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在街頭看到自己的生命
1
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在街頭看到自己的生命
2
2021 渣打馬戰隊隊長張嘉哲、莫莉
2021渣打馬首創「戰隊」 8/14 前報名與隊長張嘉哲近距離互動
3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街頭路跑創辦人胡杰:在街頭看到自己的生命

2016-07-09
人物誌 跑步 專訪 故事 路跑

跑步是痛苦的懲罰?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胡杰在街頭巷弄跑了起來,讓他意外發現原來運動不一定要在運動場上,而且還能啟動自己的快樂開關。

胡杰曾是個拚命加班的上班族,並因壓力過大、食量爆增而胖到八十多公斤。當時,一位有運動習慣的同事覺得胡杰的外表太不美觀了,便主動帶他去大安森林公園跑步。然而,兩人抵達公園後,同事一下子就跑遠了,留下胡杰獨自一人,而他只跑了15秒就想放棄,並再度確認跑步這件事果然跟他想的一樣,就像國小時沒帶作業被罰跑操場那樣,是讓人痛苦的懲罰。

雖然這次的行動以失敗告終,卻觸動了胡杰一些想法。他想,要是有人在一旁講笑話給他聽,並陪他一起跑,情況是不是會好一點?他看著大安森林公園四周的路名,也不禁開始想,住在這裡的人跟路名有沒有什麼關連性呢?之後,他採取的行動是,到台灣師範大學張貼廣告,徵求願意講笑話陪跑的工讀生,但是沒人回覆他,跑步這件事再度被他擺到一旁了。

不過,既然跑步鞋都買了,胡杰就決定天天將它穿在腳上,心想要是哪天能跑個3分鐘,就算成功了。

街頭路跑社團創辦人胡杰

受好奇心驅使,跑步變得有意思

某天,機會降臨了。由於胡杰每天都會到西門町等老婆小湯包下班,但老婆說的下班時間跟實際下班時間經常相差半小時到一小時,他只能站在樓下枯等,偶爾上去催一下。而這天,他注意到巷子裡有模型店要倒閉了,把所有東西都擺到路旁拍賣,覺得有趣,就跑過去看,接著,他發現不遠處有另一家店,也感到好奇,於是又往那家店跑,就這樣,他發現自己竟然跑了30秒還想繼續跑,最後總共跑了5分鐘。他說,因為不知道下一步會看到什麼而往前跑,這種受好奇心吸引而跑步的過程,讓人好快樂。

從這天起,胡杰利用等小湯包下班的時間,開始採田字形跑西門町附近的巷子,跑步時間慢慢從5分鐘拉長到30分鐘。他說,以前的生活都受限於雜誌報導,總是跟著上面的介紹去玩、去過生活,而自從他開始在街頭跑步後,才發現這世界很有趣,有很多他一輩子沒見過的畫面,感覺就像跑在夢裡似的,實在太快樂了。

跑步是生命的壯遊

後來,胡杰在工作上遇到瓶頸,便辭去工作,每天帶著悠遊卡,坐到某個捷運站下車,然後開始隨意亂跑,要是迷路了,就坐計程車回捷運站。他說,這樣也是生命的壯遊,他總感覺自己就像是探險英雄印地安納瓊斯。

跑了半年後,胡杰開始在FB上分享,決定要帶朋友跑遍台北的每條路,讓他們一起來感受這份快樂。朋友們雖然反應熱烈,卻總是約好之後,當天又突然有事,讓他漸漸發現,大家還是很害怕跑步這件事。

揪跑揪出快樂跑團

不久後,總算出現第一位成行者。這位年過四十的前同事許大哥,突然興起參加鐵人三項運動比賽的想法,卻始終沒有行動。胡杰便主動提議要先帶他去路跑,為了確保成行,他特別跟許大哥約在其住家附近的榮星花園,從那裡出發後,接著跑無牆的美術館-敦化北路,看一路上的藝術裝置,再轉跑忠孝東路,欣賞建築風景,最後跑建國北路回家,總共7公里。

胡杰說,他本以為這次跑完後,許大哥會知難而退,再也見不到他。沒想到許大哥竟然覺得很好玩,頻頻問他下次要跑哪裡。於是,他又為許大哥設計跑北美館再到士林夜市的路線,從不同角度看台北。後來,許大哥還約了其他朋友,胡杰為了確保大家都會參加,特別設計邊跑邊接人的路線,要是人沒下來,他們就會上樓到辦公室找人。結果,每個參加者都覺得路跑過程實在太有趣了,興奮和快樂勝過了對跑步恐懼和跑步時的痛苦。

胡杰的老婆小湯包,一開始並不相信路跑是快樂的,雖沒有反對,卻也沒有加入。後來,胡杰設計了西門町探險路線,特別把小湯包從公司接出來跑。小湯包看到成員們很快樂,覺得這是很正面的事,也欣然加入了這個行列。

胡杰與老婆小湯包

街頭路跑以創意玩出世界知名度

就這樣,「街頭路跑」社團成立了,胡杰每週都會設計不同主題的路線,帶團員們在台北街頭闖蕩。在這些主題裡,都有胡杰對生命及人生的思考,像是跑遍台北三家中頭獎機率最高的「成名在望」、穿過風水寶地北門的「承接天恩」等等,靈感都是源自他在街頭上發現的有趣風景,加上深入研究在地故事,而串聯起來的獨家路線。

在每次的路跑活動中,胡杰都會拍下大家笑容滿面的照片,放在街頭路跑粉絲專頁上,讓上海的Nike公司感到好奇:「為何大家都在笑?而不是汗流浹背,滿臉痛苦專注的神情?」甚至特別來台跟團路跑。胡杰也因此被選為Nike全華人地區五個代表跑步故事之一。

以跑步探索未知 好奇心是跑步的前進力

胡杰說,若是由好奇心帶著你往前跑,你就會很開心;若是由距離帶著你往前跑,你就很難露出笑容。他表示,以前上班時,總是不斷重覆從自家到公司再回家的繞圈圈路線,就像隻黃金鼠。而現在,每天都充滿了各種可能。以前,他習慣每件事都要先規劃好,現在他反而覺得規劃是一種限制。探索未知是有魔力的,接踵而來的各種新刺激,會讓人停不下來,繼續向前探索。

胡杰/profile

「街頭路跑」社團創辦人,著有《玩跑步》。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1渣打馬首創「戰隊」 8/14 前報名與隊長張嘉哲近距離互動

2020-07-31
賽事路跑活動馬拉松跑步話題

每年初馬拉松賽季的指標性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即將邁入第八屆的「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為了回應 2020 年全球面臨的嚴峻挑戰,將年度主題訂為「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號召跑者們無懼外在環境的挑戰、勇於突破現況,更首創「戰隊」,由奧運國手張嘉哲、時尚名人莫莉分別擔任「超級戰隊」與「時尚戰隊」的隊長,搭配戰隊系列活動,一同為賽事暖身。即日起至 8 月 14 日,邀請跑者加入戰隊,隊員名額僅限 56 位。而賽事早鳥報名也將於 9 月下旬正式啟動。

2021 渣打馬戰隊隊長張嘉哲、莫莉
2021 渣打馬首創「戰隊」 8/14 前報名與隊長張嘉哲近距離互動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已成為全台最多視障跑者參與、最具指標性的馬拉松賽事之一。渣打銀行總經理林遠棟分享:「面對全新、未知的環境變化,我們應該秉持『Never Give Up勇不放棄』的精神,準備好自己隨時因應挑戰,這也是2021年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的賽事主軸,希望透過創新『戰隊』規劃,號召更多願意克服挑戰的跑者,一起邁向成為更好的自己。」

勇不放棄的最佳典範!張嘉哲、莫莉邀跑者加入戰隊

奧運國手張嘉哲曾於 2014 年因脛後肌肌腱撕裂,被迫中斷出賽。然而,他並不因此放棄跑者生涯,在撐過漫長而痛苦的復健後,以「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的信念重返賽道,更於 2019 年跑出 2 小時 15 分 02 秒的好成績。長達 5 年未在台參與全程馬拉松賽事的張嘉哲,除率先表態參戰「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全馬組,更號召欲參與 42 公里及 21 公里賽事的跑者,加入他所帶領的「超級戰隊」,透過戰隊活動互相打氣,一同在渣打馬賽道上突破個人成績!

時尚名人莫莉長期耕耘時尚領域,成為新生代潮流代表,正面陽光的形象更象徵運動與時尚的完美結合,這也呼應渣打馬鼓勵跑者擁抱時尚的態度,她以自信亮麗姿態站上賽道,在運動中成為更好的自己。透過「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莫莉將邀請想突破舒適圈的跑者,一同參與 13 公里或是 2.5 公里賽事,以「Never Give Up 勇不放棄」的精神完賽,展現對自己負責的時尚態度。

運動穿著與跑步諮詢、團練日 渣打馬戰隊與隊長近距離互動

跑步是門大學問!如何兼具賽道時尚,又能維持專業度的參與賽事?渣打馬戰隊將安排 56 位隊員參與「戰隊專屬穿搭體驗」活動,隊員不僅能趁機向隊長請教運動穿著的秘訣,更能以優惠折扣將時尚又專業的運動服飾帶回家。此外,渣打馬戰隊也將安排「渣打馬戰隊團練日」,由戰隊隊長領軍、Nike Run Club 團隊從旁指導,幫助隊員在勇不放棄的過程中更上一層樓。賽事日當天,除了能與隊長一同參賽之外,完賽後更能在戰隊的專屬帳篷內與隊長互動!

即刻報名渣打馬戰隊!

跑者們若想和張嘉哲、莫莉一起備戰渣打馬賽事,即日起至 8 月 14 日 21:00止,於「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FB 官方粉絲團 填寫戰隊報名表單,戰隊隊長將和主辦單位共同評選出各 28 名戰隊隊員參與 2 組戰隊,而獲選隊員也將享有 2021 渣打馬的參賽保證資格。

評選標準將綜合考量報名者的跑步經驗,勇不放棄的運動故事,時尚態度作為依據,所以並非跑得最快的人才有機會。「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也額外釋出加碼福利,凡報名戰隊隊員者,即可參與抽獎 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免費參賽資格、施華洛世奇限量後背袋。

更多資訊請關注「2021 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FB官方粉絲團。

資料來源/渣打銀行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2018-09-04
陳彥博賽事跑步話題新聞馬拉松越野跑

台灣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2018年8月底參加為期6天的「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Fire and Ice Ultra 250KM)」,途中橫渡冰川、歷經強大風雪、跑過沙漠和碎石地形,遇上拉肚子甚至差點失溫,在這條連冰島選手都聞之色變的賽道上,最終逆轉勝俄羅斯選手,贏得總冠軍。歷經千辛萬苦得勝的陳彥博在賽後表示: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戰勝恐懼! 陳彥博冰島250K最艱難超馬逆轉勝奪冠

陳彥博於台灣時間8月27日傍晚起跑,第一天早晨就被零下16度的低溫凍醒,並從冰島東南方的瓦特納冰原(Vatnajökull)起跑。因為身體還沒適應低溫,又不比歐美選手耐寒,第一天36.6km賽程僅獲第7名。第二天在大風和白雪皚皚中起跑,行經沙漠和碎石地形後竟下起大雨,陳彥博差點失溫,完全掉速,直到攀爬4座沙丘後,終於拚到總時間險勝俄羅斯選手7秒鐘。
 
不料第三天半夜,陳彥博突然衝去廁所拉肚子,這是他第一次遇到比賽時拉肚子的狀況。體力尚未恢復加上沿路雨雪接連著下、強風大到幾乎站不穩,陳彥博第三天僅以平安完賽為目標,總排屈居第二,與第一名俄羅斯選手差14分鐘。

陳彥博在前三天賽程中不敵低溫與與身體不適,總排屈居第二

第四天是賽程中最困難的long day,全程70km,途中必須橫越兩條冰河流,地形多變非常困難,陳彥博甚至脫下鞋子渡河。不過惡劣賽程下也不乏溫馨人情,當原本跑第三名的陳彥博追上第二名的英國選手,英國選手鼓勵他:「第一名選手在前方不遠,Tommy,make it happen。」陳彥博因為這句話大受鼓舞,直到40km處終於追上第一名的俄羅斯選手。

第四天賽程途經地形

雖然陳彥博在第四天奪回排名第一,但總時間只領先第二名14分鐘,最後兩天成為激戰。然而第五天他仍沒有拉開14分鐘的緊密差距,一路上俄羅斯選手都緊跟在後。直到最後一天的19km終結戰,陳彥博心裡不斷想著「總冠軍!Make it happen!」在最後10km與俄羅斯選手呈現拉鋸戰時,不斷跟自己說「跟緊!一定要跟緊!!!」「被拉開,就沒有任何機會了!!!」「右腳膝蓋痛到快抬不起來了…」「不行…我真的快沒有任何力氣了…」「撐住!!!撐住!!!要到了啊!!!」當最後抵達終點獲得勝利,他用力對天空大叫。

整個賽程中,陳彥博不斷與俄羅斯選手形成拉鋸戰(圖為第5天賽程)

賽後,陳彥博說「好幾次懷疑自己這一場是否真的能跑完,或是真的能平安完賽?我無法忘記大風雪那天環境有多惡劣多可怕。強勁風雪吹打的身體,防水外套是唯一的防護,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Fire and Ice Ultra 250KM冠軍獎牌與陳彥博千瘡百孔的腳

Fire and Ice Ultra 250KM 賽事介紹

冰島極地超馬250公里六日分站賽,賽道地形非常多變,從火山塵土沙漠、蒸氣火山漿到山丘峽谷、湖泊與河流、草原及岩石地表等各種地形,同時每位選手必須自行背負睡墊睡袋、6天食物以及個人急救用品等相當沉重的裝備應戰,依照大會標記自行尋找路線,每天賽程結束後都紮營在火山週邊過夜。

6天賽事期間,選手必須涉過許多條冰冷河流,無法更換競賽服裝和跑鞋,只能就著濕掉的跑鞋和襪子繼續比賽。在低溫強風環境下更增加失溫風險,因故大會的強制裝備清單中,將檢查選手每日必須吃下的食物熱量必須達到安全標準,並強制選手背負多項個人醫療備品在身上,時時為競賽時潛在危險作好安全措施。

 每日賽程  
8/27(一)Stage 1  36.6 km                                                           
8/28(二)Stage 2  42.6 km
8/29(三)Stage 3  42.8 km
8/30(四)Stage 4  70.1 km
8/31(五)Stage 5  38.9 km
9/01(六)Stage 6  19 km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陳彥博 Tommy Chen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