研究結果令人感興趣,即使是樣本量太少 - 但是目前還不清楚跑步能否保護膝蓋免於受傷或罹患關節炎。「目前的確有些正反兩方的數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外科醫生布萊恩·費利 (Brian Feeley) 博士說。「我們知道有些人一直在從事跑步,而且一直都沒有膝蓋的問題,而另一些人在相對年輕的時候便患有關節炎。」

對於許多跑者來說,一次30分鐘跑步相對較短,費利說這項研究結果並不一定對於長跑也同樣適用。一些針對馬拉松跑者的其他研究,發現軟骨的變化可能在賽後導致持續數個月的關節損傷。

「綜上而論,這表明可能有一個進化上的優勢,若我們跑相對較短的距離,我們的身體比較有能力能夠藉由減少發炎狀況來保護軟骨免受損害,」費利說。「長距離跑步可能導致大量消耗膝蓋減少炎症發生的能力,導致關節退化的可能性。」

不過,西利與費利皆同意,跑步的好處遠大於不跑步(特別是如果適度的話)。其他因素,如體重或遺傳學,也可能影響一個人是否更有可能得到關節炎或其他跑步的傷害。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充分了解其風險與助益,目前,跑者們可以藉由交叉訓練並花更多時間做恢復,以及注意任何疼痛或腫脹,來減少膝蓋問題的風險。

根據另一份2013年的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不跑步的人有明顯更高的機率,需要在晚年執行膝關節或髖關節的置換手術。為什麼愛跑步的人比較不容易遇上關節退化的問題呢?研究人員認為,給予膝關節適宜的日常訓練,能讓膝蓋軟骨更健康。

資訊來源:TIME、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Klinger:第1隻認證的領跑導盲犬結訓上路了!

2016-05-12
跑步話題路跑趣味趨勢生活

一般的領跑員只能以有限的時間陪視障者跑步,若是以導盲犬來負責領跑的工作是不是更理想呢?

克林格(Klinger),這隻2歲的德國牧羊犬,剛剛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隻獲得認證的領跑導盲犬。就在2015年8月22日,克林格從「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的一個新的導盲跑步計劃正式結業,這是一個總部設在紐約州約克城高地的國際非營利組織,旨在為視障者提供優質的導盲犬服務。

視障跑者理查·杭特與領跑導盲犬克林格。 圖片來源:iheartdogs.com

雖仍處於發展階段,「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 (以下稱GEFB)」的使命旨在增加視障運動員獨立行動的能力。

「這個導盲試辦方案的重點是在上課前選擇專門訓練、能帶領他們的主人去跑核可運動路線的狗的可行性,」該組織的課程指導員班傑明·考利(Benjamin Cawley)說。「我們將繼續加強我們的技術,希望將這個計畫從試驗性的課程變成可實行的方案,訓練更多合格的狗狗上線服務。」

到目前為止,實驗是成功的。經過半年多的引導盲人跑步特別訓練,其中包括三個星期與牠的新主人一起跑步──48歲的理查·杭特(Richard Hunter),三屆波士頓馬拉松跑者與史上第二位視障鐵人三項運動員,紀錄是以11時55分完成Ironman超鐵──克林格正處在這個計畫的下個階段:成為杭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杭特與克林格已經成為生活密友。 圖片來源: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

1989年,在美國海軍陸戰隊任命為少尉不久,杭特即被診斷為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這是一種退化性眼疾,最後會導致視力喪失。從那時起,他不僅成為一個狂熱的耐力運動員,同時也是一個活躍在美國各地的視障跑者與鐵人。他是每年十二月會同加州國際馬拉松賽在沙加緬度舉行的USABA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的協辦者,最近他也創立了「United in Stride」,這是一個以郵遞區號媒合領跑志工與盲人選手的北美線上資料庫網站。

他同時也是建議啟動以導盲犬來領跑計畫的第一人。

理查·杭特授階時的模樣。 圖片來源:vspblog

幾年前,杭特與他的三鐵領跑員在進行Ironman Lake Tahoe訓練時被一輛冒失的汽車撞上。他從兩人的自行車上被往後撞飛,頭直直地朝汽車的擋風玻璃撞上,致使他的安全帽裂成兩半。損害呢?一些面部骨折、脖子折斷、幾處割傷和嚴重的腦震盪。

「這就像給我自己和我家人的一個驚嘆號,」杭特說,在回想起出院後頸箍相伴的那三個月,還得在置於他客廳的醫院病床睡上一個月時。

幸運的是,事故沒有造成任何脊髓損傷,杭特才得以在傷癒之後恢復跑步。他在事故發生的五個月後完跑了加州國際馬拉松賽。

「當時我有一些微弱的視力,即使有很多領跑員可以協助我,我依然要每週跑步六天。一些短程、慢速的跑步,我會自己去跑,」杭特說。「我撞過電線桿、被鋼索絆倒、跑離人行道過,有一些差點要發生意外的經驗,而且並不總是看得到一切,儘管我放慢速度來跑。」有些事需要改變。

理查·杭特(左二)2015年在領跑員Vincent Hau(左三)的協助下完跑波士頓馬拉松。 圖片來源:mabvi.wordpress.com

因此,在事故發生九個月後,杭特在波士頓馬拉松賽的起跑線與一群視障跑者在一起等待起跑時,遇到GEFB的負責人湯馬仕·潘內克(Thomas Panek),於是他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問湯馬仕,『你是一個導盲犬學校的CEO,你跟我有一樣的視力問題,你是一個馬拉松跑者,你也有一隻導盲犬,那麼你為何不讓你的導盲犬帶你慢跑?』」

時間快轉回到上週末克林格的畢業典禮上,很明顯杭特的單純建議變成了事實。

除了常規導盲工作的訓練,克林格的導盲跑步課程包括一週跑三天,從1英里開始,然後慢慢建立自己的耐力直到5K和10K的距離。牠的跑步總里程記錄已經超過了200英里。

「克林格學會了如何負責任地引導牠的主人在不同的環境中跑步,從一個小鎮後巷裡沒有鋪設人行道磚塊的小徑,一路直到曼哈頓的大城市環境之下,」克林格在GEFB的教練裘琳·霍利斯特(Jolene Hollister)說道。「牠甚至帶領我蒙著眼睛跑了兩條路線來證明牠能夠在跑步的速度下安全引導主人的能力。」

克林格帶領杭特跑步的情景。 圖片來源:iheartdogs.com

既然已經通過了所有初步測試並且結業,克林格現在正式成為杭特位於加州沙加緬度市家庭裡的一員。下一步是讓克林格習慣杭特在鄰近地帶常跑的10K和半英里長的繞圈路線。從GEFB新派來的一位教練也將於8月26日抵達,來協助克林格克服這個新環境的過渡期,以確保杭特和克林格都能安全通過這些道路實戰。

克林格將暫時不會在路跑賽中引導杭特,因為賽事中人數龐大,同時有太多人往同一個方向跑,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對導盲犬和視障跑者增添風險。然而,克林格無疑是杭特不管是在路上還是在其他場合上面最忠實的領跑員和同伴,將他的生活變得更好。

「克林格愛跑步,牠是一隻優秀的導盲犬。我完全信任牠,」杭特說。「而關於有克林格作為一個跑步的好伙伴最好的事情是,牠總是欲罷不能,跑到停不下來。」

雖然暫時還不能讓克林格上跑場,這兩個路跑好伙伴卻都已經開始為了參加一些馬拉松賽事而在做訓練準備了。

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執行長Thomas Panek今年也在Vincent Hau的領跑下完跑波馬,這是他完跑後與他的導盲犬Gus合影。 圖片來源:Facebook/Guiding Eyes for the Blin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跑步
  • 跑步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瘦身
  • 瑜伽
  • 運動生理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觀念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