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夜騎時忘記帶上你的自行車燈,然後覺得自己在黑漆漆的路上完全隱形,沒法被別人看到?或者老是覺得夜騎上路隨時都要左顧右盼,擔心害怕被不小心撞到?有了LUMOS,這種狀況不會再發生。這種下一代自行車智慧型安全帽結合了頭燈,剎車和轉向信號燈,讓你在騎單車就像騎機車一樣可以用燈號來告知其他用路人。這款概念商品在Kickstarter集資,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達成募集到125,000美元的目標,成為Kickstarter上面有史以來增長最迅速的自行車相關集資活動之一,革命性的概念像是一場風暴般席捲了整個自行車世界!
LUMOS是款舒適的安全帽,同時兼具時尚感和防撞力,最重要的是配備60顆LED燈,讓你在夜間騎車更醒目。LUMOS運用無線技術與車把上的控制器連接,只要一個按鈕就可以讓你輕鬆在安全帽上打方向燈。它也內建加速感應器,可以偵測到騎士放慢速度,自動啟動煞車燈,讓跟在後方的人車可以清楚看到,並知道你正在換速。另外,它還有頭燈的設計,除了車頭,在安全帽上有前燈會讓你更顯眼。只要用一條USB線就可以充電,LUMOS方便操作和你的生活無縫接軌。
想要這款安全帽?現在就上他們Kickstarter下訂贊助吧,只要用美金99元早鳥價加上運費就可以擁有一頂。
酷熱盛夏,你在戶外跑步時是否也為爆汗所擾?痛苦程度隨著溫度越飆越高?在悶熱潮濕的戶外跑步,保持充足的水分是關鍵;而根據澳洲雪梨大學一份研究顯示,在這種天氣下運動,且汗液飆出皮膚滴下地板,這時喝清涼的冷飲比起相同量的溫熱飲料,更能幫助你增加訓練時間和強度。
要注意的是,這個技巧可不是任何環境下都管用!根據澳洲雪梨大學開特力運動科學研究所的一篇論文(作者為Ollie Jay和Nathan Morris)指出,喝冷飲的方式只有在潮濕悶熱的天氣才能帶來效益,因為這種天氣下你一定會出汗。但如果是炎熱但颳風乾燥的天氣,身體沒出大汗時,即便你在跑步前或跑步圖中途喝冷飲,也無法獲得更大的提升,因為這樣可能導致身體保留更多熱量,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比預期的速度更慢甚至提前停止。以下一一解釋其生理機轉。
首先,該篇論文以華氏50度(攝氏10度)或更低溫度的冷飲作為研究基準。研究發現喝冷飲時,身體為了溫暖這些液體,會造成一些熱量流失;而喝冷飲可以冷卻身體的關鍵機制在於,當冷飲進入胃部,胃中的溫度感受器會降低你的皮膚出汗率。
進一步探討「流汗」這件事,在正常情況下,流汗的主要目的是讓身體冷卻,而不是讓身體脫水。但當熱量的蒸發和流失從空氣中轉移到你潮濕的皮膚上,而你無法夠快速地補足流失的汗水時,流汗就會導致可能危害表現的脫水情形。若在不極端的環境條件下,當身體可以保持足夠的水分,越多的出汗意味著更大的熱量流失,讓身體必須承受更高的工作負荷。
為什麼天氣的差異會改變你喝冷飲後發生的狀況?有兩種環境情況左右這個機制。其一,想像你正在沙漠中度假,這是個炎熱但乾燥多風的日子,因為乾燥的空氣和風可以吸收水分、防止出汗,這時身體產生的汗水將幫助你冷卻;然而,如果這時你透過喝冷飲來降低汗液產量,這意味著你會保持更多的熱量,而因為你的出汗量不足以冷卻身體,最終就得放慢跑步速度。
第二種情況是你到南方城市享受一趟夏季旅跑,這邊溫度超過攝氏32度、濕度也高,跑步時,靜止的潮濕空氣阻止你的汗水蒸發,汗水在你的跑衣和皮膚上已達飽和,多餘的汗水只好如雨水般滴落在地上。而這些汗水並沒有真正讓你冷卻,你的體內熱量仍然很高,同時你不斷出汗;很快地,你必須更努力才能保持同樣的速度,否則就得放慢速度。這個情況下,喝冷飲降低出汗率就可產生冷卻效應。
該篇論文顯示冷飲可幫助跑者提升的溫度和濕度範圍:從低於華氏70度(攝氏21.1度)和濕度80%,到華氏約80度(攝氏26.6度)和濕度40%,以及高於華氏90度(攝氏32.2度)和濕度30%或更低。
總結來說,如果你的速度、熱量和濕度的結合導致汗水從皮膚上滴落,冰涼冷飲將有助於讓你保持涼爽,雖該篇論文使用的是冷水,但研究者Jay表示,冷的運動飲料也應該產生同樣的效果。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Skylodge Adventure Suites天空旅館冒險套房 (秘魯 Cusco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